转载本单位老师的一篇日记,谈谈学生的挫折教育.
“老师,跟你解释一下,孩子很认真写作业,结果奶奶检查有错,就打叉在哪儿,他怕影响明天的作业分数哭着跟我电话,我就答应他跟你解释。”“恩,我知道了。但是奶奶怎么做没错,不对就是要订正,甚至真的影响卷面,那就再写过,也不能就帮着孩子解释啊。我说让孩子自己来跟我说就行了。”
今天改到这孩子的生字,看到了奶奶的两个叉,哪有说得如此夸张啊,就像个蚂蚁那么小,而且不注意我都看不到。心里涌起了话题,一给他爸爸发了信息。我觉得这孩子从骨子里就是不愿意接受奶奶的建议。于是,我叫来了孩子。首先肯定了他的作业书写认真,我就说起了叉的故事。“这叉,听你爸爸讲,我还以为有多大?你看,你自己看对作业有影响吗?你至于哭着跟爸爸打电话吗?你知道白发苍苍的奶奶,管你吃,管你洗衣服,管你上学,还要戴着老花镜管你学习,不就是想你能拿好成绩吗?而你呢?你孝敬奶奶了吗?你愿意接受意见了吗?你就耍赖的哭,不听,还电话给出差的爸爸。请不要用眼泪去要挟家里人。一个好孩子是让家人快乐的,让家人放心的,让家人为有你感到骄傲的。请你给奶奶打电话道歉。
细细分析下来,孩子用眼泪要挟大人,难道是孩子的错吗?因为从他第一次得逞时,他知道家里人着急了,围着他转了,也不管这事他的出发点是否是对的啦。是大人的言行教会了孩子。孩子为什么会跟老人有意见?爸爸的处理中就明显站在了儿子这头,这电话一打给老师就传递给了孩子这样信息。为什么不能直面孩子,首先站在奶奶这边,错了就改,不能部分改就再写过,这就是耐挫力培养,传递给他就是要细心,不细心就会付出代价。为什么爸爸还要跟我解释?所以孩子平时容易掉眼泪,懒,学习上字潦草,出错多。难道与父母没有关系吗?
牛崽酷于2012-4-27 09:49补充以下内容:
时刻记住 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