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建议大家关注张倩仪老师的新书《再见童年》——关于民国大师童年成长轨迹。
以下是我剪贴的新浪网上大讲堂:张倩仪聊民国大师童年教育的一部分。全文在http://blog.sina.com.cn/lm/c/2012-03-28/218515.shtml
主持人:张老师,我们在内地提起私塾教育或者传统教育,一般都(认为)是封建腐朽的代表,是糟粕,可能是纯负面地去看,如果让你看看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好的一面,值得我们去保留的,但是被我们现代教育弄丢的那些东西,您觉得有哪些呢?  张倩仪: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所谓科学的现代学训练、儿童的心理学训练,但是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受教育者他本身的理解程度、他成长发育方面的条件。比如为什么要用韵语作为儿童的蒙学书呢?因为比较容易背诵,这点是有它一定的好处的。甚至很多的翰林,他们都很喜欢做蒙学书,比如朱熹做过。他们如果重视儿童教育的话,就用很多力量做蒙学书,拿给孩子来试验,(还)不断地修改。现在不是很流行民国时期的教学书,拿来出版,非常受大家欢迎吗?那个时候,其实做蒙学书的那些读书人就是传统读出来的,他们大概还有这种习惯,他们重视孩子的成长,他们哪怕自己是大学问家,也要看孩子怎么成长,来做他们的教科书。这一点在民国的教科书里边继承下来了。



该贴已经同步到 yilisahan的微博
3058 查看 15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岩松妈妈

    2012-5-13 08:19:54 使用道具

    嗯,的确是这样,谢谢分享
  • 素宝宝叮当妈妈

    2012-5-13 17:44:54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这就去找!
  • 非常

    2012-5-13 23:09:20 使用道具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也就是两三百年的历史。而老祖宗的心性之学要比心里学高明很多倍。
  • ramiyawang

    2012-5-14 11:24:36 使用道具

    这就去看看
  • 79248057

    2012-5-24 17:13:28 使用道具

    去看看,谢谢推荐。
  • 甲甲妈妈2010

    2012-6-4 22:22:26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1978xiaomo

    2012-6-28 12:41:51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虎子妈妈

    2012-7-6 20:47:05 使用道具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虎子妈妈于2012-7-6 20:47补充以下内容: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 依依妈妈

    2012-7-6 20:47:50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去看看全文
  • 快乐郭妈

    2012-7-11 16:25:27 使用道具

    很多瑰宝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 huanhuan

    2012-7-14 08:43:0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非常

    2012-7-15 00:09:07 使用道具

    非常 发表于 2012-5-13 23:09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也就是两三百年的历史。而老祖宗的心性之学要比心里学高明很多倍。

    肯定地说,心性之学,不是心理学!
  • sanwan

    2012-7-20 20:41:36 使用道具

    这么推荐,找来看看。
    我觉得民国初年培养的伟人,最大优点是自信。相信别人现在比自己强,更相信自己文化绝不比别人弱,所以能沉潜下来学习。
    现在满网学英语,一两个孩子颂古典,孩子还能养成那种文化自信,很难说。
    不过,如果养成了,绝对是大師风范。
  • dudumouse

    2012-7-20 22:42:38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sangshaw

    2012-7-25 10:34:00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去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