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是我认为无论我们如何建造虚拟语境,反复听反复读反复模仿,这都好比是模仿歌星唱歌,唱一模一样的歌可以很像,但一旦自己开口唱自己的,就会露马脚。在真实的环境里,你不可能大段大段地说magic tree house里的台词,你不会有那个机会。前些日子陪儿子打球,偶然听到两个亚裔10岁左右孩子说话,一个是香港孩,妈妈讲广东话和香港味英语,另一个不详。两孩有一搭没一搭地交谈,用纯正美语,而且是那种小孩子特有的语言,很生活化很口语化,和动画片里的当然是不完全一样的,应该是国际学校的孩儿吧。我当时就感慨,不论你在家里几车几车地看片听带,如何也是修炼不出这个境界的,这两个孩子的母语都不是英语,但你闭着眼睛听,以为是两美国孩儿在说话。毕竟人家每天有六七个小时在江河湖海里游泳,和咱们每天在模拟小池子里泡泡还是有质的不同。
首先,我觉得您的回复说得都很有道理。尤其是口音特别容易被带过去那个说法。
第二,实在忍不住要鄙视一下你用的这个标题,因为从你的回复中可以明显的感到,你对孩子目前的英语水平并不难过、而是处处维护,你纯粹是一个标题党!我支持老朋友绿袖子!
第三,我觉得学两年学成这样,要不然就是孩子本身天分太好,要不然就是家长每天给英语安排的时间太多。如果是后者可能会对孩子全面发展有负面影响。(如果他将面临小升初则尤为明显,因为小升初不那么重视英语特长,或者说考核英语特长的手段很低级!)另外,孩子进步的速度太快也让人疑心基础是不是打扎实了。(条件所限我只听了几分钟音频,评论错了也请多包容。)我家现在正在读伊索寓言,讲到龟兔赛跑的寓意时,讲“Slow but sure can win the race.”说实话,我不知道快而不靠谱是不是也能赢得比赛,也没想清“Slow but sure”里的sure里到底包含了多少必要条件,但是至少,“Slow but sure”是一条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考虑的。
第四,每个家庭的目标都不相同,专家们就算知道了孩子的现状,如果不知道你的目标,恐怕也无法给你贴切的建议。所以建议你告诉大家你的长期目标是怎样的。
接下来,正式回答问题。
1)孩子现在可以学phonics 了吗?
Hi5版说要有一定词汇量和语音的积累才可以学P,我个人感觉那是从小亲子英语浸泡、优哉游哉慢慢学那种。(况且Hi5版做的路线图中大概也没说学2年就念MTH。)我的建议是现在就学吧,你们都一路狂奔到MTH了!如果你们跟美国孩子看齐的话,人家从学前班就开始接触了,你们8岁学P,不算早。但是请你做好P需要长期督促应用的思想准备。从背下所有字母发音、掌握拼读规则到能自觉运用是有一段道路要走的。已经会的单词也不要紧,因为可以用来确认P的规则是否正确。最后P不是绝对的,我经常按照P读词还被外教订正,外教总是笑着解释原因——这个字母不发音!总之,P不是绝对的,所以别对其期望过高,也别给孩子过大压力。
2)这样的孩子,英语学到什么火候了?是要加强阅读呢,还是要加强口语?
不好意思,没好好听音频,纯属瞎说。首先替Hi版重复一下她的观点——没接触过MTH的文本,但是能听懂MTH的,表明有MTH的水平。但是把MTH当成教材,能听懂MTH的,不算有MTH的水平。OK?也就是说,MTH不是学英语的最佳教材。而是一补充读物,捎带手能测一下单词量和听力水平。如果你们真的要想自测能力,得拿一本孩子没“学”过的书去测试吧。比如JBJ是美国孩子K级或小一级的。总之,亲子英语的话,2年的时间太短!就算孩子天赋再高,父母再努力地教,2年的时间都太短了!我觉得如果你的目标不是特别急功近利的话,你们暂时不要再上难度了,而是要把同等难度的东西多学一学,涉猎的范围再广一些,这样既容易踩扎实,单词量也容易上来。(弹钢琴的话叫“横弹”,就是不从n级向n+1级前进,而是多弹弹n级的其他曲子。)英语资源很丰富,不仅一个MTH,至少有个JBJ能把日常学校生活的词汇丰富起来吧,还有个神奇校车能丰富一下科技词汇吧,还有无数欧美的传统故事、儿童小说可以读吧!总之不用那么功利的去设计孩子的学习路线,只要你去学了,收获总在不经意间。至于阅读和口语的比重问题,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单词量,我还没听说过练口语提高单词量的(即使有,花费也得是巨额的吧),如果你想少花点钱又提高单词量,还是多读书吧。外教,用来Keep一下对话能力和口音就可以,真指着外教来提高,花费比买书可是海了去了。
3)这个孩子在朗读时,跟悄悄家的孩子朗读时有什么不同之处?是激情吗?学英语需要激情吗?
显然你家孩子是有激情的!跟悄悄家的比对我做不出来,因为——你恐怕也是知道的,每个孩子需要的都是鼓励,而不是比对。很糟糕的事情是,你的回复中有很多跟其他孩子比较——比如比即兴发言的能力。想象一下,你两年就让孩子上MTH,其过程应该是非常艰苦的,需要通过比较的优势、他人的夸奖艳羡来激励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家长这种爱比较的心态对孩子不好。再说如果你们不那么“刻苦”的话,也不需要用比较作为激励啊。
容我多说一句,你认为,反复听过后朗读的英语是怎么样的,对话说的时候也会一样吗?
爸妈网上这么多朗读的音频,很好听,应该通过对话做个试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