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应付类的,哪里哪里来检查,孩子们就得加倍的打扫卫生,穿校服,早到校,在太阳地儿地下站队……还要从家里带去真的、假的花儿来布置教室。孩子是来学校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早早的学会那么多虚伪呢。。
然后,老师发起了一个班级图书馆活动,我觉得是一个好提议,要求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两本书,孩子们之间相互借阅。但是,教育局拨的款都到哪儿去了,偌大一个学校,号称什么什么热点学校,连一个图书馆都没有。。平时孩子们用的洗手液啥的,都是要家长轮流买。。
最后,是班里的六一活动,老师要孩子从家里带盘子、水果、刀子、牙签、菜板……到学校去,制作水果拼盘。其实,我是不反对老师搞活动的,我们的老师比其他老师爱心和热情还是多不少,但是,是否助长了孩子们攀比的风气呢?
捎带脚儿的,我又想起来了他们学校的校歌,被徐爸爸成为“狗血校歌”,其实无非就是政治色彩浓重了些。但是,对比加拿大小学校歌,我们的档次确实差了不是一两截。人家的关键词是责任、爱心、努力……我们的关键词。。。
最后总结:学校教育就是给家庭教育捣乱的。。。
偏激了一些吗?
老师很无奈,学校也是如此!
不是因为我也是老师,就给学校,老师找借口.
实在是教育局对于这些活动基本是没有什么经费的.总不至于老师自己掏腰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