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eronica 于 2012-6-6 11:11 编辑
朋友孩子4岁多,孩子妈妈这两年信佛了,在车里,cd里也放着佛法的讲经,现在孩子也不时念什么“ma a mi ba ma hong”之类的,熏陶孩子到朋友不能忍受了。
孩子从小进行宗教教育是否合适?
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认为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教育儿童树立真善美等正确的道德观,信仰等还是等孩子长大后自行选择。
还请大家都来讨论下!
查了点资料,网上一些人的看法:(当然更多的是宣称从小抓宗教的,但那都是教徒写的,传教目的性太强)
没有强烈的宗教情节也是一种幸运
一位华人朋友C说,三年前他在梵帝岗教堂参观达。导游是一意大利小夥子,25岁。小伙子说,他这一代意大利人,除了结婚丧葬去教堂外,很大部分人已经不去教堂,也不信教了。真正的自由思想已经代替了基督教里僵化的说教。
这位华人朋友说,我就是这么教育我儿子的,我庆幸,他在我们的影响下,不信任何教,更喜爱看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书籍,这会让他成为一个心胸开阔,与所有的人友善和睦相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事实上,我观察他平时和班上宗教不同种族不同的孩子都相处很自如,没有偏见。这对他将来的健康成长很有益。
这位华人朋友继续补充说,现在的世界,宗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信仰问题,在世界上有战争屠杀不公的地方,往往是宗教争纷激烈之地,人们信不同的神,不能容忍别人顶礼膜拜和自己不相同的神,这种东西,是人类的愚蠢和悲哀。
他说,中国人没有很强烈的宗教情结,这是中国人的幸运,也是中国人能在世界上与其它人民友善相处的根本。不要让孩子失去这个宝贵的素质,让宗教迷惑了他美好的人生。
儿童接触宗教的弊端:
1、孩子在接触宗教时,最先也最容易进入思想的是,念佛和祈祷很管用,而且又轻松,因人之天生惰性,从此很容易使孩子养成遇见任何问题,首先不用行动和思考解决问题,而是立即进入祷告程序的可悲思维模式。
2、儿童思想的形成是有阶段的,不能跨越阶段,毁灭孩子的智慧潜能。为了再深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避免无知家长对孩子的戕害,我细分一下儿童思想形成的几个阶段吧:
(1)首先是一般认知,逐步了解这个充满差异的世界。
(2)然后是树立和形成最基础的人类价值观,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
(3)接着建构行为模式,懂得礼貌、勤奋、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等等。
(4)而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构建阶段目标,以及自我管理和自主运行的人生机制。
(5)随之逐渐明确人生目标(目标应该是建立在孩子自己兴趣和价值观基础上的)。
(6)儿童价值观、行为模式、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人生观在家长的合理引导和现实的锻炼下,将不断纠正巩固和完善,其中,大约在十三四岁的年龄,是一个大的回炉重炼阶段,原来建立的小格局或被打破建构起大的,或就彻底被毁。
(7)在青少年心理逐渐健康成熟的过程中,将通过无限广阔的独立思考不断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而不是立即接受某种世界观)。
(8)而在建构过程中,孩子将有可能通过对宗教的认知和解读来全部选择或部分选择与自己相契合的某一宗教。
事实上,如果在前面的阶段里家长老师们功夫到位,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向善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的话,
即使将来没有宗教作心灵拐杖,孩子也一样能对社会对人类做出贡献,一样能面对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一样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