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bianyan01 于 2012-7-6 09:44 编辑

家长们想必有自己的想法吧。
现在国内教育要想升入好学校,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像国外的那种很人性的教育恐怕难度很大啊。
这是矛盾啊,主要看家长取舍了。


家长的择校努力,不努力家长不安心

背景提示:
6月1日,两名南京拉萨路小学的校友分别实名发文,控诉小学期间曾遭遇暴力体罚、批斗、人格羞辱等粗暴教育。两人曾在拉萨路小学学习,后分别出国留学,被拉萨路小学认为是“杰出校友”。对此,南京教育局表示,十几年前的事没有讨论的意义,学生应该感恩。



新京报讯 今年6月1日,两名南京拉萨路小学的校友分别实名发文,控诉小学期间曾遭遇暴力体罚、批斗、人格羞辱等粗暴教育,引发网络热议。
昨日,南京市教育局人士称,十几年前的事没有讨论的意义。并称尊重言论自由,但学生“应该感恩”,不应“太极端”。两校友称,事发后已遭到来自学校的压力。
实名发文称遭虐待
据了解,两名撰文者分别名为章早立和李萱。章早立1997年至1998年在拉萨路小学学习,后经南京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密歇根大学读书,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李萱,1993年至1998年在拉萨路小学,后经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大学直至剑桥大学就学。
这两名被母校拉萨路小学认为是“杰出校友”的人,在今年6月1日,分别撰文《我在拉萨路小学的两年》、《拉萨路小学的前四年》。在章早立4500多字的文章中称,其在拉萨路小学的2年中,曾遭遇撕作业本、批斗、被检举、人格羞辱等侮辱,同时扇耳光、挨教鞭等暴力体罚,其中特别提到了校长打人的例子。
呼唤正确儿童教育
“即使是在清华的第一年,学业压力巨大,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自杀。但是,六年级的时候,我曾经拿着一把生锈的小刀在手背上比画。”章早立的文章称。
同时,李萱也撰文称,“光是我眼见的就能写出一部虐童史”,“……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起老师、家长们的注意,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不一定是非要经历暴力式、羞辱式教育”。
几日来,这两篇文章分别转发到几家大型论坛,引发热议。一名微友将此消息发到微博上,一天内引发数千条转发。多人跟帖描述自己类似的经历,发出共鸣,也有人认为两人“忘恩负义”。


家长的择校努力


不努力家长不安心




“虽然我们的小升初不太成功,但各方面都努力过了,无怨无悔。”这位家长的网名叫“太不容易”,一如这个夏天所历经的择校过程。推优轮空、特长失利、点招失败,在折腾一圈后,她的孩子还是回到原点到最早被录取的北京建华实验学校2+4实验班就读。

相形之下,另一位家长齐女士还未得到解脱,7月6日是北京市西城区公立学校电脑派位公布结果的日子,她正焦虑地等待孩子最终的归宿。“太煎熬了,真希望以后的孩子和家长可以不再如此受折磨,虽然很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

每个家庭的“小升初”之苦,浓缩的是整个社会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校际强弱悬殊几成民怨之源。“

八版
5959 查看 9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misxy328

    2012-6-7 09:45:25 使用道具

    啊 这么恐怖啊 现在不会这样吧
  • dgx66

    2012-6-7 09:46:50 使用道具

    看了无语!林子大甚么鸟都有!
  • 浮花爸妈

    2012-6-7 09:52:16 使用道具

    我认为这两位同学, 特别是这种在普世观点里认为已经学有所成的, 出来现身说法揭露我们的教育弊端, 非常好! 也非常必要! 南京教育局避重就轻地解释, 只能说明他们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人浮于事的行事方法.  人家揭露问题, 你们不去调查, 至少反思下, 反而要求人家感恩?! 两位同学都已成年, 尚且对遭受过的人格侮辱耿耿于怀, 这只能说明, 对儿童的教育是多么需要郑而重之! 只追求结果, 忽视孩子的感受的压迫式教育, 只能教出仇恨, 厌恶自己出身环境的国民! 你做再多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零!

  • dilifang

    2012-6-7 09:56:44 使用道具

    昨天也看到这个新闻了,作为家长在选择学校是确实要多为孩子想想,而不应该仅仅追求名校和好成绩,其他方面可能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 eve2

    2012-6-7 10:00:12 使用道具

    前几天看到了 最近很火 反正我家孩子不需要上南外 所以就不用上拉小了
  • yueyue2008

    2012-6-7 10:11:08 使用道具

    拉萨路小学肯定是南京的名校,但是每个孩子不同,以后的准备走的方向也不同。拉萨路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

    那两个毕业生,我还是很佩服的。至少我没有勇气披露我以前学校的一些弊端。
  • 天才二宝妈

    2012-6-7 10:28:04 使用道具

    老师也有个体差异,即使名校或许也有一些个别极端案例。
    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下,
    家长们首先考虑的确实是名校,
    包括我也未能免俗,毕竟在名校遇到好老师的概率高很多,
    教学资源也会优异不少。

    我不赞成教育局仅仅要求2位学生感恩的官方态度,
    希望就此事做一个说明。
    年代久远,当年的事情或许已很难回复历史原貌,
    即使偶身处的学校曾经也耳闻目睹类似体罚、言语羞辱学生的案例,
    猜想80-90年代(我们这辈人念书的年代)的校园校风确实是比较严谨,老师也非常严格的,
    那时大概有这么个氛围---爱之深、责之切。

    当下来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名校对待指责有风范的回应,
    俺钦佩的大家风范是不伤一兵一卒就能让对方自惭形秽的云淡风轻。
  • njxy1001

    2012-6-7 12:10:21 使用道具

      这个话题最近很火啊,到处都在转帖。去完整翻了原博和李萱的豆瓣转帖,其实有共鸣的人很多,并非限于某个学校某个老师,个人认为这是那个时代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读书的时候,整个大气候并不是那么尊重孩子,体罚现象也并不少见。但是二位学生把矛头直指到了拉小这个学校,把学校送到了风口浪尖。这大概是造成很多人攻击他们的原因。这二位学生目前都在国外,对比国内外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并且他们当初初中就进入了南外,离开了激烈竞争的环境,所以对小学的严厉就更记忆深刻。我的同事看了他们的博文,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没有上其他初中和高中。。。。。。
      有国内的教育体制在这,竞争还是很激烈,高升学率还是受到追捧。现在的老师尊重孩子要比从前好得多了,但是孩子还是很辛苦。
  • flora602

    2012-6-7 16:07:43 使用道具

    我小学老师挺好的。。。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