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7-10 09:54 编辑

小蚂蚁搬骨头(上海黄浦区一年级:谷仲贤)
   
        春天,小黑出来散步。忽然,它看见前面有一根大骨头,小黑想:这根骨头一定很好吃,我把它搬回家。小黑使出全身的力气,骨头纹丝不动。小黑眼球一转,想:我要叫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来扛。于是,它吹了一声口号,所有的小蚂蚁都跑了过来。“有什么?小黑!”小黑说:“你们看这个骨头,一定很好吃,我们一起搬回家吧。”小黑叫它们排成两排,小黑喊口号“一二一,一二一……”它们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了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
   
        妈妈感言:这是儿子写的一篇看图作文。在写之前,我跟他讲,只要观察蚂蚁在干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写下来就好。果然,他一气呵成写了这篇作文。虽然写得还不够详细,但我认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刚接触作文之时,能够把故事情节表达出来,条理较为清晰,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通过学习非常老师的“非常作文”,让孩子能更上一层楼!
----------------------------------------------
   
        总评:通过妈妈的感言,我们可以知道,妈妈的心态特别好,能看到孩子的长处与优点。要发现孩子的长处与优点,就需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一年级的孩子,能把一篇看图作文表达得清晰顺畅,确实值得表扬。
   
        我们对于孩子的作文,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看到优点,极力表扬;另一种是看到缺点,极力批评。大家设身处地替孩子想一想,孩子更易于接受哪一种教育?一头牛,要往前走,一个办法是用鞭子在后面抽;一个办法是在嘴前挂一束绿草,哪个效果好?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把话题扯远。讲一个故事:
   
        话说,当年洪水泛滥的时候,天下万物都上了诺亚方舟。这条舟上的领导是人,舟上还有三个会开船的动物——猪、熊、猴子。一开始,是猪来开船。领导(人)就对猪说,你要是不好好开,我就把你扔进水里淹死。一开始,猪因为害怕,所以开船开得很认真。但是过不了多久,猪的积习难改,懒病就犯了,就不好好开船了。于是领导(人)一生气,就把猪扔到水里淹死了。
   
        接下来,熊来开船。因为熊好色,开船的时候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美女,领导(人)就想:单纯的吓唬也不是个事,于是就改变策略,以激励为主,就跟熊讲:如果你好好开船,开好了赐你美女无数。熊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好好开船,开的路程比猪远得多。但是,不多久,也是积习难改,边开船边心不在焉起来——心思跑美女身上去了。于是领导(人)一生气,又把熊扔进了大海里。
------------------------------------------------
   
        最后,只剩下猴子了。这个时候,领导(人)就想了:罚也不是,奖也不是,吓唬也不行,激励效果虽好一些,但也不能最终到达彼岸,所以还要改变策略。人知道,猴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航海,但是猴屁股也不老实,怎么办呢?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对猴说,如果你能让诺亚方舟到达彼岸,那就把这条船送给你。于是猴屁股就坐住了,最终到达了彼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惩罚是一个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让人害怕,时间不会太久;二、奖励是一个比惩罚更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时间太久,就会让人产生对物质奖励的依赖性,最后导致麻木。这也是一些单位、一些公司单纯地依靠奖金刺激、物质刺激而起不到效果的原因。三、除了惩罚与物质奖励以外,还有一种更高明的办法——在管理学上叫愿景,也就是目标激励。前景的描绘、目标的希望,都会让人产生一种自主的动力与自我控制的动力。猴就是想着这样的愿景到达彼岸的。
-------------------------------------------------
   
        想要综合管理好一个公司,就要有惩罚的措施,但不能多。正所谓“约法三章”,不能泛滥;二是奖励措施;三是远景激励,这效果最佳。比如,我们上过拓展训练的,会知道一个常识:一艘如果失事了,最终游到岸边、或是坚持到营救的,并不是体力最好的、水性最好的,而是那些有老婆孩子的人。因为他们有远景、有希望、有责任。正是这一份责任、一个希望,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我们的愿景是:在座的就是诺亚方舟上的人,我们要让那一群小屁孩成为猴子,而不是熊与猪。
------------------------------------------------
   
        本文的讲评,重点在于写实。可以参考《实践篇》中第二章第三节第48页的一个讲评,叫《老黄牛吃草》,具体的讲评,大家可以结合书来看。在这里,我们就把讲评文发上来,大家看一下,借鉴一下,看怎么叫写实。
老黄牛吃青草
   
        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把云彩晒干了,也把山野晒绿了。
   
        有一头又壮又肥的老黄牛踩着“啪嗒,啪嗒”的步子向山坡走来,伴随着它沉着的脚步声,还有它脖子上拴着的铃铛声——“当啷啷,当啷啷”。
   
        在一块平地上,老黄牛看到了一片绿得出油、嫩得出水的草地。“当啷啷”的声音停了下来,老黄牛伸伸脖子,撅撅鼻子,闻了一闻:啊,好鲜的美食呀!
-------------------
   
        老黄牛张开嘴,像一把大铲子,把眼前的一片绿草铲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然后又慢条斯理地细细吞咽。老黄牛在吃草时,后背和两肋还会不时地抖动一下,细长的尾巴会在后腿与后臀间扫来扫去。抖的是吃出来的精神,扫的是蚊蝇的干扰。瞧!它吃得多香啊!
牛儿吃青草,就会多产奶。小朋友吃蔬菜,身体很棒又很好!
   
        大家还可以参考并预习《实战篇》第196页的一个范文——《我是一只小蚂蚁》,来进行学习。
13519 查看 10 收藏帖子 (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非常

    楼主 2012-6-7 16:45: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7-10 09:55 编辑

    小蚂蚁搬骨头(上海黄浦区一年级:谷仲贤)
       
            春天,小黑出来散步。忽然,它看见签名有一根大骨头。小黑想:这根骨头一定很好吃,我把它搬回家。小黑使出全身的力气,骨头纹丝不动。小黑眼球一转,想:我要叫我们的兄弟姐妹们来扛,它吹了一声口号,所有的小蚂蚁都跑过来。“有什么?小黑。”小黑说:“你们看这个骨头,一定很好吃。”我们一起搬回家。小黑叫它们排成两排,小黑喊口号“一二一,一二一……”它们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这一课,重点是如何把作文写实。上午为大家列举了范文《老黄牛吃草》。大家可以看到,《老黄牛吃草》这篇作文写得很实,怎么样写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抓住一些重要的环节,把它们写生动了,把要写的重点具体化,就是写实。
       
            正如妈妈在感言中讲的一样,孩子的这篇作文表达得很清晰。表达清晰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作文有“头身脚”,换句话来讲,就是结构具有逻辑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这篇作文能表达得很清晰,实在很不容易。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辅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从结构抓起。换句话来讲,一定要从表达清晰开始抓起,这是实现作文的第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实现了,从清晰到生动就容易了很多。那么,这篇作文该如何生动?如何写实呢?我们来看这一句:春天,小黑出来散步。忽然,它看见签名有一根大骨头。在本句当中,我们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开门见山。作文的题目是《小蚂蚁搬骨头》,在本文中搬骨头有了,但小蚂蚁没有,而是提到了“小黑”。 这个小黑是谁呢?是小二黑?还是赵本山小品里的黑土?这里的门开了半扇,所以我们可以补充一下讲:春天,蚂蚁小黑出来散步。
       
            开门见山的意识,一定要有。特别是对于刚写作文的孩子来讲,开门见山不仅是写文章的正道,也是作文不跑题的基本保证。虽然,我们这样改有一些吹毛求疵的味道,但其目的,还是要提醒大家,在辅导孩子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有开门见山的意识。开门见山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就是开卷有益、开宗明义。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
       
            第二个问题,在本段中的关键词是“骨头”,那么这个骨头就要写实一些、写生动一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骨头呢?从后面的内容,还有从图片上的画来看,是很多蚂蚁参与搬的一根骨头。这个骨头有多大?有多长?是不是可以写一写。这块骨头有没有散发出诱人的味道?——六根六尘法中的香法。这根骨头上面,还有没有些些的肉丝?写具体的大小,写诱人的香味,写上面残留的肉丝或是肉沫,这样的骨头才值得去搬啊!
       
            当我们——不是“我们”,是蚂蚁小黑,看到这样一块骨头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在原文中,蚂蚁直接有想法了:小黑想:这根骨头一定很好吃,我把它搬回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小黑看到这样的一根让人口水欲滴的骨头时,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兴奋得两根触角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一边咬紧牙关、用力地控制着欲流出来的口水,一边双手不停地搓动着——用来表示发现大骨头的那种兴奋的、激动的馋状。
       
            在《实战篇》中讲到看图作文,有一个原则:入得画中,出得画外。什么叫入得画中?就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什么叫出得画外?就是源于画面,但要高于画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看图作文,不管是一幅画、两幅画,还是几幅画,其用意无非就是通过画,激发孩子的想象,并把这些想象串成一个故事。
       
            所以,我们不妨还可以去想小蚂蚁接下来的动作:它一个箭步,跳到大骨头上,左手摸摸,右手碰碰;东闻闻,西嗅嗅。最后不由得感叹:真是一块上好的骨头啊!
    ----------------------------------------------
       
            这个时候,小黑心里是不是就激动了?一个前滚翻,翻下了大骨头,要去搬救兵。但没跑两步,会不会又折回身来啊?
       
            ——怕的是大骨头没有人看着,让别人搬走啊于是,又跳回到大骨头上。就冲着远方大喊了起来:“二豆、三胖、地瓜、红薯、西葫芦(其它小蚂蚁的绰号),快来啊,我发现美餐啦!”说罢,又顺手揪起一块肉丝,咬上一口,又一边挥舞着手,一边大喊起来:“二豆、三胖、地瓜、红薯、西葫芦,快来啊,我发现美餐了!”
    ----------------------------------------------
       
            那些小蚂蚁听到呼声,是怎么跑来的呢?有骑“灰”尘跑来的,有颠三倒四跑来的,有撒丫子跑来的,还有往家里跑去通风报信的。再下面,当小蚂蚁都聚集起来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有的拍拍大骨头,有的闻闻骨头的香味,有的甚至忍不住钻到骨头里的。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做着一个相同的动作:头上的触须都激动地颤抖起来。再往下:搬骨头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呢?有用肩扛的,有用手扶着的,有在后面用力往前推的,还有站在一边,“一二一、一二一”地喊着劳动号子的。是不是还有个别的小蚂蚁,边推着、扛着、拉着,还偷偷地咬上一口肉丝的?是不是在干活的时候这样喊着号子:“一二三啊,用力干啊,三二一啊,抬回家啊!”
    ----------------------------------------------
       
            最后结尾: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手推肩扛,大骨头让一群小蚂蚁搬回家来——大与小的对比。这个故事说明,不管骨头有多大,小蚂蚁也能搬回家;不管困难有多大,团结一心无难关。
    大家手里有书的,还可以参考《实战篇》中第四章动漫类的作文范文,特别是有一篇相似的作文,名叫《我是一只小蚂蚁》。
  • 简飘js

    2012-6-7 16:55: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简飘js 于 2012-6-7 16:56 编辑

    实在是分析得太好了,儿子一年级看图说话干巴巴的没什么实质性内容,学习了。想下学期让他上个魔法作文坊锻炼一下写作技巧,做妈妈的是学的理工科,对作文的辅导真是干着急啊!
  • mingxiaozi

    2012-6-7 16:58:13 使用道具

    昨天听课了,在复习一遍
  • willerwu

    2012-6-7 17:16:53 使用道具

    好,精品贴!
  • angel9935

    2012-6-7 17:17:08 使用道具

    很好的帖子呢!!
  • zoubian88

    2012-6-7 21:53:06 使用道具

    我家小孩今年写过这个看图写话,惨不忍睹。
    想象力严重缺乏。
    恶补中
  • piaoyl2012

    2012-6-8 08:44:19 使用道具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认为写成第一段那样已经非常不错啊,后面老师激发想象力自然是非常好,但是对于一年级才会写字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 play

    2012-6-8 10:58:45 使用道具

    写得蛮好的,孩子要鼓励
  • wannli

    2012-6-13 10:22:37 使用道具

    学习了,老师辛苦了!{:soso_e163:}
  • 翔妈

    2012-7-5 21:33:18 使用道具

    经老师一评整篇文章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