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去参加了幼升小的面试。面试内容如下:
老师:1. 你叫什么名字?
2. 你当过主持人吗?
3. 你介绍一下自己吧。
4.你喜欢古诗吗?给我朗诵一首吧。
5. (拿出一份招生简章介绍学校的文章)你读读看。
面试片段:2. 你当过主持人吗?
孩子:(没想到会问主持人)什么?(老师又说了一遍)
孩子:没有。
我:(现场提醒孩子)你不是当过英文的主持人吗?
孩子:哦,对。
4. 你喜欢古诗吗?
孩子:不太喜欢。
面试后我给孩子的建议:介绍自己介绍得不错。读招生简章也基本上读下来了。但面试说话的技巧还是需要学习:“没有” “不太喜欢”这些否定的词,在面试中都要尽量避免。孩子回答说,我说的是真话,我不能说假话呀。我说,需要把这些否定的词改成肯定的说法,比如你可以说可以用“有点喜欢”代替“不太喜欢”; 用“试过当主持人”代替“没有”等等。这种面试的技巧在国外一样很讲究很注重。
面试后的一点感想:
1. 关于主持人。不知道主持人的风是哪里吹来的。到处都是关于主持人的培训班,还成了面试的内容。孩子幼儿园也有主持人兴趣班,培训费一个学期好像两千多,只有参加兴趣班的孩子学校在搞活动的时候才给你当主持人的机会。我没有让孩子参加这个兴趣班,觉得没有这个需求。学龄前孩子的主持人培训,我个人觉得主要是迎合社会上希望孩子能出头露脸浮夸之风的体现。招生的老师问孩子有没有当过主持人,是不是认为当过的话,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呢?我不清楚我孩子的回答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2. 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师随手拿出一个招生简章让孩子读。孩子还是比较流利地读下来了。如果招生的老师能够准备一本适合孩子读的书不是更好吗?孩子告诉我说,我不太明白我读的内容。
3. 在国内的教育环境里,孩子真不容易。如果不参加兴趣班,比如英语比如主持人,面试的时候孩子就会没有优势;如果学前不识字,如何去理解考试题目的意思(我们去参加过私立学校的就是一张考卷,自己看题目做,实在不懂可以问老师,但会完成得很慢),又如何能够读招生简章呢?所幸我们孩子认字的过程很顺利,否则又会让我多少忐忑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