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最近连续淘了几单,今天整理了一下孩子的小书架,忽然发现,其实很多书是根本不需要买的,过去的很多书都可以用来创新利用的,比如,小时候爸妈给讲的图画书还有订阅的《幼儿画报》,都可以作为孩子现在的识字读物和朗读教材。而且,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国产图画书的编写质量也是非常高的,丝毫不输于国外绘本,而且物美价廉,很有亲和力。所以,仅就培养孩子的识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而言,重复发掘一下过去的图书,包括幼儿园的一些教材,就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再买新书。从最近淘的几单看,孩子的书,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没差多少。与其求大求全或必求最好,不如随便选一套或几本,撒下心好好读,从看图到认字再到朗读,充分利用,这应该比盲目淘书好。俗话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今天整理孩子的书架才知道,他的书已经太多了,这么多的书很容易滋长不珍惜心态。所以,尽管还有一些很看好的书,但必须做出决断——够了,到此为止,这书是不能再买了!

7655 查看 69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mrschen315

    2012-6-23 10:28:24

    严重赞同!书买太多了,真就不珍惜了。
  • lucky123

    2012-6-23 10:31:17

    是的,所以我最近也少买了
  • Zada

    2012-6-23 10:36:21

    本帖最后由 Zada 于 2012-6-23 10:46 编辑

    支持及羡慕楼主的反省及淡定
  • walkonrain

    2012-6-23 10:40:31

    如果光看识字,那是不用买太多,中国字翻来覆去,也就1400常用字。如果要在读书中得些乐趣的话,可能还是要父母费点心的。
  • xuanxuanle

    2012-6-23 11:23:22

    书还是要买的,不过要注重质量,不要光顾数量。
  • 叮铛猪猪

    2012-6-23 11:32:33

    我家孩子书超多,可是她照样很爱惜书本。这个应该是个习惯问题吧,爱书之人自然会珍惜书本的。另外,同意看书不是只为了识字
  • 小蓝

    2012-6-23 11:39:08

    写得太好了,支持。
    一面反省,一面继续留意各大书网的促销活动,
    呵呵
  • littleair

    2012-6-23 11:49:54

    建议共享图书馆资源
  • liuna0724

    2012-6-23 11:59:00

    原版书还多多少少要败吧,要不就没得看了……
  • ada_ideal

    2012-6-23 12:17:45

    我们中文书现在多在图书馆借了
  • 娃爱的墨墨

    2012-6-23 12:26:56

    好书买不完啊
  • shower_rain

    2012-6-23 13:34:20

    是啊,应该好好整理一下家里的书,理智购书啊
  • yuki2300

    2012-6-23 13:40:42

    书柜满了,边买边借,这几天又下了几单
  • 桃61

    2012-6-23 17:16:36

    这个月买了不少书,接下来确实是要少买多看了。
  • 涟涟

    2012-6-23 22:03:37

    书多了就不珍惜了,严重同意!
  • zl0771

    2012-6-23 22:11:04

    把给妞买的书列了一个清单,每新买一本就马上增加进书单里,到现在为止还不算多吧,才200来本,不过由于我在家时间少,家里人带的时候都很少读新书,所以看的速度很慢呢,其实也可以一年不买书了
  • tybaby

    2012-6-23 23:20:50

    书不在多,而在于会读书,我也开始反思了
  • zzyy

    2012-6-24 09:46:24

    阅读不是光为了认字,孩子需要很多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书籍的阅读,家长要用心给孩子选择。幼儿画报我家孩子小时候我也订过,但发现里面有些内容跟国外绘本有雷同,谁抄谁的一目了然,那以后就不再订了。
  • xx163361

    2012-6-24 10:45:25

    书怎么会嫌多呢,书的海洋啊,我们买回家的能有多少。我给孩子选择的都是引进的绘本和获奖的文学作品,高品质的科普图书,即便孩子看不完也不觉得浪费啊,我女儿说了这些书要留给他的孩子。而且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吃饱了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能不珍惜。我有洁癖,强调图书要干净整洁,我闺女也被教育得很爱惜图书。
  • Belinda

    2012-6-24 10:52:28

    必须要克制啊,虽然不容易,呵呵
  • sabrinaguo

    2012-6-24 11:02:04

    我也同意“书非借不能读”,但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即使在北京,也没有什么社区图书馆。一些私人俱乐部,都比较远,而且收费不低。仍然是父母帮孩子选书。朗读手册里不也提倡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随手可以拿到书的环境吗?可见,买书没错,关键是看买什么样的书。有些父母只关注书的价格是否合适,其他有些便宜书即使白送也不要呢。还是看哪些书对孩子最有用吧,即使贵也是要买的。没有太大用处的,即使1折也不要买。
  • 小可爱的爸爸

    楼主 2012-6-24 12:07:05

    sabrinaguo 发表于 2012-6-24 11:02
    我也同意“书非借不能读”,但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即使在北京,也没有什么社区图书馆。一些私 ...

    绝对支持重[质]不重[价]的观点。至于[非借不能读]嘛,我打算这么办,既要武装一个小书架,书又不能全给,淘来的书先装在箱子利,相同领域相当层次的书,一本或两本地上架,认为制造一种饥饿感。希望这样能有些效果。
  • 臭蛋妈

    2012-6-24 12:11:17

    读书是为了认字吗?要是为了认字当然用不着买那么多书。不过书买了不读或多到读不过来是个问题,还是需要理智些,毕竟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回到家的时间有限,要玩一玩,要练琴,还要早睡。
  • 雨再

    2012-6-24 15:11:08

    本帖最后由 雨再 于 2012-6-24 15:14 编辑

    确实,买些精选适量的书还是有必要的,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让孩子爱上读书而不是电视、电子游戏;这种环境的创造对孩子的影响会是长远的。有时到亲戚朋友家走走,一进厅,最吸引孩子的就是电视,因为看不见书。我们家,我特意把书都放到一进家门就看得到的架子上,在书的世界里,孩子已经忘记电视机的存在了。这次京东搞活动,我买了48本小牛顿科学馆,孩子一有空就自己翻看,还是觉得很值。一些精选的书,其实孩子自己都会经常去翻翻。国内没有社区图书馆,就只有辛苦家长去创造好的读书环境了。

    我现在中文书除了一些精选的以外,已经开始在青番茄和图书馆借阅了。很感谢青番茄这个网上图书馆,虽然周转有点慢,但免费借阅书的经营模式让我很赞赏,孩子受益,家长省心,因为不需要买太多的书了。

    英文的书很经典的我也买一些,象FROG AND TOAD系列,孩子很喜欢。孩子看英文的书,我从来没有让他有一个感觉说是为了学习英语,而是和他一起享受那些故事,那些插图。

    可以作为精读的书买一些,泛读的书能借则借。

  • 轩轩妈061214

    2012-6-24 15:52:36

    walkonrain 发表于 2012-6-23 10:40 如果光看识字,那是不用买太多,中国字翻来覆去,也就1400常用字。如果要在读书中得些乐趣的话,可能还是要 ...

    完全同意!
  • 轩轩妈061214

    2012-6-24 16:06:54

    现在我家已经建立了自家的书为主体,图书馆和青番茄为补充的模式。家里的主要是历史,百科,英语,数学类读物,图书馆主要是经典绘本,而青番茄主要是新出版的优秀绘本。绘本读起来快,而且四岁以后反复阅读次数也不多,价格高,所以只有借阅以后孩子要求家里有才会买。
  • stellafan

    2012-6-24 16:28: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abrinaguo

    2012-6-24 19:44:30

    stellafan 发表于 2012-6-24 16:28
    我也觉得书买多了后小孩子对书没以前看得精了

    对于书怎样才能算是看得“精”的问题,坛子里的爸妈们似乎有个误解,认为一本书读的遍数越多越好,最好不仅能跟读,还能背诵。我的宝宝六岁半了,从10个月开始亲子阅读。孩子在三岁,甚至五岁之前都会一本书反复要求读,但是再大一些之后,这些情况有所减少。极个别的书才会要求反复读,大部分书读过之后就不要求重复读了。对于英文书也是如此,因为英文读物的内容相对低幼,孩子更不可能让反复读。所以只能顺其自然,找类似难度的书读,让孩子在泛读过程中能掌握多少英语就是多少。如果阅读带有过强的“学习”意味,大孩子是能够感觉出来的,所以还是以兴趣为主导,节奏也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程度而异。对于坛子里一些孩子有计划的精读学习,我感觉不是孩子还小,就是爸妈够强悍,反正我的宝宝绝对不会上钩的。
  • 娃爱的墨墨

    2012-6-24 20:03:39

    呵呵 要好好利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