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angli810 于 2012-7-5 22:08 编辑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小小孩,调皮一点,叛逆一点,妈妈也会照样爱他。这种感情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就会受到挑战。家长的期望可以不断调低,但是需要不断调低以至于不能再低了的时候,妈妈会不会爱他少一点?
应该说,我们家孩子,很多时候是达不到我的期望的,于是我就调低期望,降低要求,我说的要求,是行为规范和学习态度上的,但是孩子还是达不到。当时我很生气,在生气的时候,我发现真的没有那么爱他了,因为他给我带来的是烦恼和对他未来的担忧。事后想想,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爱他的,不管当时多么生气,在心底,我仍然一样爱他。
但是,我很担心,因为这种感情仍然会不断地受到挑战。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当我们不再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是通过什么建立起来的?也许有我这种担心的人,管教孩子的度没有把握好,也许方法不对,也许忽视了和孩子精神层面的交流。这三种中间,以我的情况,或许三种都有吧!
亲子关系,精神交流。我还记得,几年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让我的爱,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孩子进入小学,进入中学,当学习压力、升学压力不断升高,当外部环境(网络游戏)越来越恶劣,而竞争又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是不是更要注意给孩子留出精神空间,留出精神自由,多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或许只有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才不会有我现在这样的担忧吧!
想听听大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