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7-10 09:57 编辑

整理者:佛山-罗罗、江苏-懿妈、北京-蓝天
   
        讲《我喜爱的水果》。先看妈妈的感言:
   
        妈妈感言:进“功夫作文·国学经典”42群听课已有一段时间了。平时也在与孩子一起学习《作文,多大点事儿》里面的内容。现在孩子对写作文已不再像以前那么怕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作文,多大点事”。非常自信能把作文写好。我想这应该算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吧。
   
        写这篇《我喜爱的水果》,也是在我每天晚上给他削芒果时,无意中说的话。没想到他还当真了,边吃芒果边说,妈妈,你快拿本子给我记下来吧。是他说的,我是照他的原话记下来的。
------------------------
原文:
   
        我喜爱的水果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芒果。不仅因为芒果味道甜美,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
   
        芒果有许多种类型。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长长的,有的圆圆的。我在海南玩的时候还见到过很大很大的芒果,比爸爸的脑袋还要大。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我好长时间才吃完它。可小的只有鸡蛋那么大,我一口就能吃完。我在超市里还见到过蛋芒,水仙芒,小腰芒……品种非常多。
-------------------
   
        每次我吃芒果时,妈妈总替我把皮削掉,然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看起来像果冻一样诱人。妈妈切芒果的时候,那股甜甜的香味总是让我非常兴奋,口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含满了整个嘴巴。我吃芒果总是狼吞虎咽的,妈妈切一个芒果要花好长时间,而我不用一分钟就把它全部吃完。真还想再多吃几个。
------------------------
   
        妈妈经常说:“芒果是热带水果,虽然很好吃,但是吃多了很容易上火。”所以妈妈每次只给我吃一个。有时趁妈妈不注意,我偷偷拿出芒果,躲进厨房悄悄地吃起来。不过我的“偷窃”行为总是被妈妈发现。由于这个原因,我对芒果更加情有独钟。
芒果——我的最爱。你们喜欢吗?
----------------------------------------------
   
        今天讲的主题有两个:
   
        一是水果,或者一样东西怎么写?
   
        二是如何体现作文的思想性,或者说作文的立意怎么写?
   
        先来回顾一下《实战篇》中的一篇作文——《苹果》。
   
        大约是在去年的十月份,我们点评了一个孩子的作文。大体的过程,在妈妈的感言中都有所体现:
   
        妈妈感言:在群里听非 常老师的课,我可能是受益最大的一个。自从学了“六根六尘”之后,我自以为秘籍在手,在暑假就让孩子用“六根六尘”写作文,每天一篇。孩子选择每天写一种水果。第一天写的还凑合,后来写的连凑合都不算了,基本是逮住一个物品从六个方面描写一下就完事。在一次聊天时,我求教于非常老师,老师当时没说什么,后来却专门抽了一个晚上,确认我在听课后,在群里边讲边亲自写了一篇《苹果》,我看了恍然大悟:原来写苹果是要写苹果的故事。
-------------------------
   
        在妈妈的感言中,妈妈原来是通过学习了“六根六尘”以后,自以为秘籍在手。于是就想通过写水果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作文,后来孩子写了一个系列,但写来写去,最后都是千篇一律。我们来看一下“千篇一律”的作文(由于版面的原因,所以在书中省却了几篇,只采用了两篇),一个是荔枝,一个是哈密瓜。
------------------------
   
        来看孩子写的原文:
   
        一、荔枝
   
        荔枝是一个直径约为3cm的球体,全身布满了半径1mm的小包,像散了一层芝麻,有点扎人,不过有的品种的包是光滑的。荔枝顶部有一个长为0.30.7cm的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荔枝凉凉的,我闻了闻,有一股清香。我剥开一个,“咔嚓”,一些汁液喷了出来,我的衣服脏了10cm。我将荔枝塞进嘴里,非常甜。我想起苏轼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现在我终于知道苏轼是怎么死的,是被荔枝甜死的!
------------------------
   
        二、哈密瓜
   
        哈密瓜是一个横直径7cm、纵直径10cm的椭圆球体。底色为杏黄色,有绿色的、白色的花纹,摸上去坑坑洼洼的。我拿刀“哐当”一声切开哈密瓜,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剖开的哈密瓜有三层,最外部是白色、宽约0.5cm的环形,中心是橙色、宽约2.5cm的环形;中心是直径1cm的圆,里面分布着哈密瓜的瓜籽,我咬了一口,非常的甜。我真想写句诗“日啖哈密瓜三十个,不辞长做新疆人”。
-------------------------
   
        孩子听了看了当时课堂上另一篇当场手写的的《苹果的故事》后,说这样自己会写。于是就写出了如下的一篇作文:
苹果(北京市初一王舒羽12岁)
   
        苹果是一种很普通的水果,物美价廉,家家都买得起,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但是在我心中,苹果代表着我们家的欢乐,有许多幸福的记忆。
--------------------
   
        关于苹果,记忆中最有趣的事是写苹果。几年前,老师让我写一篇关于苹果的作文,妈妈为了让我写好,特意千挑万选,给我买了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这个苹果像一个小皮球那么大,红得发紫,而且有一股浓浓的香味。为了让我描写动态的苹果,妈妈将苹果在餐桌上滚来滚去,突然“啪嗒”一声,苹果掉在了地上,摔成了好几瓣。我和妈妈吃了一惊,看看地下的碎苹果,又看看对方,不由得开怀大笑。这次写苹果写出了出乎意料的乐趣,事后想起还会不由地暗笑。
------------------------
   
        有一次削苹果的经历也让我经久难忘。当时,妈妈教我削苹果,妈妈削出来的皮又薄又长,中间不断。我学了半天,可是削出的皮,又厚又总是断,像在苹果上挖沟。最后,我生气地把刀子和苹果使劲一拍,不学了!这时,妈妈说:“儿子,你看,我给你变个魔术。”妈妈将苹果横着放在桌上,从上往下一切,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苹果核是一个漂亮的五角星,褐色的,每个角都是细细的、尖尖的。我来了兴趣,一连将几个苹果都横着切开,发现都是漂亮的五角星。原来苹果核的形状是这么美啊,怪不得西方将苹果称为“智慧之果”呢!苹果的五星之心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原来一直被当作垃圾的苹果核,也有如此内在的美丽。
---------------------------
   
        苹果还代表着一份温馨,苹果时时给我们带来欢笑,即使病中也不例外。有一次,我感冒了,还没好利索,妈妈又病了。晚上,妈妈躺在床上,对我说:“儿子啊,妈妈真难受。”我听了,故意跳起舞来,做出幸灾乐祸的样子。妈妈气得笑,爸爸也笑。爸爸让我给妈妈削苹果,我拿来苹果和水果刀,然后又拿来一个袖珍的垃圾盒。妈妈惊讶地说:“儿子,你是要用垃圾盒来给我盛苹果?”我“扑哧”笑了,笑得咳了起来,边咳边说:“什么呀,我是用它来盛苹果皮。”我削好皮,用牙签一口一口地喂妈妈,还不时地馋爸爸,室内一片欢笑。很长时间,看到苹果,我就会想起那天的欢声笑语。
----------------------
   
        虽然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珍贵的、奇异的水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苹果,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水果,还给我许多启迪,承载着许多欢乐。
------------------------------------------
   
        大家从这位小朋友前后写的作文里,是否看出了变化?原来小朋友写的是“千篇一律”的水果,后来思路一开,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水果。水果或是一个实物怎么写?立意怎么写?
----------------------
   
        让孩子写苹果,专门拿个苹果让孩子观察。这个思路是短路。一篇作文要有思想性,首先要有故事性。从苹果到苹果的故事,这是本质的提升。写苹果写出苹果的故事,是思想性深入的一个方法。单纯地写苹果,虽然生动,而苹果的故事,却更加感人。没有故事,感人就不存在。
---------------------------
   
        写苹果,不是单纯地写苹果的样子,还要写出苹果的故事,这样的苹果才有内容。作文的立意从哪里来?作文的思想性从哪里来?从故事中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立意是一个空的东西,思想性也是一个空的东西,唯有故事性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
   
        我们学过朱自清的《背影》,没有单纯地从父亲的样貌来写。如果这样写,没有多少样貌可以描写,但是因为有了故事性——从祖母去世到父亲犹豫是不是要送“我”,再到与车夫砍价,再到到了火车站为“我”买水果,这样一系列的故事来写父亲。
-------------------------------
   
        因为有了这样的故事性,所以才有了思想性、情感性,以及立意。所以我们就孩子们写作文而言,不要抽象地要求思想性、情感性与立意,要从故事性中去挖掘。有了故事性,就有了思想性,也就有了立意。小朋友的这篇作文,从写苹果到写苹果的故事,就有了一个大的提升。这个提升不仅表现在作文的字数上,还表现在作文的思想性与情感性,以及要表达的深度上,给苹果赋予了情感。
---------------------------------------------------
   
        再回到今天要讲的作文上来:
   
        本文没有局限在芒果的样貌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讲出了芒果的故事,所以不失为一篇有情感、有思想的好作文。
   
        当然,如果就作文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来讲,小作者还可以通过借音借义、张冠李“代”这几个我们最近常讲的技法,来进行提升。因为时间的原因,就不具体点评了。刚才大家的发言中,也不同程度地指出了孩子的亮点。相信这位小朋友与小朋友的妈妈听了本次的讲解,会有更大的启发与收获。
   
        课后,还是请大家认真预习好《苹果》与《剥蒜》这两篇范文。
----------------------------------------------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
2079 查看 3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非常

    楼主 2012-7-9 16:57: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7-10 10:00 编辑

            讲《我的“丑八怪”字典》。

            先来分享几份喜报:

            西安-彤妈-44:孩子马上8岁,二年级学生。我听了老师的课后,辅导孩子写了一篇《蚕宝宝》的作文,得了7星。这篇《蚕宝宝》比较长,已在妈妈晒里发表。

    ------------------

            浙江-听雪:孩子的作文《顽强的小蜘蛛》上了小作家报,这个月初的时候,他放学回家后很神秘地从背后拿了本证书给我看,原来是个小作家的证书。他的作文被《中小学电脑报——小作家专刊》录用了,发了这个荣誉证书。

    -----------------

            浙江-寒梅:早上大宝班主任告诉我,我女儿写的《有趣的小仓鼠》有望被编入一套名为《浙江省小学名校学生精品作文选》的丛书。

    -----------------

            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我的“丑八怪”字典

            山东德州二年级:刘欣桐

            今年我上二年级了,老师为了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让我们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回到家里,我问奶奶有没有字典,奶奶一听字典,眼睛里竟然放出了光。她走进她的房间,从一个箱子的最底层翻出了一本字典。我一看,字典那个丑啊:浑身蓝衣服,其中一个脚还露出了白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字典,页面皱皱巴巴而且发黄,但和我的故事书保护眼睛的黄色是不一样的。里面的字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像小蝌蚪。我有点失望,这可不是我想象中的字典模样。

    ---------------------

            尽管不满意,我还是把字典放进了书包里。来到学校,我把字典放在书桌上,同学们立即围过来看,“你的字典看起来像我的字典的奶奶啊!”我的同桌说,“你的字典是盗版的吧?”另一个同学说……我看了看其他同学的字典,他们的字典真漂亮,花花绿绿的皮,里面的页面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而且是崭新的,再看看我的字典的样子,真是丑八怪。我红着脸把字典放进了书包。

    -------------------

            回到家里,我把那本丑八怪字典扔在地上,冲着奶奶大喊:“奶奶,你看你给我的字典,同学们都笑话它呢,说它是字典的奶奶,是盗版的!我也觉得它像丑八怪!”奶奶见我这个样子,摸了摸我的头:“你可不能这样说,这可是奶奶的宝贝呢。”奶奶示意我坐下。我坐下后,奶奶给我讲起了她和那本老字典的故事:

    -----------------------

            “奶奶小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每当看着别的孩子拿着书读的时候,心里就很羡慕。有一次好不容易从邻居姐姐那里借来一本书,可看看上面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就去邻居姐姐那里问,问多了,姐姐就不耐烦了,她说:你自己买本字典,上面的字就会都认识了。我就到卖书的那里去问,一问,买一本字典需要好多钱呢。那时家里很穷,没有那么多的钱。我发愁地咬着自己的辫梢,忽然有了主意。等到有人到村子里来收购头发的时候,我狠了一狠心,把自己最心爱的头发给卖掉了,就是这些钱还是不够一本字典的钱,我就到树上去找蝉蜕的皮去卖,砍柳条编柳框去卖,这样,积攒了半年,钱总算凑够了。我就手里攥着这些钱跑到卖书的那里买了这本字典。从此,这本字典就成了我的宝贝,就是凭着这本字典,我认识了很多字,能够读很多我喜欢的书了……”听者奶奶的故事,我再看看那本字典,感觉那本字典不再是丑八怪了。我捡了躺在地上的字典,把它装进书包。

    -------------------------

            第二天,我把书包里的那本老字典拿了出来,同学们又聚拢来想再嘲笑一番,但这次在他们还没开口之前,我就给他们讲起了奶奶和她的“宝贝”的故事……

    --------------------------------------------

            我们今天要讲三个重要的技法: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俗地讲,也就是写作的顺序;二是“写黑以白、写冷以热、写美以丑”的技法;三是“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

    --------------

            我们先对本文作个总评:这是一个二年级小朋友写的作文,大约写了一千个字。这篇作文也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表达清晰,二是描写生动,三是写得有趣,四是动情感人。

    ------------------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第一个特点——表达清晰。文章结构牢固,主要体现在了作文的“头、身、脚”上。

            本文的“头”:

            今年我上二年级了,老师为了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让我们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本文的题目是《我的“丑八怪”字典》,主题是字典,所以本文的“头”,体现了我们一贯强调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本文的“身子”,是以三个对称段展开的。或者说,是通过三个故事情节来表述的。第一个对称段写的是“问奶奶要字典”;第二个对称段写的是“小朋友们笑字典”;第三个对称段写的是“奶奶讲字典”。

            最后的“脚”:

            第二天,我把书包里的那本老字典拿了出来,同学们又聚拢来想再嘲笑一番,但这次在他们还没开口之前,我就给他们讲起了奶奶和她的“宝贝”的故事……

            这个“脚”,起到了前呼后应、承前启后的作用。

            昨天,有妈妈问:作文的“脚”该怎么写?有的时候感觉“脚”写不好。在《实战篇》中,我们讲过写“脚”的方法:抬头收腹。所谓的抬头,就是写“脚”的时候,看一看前面的开头,是不是能呼应。前面写的是字典,后面的“脚”是不是能呼应字典。所谓的收腹,就是总结、回顾一下“身子”。通过“身子”,得到什么?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

            一般而言,“脚”写得不好,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抬头”;二是“身子不丰满”。本想收腹部的肌肉,却不曾想收紧的是一身赘肉,其结果往往是“脚”部大话、套话、空话。所以说,如果“脚”写不好,那是“头”有问题,“身子”有问题,要从这两个方面去找原因。换句话讲,“脚”写得不好,也就是结构不好;结构不好,也就是条理不好;条理不好,也就是作文的逻辑性不够。

    ------------------------------------------------

            第二个特点——描写生动。本文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了“六根六尘”技法的运用上。比如:

            我一看,字典那个丑啊:浑身蓝衣服,其中一个脚还露出了白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字典,页面皱皱巴巴而且发黄,但和我的故事书保护眼睛的黄色是不一样的。里面的字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象小蝌蚪。

            这里有声法、有意法,特别是像小蝌蚪,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意法。

            用拟人的手法,也是意法,写出字典的丑,写得形象而生动。再比如:

            我看了看其他同学的字典,他们的字典真漂亮,花花绿绿的皮,里面的页面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而且是崭新的,再看看我的字典的样子,真是丑八怪。

            本段通过色法中的摹状与摹色,写出了别的同学字典的样子与颜色,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

            第三个特点——写得有趣。本文的“趣”,主要体现在了“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上。先是把“字典”比喻成一个“丑八怪”,随之在以后的行文中,就用“丑八怪”一路取代了“字典”,借而不还,非常有趣,仿佛给我们讲的不是字典,而是一个小丑。这样,就生动了许多。

    -------------------------------------------

            第四个特点——动情感人。这个问题,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讲,特别是我们前几天讲的《苹果》,还有《我喜欢的水果》。我们讲过,写一个具体的物品,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这一个物品的样貌特征上。写苹果,不能只是写苹果的好看、好吃、好玩,还要写苹果的故事。同理,在《基础篇》中有一篇吴伯萧先生的《马》,也并不是简单地写马的样子,而是写了与马有关的故事。

    ----------------------------------------------

            手中有书的朋友可以打开《提高篇》,跟着我们讲课的节奏,来参考书中的第一章、第四章及第七章。我们重点结合本文,来讲三个技法:一是“对称”及“顺序”,二是写“写美以丑,对比反差”,三是“张冠李‘代’”。

            一、“对称”及“顺序”

            1、写官样文章,会说ABCD、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听首长作报告,会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小朋友写作文,然后、然后、然后,直到最后。写作文,要讲先来后到,顺序结构。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应按照统一的标准、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

    -----------------

            2、空间变化的顺序:如先大后小,先粗后细,比如《基础篇》中我们讲评过的张恨水先生写的《冰雪北海》;再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本诗是以先远后近、先大后小、先无后有、先多后少的顺序来写的。

            3、故事变化的顺序:按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叙述。

            另外,顺序还有:人物变化的顺序,景物变化的顺序,情感变化的顺序,因果变化的顺序。

            文章的思路,是思想的线路,是结构的基础。用文字把思路反映出来,需要依据一定的、合理的顺序。依据一定的、合理的顺序表现出来的思路,就是文章的结构。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结构、思路、顺序,是一回事。结合本文,我们看到“身子”中的三个对称段:向奶奶要字典,同学们笑字典,奶奶讲字典。主要是以故事发展、变化的顺序,以及时间的顺序来写的。有了顺序,就体现出了思路;有了思路,就体现出了结构;有了结构,就表达清晰,有条理。

            我们还是要强调:顺序,就是结构;结构,还是对称。这是一回事,写作要从结构上下功夫。

    ---------------------------------------------

            第二个技法。可以看《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的第四章“反差对比,大白菜红烧肉”。

            首先要知道,事物总是对立统一充满矛盾的。例如远与近、美与丑、古与今、明与暗、黑与白、冷与热、大与小、动与静、快与慢、急与缓。在语言的运用中,如果采用相互对比的方法,就可以强烈、突出、深刻、鲜明地表达主题,给人造成心理感受的冲击力。

            登山要选择好天气,但作家李健吾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个《雨中登泰山》的别样意境:

            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运用对比,可以:

    写美以丑,对比地写人;

    写明以暗,对比地写景;

    写大以小,对比地写事;

    写对以错,对比地说理。

    对比可以运用于词与词之间。比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对比可以运用于句与句之间。比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又比如朱自清的《绿》: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我们曾经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也运用了“对比反差”的技法。先写的是“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以及这样的景物下的心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后写的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以及这样的景物下的心情——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所以,“写黑以白、写冷以热、写动以静、写大以小、写美以丑、写远以近”等等等等,这样的对比反差的技法是重中之重,不要轻视。我们在《实战篇》、《提高篇》中,所采用的小朋友的范文,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这个技法。

            在本文中,小朋友就运用了“写美以丑”的技法,一开始写的是这个字典的丑,后来通过奶奶的故事,写出了字典的美。反差对比,冲击力强。

            以此类推,假如孩子在写《我的妈妈》时,不一定非要写妈妈十全十美,犹如圣母玛丽娅。我们不妨让孩子写一写妈妈的“狼子”野心,“虎豹”凶性。

    ------------------------------

            在《提高篇》中,举过一篇微博,是写的我的小学老师,也是用的这个技法:

            我小学的班主任,兼教语文。微胖,唇下有一大痦子。老师有一女,小我两个年级,能弹一手悦耳的钢琴。老师对女儿很温柔,对我从来都是吹痦子瞪杏眼,因为我淘气。在我结束寄读生涯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她却哭得稀里哗啦,那痦子一颤一颤。永远也忘不了她,她的名字叫邓秀宝。

    -------------------------------------------------

            三个技法:移花接木,张冠李“代”。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正式的名字,而很多情况下,爸爸妈妈总是唤小朋友的小名,比如翠花、狗蛋、白云、黑土。有的时候我们管孙悟空叫齐天大圣,有的时候我们又叫他弼马温。我们也知道黑旋风是谁,花和尚是谁,豹子头是谁,及时雨是谁。这种不直接说出人与物,而是移花接木、张冠李“代”,借用另一个人或物取而代之的方法,叫借代。

    -----------------------

            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的《药》,先提的是驼背五少爷,然后用“驼背”代“五少爷”;先提的是“一个花白胡子的人”,然后用“花白胡子”代这个人;先提的是“红眼睛阿义”,然后用“红眼睛”代“阿义”。

    ----------------------

            借代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抓住一个对象的显明特征来取代要描写的对象。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很多小作者都学会了移花接木、张冠李“代”,让作文有了趣味性、生动性。比如《我的小妹妹》中有一句:最特别的是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此后小作者就用“小藕节”来取代妹妹。

    --------------------------

            昨天,我们收到一位妈妈的喜报,还有这位妈妈的孩子写的一篇作文。我们再次连同妈妈的感言,一并发上来,大家体会一下。

            大连-xixi-39:昨天放学,我家宝贝儿兴奋地说:我写的作文《我的小伙伴》,被老师在班级读了。孩子那个高兴劲啊,还让我把作文发给非常老师看。我说,妈妈整理下就帮你发上去。这也是我进群2个月来,第一次辅导孩子的作文,我也小小的高兴了下。

            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名字叫小宜。她梳着两个向上翘着的小辫子,像个小兔子似的。“小兔子”的脸胖乎乎的,像圆圆的皮球。眼睛亮亮的,像黑黑的珍珠,嘴巴红红的,像红红的樱桃。

            “小兔子”的字写得很漂亮。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六一儿童节”表彰联欢会上,“小兔子”获得了书法比赛一等奖。

            “小兔子”喜欢帮助同学。有一次,在学校有个二年级的小男孩追我,我不小心摔倒了,手破了,腿也破了。“小兔子”看见了,很着急,急忙把创可贴打开给我贴上,我心里很感动。“小兔子”还被评为“团结友爱之星”呢。

            我因为有这样的小伙伴很快乐,我真想拥有更多这样的小伙伴啊!

    -----------------------------------------

            在本文中,小朋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借代的技法,用“小兔子”取代了“小伙伴”。所以本文中,小伙伴变成了小兔子,非常有趣,真可谓是:小白兔,白又白,蹦蹦跳跳真可爱,爱吃萝卜爱吃菜,团结同学讲友爱。

    ---------------------

            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通常借代的技法,往往体现在句子中。但我们要更深入地体会这个技法,让这个技法借了不还——要一直贯穿在全文中,而不只是一个句子中。这样,作文的有趣性,就上了一个大台阶。再强调一下:借代,不要只限于句子这样的低层次,而要上升到整篇文章,从整体上来构架。借钱要还,借代不还。借钱很难,借代不难!

    -------------------

            在我们今天讲解的作文中,小朋友就用了借代的技法,一路借下去,体现了很强的趣味性。

    ------------------------------------------------

            以上是我们结合本文,重点温习、回顾了写作的三个技法。总的来讲,孩子的作文写得非常棒。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地提升一下的话,那我们就再补充两点。只是为了开拓大家的思路。

            在第一个对称段中,写到了字典的丑。本身来讲,写得很生动。但我们似乎可以用意法,写得更生动,更形象一些:

            我一看,字典那个丑啊:浑身蓝衣服,其中一个脚还露出了白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字典,页面皱皱巴巴而且发黄,但和我的故事书保护眼睛的黄色是不一样的。里面的字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像小蝌蚪。这个“丑八怪”老态龙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满眼是皱,我真的点失望!

    ------------------------------------------

            看第三个对称段,就是奶奶讲完故事以后,小作者的原文是这样的:

            听完奶奶的故事,我再看看那本字典,感觉那本字典不再是丑八怪了。我捡了躺在地上的字典,把它装进书包。

            在本文中,只是写到了不丑了,没有把“美”突出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也可以点明一下,做一点补充:

            听着奶奶的故事,再看看那本字典,感觉它不再是丑八怪了。再看这本字典,好像它从陈旧中弥漫出淡雅的纸香,透射着时间的光泽。这本字典,不只是蝌蚪一样的文字,它还包藏着一些回忆,一些故事。再次抚摸它,甚至能体会到它的温暖!

            算是画蛇添足吧。

    -------------------------------------------------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
  • wwwchem

    2012-7-9 18:56:13 使用道具

    喜欢非常老师的文章
  • 非常

    楼主 2012-7-10 10:09:52 使用道具

    wwwchem 发表于 2012-7-9 18:56
    喜欢非常老师的文章

    呵 谢谢。莫大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