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7-13 10:41 编辑
【题记:童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童年,因为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精神的故乡。】
露天电影
现在虽然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和DVD,看电视剧和电影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我还是怀念童年时看露天电影的情景。
我小时候只有一次自己花钱看了场电影,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花了两毛钱,在公社大院里的电影院看的。当时喇叭里宣传得挺邪乎,在他们的忽悠之下去看了,果然不错。不过没有几天就在露天免费放映了。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机会挺多的,虽然我们村子小了点儿,才四百来口人,但我们挨着乡政府所在地,那还是很“繁华”的,而且周围聚集了好几个村子,简直分不出来哪个村是哪个村,所以一有电影资源,彼此可以共享。电影放得多,一个是因为便宜,放一场也就十几块钱或几十块钱的事,而且一般都是各个村的村委会出钱放,目的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就不在乎钱了。此外,那时候有种风气,做买卖的商贩或有红白喜事的人家,都好个热闹,也都愿意出钱放电影。当然,摊上个喜欢看电影的村领导更加幸福。我们村的支书就爱看电影,当年刚开始流行录像,就请人在村子里连着放了好几天的录像,放的一水的武打片。那场面,好家伙,可谓是人潮如涌、盛况空前。不得不找人专门拿大木棍维持秩序,凡是靠前的观众一律坐下看,以免遮挡后面观众的视线,不听的用棍子没头没脑地猛砸。
电影放映队在派出所的院子里,只有一个放映员,叫蛮子。一到放电影的时候,他就会开着一辆汽油三马,带着拷贝和放映设备下到村子里。我们经常到派出所的院子里去玩,看看今天放不放电影,在哪儿放。只要在附近几个村子,无论多远都要去。在那里还可以看看电影海报,有时候幸运的话,还可以拾到剪掉的废电影胶片。后来还有人买到一种专门看胶片的工具,有点儿类似于万花筒,在底部装上胶片后,把眼睛凑到小孔处观看,和看电影真的差不多呢。
电影放映前,村委会的人一般都会用大喇叭通知大家:“社员同志们注意啦,吃完晚饭到大队看电影来。”一听到广播,我都会特别兴奋,也顾不上吃饭了,赶紧拿上马扎去看电影。要去早点儿,不然正面就没有好位置了,我很少到反面看,因为什么东西都是反的,心里不舒服。究竟拿什么座儿去,要看距离远近。如果是本村放,就拿椅子,如果是外村放,就拿马扎,很少的情况下拿过塑料布或编织袋,预备躺着看,几乎没有不拿座儿站着看的时候,因为我觉得一个是累,再一个不能好好地欣赏电影。我和弟弟去的时候都比较早,看着放映员和帮忙的人竖起杆子,展开幕布,放上音箱,布好线,也是一种享受。我爱看电影,不仅是喜欢电影本身,而且也喜欢在电影放映前和伙伴们打打闹闹,在黑乎乎的人群中,你捅我一下,我捅你一下,蛮有意思的。尤其是捉迷藏,更是我们的最爱。有人看电影的时候喜欢吃点儿瓜子什么的小零食,那是因为白天提前知道了就准备好的,我们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只要精神食量就够了,物质方面缺乏点儿就缺乏点儿吧。
电影一般都在大道上放,有时候甚至在公路上放,毕竟不是每个村都有一个大广场。这就造成了交通堵塞,不过那时候汽车也不多,问题并不严重。农村特别缺电,三天两头地停电,看电影也会遇到没电的情况,就要干等着来电,心里那个着急呀。有时候也会发电,不过很少,更多的时候是不演了,明天再说,只能灰溜溜地回家。记得当年看《哪吒闹海》,人山人海,就是等了很长时间,然后发电,最后终于来电,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电影正式放映之前要进行调试,大家喜欢把手放在放映机的光束里,在幕布上做出各种姿势。看着光束中飞舞的尘土和幕布上的手影,觉得真好玩。
放映活动从6、7点钟一直持续到11点左右,要上演两部电影,有时候还有加片,都是科教片。两部电影是不同类型的,避免产生“审美疲劳”。我爱看打仗的、侦破的和武打的。印象中恐怖片放的不多,只有《神秘的大佛》和《画皮》。前者记得有鬼脸,后者有人皮,当时被吓坏了,以至于回家时到黑暗的地方,总是回头看后面有没有鬼。
虽然爱看电影,但不是每部电影都好看。印象最深的是演《谭嗣同》的时候,因为那是还太小,理解不了电影的意义,也没看到什么精彩的地方,而且非常冗长,就在银幕下睡着了,醒了一次又一次,醒了发现还没演完,倒头接着睡。一般情况下我看电影都很精神,可以说是不错眼珠地看,那次真的是一个例外。
电影放映完毕,已经是深夜了,随着人流回家,一边和别人讨论剧情。人越走越少,终于走到家门口,摸着黑开开门,上炕睡觉,心里还想着剧情,最后迷迷糊糊地睡去。
我爱看电影,甚至还做过放电影的游戏。找两根棍子,系上一幅手绢,就是一个简易电影,可惜放不出电影画面。那时候真没想到,日后竟然可以呆在家里,足不出户,坐在沙发里,躺在床上,风吹不着,雨打不着,欣赏比以前更加精彩的电影。但是,如今已经很难再体会到当年看电影的那种兴奋和乐趣了。的确,那是一个物质条件虽然贫乏,但精神无比充实快乐的时代,我们再也无法找回从前了。
难忘露天电影,难忘童年的“天堂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