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ics太重要了!记得以前读书学音标时,我们的英语老师自己总结出一套方法及发音规律逼我们死记硬背地啃下来,虽然很无趣,但直接导致时至今天,当我看到或听到陌生的单词基本能准确无误地读出来或写出来,可想而知自然拼读多有用!所以现在孩子虽然大童了,我坚持陪她学phonics,选的教材是phonics kids感觉较适合低龄孩子,近期想配合Let's go phonics 一起训练,请有经验的家长给点意见!
1.Phonics的定義
2.學phonics的目的
3.字母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
(1) Consonant letters and their sounds
(2) Vowel letters and their sounds
4.拼寫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
(1)完全對應
(2)不完全對應
(3)完全不對應
對應關係的統計數字:Stanford Uni., Wiley Belvins, and S.I.A.
二. 如何教phonics?
1.Phonics包含哪些部分與其教學順序?
2. 教phonics有哪幾種重要的原則呢?
(1)Teaching phonics inductively
(2) Teaching phonics deductively
(3) Teaching phonics both inductively anddeductively
3. 如何看待sound change and exception words?
4. 何時開始教phonics比較好?
5.為什麼要先熟悉聲音再認識符號呢?
6. 教phonics有沒有其他輔助的方法呢?
三.如何將phonics運用在發音與拼字教學上?
1.英文拼字與發音線索識別作用
2. Phonics與發音拼字教學策略
3. phonics發音規則可以整理成簡單的圖表
4. 運用英語發音的特性來配合phonics的教學
5. 發音錯誤分析與發音矯正
Phonics發音、拼字教學包含哪些部分?
1. Plenty of sound input充分接觸英語的語音
a. 教師多播放CD或錄音帶,讓學生有充分接觸母語人士發音和語調的機會,培養學生的音感與語感,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b. 模仿母語人士發音和語調是學外語的第一要務。(Soundalways goes first and then the print. The sound-letter linking keeps the wordmemory longer.)
c. 示範者或教師的發音如果不夠標準,任何一套標音系統都枉然。
2. Whole-word recognition整字辨識、記憶
a. 任何語言的初學者皆採用該學習策略(look and say),等他們擁有適量的基本詞彙之後,再利用這些單字(sightwords),進行「字母與發音對應關係」的教學。
b. 利用cat à bat à fat引出「前半音」與「後半音」的概念。
c. 培養音的「切割」與「合成」的能力
(a) ballà call,tableàable,thirteenàteenager(推衍法)
(b) it à sit, bit, dit, fit, hit,kit, lit, mit, nit, pit, tit, vit, wit, zit(集中識字法)
(c) dress à drank
3. Sound-letter correspondence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係
a. one letter- onesound: Bà/b/, Fà/f/…
b. two letter- onesound: ch, ph, th, sh…
c. one letter- twosound: xà/ks/, sà/s, z, ∫, 了 /
(註:英文字母不敷使用,光是一個字母a就可以表示8個不同的讀音。
Mate, mat, Mar, Mary, mall, many, manage,majestic)
4. Sound-spelling pattern relationships字母群或拼字型態與發音的對應關係
a. -ar: bar, car, far, dark,park, smart, guard…
d. –el: help, belt,held, felt, self, shelf, dwelt…
e. –ell: bell, cell,fell, sell, tell, smell, swell…
5.Tone and syllabification 語調或輕重音與分音節的教學
a. penàopen, someàhandsome, 饅頭,雨傘
b. feedback, shopkeeper, babysitter,grandparents, living room, pencil case/box, p.o.
c. dictionary, elementary,tableàvegetableàcomfortable
d. Wednesday, decorateàcelebrateàconcentrate
6.Phonicsrules字母拼讀規則
a. cake, Steve, like(*give,live), close(*some, come), cute
b. cat, flag, strap, camp,grasp, stamps…
c. add, egg, kill,class, cliff, soccer, summer, happen, little…
d. back, neck, pick, clock,struck
e. -ar, -er, -ir, -or,-ur(worker, murmur)
f. ca, ce, ci, co, cuà ocean, musician,special, official, spacious, delicious…
變體:passion, extension,patient, ambition, ambitious, sexual, fashion…
7.K.K. symbols,Webster markings,andpersonal marks標音符號
a. phonics無法判讀的字以紅色粉筆書寫,並在該字旁注出K.K.音標
b. Webster markings:photo, photograph, photographer, indict
Chicago, heat, head, food,foot, music, Ruth, push
c. personal marks:low, cow, double, doubt, calendar, asparagus, marvelous
d. favorite,fragrance, fabulous, negro, regiment
8.Sound and meaning association聲音與意義的聯想
a. this, that,these, those
b. snake, snack
c. medicine(諧音記憶法)
9.Wordform(letter number)and meaning association字形與意義的聯想
a. ten, -teen, -ty
b. this, that, it,is à these,those, they, are
10.Howto deal with exception words如何看待例外的字常見的錯音
a. to, do, give,live, some, come,
b. break, great,steak
c. soup, youth,coupon, routine, boutique
d. /α / à /Λ /
e. runà rung
l 音韻覺識建構學習者「字母拼讀」的能力,而字母拼讀的能力影響其閱讀能力甚巨。(Share, 1995;Stahl, 2001; National Reading Panel)
l 音韻覺識並不會隨著兒童成長而自然發展,必須透過訓練才能學得。
l 中文的方塊字基本上代表「語意」而非「語音」,每個字的讀音學習者幾乎是靠記頌的方式死背下來,因此中國學生學英文背單字時,往往無法自行領悟出字母與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亦即將字母視為與發音毫無關係的符號,於是只好沿用學習方塊字的方式,把每個英文單字死記硬背,甚至連音標也背下來了,徒然增加記憶負擔(memory load)。
l 其實,學生在剛剛學會26個字母,馬上就得學一套40個左右的K.K.音標符號,不但徒然增加記憶的負擔,說不定還嚴重打擊學習的興趣與成效。
發音、拼字教學為什麼要以phonics為主而以K.K.音標為輔?
音韻覺識(sound awareness)是指在一連串語音中覺察、切割與合成音節或音素的能力,通常這種能力需透過特殊語言經驗學習而來,是一種非自發的後設能力。
音韻覺識與閱讀能力之發展有高度的相關。Shlomo Bentin (1992. Orthography, Phonology, and Meaning)作了許多文獻的回顧,發現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孩童其音韻覺識能力愈強,閱讀能力愈高。他認為原因在於拼音文字是由一個個的字所組成,而每個字母有其在語音上的對應,因此對於語音結構之敏感度高者,對於書寫文字的辨識能力也高。此外,Read和另外三人也曾針對從中文為母語者進行實驗,結果發現有過漢語拼音訓練的成人,比僅能辨識漢字而不懂漢語拼音的人,具備較佳的語言切割與合成的能力;也就是說,拼音文字較能幫助培養音韻覺識的能力。
Phonics發音教學包含了哪幾個重要範疇?
強烈主張音標教學或phonics教學的老師,往往會將自己認同的教學原則當成重要、甚至唯一的重要基礎,在老師一教完英文字母,立刻就要求初學者學會那一套系統。所以,許多國中老師會先花幾節課將所有的41個K.K.音標符號,連同26個字母(如果包含印刷體大小寫則多達52個字母)一一教過,確定學生都記住之後,才進入後續課程。同樣的,也有很多兒童美語班的老師,喜歡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先來個phonics集訓班,用所謂的口訣法,a, a, a, /æ/, /æ/, /æ/或b, b,b, /b/, /b/, /b/,伊伊呀呀的,希望讓學生將基本的phonics規則學會,再進入其他學習單元。
以上的做法,在學生還沒有體會到英語可以用來表情達意、與人溝通的功能之前,就企圖將一套抽象的符號系統(不論是音標符號或是phonics規則)加諸學生,恐怕並不符合語言學習的正常程序,也不能真的建立良好的發音或認字基礎。同時,教師們也忽略了國中、小學生認知層次的階段性發展;他們的學習模式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接一步循序漸進的,而非一網打盡式的學習。試想,教完52個字母再加上41個音標符號的學習或記誦,教師們到底是在幫助學生學習呢?還是挫折其學習興趣呢?甚至在混淆他們的認知呢?(因為有些字母與音標符號寫法相同或類似,讀音卻不同。)
許多phonics的教學專家一致認為,phonics的教學並非只有教規則一途而已。他們整理出來的phonics規則多達200條左右,只建議教師們教其中幾個適用率最高的規則(the most productive rules)即可,最多不超過10個規則,而且分散在一、二年之內介紹完畢,每次只介紹一個,並且每個規則最好輔以幾個已經學過的例字來佐證,教生字的時侯也經常幫學生複習這些規則。
以強調phonics的教學來說,老師要求學生背熟口訣,做為後續學習的基礎,這樣雖可培養學生觀察字形、判斷字音的習慣,可是我們別忘了,子音字母與其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比較穩定,但一個母音字母通常對應兩個以上的音,以字母a為例,它可以對應late這個字的長母音/e/,也可以對應cat的短母/æ/,時候也可以對應ago的輕母音/¶/。學生如果對母音的規則過度依賴,過度推衍,再加上英文裏一些字形與發音不對應的例外字,那麼也勢必出現許多錯誤,而倍受挫折。
那麼,比較理想的教學應該包含哪些比較重要的部分,並且如何安排教學程序呢?筆者根據多年phonics的教學與研究,提供下面的教學經驗以供參考:
(一)「整字辨識」(Whole Word Recognition)----
啟蒙階段,無論是母語或外語的學習或習得,基本字詞的建立,幾乎都是在有意義的語言情境中,透過接收大量的soundinput、模仿、練習,經由不斷接觸聲音與文字,形成具體深刻的印象,進而將字音、字形、字義等直接連接起來,這一類可以明確辨識、正確使用的字詞稱為「視覺字彙」(Sight Words),意思就是一看到就認得並知道意思,不需要透過字母拼讀規則、也不需借助音標符號的就能讀出的字詞。
(二)「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係」(Letter & Sound Correspondence)----
在累積一定數量的sight words之後,教師協助學生觀察字母在單字裏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譬如看到cat這個字時,不但不會唸成dog,還知道c, a, t分別代表那三個音,並且會拼出其正確的讀音來。同樣的,學生看到nice這個字,不會唸成NIKE,而能正確讀出其字音。
結語
從「溝通教學觀」來看,或從「全語言學習」(Whole Language Learning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按照發音à單字à片語à句子à篇章的順序漸次進行,全語言教學則反其道而行)的觀點來說,如果能營造一個有意義的語言學習情境,啟蒙者藉此學習方式,先累積一定數量的sightwords,而不必急著先做發音規則或是音標符號的學習,等學生有了基本的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之後,再逐漸協助他們觀察字母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再利用拼字型態(spelling patterns)引導學生找出其排列組合裹所隱藏的發音線索,同時幫助學生整理、歸納出phonics的發音規則來,最後他們再利用這些規則來學會更多的字詞,幫助學習者獲得「舉一而能反三」的能力正是phonics優於K.K.音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