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从小到大,对书的品相要求是不同的。
我小时候看书,不怎么爱惜,就是随便看,还一边吃东西什么的,记得有次把一本福尔摩斯弄得满是红瓜子印,呵呵~
大了,开始对书的新旧有很强烈的要求,在外买书时,非要几本挑啊选啊拿最新的,也不喜欢别人问我借书,更不喜欢别人在我的书上折角、翻开的时候压痕都不许,自己也以身作则,从来不在书上折角、写划。这一段算作是最自私的阶段了。
等我大了以后,到现在,就学校的教科书,很喜欢写各种颜色的笔记,做各色批注在上面,把一本新书用旧是我的目标,当然,随着这样的目标完成,成绩也同样一路走高。现在对书越来越随意,别人借书也会毫不犹豫地借给别人,对很好的朋友从不催还书,很多时候书就当是送出去了,现在的书偶尔会折角,随着看文言的书的数量增加,会用铅笔红笔在上面加注释,并渐渐觉得看书,真正爱惜书里的观念和思想,却不是爱惜书本本身干净无暇。
记得以前问椰子君借《三国演义》,他因为看书写批注,很不好意思给我看到,把前言撕掉了,哈哈哈哈~~看他写的批注我总是忍不住要狂笑,什么“王者刘备,明者关羽,勇者张飞”,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董卓缺点:自负”之类的,蛮好玩的。批注是一本书的故事,又是一个人的故事。
所以,即使书弄湿了弄脏了,或者是被人弄旧了,都是书的故事的一环。
那么你,对在书上写写划划是什么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