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到女儿弹琴的时候,弹的是一首《小步舞曲》吧。
弹着弹着突然停了,我正在想是怎么回事呢。很快老婆火冒三丈地进来,“我没法教女儿了,以后我也不管了,你有本事你去搞定她”。没办法,老婆就这个急性子。虽然难一点的曲子要经过多遍才能弹下,但老婆似乎永远不能接受这个基本事实。
我从房间走进厅里,看见女儿的表情,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我搬张凳子到钢琴边上,对女儿说,“来,我们一起把这首曲子弹好。”女儿的嘴巴马上撅起,很不情愿的样子。我马上说,“爸爸只是一名观众,你只管弹你的就好了。弹完后我的任务是鼓掌。”
于是,女儿又重新来过。唱谱没问题,单手练习左右手部分都没问题,女儿弹得也很认真,但整首曲子到快的转折部分就一下断了。弹不下去了?怎么回事?
看着老婆幸灾乐祸的表情和女儿委屈的表情,我明白如果这时如果要去讲乐理讲手型之类,肯定是没用的,因为这些女儿肯定学过了。而且,我是没法讲也不可能讲的,因为我根本不懂也没学过这些呀。
我想了一下,马上有招了。
我对女儿说,“来来来,把身体坐正,琴弹不好没关系,大不了我们以后不弹了,要是背成了骆驼,那问题可大。弹琴,永远不能对琴发脾气,它可老实了。它是你演奏的最真实表达,也很听话的。这不,你弹不好它马上告诉大家了。” 女儿一下给逗乐了。
“我们再来看这个曲子吧,前面好象节奏慢一点,你弹得很好,中间过渡也没什么问题,但快板过不去了。你说怎么回事呢?” 女儿摇摇头,期待的眼睛等待我的答案。
“来,我们来个扩胸运动。手平举,要与肩平,深呼吸。很好,这样做十下。好了,放松。”
女儿做完后,我说了。“其实刚才弹那曲子是因为你太投入了,一直跟着音乐走了,没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这样到快的时候,你就上气不接下气,当然会断了。你试一下在过渡部分来个深一点的呼吸,看能不能弹过去。”
女儿照做了。这下很好,感情很投入,快慢部分衔接很好,整个曲子顺利弹完。连刚发完火的老婆眼里都露出赞许的目光。
其实弹琴根考试一样,如果练习很多遍之后,已经不是你会不会的问题了,而是你能不能把它发挥出来的问题了。我是一个局外人,教会女儿要做的,只不过是怎么调整自己的状态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