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记得我曾经发过一篇帖子“你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了吗?”接下来的这个帖子可以作为那个的后续来与大家分享!


  不打孩子,是不是就等于让孩子免受暴力侵害?不是这样的,这一代孩子被家长的规划、学校的考试、社会的欲望所挟持,几乎等于被强加于自身的各种价值观所绑架,软暴力几乎随处可见。生活在不平等、不尊重的环境中,软暴力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
  软暴力是指用语言、表情、神态、文字等形式对人的精神和内心造成伤害的行为。软暴力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心灵上的摧残。
  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
  不少父母曾对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时间带你去玩,有玩的时间多学习一下行不行?”,“你怎么这么爱管闲事”,“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在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时,有的父母会说:“你是傻瓜吗”,“你长大不会有出息的”甚至在发火时总结说一句:“看你这个样子,不成器的东西!”
  长期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指出,在中国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对话的结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吓死孩子”。事实上,大量的儿童心理问题就源于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以及因此而生的误解与矛盾。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这些心理问题有可能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专家介绍,2008年的一项家庭教育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家长从内心中把孩子看成一个比自己差的弱者,从语言和行动上都不断挫败孩子;当孩子更多表现出弱点时,又对这个“弱者”持续否定,更加强化了孩子的“失败者”形象;当孩子开始自我放弃时,心急的家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一边埋怨一边“代劳”;因为内心瞧不起孩子,所以漠视孩子的情感,忽视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味强调自己的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此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成了一个自卑、无能、无目标、无眼界的惊弓之鸟。
  语言的杀伤力有多大?
  许多软暴力产生,往往是家长和老师通过“随口乱说话”传递出来的。家长和老师随口一句嘲弄、贬低孩子的语言暗示,哪怕是微小的暗示都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心理专家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孩子心目中的评价是非标尺也是很鲜明的。有的孩子有偏激固执的倾向,会将教育者的看法想象放大。所以教育者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在他曾接触过的案例中,儿童成长在习惯于实施软暴力的家庭或校园环境中,出现以下行为的几率增大:自我否定、怀疑、消极、不懂得控制情绪;不能清晰表达自己需求、暴虐、神经质、逃避责任;不会处理健康人际关系、物质依赖。
  惩戒的后续应该是阳光
  淄博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小灿,因为偷窃同学的钱包被学校停课一周作为处罚,最近又因打架,学校通知父母:最好将孩子转学。家长请求不要让孩子转学,一是孩子已经转了很多的学校,二是有问题的孩子,再转其他学校会受到歧视。学校告诉家长:要么转学,要么全校通报批评,“以平民怨”,惩戒教育。家长非常痛苦,孩子也产生强烈的被驱逐的仇视。
  心理专家邹先生指出,这个例子中校方的行为事实上也是一种软暴力。对学生进行公开通报批评、要求学生作公开的检讨、把学生转入层次比较低的班级和学校、对问题学生采取纵容或者不敢管理的态度等措施,属于看似合理的制度伤害,其实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学校的制度化模式应灵活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其实,在孩子受到学校的批评与教育时,已经有内心深层的焦虑、震动与无奈,这个时候也是“ 人生的临界点”,是孩子“转化的临界点”。惩戒的后续应该是阳光,不然,长期雷雨孩子的根就烂掉了。要给孩子缓冲地带,要让孩子软着陆。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邹先生指出,当前教育面临着一种“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父亲式的阳刚教育、自我成长教育、智慧教育和注意力的养成。而且家长们又都过于高估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冲突、矛盾、隔阂,造成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行为。
  他提醒家长和老师,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这种控制应该建立在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心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思想好好反思、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明了后果,要始终用自己的心,而不仅仅是语言和“做”出来的行动,去告诉孩子:你不错,你行,你很棒,你没有问题,你只是小小的心理感冒等。
  “对孩子说话,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邹先生说。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长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而只有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八版
1607 查看 15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ymaggie2011

    2011-2-23 10:34:32 使用道具

    学习了,做起来很难哈,有的时候发火实在是忍不住哈
  • beautifulyou10

    楼主 2011-2-23 10:38:29 使用道具

    回复 yymaggie2011 的帖子

    同感啊!我们努力吧!
  • jxxrr

    2011-2-23 10:42:13 使用道具

    这个我需要好好看看
  • renhuan898

    2011-2-23 10:51:37 使用道具

    有的时候,这些话没经大脑自己就跑出来了
  • beautifulyou10

    楼主 2011-2-23 10:54:48 使用道具

    回复 renhuan898 的帖子

    我们绝对可不是故意的

  • chensea

    2011-2-23 11:00:28 使用道具

    学习了,平时生活中确实有语言暴力。
  • luning20001

    2011-2-23 11:29:13 使用道具

    从孩子平日的言语中,父母就可以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孩子绝对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应该多照照这面镜子的。
  • 霹雳火

    2011-2-23 11:43:07 使用道具

    道理相信为人父母者皆懂,可一旦真正遇到问题时理智往往很难占上风。
    难以把握分寸!
  • Cathy

    2011-2-23 12:16:52 使用道具

    成功人士是否都没受到过软暴力呢?
  • 叮叮当当

    2011-2-23 12:29:37 使用道具

    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
  • 草木年华

    2011-2-23 12:31:53 使用道具

    前段时间刚看了小淘气尼古拉,儿子说:如果换作你看到我们这么帮忙做家务,你还不把我给扔了!
  • tatasun

    2011-2-23 13:12:40 使用道具

    有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住呢
  • ningzi_liu7578

    2011-2-23 13:37:37 使用道具

    和孩子说话是要学习的,记得当时看《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时,真的是斟字酌句和孩子说话。课过了那段时间,说话的风格有退回去了,还是需要强化呀
  • fairyxf

    2011-2-23 13:42:2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airyxf 于 2011-2-23 13:42 编辑

    我也是在学习中,平时很注意和孩子说话,可是孩子姥姥老是对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妈妈不爱你了,之类的话,哎!
  • taozi

    2011-2-23 14:26:43 使用道具

    一般都按照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但毕竟是孩子,所以大人们常常发火.火过之后,更多的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