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m 发表于 2017-4-10 10:28:56

三月桃花水 发表于 2017-4-9 21:31
得看多大的孩子吧?小孩子的神经还在发育,6岁前的孩子适合三字经等每句字数少,节奏感强的读物。您非让那 ...

非也,其实倒可以最先从四书五经开始,三字经之类只能作为开胃小菜!语言发展最快的时候也在前六年,不利用语发展最快的时期学习更待何时。更何况所谓的难只是在大人这里来说,对小孩子来说,三字经与论语,楚辞难度是一样的,容易程度也是一样的,环境影响,你把他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他就能适应什么环境。看你怎么教,我所用的是引而不是教,最好的教就是“不教”。最好的学就是“不学”,去“学习化”的学。只引不教。一切在孩子那里顺其自然。水倒渠成。

loom 发表于 2017-4-10 10:35:16

三月桃花水 发表于 2017-4-9 22:32
小孩子可以学论语,那是要从文字,音韵,训诂开始的,那是一个字一个地学的,不是一段一段学的。

你是如此地认为孩子要从音韵训诂开始,而我认为让孩子以学叫爸爸妈妈这方式让孩子潜移默化式的学。我们孩子学会叫爸妈,之前可不会有人给也一字一句地b-a=ba,m-a=ma这样一音一字地教吧!{:1_1:}这里之所以讲楚辞和汉语,或诗经。是因为我身边的这一些孩子,他们以经进行倒这个阶段了,而我把这阶段内容记录下来,以便他们自己复习。也让更多人认识倒古文学习之道。当然道路千万种。选好一条坚持下去。就这就够了。

loom 发表于 2017-4-11 08:50:24

有时候我觉得写得非常一般,老师却打分很高,扣个3分。儿子就会告诉我,这篇作文,老师讲过范文,我就是套的。

很明显,老师的着眼点在于技巧或者套路。

loom 发表于 2017-4-11 08:52:43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22 09:25 编辑

我个人的见解是,孩子写作之初,着重点在于引导孩子“我手写我口”、写我心,因为归根结底,文章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不是为老师代言。老师过多的评价、介入和打分,就让孩子慢慢调整思路,开始按照老师的喜好写作文,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就啥想法也没有了。

loom 发表于 2017-4-14 09:35:48

再补充些《史记》里面对项羽和刘邦的描写。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继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ask4daisy 发表于 2017-4-17 17:05:14

loom 发表于 2017-4-8 10:36
所以,写作文也是这样,内容和真挚的感情是基础,技巧是可以后天学的。

特别赞同,只有有内容和有感情的作文,才能是打动人的。

loom 发表于 2017-4-22 09:27:36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loom 发表于 2017-4-22 09:28:45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loom 发表于 2017-4-22 09:29:16

所以我们看到项羽是个年轻的贵族后裔。家族基因也很好,世世代代是楚国大将军。

loom 发表于 2017-4-23 09:15:44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23 09:17 编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loom 发表于 2017-4-23 09:17:56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loom 发表于 2017-4-23 09:18:46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

loom 发表于 2017-4-23 09:19:34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loom 发表于 2017-4-23 09:20:35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loom 发表于 2017-4-23 09:20:59

这个可以用来引导孩子思考,学习应该有什么样一种态度。

loom 发表于 2017-4-24 09:30:05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24 09:31 编辑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loom 发表于 2017-4-24 09:30:48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loom 发表于 2017-4-24 09:32:04

我们可以看到,项羽确实天赋异禀、力拔山兮,但是年轻气盛,毛头小伙子,政治上非常不成熟。

loom 发表于 2017-4-25 09:21:10

而同样一个场景,刘邦的表现就不一样。

loom 发表于 2017-4-25 09:21:39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loom 发表于 2017-4-25 09:22:17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loom 发表于 2017-4-25 09:22:37

项羽直接暴露自己的野心,而刘邦只是隐晦地表示羡慕。

loom 发表于 2017-4-26 09:10:08

而刘邦在司马迁的笔下,简直就是个“传说”:

loom 发表于 2017-4-26 09:11:20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loom 发表于 2017-4-27 15:02:22

高祖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ǎo)。

loom 发表于 2017-4-27 15:02:58

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

loom 发表于 2017-4-27 15:03:38

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高祖。

loom 发表于 2017-4-28 09:05:01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loom 发表于 2017-4-28 09:05:33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loom 发表于 2017-4-28 09:06:05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给小学生讲汉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