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惟意

    2012-8-16 08:55:44 使用道具

    最近在忙看资治通鉴、吴姐姐,不过进度很慢哈,还买了套
    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本:写给孩子的世界地理
    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本: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本:写给孩子的世界艺术史
    3本 看了书评买的,也在抓紧看哈,感想还不多,目前家里宝宝准备小一,所以这类书都是我看,然后他有兴趣我就给他当故事讲。
  • 信心妈妈

    2012-8-16 10:03:38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eidigao

    2012-8-16 10:16:00 使用道具

    在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和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
    孩子比较喜欢,但是挑着故事看。
  • 椰子婷

    楼主 2012-8-16 21:41: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婷子064 于 2012-8-16 21:45 编辑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繁体竖排二十册)(中华书局,元朝胡三省校注,现行最好版本,实在是家族收藏,传家必备之经典书籍)
    每天在写下这些话前,我都发现自己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每次思考,都会带来不同的收获。
    在征集帖里,更重要其实看的是他人思考的过程。

    版本:

    资治通鉴的版本已经有相当多的父母问过我,我自己个人而言,是非常不赞成此套书购买漫画版、翻译版、无点校版的。原因有三:

    一则,本书需在孩子有相当的思考能力后看,方才得当,不然里面所讲的道理看不懂,无趣味,记得有趣的故事当然也是好的,只不过我们读书,尤其是读历史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当挖掘它的深层含义,学以致用,人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书的目的,其实更多地是掌握一种技巧,无论是做人、做事或是看待事物的切入角度。读历史之所以有好处,是在于饱览千百年来的兴衰更替,可以指导治理国家和管理人群,通过研究人物,也可以知道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婷子看历史,注重谋略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修身养性,虽然只是爱看,并不能说看得有多深或有多好,但只要边看边思考,相信会有质变的那一天,这些,我认为思维尚未成熟的孩子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有所悟,也大多是依葫芦画瓢而没有思辨地接收。漫画版,多少为了趣味突出了趣味性的事件,对事情的整体和连贯性难以用画表达出来;翻译版,与其依赖翻译版,倒不如买一本好一点的繁体字典,再辅以胡三省的校注,看得会更有意思;中华书局还有一套是纯资治通鉴的文字,这套书倒是只有4本,不过真的很斋,在距离现在那么多年的历史,过去发生的故事背景,缺乏有力的点校,容易一头雾水。

    二则,漫画版,翻译版,语言偏生活化,难免会出现表述不当的情况,给孩子看的文字还是力求优质的,可不能让他养成了描述事物颠三倒四的习惯,哈~

    三则,我一直认为,这套书是非常正面的,即使它的正面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正面看待问题是一种十分优质的品质,人和人的不同,可能就在于这一点“生活态度”方面,生活中确实会有很多非正面的情况出现,但做家长的,应当始终正面引导孩子,形成一种正面的价值观,以后的路才会越来越顺,也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说到这里,我就要有些讨厌小鲁说历史了,他把自己对人物的评价随意地放在故事里读给小朋友听小鲁讲历史:对刘邦的评价,小朋友没有辨别能力,便全盘接收,在读历史的路上,我认为是相当要不得的。读历史不是为了让孩子不落后,也不是为了显得孩子懂得很多或者积累大量的史料,而是为了从中习得思考的能力和从中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能力。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能力,不如不读。当读历史沦为了一种每日必做的功课,只为了听完而听完,这是很可怕的,而孩子一旦表现出不喜欢便觉得“非要他喜欢不可”,换历史读物换MP3都为了达到喜欢的效果,这是不妥的。若家长没有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做好功课,和孩子讨论历史故事中的内容、内涵的时候,真心不建议开始读史。

    网络的书评如何,自己实际使用后如何,出入是否很大?
    这部是现行最佳的版本,介意旧字形的就不必考虑了,因为这套都是新字形,如果非得要旧字形,只能去孔夫子网淘上个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一版一印的最早版本了。而看了《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后,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发展过程中,会觉得纠结字形真是一件太小气的事,有些简体字反而更接近甲骨文,所以不可一概而论。网络评价除了字形的诟病外,就是一边倒的好评,自己使用后觉得相当完美,胡三省的校注非常详细,呈现出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功力深厚。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呀,我想人家的资治通鉴应该比砸缸更出名才对,呵呵)首次使用编年体来写作史书,连贯性非常好,和二十五史的纪传体对照读,常有意外惊喜。家备一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其实历史的精华都浓缩在里头了,别的重来复去地购买,不仅是浪费,在文字上也无可比。缺点就是贵,无他,越来越贵,我当时199买回来,现在京东打折价都要400了~只会越来越贵,建议活动减100即收。

    内容中错误多不多,与正史是否基本符合?
    当之无愧的正史了,不过即使是正史,编著者既然不是一个人,能力有高下,术业有专攻,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和其他史书不一致的相信也存在的,再者,历史本是胜利者书写的,那背后的真相如何,还得多翻阅不同史料方可得出结论。

    最主要的是孩子的兴趣如何,内容是否适宜孩子看?适宜多大的孩子看?
    文言文,大部头,对成年人尚且是考验,何况是孩子?内容正面向上,但由于其阅读的难度和生僻字多,我认为是不适宜孩子看的,但是作为家长,可用来拓宽知识面和增进个人的修养,里面的故事所代表的隐秘含义,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以故事不露痕迹地引出,并相互讨论,效果甚佳。适宜阅读年龄:二十岁以上。

    推荐程度:{: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
    其实资治通鉴真的书写得相当精彩,有段时间迷上了,天天都抱着看,呵呵~作为兴趣而言,并非需要了解得多么深入,不过有心的家长也可以多查查字典,更好地了解历史。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8 贝壳 +150 珍珠 +1 理由 收起
    Zada + 20 很给力!
    惟意 + 20 很给力!
    牧歌 + 1 我很喜欢!
    shirrey + 20 很给力!
    大梵天 + 30 辛苦了,你会是个好妈妈
    chjunxia + 20 这书我要囤到50岁?
    sunjia_baoyu + 20 很给力!
    sammiyu + 20 我很喜欢!
  • 雁过寒潭

    2012-8-16 22:25:23 使用道具

    我家哥哥呢,马上五年级。
    这几年看得最多的是史记(稍后添加版本),漫画三国,漫画水浒,希利尔讲世界史,上下五千年还在睡觉。
    史记都被我们翻烂了,确实好看,我经常作为厕边书看的{:soso_e106:}
    历史知识不限于书本,他喜欢看的纪录频道就很好,介绍的知识穿插起来往往自己就活用个几分,都让我艳羡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 关键在于活用和吸收
  • ldot

    2012-8-17 00:33:38 使用道具

    我选历史书,第一个原则,不要意识形态强的,尽量客观公正的,
    SO,某地区出版的排在很后面的考虑位置,而它的邻居出版的却排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另外要看文字是否通俗易懂,是否符合孩子特点
    魔镜公公的故事之所以好,就是因为莎莎和仔仔都是孩子,孩子参与其中,用孩子的口吻讲故事,而且讲完后有点评有讨论
    不过孩子再大一点是需要更深一点的东西,吴姐姐我还没入手,观察中
    林汉达的基本故事书我囤了,少儿版的,语言是京片子风格,插图精美,孩子还没看,
    虽然这套书是某地区出版的,但鉴于林老写这本书的时间早于上世纪70年代,因此也收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 感谢你!
  • runhill

    2012-8-17 08:11:48 使用道具

    推荐一个包括历史的图解百科全书,主要特点是有趣!

    《儿童图解百科(6-9岁)》:主题式的儿童百科图书,包括宇宙、地球、植物、动物、人体、历史、世界、艺术、科技。9大领域,75大主题,13份迷你科学报。入选加拿大亚马逊网站2007年度25大经典童书,入选加拿大《儿童杂志》2007年度非文学类5大最佳童书,入选加拿大“西比尔斯”儿童文学奖最终决选。
    其中关于历史的章节:
    神秘的历史
    史前人类
    神秘的埃及
    天才希腊人
    古罗马
    述你科学报
    竞技表演开始啦!
    中世纪
    中世纪的生活
    文艺复兴
    航海大发现
    述你科学报
    我们环绕地球航行了一周:地球是圆的!
    路易十四,太阳王!
    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以后的世界
    风云变幻的今日世界

    插图: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 世界级的,很好~
  • yl.zheng

    2012-8-17 08:23:04 使用道具

    我们家的刚开始听小鲁讲历史的时候,很喜欢里面的历史年代歌。不过是断断续续的听,书倒是没买过什么书。
  • 椰子婷

    楼主 2012-8-17 22:29:40 使用道具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旧版)
    我自家用的,目前只有孔网上有旧版卖。最近在图书馆看到中华书局难得出版了和经典的四大名著,精装布面侧封,高调华丽,纸张厚实,有名家点评,十分好,下次去图书馆拍个照片,这套暂时还没在网上看见有卖。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控,书只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我就只买人文版的(这点也多少是受了椰子君的影响,呵呵)。
    想来想去,还是认为这本书最合适做启蒙,因为它本身有趣好看,而文字即通俗又没有废话,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
    虽然与《三国志》相比,杜撰了许多故事,但它依然是十分有价值的,在于它属于历史小说,且在主线上以史实为根据,记录了三足鼎立时代的故事。启蒙的书籍,足够有趣也就够了~
    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
    以小说的手法描绘那个时代的故事,代入感强,情节跌宕起伏,满篇尽是智慧的交锋,让人拍案不已,思想中虽然是统治阶级的正面,却也是值得借鉴的,其中的宽厚、仁爱都是十分好的品质。用于吸引孩子看大部头,三国演义很合适。
    缺点就是:我觉得主人公太傻帽,看他就不喜欢(汗。。。),多少有点帮刘备给大家洗脑的感觉。。为了情节需要捏造事件,如空城计等,但这是为了小说的好看,所以也无可厚非的。
    深究与否,在于孩子自己。既可以去看看蜀书里万民爱戴的诸葛亮,也可以看三国演义里无所不能的诸葛亮。
    适宜年龄:11岁以上。
    推荐指数:{: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
    对这本书没有太多可说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的好书~值得翻很多次的。
  • 椰子婷

    楼主 2012-8-18 10:56:09 使用道具

    明朝那些事儿(共7册,两个出版社共同出版)

    作为一部本在网上连载后风靡全国的,据作者本人描述”其中不乏运用了小说的手法来展现整个明朝的历史“的一套7本,贯穿明朝始终的历史读物,其风靡必有其价值,打开后就发现,文字风趣,直白,不仅展现过去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笔触更多地,是放在“写人物”上,短暂出现的男主角女主角都不是晨九剧的男女主人公,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可爱之处也有可悲之处,有可敬之处更有可恨之处的立体主人公,大多是作者根据史料推断出来的人物性格,不可说全对,但这种根据史料来筛检、判断、去探究过去发生X事件的历史原因,并将历史原因更多地归结在人物性格和处事上面,这种读史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在历史的河流中,人物在事件的推动上起主要的作用,关键人物(皇帝)则起到对皇朝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一个好皇帝和一个不好的皇帝,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全然不一样。以探究人物性格为方向,为大家读史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网络的书评如何,自己实际使用后如何,出入是否很大?
    本书参阅多种史料写作,行文中不乏趣味性,让人捧腹又记住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举两得。与网络书评差不多,使用后觉得非常好,家里应该备下一套,作为中学生明代历史启蒙,辅以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

    优点:易读,作者文笔时而大气时而细腻,细腻至极时,人物事件能让读者几近落泪,可见作者对细节把握和气氛渲染十分到位。写人是本书的优点,多少人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写感情,是比写人更难的,而作者以他年轻的心,去感受到了这一切,并且呈现出来。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孩子不懂事,其实他只是懂的看的不够多而已,未尝人间疾苦,自然不懂悲悯。而一旦懂得,他已长大……

    缺点:讲述过程中不断地穿插前后事,显得啰嗦。

    内容中错误多不多,与正史是否基本符合?
    作者看了相当多的史料,并在此基础上或谨慎或大胆地推断,看中国通史,暂时不曾发现有悖的情况。

    最主要的是孩子的兴趣如何,内容是否适宜孩子看?适宜多大的孩子看?
    据我所知,7岁的孩子都看得很开心,因为这本书直白,好看,不存在看不下去的情况,内容主要是权术、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然则涉及到人心险恶和低调做人,我认为初中毕业后给孩子看比较合适。作者本身的价值观也是正面的,在行文中不时穿插了自己的看法,很好,比说教容易多了,呵呵。

    推荐指数:{: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

  • 椰子婷

    楼主 2012-8-19 11:32:02 使用道具

    战国策
    手头这本是椰子君小时候买的,广州出版社出版,有译注。
    与反应儒家思想的历史文字不同,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应的是纵横家的思想言行。(前言)
    作为故事而言,有趣味性的同时,又可增加日后写议论文的论据。
    更深一层,你能看到谋士在处于利益链的相对立位置时,是怎么去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相当精彩!
    椰子君向我推荐了许多次《战国策》,说不仅好看,而且有深度。

    文言文,带上译注当故事讲,是很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得大一点的孩子才能明白。我自己也思前想后了,5、6岁的娃娃对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诡辩是不能理解的。建议在孩子接触文言文以后,再开始接触战国策,也就是初二左右。这个时候,也是孩子的思想最易受影响的时刻,养成辩证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很有必要。

    推荐年龄:14岁以后
    推荐指数:{: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soso_e166:}
  • 椰子婷

    楼主 2012-8-20 11:30: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婷子064 于 2012-8-20 11:31 编辑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中文版)(套装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套书我刚开始读一点,说一点感想吧。
    封面的设计给人感觉非常专业,翻开目录,发现除了有一份上下册的目录外,还有单独的上册目录,同样,下册也有单独的下册目录。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大家知道,举中华书局出版的史书为例,目录从来都是在第一册的,这就相当于,当你要寻找某个章节,除非你记着在哪本了,不然就只能翻第一本,翻了个大概的页数(人家居然都不告诉你在第几册的),然后去猜,这个页数大约是在第几本,这样翻下来。找个人物传记,基本要抽好几本书下来。

    喜欢这套书的第二点,在于附带地图。我总是对有地图的历史书带有特殊的好感.无论是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还是这套世界通史。我喜欢有直观的印象,有大体的印象,从地图始,了解地理环境开始。

    语言由于翻译的缘故,有一点生硬,但却不妨碍它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向你讲述六千万年前的故事。从50亿年前开始讲起,随后过度到最早的人类,讲到使用的工具和食物的采集,食物的产生。在早期人类社会中,生存是最大的难题,所以食物是头等大事,解决了食物问题,才能生存下来。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才会有文明的发展。

    全球通史和中国的史书很不同,中国史书上古时期,大多带有些神话色彩,而且没有实际的依据。而外国写的通史科学性明显强很多了,凡事都是有理有据有文献支撑。

    本人很喜欢这套书,很适合大学的孩子们看。趣味性可能一般,不过很严谨。

    看得少,暂时还说不出缺点,待别的爸爸妈妈补充了~
  • wyy27cn

    2012-8-21 14:08:50 使用道具

    期待,学习来了,正准备给孩子加些历史书籍。
  • 椰子婷

    楼主 2012-8-21 20:15: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婷子064 于 2012-8-21 20:50 编辑

    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杨伯峻注释)
    当时想买左传,看了众多版本,最后买了最贵的版本,O(∩_∩)O哈!
    就是昨天晚上做寤生小考的时候,才拿出来看啦~
    说说感想吧,杨伯峻先生的注释很详细,很清楚,还列举了前人的一些说法,并作出指正。
    语言十分简练,作为兴趣阅读很好,作为孩子阅读历史的启蒙不太合适,因为文字是属于过去的,大人看看还不错。家里放了来做参考书,啥时候对啥要考证的时候,还是有理有据的,哈哈~经过昨天一轮的考证(由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引发的寤生小考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213&fromuid=12076),突然发现自己在对待古代文字的方面有一点进步了。
    从前看资治通鉴的时候,看到不认识的字,有时候连注释都懒得看,就猜个大概的意思就过去了,结果,故事可能是记住了,但是文字并没有多少长进,但这样一轮四方查找,真的让自己学到许多,不仅仅是前人的智慧,还有注者博览群书去糟粕取精华的智慧。
    以前曾经有位妈妈问过,自己做了几年的亲子阅读,为什么孩子上学后阅读还是很差呢?很多家长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谈到泛读和精读,认为是缺乏精读,都是泛泛而谈泛泛而过,孩子并没有从亲子阅读中学到真正的东西,或者是该理解的妈妈已经“代替”他去思考去理解了。
    我今日的见解是,英语里,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单词组成,单词又由字母组成,如果字母学不好,会连累单词,单词学不好,会连累句子,而句子学不好,自然连累文章了。在中文阅读也是一样的,单个的文字是整篇文章的基石,只有理解了单个字的意思,才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进而理解整段话的意思,当有一定的基础以后,便可对一段话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不认识的字进行句意上的推敲,最终了解这个字的意思。亲子阅读的趋势是父母读而孩子听,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去看,去想,去理解,所以,在亲子阅读中,逐渐慢慢过渡到孩子读给妈妈听为佳。而听故事,如果只是听个大概,不对里面的故事进行细节的讨论,就很可能会出现那位困惑妈妈的疑问,其实也不必疑虑,因为多年来孩子从未真正地从讨论中理解了一篇文章的中心和细节,自然在真正的考试中出现障碍。
    我以前也曾对别人纠结一字一句不屑一顾,然而,这正是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不想这么麻烦,所以认为别人看史书查字典是小题大做的行为,实际上,虽然我们常说要最注意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却不意味着,你可以不懂里面的很多个字的意思。而恰恰相反,当你理解透了字的意思的时候,篇的意思就出来了,这是不冲突的。
    正视自己的短处和弱点,也是人生中我们时常要学习的,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方法,人和方法,都是在阅历中不断地改变的,能不断吸纳对的思想是事半功倍的一种方式。



  • 珂珂

    2012-8-23 10:03:57 使用道具

    买了吴姐姐,听了小鲁。目前小鲁看的不多,偶尔兴趣来了看看。后期打算按楼主的帖子再购一点书。
  • 椰子婷

    楼主 2012-8-24 23:22:21 使用道具

    二十五史(中华书局)
    这套书一共有488册,一般人真心不建议收,一套收下来大约要3000~4000元,主要是占地奇多,哈~。
    里面的《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是很值得看的,前四史无论是史学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相当高。
    此外,还推荐欧阳修编著的《新五代史》,据说《隋书》也十分不错。
    读了《三国演义》后,看《三国志》最是好,能立体地去了解人物,二十五史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主导。
    做个插花:以前总是有人很不屑地说《三国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认为和史书相去甚远。这点是否属实,需要看《三国志》才知道了,虽然婷子在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感动得差点流泪,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确实杜撰了一些不曾有的故事,但作为一本启蒙读本,却是极好的。我们并非不允许想象和错误的存在,因为我们阅读多种文本,就是为了找到真相。
    推荐阅读年龄:25岁以后
    不适宜做历史启蒙读本,需配上繁体字典!
  • 千千妈

    2012-8-26 00:06:54 使用道具

    去年听了小鲁讲历史,那是相当的痴迷,反复听了多次,一直想找个类似的音频,可没找到。对于书自己一本也没看过,听我读过林汉达的中国历史,还是能听进去的,一些名字我记不住,她能记得。希利尔的世界史只听我读了几页就不爱听了。
  • happysophie

    2012-8-29 16:20:15 使用道具

    我家闺女故事书看得太多,我一直想让接触些历史书,但她不感兴趣。
    小鲁讲故事的MP3根本不肯听;中国神话故事听了不太爱听。
    《小学生抢先一步读历史》不看。《林汉达讲历史故事》,不看。买了本《漫画史记》,看了几眼。
    难道是我们年龄还没到?
  • 快乐郭妈

    2012-9-20 17:43:31 使用道具

    楼主这个帖子太及时了,谢谢!孩子断断续续的听完了小鲁讲故事,对历史的兴趣比以前大多了,正在犹豫买什么书呢?
  • 绿叶

    2012-10-6 00:52:39 使用道具

    太好了,儿子还小,现在看三国的简写本,爱玩三国杀,家里有浙江少儿的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有时自已看,看他看了一半左右了。不过一套上下五千年的碟是很爱看的,还会反复看。中央台以前的节目,淘宝上是六张碟的。这套碟我推荐,我儿子不到六岁。
  • 菲比寻常1983

    2012-10-6 22:49:13 使用道具

    菲比寻常1983 发表于 2012-8-15 12:07
    我家的还小,我给她听中华小名家的MP3。是我从电驴上拖来的。很好听。每个故事除了讲一个小名家(例如王勃, ...

    遗憾的是,电驴最近不能用了。。。哎~~~
  • 菲比寻常1983

    2012-10-6 22:55:32 使用道具

    汉字的文化史。也是日本人写的。知识出版社,当年3块多钱。

    我觉得看一些这种从侧面反应历史的书,也很好。如果是学书法的孩子,多读些就更好了。

    感觉要10岁左右的孩子去读。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5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15 我很喜欢!
  • 爱因思果

    2012-10-21 02:49:09 使用道具

    喜欢这个帖子,等着看分享。

    宝妈我很喜欢历史了,给宝宝讲历史我们还没有开始阅读。 Po和妈妈是用游历穿插开始启蒙 。我们生活在西安这个得天独厚的城市,环顾四周,历史的脚步和我们的跟随可以相得益彰。

    我们暑假开始按既定路线行走,到现在完成大半。除了辛苦些,宝宝和妈妈一边走一边随便聊聊,都玩得很高兴哈。就这样走下去,打算明年在开始系统梳理下。等宝宝自己可以阅读,就可以拿这个帖子取经啦

    行走关键字地图:
    第一篇  渭    (渭城——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渭城曲
                         渭河——泾渭分明——关雎 )
    第二篇  秦     (秦始皇——秦都区——中华广场——秦直道——秦兵马俑)
    第三篇  唐      

       (杨贵妃——兴平马嵬坡——长恨歌——华清池——兴庆宫——大雁塔——曲江流 饮——芙蓉园)
       (大唐西市——木兰辞(隋)——东木头市——丝绸群雕——青龙寺)

    第四篇  汉     (汉字——汉阳陵——碑林博物馆——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
    第五篇  明     (明城墙——钟鼓楼——高家大院)
    第六篇  周       (文武盛地——骊山烽火戏诸侯)

    游览陕西省博物馆(汇总)暑期我们能闲逛玩这些,Po大概就有了些中国和西安城的轮廓,后面的日子还长,希望他游走的过程充满乐趣。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 爱因思果

    2012-10-21 22:18:58 使用道具

    谢谢椰子婷给加分啦{:soso_e106:}

    提点关于历史读物的编外篇。今天新拍的 六集电视纪录片《陕西故事》 拍的非常好,建议大家下载看看。 我和儿子第一次看实在公交车上,宝宝和我都被吸引,随后一个夏天坐地铁的时候孩子总是要停留在电视前看上一会。现在6集电视的片名我们都能记得了呢。

    第一集 周道如砥
    第二集 直矩成方
    第三集 行道其远
    第四集 天工机巧   
    第五集 厚土高风  
    第六集 文道化育

    解读中国历史从陕西开始绝对有必要。给小孩子讲历史,我们更应该避免枯燥多加些人文的精华让孩子乐在其中。

    另外国学也建议家长给孩子上千字文三字经的时候以故事开始更有奇效。个人认为三字经不必拘泥与开篇,讲历史的过程中,把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一段历史顺便咏记更好些。

    千字文,家长也不必只拿来当幼儿启蒙识字用。多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10 我很喜欢!
  • yfang1976

    2012-11-2 00:29:55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
  • 天蝎亮亮

    2012-11-9 14:32:47 使用道具

    我家的最近对历史有兴趣了,要看一些相关的书咯
  • 1296325

    2012-11-28 08:37:35 使用道具

    我们家孩子最喜欢听的是小鲁讲中国历史部分,世界和名人都不太感冒,不知道怎么回事。吴姐姐讲历史我也买了,并配合着咱们网里的mp3同步进行,我要是有时间就给她讲她感兴趣的部分!
  • anita_suen

    2012-12-6 12:56:26 使用道具

    我这两天也在关注小孩阅读历史书的主题,想入点历史方面的,今天在网上下了小鲁说历史,试试效果再去买套上下五千年吧,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个小孩历史启蒙都要看的吧,我自己也看过{:soso_e112:}
  • 驿柏妈妈

    2012-12-17 09:18:21 使用道具

    wherezhang 发表于 2012-8-15 11:49
    昨天刚看的帖子,好网亲子阅读版的,大家参考一下,反正打消了我买这套书的念头。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

    本来想给孩子买这套书的,看了贴子我也不打算买了
  • judyzzcn

    2012-12-17 16:59:49 使用道具

    MARK一下,以后适当的时候也要讲点历史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