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2-2-17 16:04 编辑

活动内容:< 微子第十八 >1-11句
活动时间:2月17日(周五)晚上7点开始
主讲人:呼伦贝尔

活动频道:82181136 爸妈网官方YY频道
子频道:国学课堂


历时一年的<论语>语音课即将结束,欢迎大家认领最后两章的讲解<@_@>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巍巍 + 30 感谢你!
4863 查看 10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呼伦贝尔

    2012-2-13 11:39:5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2-2-13 11:40 编辑

    呵呵!贝尔很积极哈,课还没上完,就催着我赶快报名做本周的主讲{:soso_e100:}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jt008947 + 20 感谢你!
  • 呼伦贝尔

    2012-2-13 11:40:56 使用道具

    本周学习《微子第十八》
    【原文】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原文】
    18·2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译文】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原文】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原文】
    18·4 齐人归(1)女乐,季桓子(2)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1)归:同馈,赠送。
    (2)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译文】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

    【原文】
    18·5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原文】
    18·6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原文】
    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原文】
    18·8 逸(1)民:伯夷、叔齐、虞仲(2)、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
    (1)逸:同“佚”,散失、遗弃。
    (2)虞仲、夷逸、朱张、少连:此四人身世无从考,从文中意思看,当是没落贵族。
    (3)放:放置,不再谈论世事。

    【译文】
    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原文】
    18·9 大师挚(1)适齐,亚饭(2)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汉,少师(5)阳、击磬襄(6)入于海。

    【注释】
    (1)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2)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
    (3)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鼗:音táo,小鼓。
    (5)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6)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译文】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原文】
    18·10 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弛”,怠慢、疏远。
    (3)以:用。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原文】
    18·11 周有八士(1):伯达、伯适、伯突(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BZly_02/BZ>。

    【注释】
    (1)八士:本章中所说八士已不可考。

    【译文】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伯突(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70 理由 收起
    巍巍 + 50 我很喜欢!
    jt008947 + 20 感谢你!
  • zhru

    2012-2-13 14:39:53 使用道具

    我也很喜欢,真遗憾还是新手,很多活动现在才知道,哎呦,要跟上啦~
    谢谢楼主的奉献!
  • 封疆大吏041010

    2012-2-13 15:22:28 使用道具

    抱歉,上星期五,我们才听了一小会儿,真没时间。(这是借口吗)

    论语,是我们这学期要求,我尽量避免借口{:soso_e127:}。
  • 韦祎宝贝

    2012-2-15 00:09:16 使用道具

    搬家之后有些时候我跟不上趟,全凭孩子自己了,上个星期我没在家,不知道什么情况,提前告诉孩子歪歪频道和论语内容,不知她上课的情况。这星期我又不在家,唉!就是上也全靠孩子自己来了。
  • 牛崽酷

    2012-2-17 18:41:11 使用道具

    半部论语治天下啊  坚持1年可不得了
  • yangran

    2012-2-18 09:05:57 使用道具

    我是新手,才知道还有课堂。跟上。谢谢
  • csshenyan

    2012-2-18 16:28:35 使用道具

    新手研究中。。。。
  • 090103

    2012-2-18 19:02:43 使用道具

    我到现在才知道有这么多的课程有上呢,积极跟上。
  • lpapple

    2012-2-18 20:07:02 使用道具

    是呀,这周五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