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2-8-27 03:30:5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34:49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39:3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44:33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48:3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50:2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52:2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54:1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56:51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3:59:2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4:02:13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04:07:07 使用道具
2012-8-27 06:38:37 使用道具
2012-8-27 07:32:45 使用道具
2012-8-27 08:01:20 使用道具
2012-8-27 09:08:27 使用道具
2012-8-27 12:51:46 使用道具
2012-8-27 13:03:19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8-27 13:45:44 使用道具
2012-8-27 16:08:53 使用道具
2012-8-31 10:40:35 使用道具
2012-8-31 18:22:47 使用道具
2012-9-1 01:06:12 使用道具
2012-9-11 10:36:23 使用道具
2012-9-11 15:05:36 使用道具
2012-9-11 16:34:27 使用道具
2012-9-11 19:57:30 使用道具
2012-9-11 20:19:4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9-22 16:46:09 使用道具
帖子 122428
自1963年金庸先生在《明报》刊载《天龙八部》始,这部小说影响了几代人。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是一部悲剧小说,所谓“有情皆孽,无人不苦”,不管身份、地位,不论性别、老幼,里面的人物没有谁是真正幸福的,每个人物内心深处都不无煎熬。
在从事多年的家庭关系顾问与亲子教育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是否具备拥有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其童年时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0至6岁是人生剧本的关键形成时期,“泛父母”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人在生命中不曾遇到像马斯洛所讲的“巅峰经验”,那么他人生剧本就不可能会发生巨大改变。一个人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他/她会找到什么样的伴侣,他/她喜欢与讨厌什么样的事情,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他/她会采取何种行为,基本都已被人生剧本所决定,他/她在人生历程中只是照此演出而已。
为什么像慕容复之类的“高富帅”、像王夫人之流的“白富美”,内心无比痛苦?对应到现实社会中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找不到不幸福的理由,但他/她就是时常感到内心无比苦楚。
我试图从这部小说里的人物着手,试着从文中的蛛丝马迹,探寻家庭对一个人幼年的心理影响,来找到其痛苦源头。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将放在原生家庭对于人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方面,取样素材源自金庸先生的原著,偶有推论,也是基于理论和常识。如果能对你的人生及孩子教育起到一点点的启发,我们就非常快乐了。
本身这部小说的人物就是虚构的,金庸先生也并非是个心理学家,所以在分析和创作的过程中,瑕疵难免。但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好玩,在做的过程中我充满了愉悦。生命原本就是既严肃又活泼的过程,很多时候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希望大家能够愉快的读,也欢迎有更多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