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yzhang4

2014-10-13

[其他] 大申爸说书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kexinsweet

    2014-10-15 10:35:25 使用道具

    坐等,收藏了,慢慢消化吸收慢慢囤,先去本地旧书市场淘淘~~~~~
  • 欧阳妈

    2014-10-15 13:26:02 使用道具

    什么时候楼主再介绍新书?期待着
  • 雅竹

    2014-10-15 13:40:55 使用道具

    收藏了,慢慢看
  • sazhi5153

    2014-10-15 14:21:52 使用道具

    昨晚去淘寶網上看了,茅盾節編紅樓夢已經賣差不多了,上下都齊的隻有最後一套了。本想買下,可是實在是太破舊了,而且店主說缺頁。想著去別處再看看吧。店主還說不知道怎麼了,這兩天有好多人要這套書,一兩天就賣光了。不會全是爸媽網的爸媽吧?
  • vivianchow

    2014-10-15 15:58:20 使用道具

    太精彩了~等听~
  • 水桶

    2014-10-15 16:55:54 使用道具

    来学习一下。
  • 蔚蓝的蓝

    2014-10-15 16:57:56 使用道具

    做个记号,慢慢看
  • yzhang4

    楼主 2014-10-15 20:20:1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0-31 15:38 编辑

    003---宋云彬节编水浒

      那什么,今天呢,没啥可推荐的了。要推荐的,都给聪明的妈妈们猜到了:

      宋云彬节编的《水浒》。

      至此呢,四大名著,就齐了...

      说还差西游记。西游记适合孩子,不用那个什么,节编。

      今天呢,申爸多花点儿时间,说几件事情:

      首先呢,是为什么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孩子在小学,一定要吃下。录音,阅读。不管是读节编本的,还是读原著。录音呢,评书也要听,原著朗读,也要听。

      为什么四大名著这么重要?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呢,是文化习得上的需要;第二个呢,是智力建构的需要。

      先说第一个。四大名著里面的故事,早已经渗透到我们这个文化里面去了,它已经融化掉,融化得那么利索,即便是说出来,我们都习以为常到根本不把它和四大名著去联系了。比如,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说,说周瑜打黄盖;比如说,跟猪八戒一样,跟猪八戒一样,是真么意思呢?贪吃呗。跟四大名著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儿,那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

      孩子习得这些日常用语,最好的法子是什么呢?自然,吃透原著。吃透了原著,就从根子上解决了文化现象中,很多很多很多的问题。要是孩子没有啃过三国,你怎么给孩子解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很难。孩子如果已经啃过三国,并且,像骆那样,对三国非常非常感兴趣了,你不给他解释,他也十分清楚地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得非常到位,这是这个。其实呢,我们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小时候,也没啃过三国,四大名著,现在,还不也对和四大有关的文化现象,熟知了么?这里面,有个效率问题,直接砍根子的方式,效率最高。

      光有习得文化的目的,还不足以说明,申爸为什么这么注重三国,四大名著。这其实,是和孩子的智力建构有关系的。换句话说,申爸重视四大名著,不止是四大名著本身。更重要的,是建筑在四大名著上面的其他的东西,后续,那个“一招存一机”里面的“一机”才是最重要的。

      空口说,是很难讲清楚的。申爸来举例子。大申呢,接触四大名著,最早是孙敬修的故事。后来呢,在三上,听了曹灿版的《西游记》,在三下,听了《三国演义》。当时听的时候,很高兴听。故事么,孩子听进去了,就一直听,一直听。

      听完了《西游记》呢,申爸就给大申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大申听了两下...西游记么,故事刚听完,还有点儿兴趣....就不听钱文忠了。转去听他的凡尔纳。听完了三国呢,申爸就给大申《易中天品三国》,还是听了两集,就跑掉了。然后呢,申爸就没再给大申四大名著。

      一直到了四下。申爸发现,大申已经有了自省能力。自省,自我反省。孩子会思考,他思考外界的对象。当这种思考能力转向自己,自己思考自己,就是自省。大申很明显,四年级暑假一开始,申爸观察到,并确认大申有自省能力了。顺便说一句,这种思考能力,当转向思考本身的时候,就是哲学。就是说,思考思考,就是哲学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十二岁、十三岁的时候,敏感期。孩子的思维,到了这个程度,原则上说,他在思维能力方面,已经发育完了:他已经无所不能了。成人能干的事情,原则上,他都能干了。嗯..这是插一句前瞻。

      话说,申爸观察到大申能够自省了,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是什么?你猜猜看?呵呵,是听、读《水浒》。于是,大申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读完了宋云彬的《水浒》,也听完了水浒原著。水浒原著呢,是九月下旬听完的,宋云彬暑假就读完了,《水浒》是大申阅读的第一本四大。以前的,都听故事了。大申一听完《水浒》原著,申爸马上把《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鲍鹏山心说水浒》和《品读水浒传》装到Nano里面,让大申自己随便选着听。申爸笃定:这回,大申会很喜欢这些“讲水浒”的讲座,这和以前三国和西游,应该不一样了,果不其然。大申上来,试听了一下,就先选鲍鹏山。把鲍鹏山都听了,听完了鲍鹏山,大申开始听《品读水浒传》,今天早上还听了半个小时。

      嗯....说一下哈,《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鲍鹏山心说水浒》和《品读水浒传》这几个东西,有什么区别。这三部节目,都是《百家讲坛》里面的,鲍鹏山新说水浒,属于解读性质的讲座,发幽阐微,从字缝里,从不为人说留意的细节里,发掘有意思的观点,当然,也从宏观上,阐述水浒每个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大申很感兴趣地听,一口气听完。十一期间,就听这个。

      品读水浒传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讲座呢?品读水浒传,是百家讲坛早期的节目,00年或者01年那个时候的....记不清了,反正很早了。那个时候,百家讲坛那的定位,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兼顾大众娱乐性。那时候,不管什么娱乐不娱乐的
      就是一个学术讲座。现在的演讲者,嘴皮子都非常非常的利落,会讲,讲得好。

      那个时候呢?请来的都是学者,搞学问的,现在大部分是讲者,讲课的。他这个学者讲东西,很枯燥,语气有时候,都不很连贯。可是呢?大申非常非常喜欢听《品读水浒传》,品读水浒传是侯会、刘世德、段启明、张俊、周先慎、刘荫柏、徐江、周思源和石昌渝九个人讲的,每个人讲一个专题,学术性的。

      我们看看,它这个学术性的,讲什么,就知道,和鲍鹏山有什么不一样了。比如说,今天早上,大申听侯会的《水浒传成书之谜》,侯会讲些什么内容呢?他讲,这个水浒传里面的内容,是两百年间,民间渐渐流传聚集起来的,完了呢,到了施耐庵那里,他把流传的故事整理到一起,成书。

      怎么证明水浒传不是施耐庵想出来的呢?侯会这么证明:施耐庵是苏州人,南方人,水泊梁山在山东,北方。他这个南方人,对北方的风物,就没有深切的体会。所以呢,你去看他这个水浒传,一写到水泊梁山的具体景物了,就模模糊糊,十分不真切。相反,那个谁,到了杭州,那景物就真真切切,描写得玲珑剔透,如在眼前,施耐庵苏杭人么,生活在那里,描写杭州,是他身边的景色,看得足,吃得透,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北方他没去过,写不出。

  • yzhang4

    楼主 2014-10-15 20:24: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0-21 14:44 编辑

    我们看哈,它这个事情。侯会是讲学术研究的事情;鲍鹏山是“戏说”,这两个不一样。可是,不一样在哪里呢?你要是去说,很难说的。但是呢,大申听完了水浒,看完了水浒,听完了鲍鹏山,听完了侯会,诶,这就行了。“很难说清楚”的事情,这回,申爸不用怎么说,就能说清楚了。

      今天上学路上,申爸问大申,水浒原著和鲍鹏山讲的水浒,一样吗?大申说,不一样,但是呢,都感兴趣听。是感兴趣听,他已经都听完了么。申爸就跟大申说,原著啊,是故事。鲍鹏山呢?讲的是原著的欣赏。可不是么:林冲是个性格懦弱的人,鲁智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话,在原著里面,根本就没这么说。原著只是讲林冲具体的事情,怎么懦弱的,逆来顺受。鲍鹏山呢?他直接指出,林冲性格是懦弱的,这就是欣赏和原著的区别。

      你们上课,马老师带着你们学习课文?对吧?马老师讲的,你想想,是不是就是在欣赏课文啊?大申想了想,点点头。对啊,语文老师上课,就是在讲课文的欣赏么。大家注意:语文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的本质,是很难直接说清楚的。你不要说对一个10岁的孩子,对于30岁的成人,你都很难说清楚,语文老师上课说的内容的本质是什么,怎么才能说清楚呢?用类比。

      大申刚听完原著,也刚听完鲍鹏山,这两者在性质上的不同,在大申脑海里,是十分清晰的...尽管,大申描述不出具体是什么不同...不止是大申了,就是成人,也描述不出来。这种差异,很多是具有默会性质的。可是,不同是十分明显的事情。透过类比,这种不同的感受,就推移到语文课文和语文课上去了。

      申爸接着和大申说,《品读水浒传》和《鲍鹏山新说水浒》,有什么不同?大申知道不同,但说不出怎么不同。申爸告诉大申:《品读水浒传》是学术研究;鲍鹏山是娱乐故事。啊,这下子,大申明白了“学术研究”是怎么回事了。学术研究啊,这个事情。每个妈妈都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来的,专业的学术研究训练出来的。学术研究,怎么个性质?到底怎么回事?很难讲清楚的,很多时候,很多人,连学术研究体验都没有很好的体验。

      大申听完了《品读水浒传》听完了了《水浒》听完了《鲍鹏山》,申爸只要一指出来,大申就明白了:哦,原来这就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就是这样的啊!尽管他说不出来...不止他说不出来,你让申爸说,申爸也说不出来。这东西,没法儿说。没法儿说的东西,怎么让孩子懂呢?

      嗯,这就回到主题了:为什么四大名著。任何的理解,观念,它们一定起源于具体的事物,要让孩子理解,感知,首先需要让孩子体验具体的事物。在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这件事情上,TMD具体事物就十分复杂,如果不能够有典型的、集中的事例,那人们就很容易迷失到体验中去,自己糊涂了,出不来。就像很多读完博士的人,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学术研究一样,他每天做的就是学术研究,可是他进去了,迷失了,出不来,他就谈不上体验。

      那么,如果你要让别人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你怎么办呢?最好,是有一个典型的模型。诶,四大名著,就是提供这种典型模型的。在大申理解学术研究是怎么回事的过程中,典型模型是由三个东西构成的:水浒原著、鲍鹏山和品读水浒
      原著好玩儿啊,故事,大申听,大申读;听完了,读完了,体验就有了,大申自省能力发展了,他接受鲍鹏山。也听,兴致勃勃地听,听完,他就有了体验。

      大申呢?听完鲍鹏山,听《品读水浒传》,他对《品读水浒传》也有了体验,这三种体验,相互之间去比较,他比较了,这时候,申爸给他指出来,《品读水浒传》是学术研究,大申呢,就马上明白“学术研究”是怎么个回事了。

      大家注意:这三个材料,水浒原著、鲍鹏山和品读水浒,是构成整个模型的构件
      这个构件,它必须要有,先开发出来。就如同你盖房子,你得有预制板、砖块、钢筋一样,你没有预制板、砖块、钢筋这些建筑材料,你怎么盖房子啊?

      现在,申爸要问你:那种领域里面的东西,会有现成的预制板、砖块、钢筋?只有那些名著!你这个不是名著,谁会去“戏说”?谁会去“研究”?为什么要给孩子四大名著啊?原因很简单:只有围绕着四大名著周围,才有各种各样的已经做好,拿出来卖的“建筑材料”!

      你说我逆反,我就不四大名著,我来个什么...镜花缘?镜花缘,文学价值也很高啊。镜花缘为什么不行?你镜花缘,镜花缘完了呢?你到哪里去找鲍鹏山新说镜花缘?没有么,这根本就没有。你要选镜花缘,镜花缘完了。完了就完了,没有了。要讲开发好,现成的建筑材料,水浒传西游记才哪儿到哪儿?三国演义、红楼梦才多呢,要什么有什么。所以啊,为了将来建筑起华美的高楼大厦,四大名著,必须的。

             老是有聪明的爸爸妈妈问,为什么《水浒》?为什么不是《战争与和平》?从小说的角度讲,《战争与和平》当然要比水浒强了,可是呢,我们给孩子资料,不只着眼于小说,小说本身,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体系,一个系统。你说,你给孩子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完了呢?你在中国,找不到鲍鹏山说《战争与和平》啊?那完了就完了,白费了。

      所以呢,申爸给出的资料,是一个精心构建的体系里面的一个角角,这资料呢,只是一个开头,大头在后边,还没来呢!你现在单从这个角角的角度,说那个角比这个好....申爸也同意。可是,那个角,完了呢?完了就没了。这个角呢?无穷无尽的后续,后续的那些东西,才是建构智力,建构世界观的关键的东西。


  • 乖稻子

    2014-10-16 07:26: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乖稻子 于 2018-11-13 09:58 编辑

    我觉得你们这些文人收集旧书的癖好跟收集奢侈品,收集古董差不多,干嘛非买绝版破烂书?翻印的不是也一样?还有什么封面题字不一样什么的,孩子能分辨多少?三四年级的孩子会去研究?我也不希望他变孔乙己。楼主推荐的书本来就是公认的经典,文章写的内容比较繁琐,如果家里本来就是这种爱看古书的氛围,培养起来当然很好,但是家长本来自己都一知半解,感觉复制楼主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我也加过豆瓣书组什么的,里面都是跟楼主差不多的古籍爱好者,难道你们都是小学就开始读古籍?
    楼主不好意思,大概是我精神文化层次低你太多,所以你有些观念我都理解不了,我比较喜欢的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的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博览群书才是王道
  • 乖稻子

    2014-10-16 07:44:08 使用道具

    其实跟吃饭一样,都吃垃圾食品不行,大家也都知道哪些是健康食品,但是每天都青菜豆腐,低盐少油的饮食也没有几个人受得了吧?就像一个美食博主天天推荐用什么名贵稀少食材做的菜,今天猴头菇汤,明天熊猫肉,大众有几个能吃的?
    楼主文学素养还是挺高的,希望楼主推荐些贴近生活,容易买到的书,别炒孤本绝版书
  • peter1025

    2014-10-16 08:14:01 使用道具

    乖稻子 发表于 2014-10-16 07:26
    我觉得你们这些文人收集旧书的癖好跟收集奢侈品,收集古董差不多,干嘛非买绝版破烂书?翻印的不是也一样? ...

    不讨论楼主的内容。但你说的挻好,特别是最后的那句!
  • happyleona

    2014-10-16 08:44:31 使用道具

    感觉高大上
    不过我应该不会去淘这些书
    但是非常认可楼主对小学阶段看听四大名著的说法
    选书也是肯定的,只是这个选择。考虑地更多的是方便的版本和孩子可能的关注度
    谢谢推荐
  • cutemilly

    2014-10-16 09:11:24 使用道具

    认真学习,坐等后续。
  • yzhang4

    楼主 2014-10-16 09:14: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0-21 14:45 编辑

      水浒呢,这个节本,有两个品质相当,仲伯之间的版本:一个呢,是宝文堂版;另一个呢,是新华版: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zk6c34k6d52mhk65b0k534en198101h198112/

      买不到宝文堂版,拿这个新华版,也一样哈,这是新华版的封面:



    绿色的封面,实际的封面,是绿色发亮的。

      申爸这个扫面仪,太土,扫出来的东西,风格和感觉,全变了...不过呢,一百七十块,能看个影儿,也就行了...还能怎么着呢?申爸公司,有一台扫描仪,35000块呢,扫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这个扫描仪吧,尽管都能看到影儿,可是,你一深究,就不同了。这个呢,就像书的不同版本。粗看上去,新华版和宝文堂版,差不多,可是,你深究,就完全不一样了。

      申爸再上一个宝文堂版的封面:



    宝文堂版的水浒,就是这个颜色的,这不是蓝色的,实物是一种带着青色的颜色,扫描仪篓,弄成这个颜色了。申爸用单反照些照片,给大家看实物的颜色。


     嗯,这是35000元的单反相机的照片,实物就是这个颜色的。并且,在单反的镜头下面,有点儿书的质感了。尽管切过一次屏...从电脑屏幕到QQ....单反照出来的效果,还是能看出来一些。大家比较一下,上边抵挡扫描仪、手机、单反弄出来的图片,同一本书,感觉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搞艺术设计的人,都喜欢用苹果啊?苹果的Mac,就是因为,苹果在硬件设计的时候,对于色彩的还原,就有特殊的考虑。这样,在苹果电脑上,不同设计师、设计师和顾客之间,看到的设计稿,是完全一样的,微软的PC机,就不行。

      同一幅照片,在申爸的电脑屏幕上,和在你的电脑屏幕上,看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如果把两台电脑,摆在一块儿看,就能看出差别了。
  • yzhang4

    楼主 2014-10-16 09:18:5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4-10-21 14:47 编辑

    比如说,你去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湖北博物馆,里面有很多青铜器,对吧?青铜器呢,三千多年前的东西了,上面有铜锈,绿了吧唧的,脏兮兮地供在精美的防弹玻璃盒子里,他们为什么不把青铜器上的铜锈弄掉,变得光洁金亮啊?其实,不是不能,把青铜器往稀硫酸泡一会儿,拿出来,就是金色的了。啊...对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青铜器,当年周朝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可不是黑的,绿锈的,是金灿灿的颜色的,黑色和绿锈,是好几千年,埋在地下,锈蚀成的颜色,一泡稀硫酸,立刻就变回原来的金灿灿的颜色了,为什么不呢?那是因为,青铜器的那种黑色绿锈,是岁月留下的自然痕迹,你看久了,习惯了,就会感觉那种岁月产生的美感,这个翘着皮的书,和锈迹斑斑的青铜器,是同样道理。

      什么叫自然之美呢?这个就是。你要是习惯了旧书、青铜器、故宫斑驳零碎的地砖的自然之美,你就会发现,路边小报亭里面,摆着的那种流行时尚杂志,是多么的丑陋!

      人的审美观,是会有变化的。当然,最好呢,是给孩子一开始,就是自然美的审美观,以后,就不用变了。比如说,大申。大申呢,这么多年的书看下来,有什么变化呢?申爸领着他到路边的报亭,让他自己选杂志看,大申看了半天,说,不好看,没有喜欢的。申爸说,怎么可能呢?再仔细挑挑,大申就挑了一本《中国自然地理》出来,买回家看。这个审美,是潜移默化的,当孩子习惯了某种风格....比如,这种自然的风格,他就会本能地拒绝那些花花绿绿的时尚杂志。

      申爸自己呢?看那些时尚杂志,有种恶心反胃的感觉....反正是不舒服,这种视觉上的冲击,会引起某种生理上的不舒服感。不知道大申是什么感觉。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不是审美很独特....你一直看某种类型的书,几年之后,自然而然,就变成这样了。申爸的目的是说孩子哈...最好呢,一开始,就让孩子有这种审美感,主要是因为,审美是相联的:书这个风格,他对戏剧、美术、绘画、音乐....都是倾向同样的风格。

      申爸根子上,不反对别人看时尚杂志。时尚杂志呢,是给另外的“某种类型的人”看的,这种类型的人,为数众多。除了在孩子这个问题上,申爸尊重他们的口味和选择,并且,申爸有空儿的时候,也琢磨琢磨那些时尚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怎么用光,怎么选择拍摄角度...那些飘扬的发丝,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很多是PS出来的,申爸觉得。

      就是说,那些时尚照片,它们第一次拍摄的时候,创意,也是很强的!那是“某一种人”拍出来,给另外“某一种人”看的,然后呢,大把地赚后者的钱。可是呢,如果你想让孩子能在十五岁的时候,自己考上北大,那孩子必须是“顺乎自然”的生长方式才行,在这一点上,艺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啊...岁月形成的斑驳的青铜器,岁月形成的卷着角的书,岁月形成的零碎的故宫前的地砖...如果孩子会欣赏它们,在和它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那会助益于孩子“顺乎自然”的生长方式的。

      大家看水浒的左上角,那里露白,破了一块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候,中国造纸机械的技术水平,还不好,这个水浒的封面的纸呢,在露白那里,可以看得很清楚:纸的纤维很长...很可能,里面掺了棉花,但是,由于造纸的技术不好,整个纸,不平,就是说,原料好,做出来的纸,感觉不好。

      这就好比,你到外滩去,去看外滩上上个世纪留下来的旧楼,那些楼呢,大块的石料来的,很坐实的感觉,材质很好。你再往陆家嘴那边看,那边很多玻璃盒子。玻璃啊,这种东西,和那个浦西的老石头比起来,那个价格,廉价得一塌糊涂。假如,再过一个世纪,浦西的老房子,还是老房子。浦东那些神气的玻璃盒子呢?要是不早换过,那已经破烂得不能看了。

      嗯...为什么说,宝文堂的那个水浒,要比新华的那个水浒,好呢?大家仔细看新华水浒的左上角,“洁本”两个字,都跑到书的边沿了,差一点点,就给裁下去了,这固然是印刷厂的问题,可是,书的质量,是出版社把关的。宝文堂的书,那个时候的书,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尽管,他们可能用的是同一个印刷厂!这就是细微地方,书的不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联的书,就因为印刷厂调色师傅的水平不够,一本书的封面,调好的色,要在出版社的编辑和印刷厂之间,来来回回好几次。大家要知道,来回一次,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那就是质量
      最后呢,印刷厂指定一位老师傅,专门给三联调色,别人,都不行,那时候的书,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现在呢?你去书店仔细看:封底上,竟然还有错别字!

      下面,我么来说说这个封面设计。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很重要。大家看单反的照片,水浒传的封面,是用银粉印的淡淡的暗纹,取材自明清版水浒的插图。明清那个时候,做书的插图,大都用木版,用硬木雕出图案,蘸上墨,在吸墨的纸上印刷,这种制作方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质朴的感觉,这几本书的封面,就取这种质朴的感觉做背景。
    新媒体呢,注定不成气候。刚才,扫描仪扫的、单反相机照的、手机拍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对吧?可是,大家自己去看看那三幅图片,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么。

      呵呵,有人呢,一向就是别人说“不要向东”,马上就开始论证,向西如何不好。其实,站在原地,也是“不要向东”的。申爸没有说,798里面,没有好东西哦....也从来没有说过,只有古董,才好...

      这么说吧,假如,人们每年能做出10个好东西。那...你说,从公元元年到2013年,2014年里,人们做出来的好东西多呢?还是最时兴的2014年这一年,人类做出来的好东西多?当然是2014年里积累起来的好东西多啦。所以呢,申爸说的老东西多,不代表新的都不好。只不过,新的,在绝对数量上,要少罢了,别上当哈。之所以去翻旧货堆,主要是吧,新货里面,好的东西,不够。要是当当上有现成的三五百种书,那申爸还费什么劲:直接给个书单,趁着光棍节打折,全抱回来不就行了么。

  • 寻找金矿

    2014-10-16 09:36:40 使用道具

    看着和老梁故事汇的老梁的风格相似。
  • 小梅

    2014-10-16 10:30:10 使用道具

    学习中,谢谢分享!
  • leoredney

    2014-10-16 10:47:20 使用道具

    haodongxi !好东西嘻嘻
  • leoredney

    2014-10-16 10:47:35 使用道具

    好东西我看看了谢谢了
  • leoredney

    2014-10-16 10:47:54 使用道具

    为什回复不上呢!奇怪!
  • dudumoumou

    2014-10-16 10:57:29 使用道具

    楼主辛苦了。书,各人有各爱。没谁想统一起来,喜欢就接受,不喜欢就路过。
  • keeneagle

    2014-10-16 13:06:04 使用道具

    非常感谢推荐好书给孩子们阅读。持续关注,呵呵
  • danaxiao99

    2014-10-16 13:34:50 使用道具

    yzhang4 发表于 2014-10-15 20:20
    003---宋云彬节编《水浒》
        哎呀哎呀,赶紧推荐书。那什么,今天呢,没啥可推荐的了。要推荐的,昨天都 ...

    申爸,请问一下西游记哪个版本的好呢
  • bestping

    2014-10-16 13:59:28 使用道具

    来向您取经学习。
  • covoso

    2014-10-16 14:37: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ovoso 于 2014-10-16 14:39 编辑

    家里的水浒和西游记都是我奶奶留下来的旧书,书龄应该超过60年了,好象是香港明报书局出的,我爸和我都是从小看着长大呢,等孩子大了,还给孩子看。
  • drben

    2014-10-16 19:15:22 使用道具

    推荐的书都很有深度
  • yzhang4

    楼主 2014-10-17 21:53: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26 10:19 编辑

    杂谈一  四大名著


    至此呢,四大名著,就齐了...
    说还差西游记。西游记适合孩子,不用那个什么,节编。

    今天呢,申爸多花点儿时间,说几件事情:

    首先呢,是为什么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孩子在小学,一定要吃下。录音,阅读。不管是读节编本的,还是读原著。录音呢,评书也要听,原著朗读,也要听。
    为什么四大名著这么重要?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呢,是文化习得上的需要;第二个呢,是智力建构的需要。

    先说第一个。四大名著里面的故事,早已经渗透到我们这个文化里面去了,它已经融化掉,融化得那么利索,即便是说出来,我们都习以为常到根本不把它和四大名著去联系了。比如,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说,说周瑜打黄盖;比如说,跟猪八戒一样,跟猪八戒一样,是真么意思呢?贪吃呗。跟四大名著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儿,那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
    孩子习得这些日常用语,最好的法子是什么呢?自然,吃透原著。吃透了原著,就从根子上解决了文化现象中,很多很多很多的问题。要是孩子没有啃过三国,你怎么给孩子解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很难。孩子如果已经啃过三国,并且,像骆那样,对三国非常非常感兴趣了,你不给他解释,他也十分清楚地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得非常到位,这是这个。其实呢,我们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小时候,也没啃过三国,四大名著,现在,还不也对和四大有关的文化现象,熟知了么?这里面,有个效率问题,直接砍根子的方式,效率最高。
    光有习得文化的目的,还不足以说明,申爸为什么这么注重三国,四大名著。这其实,是和孩子的智力建构有关系的。换句话说,申爸重视四大名著,不止是四大名著本身。更重要的,是建筑在四大名著上面的其他的东西,后续,那个“一招存一机”里面的“一机”才是最重要的。
    空口说,是很难讲清楚的。申爸来举例子。大申呢,接触四大名著,最早是孙敬修的故事。后来呢,在三上,听了曹灿版的《西游记》,在三下,听了《三国演义》。当时听的时候,很高兴听。故事么,孩子听进去了,就一直听,一直听。
    听完了《西游记》呢,申爸就给大申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大申听了两下...西游记么,故事刚听完,还有点儿兴趣....就不听钱文忠了。转去听他的凡尔纳。听完了三国呢,申爸就给大申《易中天品三国》,还是听了两集,就跑掉了。然后呢,申爸就没再给大申四大名著。
    一直到了四下。申爸发现,大申已经有了自省能力。自省,自我反省。孩子会思考,他思考外界的对象。当这种思考能力转向自己,自己思考自己,就是自省。大申很明显,四年级暑假一开始,申爸观察到,并确认大申有自省能力了。顺便说一句,这种思考能力,当转向思考本身的时候,就是哲学。就是说,思考思考,就是哲学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十二岁、十三岁的时候,敏感期。孩子的思维,到了这个程度,原则上说,他在思维能力方面,已经发育完了:他已经无所不能了。成人能干的事情,原则上,他都能干了。嗯..这是插一句前瞻。
    话说,申爸观察到大申能够自省了,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是什么?你猜猜看?呵呵,是听、读《水浒》。于是,大申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读完了宋云彬的《水浒》,也听完了水浒原著。水浒原著呢,是九月下旬听完的,宋云彬暑假就读完了,《水浒》是大申阅读的第一本四大。以前的,都听故事了。大申一听完《水浒》原著,申爸马上把《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鲍鹏山心说水浒》和《品读水浒传》装到Nano里面,让大申自己随便选着听。申爸笃定:这回,大申会很喜欢这些“讲水浒”的讲座,这和以前三国和西游,应该不一样了,果不其然。大申上来,试听了一下,就先选鲍鹏山。把鲍鹏山都听了,听完了鲍鹏山,大申开始听《品读水浒传》,今天早上还听了半个小时。
    嗯....说一下哈,《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鲍鹏山心说水浒》和《品读水浒传》这几个东西,有什么区别。这三部节目,都是《百家讲坛》里面的,鲍鹏山新说水浒,属于解读性质的讲座,发幽阐微,从字缝里,从不为人说留意的细节里,发掘有意思的观点,当然,也从宏观上,阐述水浒每个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大申很感兴趣地听,一口气听完。十一期间,就听这个。
    品读水浒传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讲座呢?品读水浒传,是百家讲坛早期的节目,00年或者01年那个时候的....记不清了,反正很早了。那个时候,百家讲坛那的定位,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兼顾大众娱乐性。那时候,不管什么娱乐不娱乐的,就是一个学术讲座。现在的演讲者,嘴皮子都非常非常的利落,会讲,讲得好。
    那个时候呢?请来的都是学者,搞学问的,现在大部分是讲者,讲课的。他这个学者讲东西,很枯燥,语气有时候,都不很连贯。可是呢?大申非常非常喜欢听《品读水浒传》,品读水浒传是侯会、刘世德、段启明、张俊、周先慎、刘荫柏、徐江、周思源和石昌渝九个人讲的,每个人讲一个专题,学术性的。
    我们看看,它这个学术性的,讲什么,就知道,和鲍鹏山有什么不一样了。比如说,今天早上,大申听侯会的《水浒传成书之谜》,侯会讲些什么内容呢?他讲,这个水浒传里面的内容,是两百年间,民间渐渐流传聚集起来的,完了呢,到了施耐庵那里,他把流传的故事整理到一起,成书。
    怎么证明水浒传不是施耐庵想出来的呢?侯会这么证明:施耐庵是苏州人,南方人,水泊梁山在山东,北方。他这个南方人,对北方的风物,就没有深切的体会。所以呢,你去看他这个水浒传,一写到水泊梁山的具体景物了,就模模糊糊,十分不真切。相反,那个谁,到了杭州,那景物就真真切切,描写得玲珑剔透,如在眼前,施耐庵苏杭人么,生活在那里,描写杭州,是他身边的景色,看得足,吃得透,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北方他没去过,写不出。
    我们看哈,它这个事情。侯会是讲学术研究的事情;鲍鹏山是“戏说”,这两个不一样。可是,不一样在哪里呢?你要是去说,很难说的。但是呢,大申听完了水浒,看完了水浒,听完了鲍鹏山,听完了侯会,诶,这就行了。“很难说清楚”的事情,这回,申爸不用怎么说,就能说清楚了。
    今天上学路上,申爸问大申,水浒原著和鲍鹏山讲的水浒,一样吗?大申说,不一样,但是呢,都感兴趣听。是感兴趣听,他已经都听完了么。申爸就跟大申说,原著啊,是故事。鲍鹏山呢?讲的是原著的欣赏。可不是么:林冲是个性格懦弱的人,鲁智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话,在原著里面,根本就没这么说。原著只是讲林冲具体的事情,怎么懦弱的,逆来顺受。鲍鹏山呢?他直接指出,林冲性格是懦弱的,这就是欣赏和原著的区别。
    你们上课,马老师带着你们学习课文?对吧?马老师讲的,你想想,是不是就是在欣赏课文啊?大申想了想,点点头。对啊,语文老师上课,就是在讲课文的欣赏么。大家注意:语文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的本质,是很难直接说清楚的。你不要说对一个10岁的孩子,对于30岁的成人,你都很难说清楚,语文老师上课说的内容的本质是什么,怎么才能说清楚呢?用类比。
    大申刚听完原著,也刚听完鲍鹏山,这两者在性质上的不同,在大申脑海里,是十分清晰的...尽管,大申描述不出具体是什么不同...不止是大申了,就是成人,也描述不出来。这种差异,很多是具有默会性质的。可是,不同是十分明显的事情。透过类比,这种不同的感受,就推移到语文课文和语文课上去了。
    申爸接着和大申说,《品读水浒传》和《鲍鹏山新说水浒》,有什么不同?大申知道不同,但说不出怎么不同。申爸告诉大申:《品读水浒传》是学术研究;鲍鹏山是娱乐故事。啊,这下子,大申明白了“学术研究”是怎么回事了。学术研究啊,这个事情。每个妈妈都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来的,专业的学术研究训练出来的。学术研究,怎么个性质?到底怎么回事?很难讲清楚的,很多时候,很多人,连学术研究体验都没有很好的体验。
    大申听完了《品读水浒传》听完了了《水浒》听完了《鲍鹏山》,申爸只要一指出来,大申就明白了:哦,原来这就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就是这样的啊!尽管他说不出来...不止他说不出来,你让申爸说,申爸也说不出来。这东西,没法儿说。没法儿说的东西,怎么让孩子懂呢?
    嗯,这就回到主题了:为什么四大名著。任何的理解,观念,它们一定起源于具体的事物,要让孩子理解,感知,首先需要让孩子体验具体的事物。在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这件事情上,TMD具体事物就十分复杂,如果不能够有典型的、集中的事例,那人们就很容易迷失到体验中去,自己糊涂了,出不来。就像很多读完博士的人,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学术研究一样,他每天做的就是学术研究,可是他进去了,迷失了,出不来,他就谈不上体验。
    那么,如果你要让别人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你怎么办呢?最好,是有一个典型的模型。诶,四大名著,就是提供这种典型模型的。在大申理解学术研究是怎么回事的过程中,典型模型是由三个东西构成的:水浒原著、鲍鹏山和品读水浒。

    原著好玩儿啊,故事,大申听,大申读;听完了,读完了,体验就有了,大申自省能力发展了,他接受鲍鹏山。也听,兴致勃勃地听,听完,他就有了体验。

    大申呢?听完鲍鹏山,听《品读水浒传》,他对《品读水浒传》也有了体验,这三种体验,相互之间去比较,他比较了,这时候,申爸给他指出来,《品读水浒传》是学术研究,大申呢,就马上明白“学术研究”是怎么个回事了。
    大家注意:这三个材料,水浒原著、鲍鹏山和品读水浒,是构成整个模型的构件。这个构件,它必须要有,先开发出来。就如同你盖房子,你得有预制板、砖块、钢筋一样,你没有预制板、砖块、钢筋这些建筑材料,你怎么盖房子啊?
    现在,申爸要问你:那种领域里面的东西,会有现成的预制板、砖块、钢筋?只有那些名著!你这个不是名著,谁会去“戏说”?谁会去“研究”?为什么要给孩子四大名著啊?原因很简单:只有围绕着四大名著周围,才有各种各样的已经做好,拿出来卖的“建筑材料”!
    你说我逆反,我就不四大名著,我来个什么...镜花缘?镜花缘,文学价值也很高啊。镜花缘为什么不行?你镜花缘,镜花缘完了呢?你到哪里去找鲍鹏山新说镜花缘?没有么,这根本就没有。你要选镜花缘,镜花缘完了。完了就完了,没有了。要讲开发好,现成的建筑材料,水浒传西游记才哪儿到哪儿?三国演义、红楼梦才多呢,要什么有什么。所以啊,为了将来建筑起华美的高楼大厦,四大名著,必须的。
    这是这个....说哪儿去啦?该说什么了,下边?嗯,先不说了,累死了。
    那什么,顺便补充几句。老是有聪明的爸爸妈妈问,为什么《水浒》?为什么不是《战争与和平》?从小说的角度讲,《战争与和平》当然要比水浒强了,可是呢,我们给孩子资料,不只着眼于小说,小说本身,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体系,一个系统。你说,你给孩子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完了呢?你在中国,找不到鲍鹏山说《战争与和平》啊?那完了就完了,白费了。
    所以呢,申爸给出的资料,是一个精心构建的体系里面的一个角角,这资料呢,只是一个开头,大头在后边,还没来呢!你现在单从这个角角的角度,说那个角比这个好....申爸也同意。可是,那个角,完了呢?完了就没了。这个角呢?无穷无尽的后续,后续的那些东西,才是建构智力,建构世界观的关键的东西。




    004——《大卫.科波菲尔

    今天要推荐的,是这本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zk79d1k6ce2k83f2k5c14mhk4e2dk56fdk9752k5e74/

    为什么没有了呢?本来,还有几本的,早些天....十一刚过的那天吧,申爸把这几本书交给宝妈去分配了。因为....因为要录音,宝妈她们已经买到了几本...几本,申爸也不知道....已经在录音了。
    为什么要录音呢?因为,这本书,和孩子们学习古文,干系重大。这本书,是录音了之后,给孩子们伴随聆听。完了呢,学古文用的书。
    申爸哈,推荐的书,昨天说了...是一个体系来的。起作用的,是这个体系;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组建,所以呢,就会产生一些让外人看起来,十分不解的现象:一本英国人在十九世纪中期写的书,竟然和孩子们学习古文,干系重大!
    确实重大。等申爸解释清楚,大家就明白了。和这本书呢,有关联的,还有几本。这几本书呢,是《大卫?科波菲尔》的第一第二版,几本,繁体竖排。这几本书,和刚才推荐的《大卫?科波菲尔》都是林汉达先生素译的。不过,在语言上,却不一样。刚才推荐的《大卫.科波菲尔》,是第四版,简体横排。就是妈妈们去录音的这个版。
    繁体竖排的《大卫.考柏飞》呢,使用“北京土话”写就的;简体横排的《大卫.科波菲尔》呢,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写就的。



    这个是Charles Dickens原著的忠译版。
    林先生的David Copperfield前后出过四个版。除了1951年和1953年潮锋出版社的繁体竖排版,还有一个195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繁体横排版。横排版的两版,只是繁简字体不同,封面设计不同;其余的,都一样。繁体竖排两版,内容完全一样,装帧稍有不同,回头,申爸上图片给大家欣赏。



    这本应该是53年第二版,就是这个。

    《大卫》的忠译版本呢,申爸很是费了思量。有两个比较好的版本。一个是董秋斯的人文社版;一个是张谷若的上海译文版。张的版本,我们不需要。可是,董秋斯的版,有个问题,人文社的装帧设计好,但是,美中不足,繁体字,人文社没出简体字版。董秋斯的大卫,简体字版是人民大学出版社的。

    申爸拿到的是这个版本人文社似乎出过两种不同封面的董秋斯大家买的时候,留意一下就行了


    估计有几位妈妈,拿到了林汉达先生潮锋出版社的《大卫.考柏菲》了。《大卫.考柏飞》...那个版呢,前面有一篇序言。这个序言,是一个叫做陆志韦的人写的,这是那篇序言:








    贴这个干什么呢?贴这个的地,是想让大家读一读陆志韦的序言,读一下,马上就有一种感觉:这个人写的东西,真的生动!太赞啦,陆志韦写的这个东西。陆志韦,何许人也?
    要知道,林汉达在1951年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声望卓著的语言学家了,要不,后来,他怎么很快就成为教育部副部长了呢?像林汉达这样的一个人,探索性地出版一本书,那给他写序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这个陆志韦呢,你去查查,他竟然是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担任过中国心理学会的会长的,这个搞心理学的,怎么会给一本语言探索性质的书写序,并且还是本小说呢?
    一个人,他搞心理学,当他搞到一定的程度,他就会发现:认知这件事情,和语言有密得分不开的关系。中国呢,汉语,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它受到外来语的影响有限。这就给出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研究环境:研究古代汉语音和韵的变迁,和人类认知之间,有什么关系。于是呢,陆志韦就从心理学,窜到了汉语的古语言学。后来,他发现,系统地整理一个区域的词汇,尤其是单音节词汇,对于研究这个区域的语言发展状况,非常有帮助,他呢,就开始着手,走入北京的寻常百姓家,街谈巷议,去采集北京话里的单音节词汇。
    他这个大家啊,真的是厉害。一般的拿学问出来吓唬人的,都是引经据典,没一句没来头。这个大家呢,他不一样。他不去在乎前人怎么书,古人怎么说,权威怎么说;他呢,他直接钻进生活,去活生生的生活里面,去现实里面,去寻找问题的源头。他不看书上怎么说,他看的是:事实是什么。
    话说,我们都说,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话。普通话的定义呢,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北方话。这个定义,是很清楚的,大家都知道,这个语言呢,基本单位是词汇,既然是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北方话,那么,北京方言,到底有多少词汇,应该搞清楚吧?扩而广之,北方话,有多少词汇,也应该搞清楚吧?嗯....这是语言最基本的问题。
    可是呢,你看,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今天,全国培养出多少语言学博士,多少语言学硕士?没有一个博士,一个硕士,走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面去,到老百姓中间,把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调查清楚!一个都没有。那些博士们呢?整天写一些不知所云的“论文”,故弄玄虚地吓唬人玩儿,这么干,是谈不上什么原始创新的。就记载以来,唯一一次系统地调查北京话语汇的,不是语言学家干的...他是一个心理学家干的,这个人,就是陆志韦。
    你看哈,他这个陆志韦,他给林汉达写的序,那个预言,多生动。可是呢,陆志韦和林汉达一样儿,也是浙江人,他不是用自己的方言写的北京话,他的序是一种硬在头脑里拼出来的一种语言。现在呢,我们要问:这样生动语言,一定意味着作者思维的灵动,你一个思维僵化刻板木讷的博士,你打死他,他也写不出这么生动的话来。
    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生动活泼的语言,反过来也塑造了作者的灵活的思维?不知道妈妈明没明白申爸的意思?
    你看啊,这个陆志韦,他浙江人。北京土语里面的话儿呢,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对吧?可是,一旦他在北京的接头,听到北京人聊天儿,他马上被语言里生动的语汇打动了...
    打动了呢,他就立了那么个项目,来系统地搜集北京话里面的词汇。我们说,陆志韦在第一次听到生动的北京话的时候,他的思维已经是灵活的了,灵活的遇到灵活的,同类,马上就黏到一块儿了。
    现在呢,我们往年龄小了推,这个陆志韦,他总有年龄很小...就像大家的孩子这个年龄....对吧?那个时候,他听不懂北京土话里那些词汇,生不生动,他都不懂。那么,陆志韦的那个灵活的思维,在小孩子的年龄,就浸泡在生动的语言里面,是不是就建构了他更加灵活的思维?这个,应该是肯定的!要不是的话,逻辑上肯定哪里就不通了!


    录音小组的妈妈们,现在你们要集中力量录《大卫·科波菲尔》...人文社的董秋斯只有一个版。只要是董秋斯的大卫,就可以买,首先呢,我们需要看一下,我们面临的情况。孩子呢,一上小学,时间就不够用了。所以呢,申爸在讲,上学之前,妈妈必须砍课外班:在艺术修养类里面,只留一个,就是因为,孩子的时间不够用。

    从修养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看呢,我们需要看看清楚:孩子呢,在当今这个时代,他都需要什么?他需要掌握母语,掌握最地道最精准纯正的母语。一般来讲,这就是指普通话。还有呢,孩子还需要什么?需要很多。在7.5岁以前,孩子需要伴随聆听,建构智力;孩子需要有外国文学的素养;孩子需要有古文的素养,能听懂能读懂,彻底掌握古文;孩子还需要掌握外语,听说读写...外语的哈...孩子还需要扩展是视野,能够看到别的地方,别的文化里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假设,这些事情,孩子都以听故事的方式来获得的话...这列了多少个这是....6个:普通话、外国文学、古文、跨文化视野、外语、伴听,六个。

    假设呢,为了实现每一个,都让孩子听三部故事的话....那就这六个,就需要18部故事。没有18部故事,即便是有,孩子也没法儿听,为什么呢?

    大申已经10岁了。大申从不到6岁开始听故事,一直听到现在,他怎么听的啊?你比如说,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个大申,至少听了30遍了。一遍又一遍地听,听啊听,听个没完没了。暑假的时候,还听呢。听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听《海底两万里》;听完《海底两万里》,又回过头来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这么磨磨唧唧地听,听个没完没了。这也不行啊,老是听这么几个,哪里行?

    申爸没法子,只好把Nano藏起来了,不让他听了。大申又哭又闹,申爸就是不给,最后,大申也就只好打开电视,看BBC的纪录片去了。完了,申爸也忘了吧Nano藏哪儿了:现在,有一个Nano不见了。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聆听的方式,他伴随着伴随着,长大了,就变成反复不断地去“品”了。要是18个故事,好家伙,孩子就这么反复听,听到13岁,他也都听不完。这怎么办呐?

    很好办:复用。

    怎么个复用?好比说,我们给我们的孩子,听林汉达的《大卫·科波菲尔》。这个呢,是最正宗,最地道的普通话了,用词那叫一个讲究,那叫一个准确,孩子听这个,学习普通话。完了呢,给孩子听董秋斯,这个长,原著,让孩子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的情况。这两个,自然都是英国文学,这样,就把外国文学的素养给培养了。孩子,他要反复听啊,大申就听了好几十遍的《海底两万里》不是?

    你不管是林汉达还是董秋斯还是林纾,他们的译笔下的故事,可都是狄更斯的那个故事。等孩子听了一两遍林汉达董秋斯,就给孩子林纾,孩子已经对情节有了解了,这时候,林纾上来了,尽管在语言上有些不习惯,可是,在听林纾,也满足了孩子要反复听的要求,这些呢,如果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做,自然都是伴随聆听。等到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上来了,他对狄更斯的这个故事也熟了,反正他要一遍一遍的反复过这个故事么....那就英文原著好了,学英语。

    你看哈,这样的一个安排,六个目标,一个狄更斯的故事,全覆盖掉:普通话、外国文学、古文、跨文化视野、外语、伴听。

    要是当初大申五岁的时候,申爸手上有这些资料的话...那肯定拿这个狄更斯,换掉听了50遍的《海底两万里》,大申呢?从那个时候,听到现在,孩子已经把普通话、外国文学、古文、跨文化视野、外语、伴听,都解决过一遍了。
  • yzhang4

    楼主 2014-10-17 22:00: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26 10:18 编辑

    杂谈二:关于一版一印


    在书的版权页看版印情况和印刷数量。比如,林汉达先生的《大卫.科波菲尔》,一共出过四版,其版权情况如下:

    1951年7月潮锋出版社上海初版(繁体横竖版):


    以前,基本上所有的出版社,都把印数写在版权页上。现在,除了少数几个不版社,都不写印数了。写印数和不写印数,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不在于新书,而在于旧书。书旧了之后,存世量小了,就会升值....这从一开始印刷书,就是这样的。当一个出版社,他觉得自己的书有永久的价值的时候,它就会把印数印到版权页上,供后世收藏者为旧书定价做参考。现在呢,给自己的书标印量的,已经很少出版社了。就申爸目所能及,只有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还标印量。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叶圣陶先生长期当社长的出版社。这个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就连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级别的出版社,也不标印刷量了。他们标印刷量,隐含的意义就是:我的书的价值。只有有价值的书,后世才会去当做收藏品收藏交易。当然,很多出版社,不标印刷量,有“偷印”的嫌疑;不过,大量的书都不标,还是使命感的问题:自己出的书,是不是用永久的价值,这根本不是他们考量的范畴。所以呢,选书,找好书,出版社还是非常重要的:有使命感的人做出来的书,才更有可能是好书。得给孩子好书。忘了中华书局了。中华书局标印数,嗯...好像人民出版社也是标印数的。
    一般的时候,当有人提到商务印书馆,提到三联书店,提到中华书局,提到人民出版社的时候,很多的感觉是什么呢?刻板、陈旧、高深、远离大众的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其实呢,刻板陈旧,是有它的道理的。这个,就好像豪华车。你看,顶级的豪华车,奔驰600、劳斯莱斯、宝马7系、林肯....这些车子的设计,什么时候变来变去的了?只有普及型的车,低档车,才整天地“创新”。真正好的东西,不是天天要“创新”的。要有一种稳定的力量,维持。可是,不变吗?也不是。你去看上个实际四五十年的奔驰600、劳斯莱斯、宝马7系、林肯....和现在的,你一看,就知道是统一中车,但是,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创新;一看就是同一种车,体现其价值的稳定性:它已经是最好的了,不需要再变来变去的....
    孩子呢,他刚出生,对世上的事物,都还没接触过。你给到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第一次的时候,孩子可没有什么高档抵挡车的概念:你给到他的,就是车。给他什么车,就是什么车。都同样给,为什么不奔驰600、劳斯莱斯、宝马7系、林肯?
    当然了,车的价格不一样,奔驰600、劳斯莱斯、宝马7系、林肯....不是申爸能给得起的。但是,书特殊:书里的劳斯莱斯和书里的什么什么抵挡车,价格上,是一样的!书呢,是很微妙的一种东西。
    如果你要是懂,从一个印数上,就能看出很多很多事情.....给孩子好的书,对于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某一类人的爸爸妈妈来讲,十分十分重要。有很多很多爸爸妈妈不懂这个,可知道书重要,就拼了命地找书。什么流行,找什么给孩子。
    正好,把事情做反了。

    申爸已经说过了,真正的好书,它一般不会是“流行的”的原因了。把事情做反了的恶果,表现是什么呢?等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凡是有价值的书,都不看;孩子想看的,家长老师都不让看。你看看这种现象有多普遍,就知道,有多少家长,在孩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时候,把事情给做反了的有多普遍了。
    给爸爸妈妈们看看哈,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都长得什么样儿。那天,申爸去接大申,去早了,没事儿,就到大申他们隔壁的这几家出版社大门口去照照片了。










  • yzhang4

    楼主 2014-10-17 22:01:1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26 10:20 编辑

             杂谈三: 为什么要选择《大卫.科波菲尔

    首先呢,我们需要看一下,我们面临的情况。孩子呢,以上小学,时间就不够用了,所以呢,申爸在讲,上学之前,妈妈必须砍课外班,在艺术修养类里面,只留一个,就是因为,孩子的时间不够用。
    从修养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看呢,我们需要看看清楚,孩子呢,在当今这个时代,他都需要什么?他需要掌握母语,掌握最地道最精准的母语,一般来讲,这就是指普通话。还有呢,孩子还需要什么?需要很多,在7.5岁以前,孩子需要伴随聆听,建构智力,孩子需要有外国文学的素养,孩子需要有古文的素养,能听懂能读懂,彻底掌握古文,孩子还需要掌握外语,听说读写...外语的哈...孩子还需要扩展是视野,能够看到别的地方,别的文化里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假设,这些事情,孩子都以听故事的方式来获得的话...这列了多少个这是....6个:普通话、外国文学、古文、跨文化视野、外语、伴听,六个。
    假设呢,为了实现每一个,都让孩子听三部故事的话....那就这六个,就需要18部故事,没有18部故事,即便是有,孩子也没法儿听,为什么呢?
    大申已经10岁了。大申从不到6岁开始听故事,一直听到现在,他怎么听啊?你比如说,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个大申,至少听了30遍了,一遍又一遍地听,听啊听,听个没完没了,暑假的时候,还听呢。听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听《海底两万里》;听完《海底两万里》,又回过头来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这么磨磨唧唧地听,听个没完没了,这也不行啊,老是听这么几个,哪里行?
    申爸没法子,只好把Nano藏起来了,不让他听了,大申又哭又闹,申爸就是不给,最后,大申也就只好打开电视,看BBC的纪录片去了。最后,申爸也忘了吧Nano藏哪儿了:现在,一个Nano不见了。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聆听的方式,他伴随着伴随着,长大了,就变成反复不断地去品了。要是18个故事,好家伙,那孩子听到13岁,都听不完,怎么办呐?
    很好办:复用,怎么个复用?好比说,我们给我们的孩子,听林汉达的《大卫.科波菲尔》,这个呢,是最正宗,最地道的普通话了,用词那叫一个讲究,那叫一个准确,孩子听这个,学习普通话。完了呢,给孩子听董秋斯,这个长,原著,让孩子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的情况。这两个,自然都是英国文学,这样,就把外国文学的素养给培养了,孩子,他要反复听啊,大申就听了好几十遍的《海底两万里》不是?
    你不管是林汉达还是董秋斯还是林纾,他们的译笔下的故事,可都是狄更斯的那个故事。等孩子听了一两遍林汉达董秋斯,就给孩子林纾,孩子已经对情节有了解了,这时候,林纾上来了,尽管在语言上有些习惯,可是,在听林纾,也满足了孩子要反复听的要,这些呢,如果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做,自然都是伴随聆听。等到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上来了,他对狄更斯的这个故事也熟了,反正他要一遍一遍的反复过这个故事么....那就英文原著好了,学英语。
    你看哈,这样的一个安排,六个目标,一个狄更斯的故事,全过掉:普通话、外国文学、古文、跨文化视野、外语、伴听。
    要是当初大申五岁的时候,申爸手上有这些资料的话...那肯定拿这个狄更斯,换掉听了50遍的《海底两万里》,大申呢?从那个时候,听到现在,孩子已经把普通话、外国文学、古文、跨文化视野、外语、伴听,都解决过一遍了。
    我们呢,教育孩子。孩子他的认知接受能力,那是杠杠地。可是呢,我们手里有的“建筑材料”,却捉襟见肘,这是约束孩子成长的最大障碍。

    现在呢,好了,有二十多位妈妈,为孩子们录音。很快,小孩子们,就有足够的可以“一箭多雕”的聆听材料,可以用了。当然,申爸得先说好:这个材料,不是免费的。要收费。收多少钱,现在还不知道。收到的这个费用,用于给制作团队付酬,同时呢,也要保留版权的费用,将来,这部分钱多了,要找到相应的著作权人,给人家付费。多少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不盗版。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的资料,要付给提供者费用。这是基本原则。当然了,我们“不盗版”,却有些侵权。原则上,我们需要预先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我们才能做。可是....哎,尽管五十步笑百步,我们能省五十步,是五十步。等到咱们的群大了,人多了,资源足够了,再正式的按照正确的方式来做事。我们现在,能够把人家著作权人的权益保留,就是一大步了,多少呢,那是另外的问题
    嗯,这是这个。

    我们说艺术修养。这个艺术呢,很重要。尽管,你说不出它哪里重要....可它确实,哪里都重要。可是这个艺术素养,你说,你怎么培养啊?上课外班?上课外班,有个问题,课外班呢,实际上,很多,都是在培养艺术的表达,而不是艺术
    所以呢,申爸给大申一个课外班都没有报名。

    艺术这个东西啊,靠熏陶,你把孩子放在艺术的环境里,呆上三年五年,孩子自己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了。申爸自己呢?既不会画,也不会唱,什么吹啊拉啊弹啊,申爸统统不会,申爸呢?申爸只会听,只会看,只会欣赏,这个是独立的艺术品位。你不管是书也好、画也好、音乐也好、舞蹈也好、建筑也好....不管什么,是把只要一看一听,就知道它好不好,申爸只会欣赏。换句话说,申爸只会艺术,不会艺术的表达。申爸觉得,对于大申,做到这个,就很好了,这对于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可是,怎么才能学会欣赏呢?不是靠看欣赏书。看欣赏书,你是永远不会学会欣赏的,欣赏书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它不能雪中送炭。对于已经会欣赏的人,欣赏书可以让他的欣赏水平,更上一层楼。但是,对于一个根本不会欣赏的人,看再多的欣赏书,还是不会欣赏。当然,欣赏书看多了,可以教会一个不会欣赏的人,怎么“说欣赏”,可这个....这个是两回事儿。

    欣赏怎么学会啊?只能靠熏陶,靠浸泡。熏陶时间长了,浸泡时间长了,他自己就会了,不要教,也没法教。

    申爸说书,选版本,很多妈妈说,我不在乎版本,只要内容一个样,就行。其实呢,要是不理会艺术这个层面,这种观点是对的。可是,申爸的意图很明确: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给孩子有足够艺术水准的书,让孩子顺便把“会欣赏”这件事情,也解决掉。又不费多少额外的事儿,为什么不呢?

    这和录音小组有什么关系啊?当然有关系了。对于音乐的欣赏,就要靠伴随聆听的资料来顺便解决,就是说,配乐。当初,申爸没法给大申听的资料配乐,就开两个音响设备,大申的Nano播故事,用hifi放音乐。可是,这太麻烦,申爸在家,想起来了,就放hifi音乐,申爸不在家,就没人放。申爸在家,没起来,也就没放,过一段时间,也就光故事,没音乐了。这回呢,咱们自己制作朗读音频,直接把音乐混到故事里面去,配音故事,孩子听上五六年故事,顺路,音乐欣赏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申爸会给后期制作小组,提供有足够质量的古典音乐,混到故事里面去,所以呢,咱们生产的故事,是带音乐配音的,还有一些已经存在的音频,希望配音小组也把音乐混进去。这是音乐欣赏的问题。

    还想说什么来的?哦,对了,人名地名的译名问题。我们有三个版本的《大卫·科波菲尔》,里面的人名和地名,一般都是不统一的。比如说,在林汉达的早期版本中,大卫·科波菲尔就翻译成大卫·考柏飞,在董秋斯版中,是大卫·科波菲尔,这没问题。在最后一版林汉达中,也是大卫·科波菲尔,可是,在这一版前一版里,还是大卫·考柏飞,在林纾那里,是大卫考伯菲。

    这样不行。译故事的尽管不是一个人,可是,听故事的却是同一个人。对付各种名字,孩子就晕掉了。为了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需要把各种版本里面,人名和地名,统一。在《大卫·科波菲尔》里面,所有的人名地名,都要统一到林汉达1982年4月版上去,就是林汉达的最后一版。如果最后一版中没有的专有名词,就统一到董秋斯的忠译本上去,这是一个挑战。

    录音团队和义工团队,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将来自己出版书,也是要统一各版本的专有名词。本来,我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孩子的教育来组织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出去,必须统一,所以,我们要想办法统一。

                          杂谈四:关于书


    申爸要说的是,未来呢,申爸会推荐300-500本书给大家。这三五百本书呢,将会构成“成为某一类人”的基本图书。这个呢,三五百本书....现在还只有不到一百本哈...
    是“又一个书单”吗?不全是。很多很多人,人家大家,曾经列过很多很多书单了,谁也不服谁。后来的人呢?也不服前边的,继续列。
    换句话说,这书单,只是一个附属品,附属于一个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呢,是为了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某种人”的,这个书单里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建筑材料,是融合在那个教育的体系里面去的,只有在这个教育的体系中,这书,才有意义。别人的书单,申爸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列出来的。反正,申爸的书单,是这么个法子,列出来的。嗯,这是这个书单。
    到了后年的这个时候呢,申爸把书都推荐完了。推荐完了呢,如果有妈妈,可以买到这些书里的60%旧书...那会怎么样呢?那会这样:假设,这位妈妈来自一年级群,就是,孩子正上小学一年级。正上小学一年级呢,等到12年后,就是孩子考进北京大学的那一年,妈妈可以把这些旧书里面,只适合小孩子看的书挑出来,完了呢,拿到孔夫子上去卖,能卖多少钱呢?挑出来八九本,孩子整个北大的学费,就够了。完了呢,等孩子北大毕业了。四年之后。毕业了呢,孩子会离开妈妈,到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城市,落下脚来,独立生活。你不管是那个时候,还是现在,在大城市里生活,首先,就是一套房子。那个时候呢,妈妈可以把剩下的书,都堆到孔夫子上去卖,卖完了,换来的钱呢,足够在任何一个城市,给孩子买一个足够体面的房子了。你不管是伦敦、迪拜、香港、莫斯科、北京、上海....哪里。哪里,最贵的地方,都一样,足够买了。
    为什么呢?刚才,申爸在叙述的时候,悄悄隐含进去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很重要,什么前提呢?妈妈的注意力都被什么北京迪拜买房子吸引去了,那么,你么手上的书,值一套房子?远远不止!如果你们不能把自己的孩子,12年后,培养去北大,你的书,就不值多少钱,当然,肯定比你买书的钱,加上邮费的钱
    要多,多多少,你考不上北大,就不知道了。
    现在呢,这个群里有133位妈妈。这一百三十三位妈妈,每位背后,都有一个孩子,你们呢,要是能把133个孩子都送进北大,你们手上的书,一套房子,几套都值!嗯,这什么意思啊?
    成败,在于申爸的一整套教育体系:从适龄伴随聆听开始,建构良好的智力;在小学合适的时机,引导孩子聚焦,让意识产生作用,能够灵活地调控自己的目标和意志。到了12岁,励志,这几个过程,构成了一整套的教育体系。

    这些书呢,是这整个教育体系里面,必须用到的。申爸说了,教育好孩子很简单:就是合适的时候拿合适的东西给孩子听;合适的时候拿合适的书给孩子读,孩子就教育好了。如果133个孩子都考入北大,这套教育体系就成功。成功了呢....诶,对了:到时候,你们哈,每个人,就可以对全世界宣称:我能让你的孩子稳稳儿地考进北大!你孩子现在几岁?什么?五岁半!最合适的年龄!

    你不相信?我给你看。看到这幅图片了吧?这幅,是12年前,我们花果山群的成员,每一个哈,第一个西妈,第二个怡妈,第三个白骨精...这里是133个妈妈的电话。你随便打,看看,他们的孩子,是不是都考进北大了,这个没人不信。然后呢,你呢,你就自己开价吧:你照我说的做,12年后,把你的孩子送进北大,多少多少钱,你想开多少,就开多少。当然了,前提呢,你得遇到有钱的主儿,有钱的主儿,也很多的,这里才133个人,不够分的。
    这些书呢,是建构一个孩子的人文素养、艺术品位、科学精神、自我认知所必需的。那边儿呢,怡妈西妈她们的群,里面有....申爸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反正,一年全国有1800万个孩子,那些群里的每一个孩子呢,都需要一套这书。不是一个年级的群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个年级,一套群,每套群里,最多有1800万人。
    大家要知道,这个价格,是怎么回事。你拿了那些破破烂烂的旧书,对吧?要是那些旧书,没人认,没人要,当然就不值钱,就值个废纸钱,值个邮费钱,对吧?就像现在,申爸没推荐之前,一本《大卫.科波菲尔》,多少钱?2.00元一本。可是呢,到时候,12*1800万人,都想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它值多少钱呢?
    它这个大卫.科波菲尔,从1951年7月初版,出到1982年4月,一共印了多少本啊?大卫.考柏飞,嘲讽出版社,1951年7月初版,印数是3000册;大卫.考柏飞,潮锋出版社,1953年6月二版,印数也是3000册;潮锋出版社印了6000册。大卫.考柏飞,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12月北京新一版,印了9000册。完了呢,文化大革命,全革没了。到了1982年再版,大卫.科波菲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2版,印了23000册。一共呢,存世量是38000册。
    要是....12*1800万人,追逐这三万八千本书....你想想,就这么个勾当。当初,这书印的时候,确实是38000册,不假。可是呢,它会消逝啊....1951年初版,印了3000册。到今天,63年过去啦,整个世界上,能剩下300册,就很好了。12*1800万人,哪里追逐38000册书。追逐3800册,就好了不起了!这样呢,你手里就有一册!哈哈,申爸手里有4册!这个值钱。
    那么,刚才那哪个妈妈说来的,再印就好了。是的,当然可以印了,印多少都行。
    可问题是,你再印的书,都不是1951年1953年1955年1982年印的,1951年1953年1955年1982年印的,那叫历史!
    故宫,太和殿,对吧?现在的建造技术,完全可以复制一个啊。可是,你复制多少个,都代替不了故宫里那个,可是,还是有些许的不同。这就好比,你到深圳的世界微缩景观园,可以看到泰姬陵埃菲尔铁塔,可是,这能代替你去印度看泰姬陵,到巴黎看埃菲尔铁塔的感受吗?不能。有些感受,只有蕴含着历史的旧书,才能做到。新书,印得再像,也不行,这和微妙的艺术有关系,艺术感受。
    嗯...所以说呢,申爸给这里义工们,发一个大红包....尽管,申爸一分钱也没出,可是,确实是一个红包.....将来最贵地方的一套房子....这红包绝对不小。过段时间,大家不这么抢了,妈妈买几本旧书,拿到手上,就会感觉到了,这涉及到艺术的微妙的体验,是不能说,只能亲身感知的。
    内容很重要...这不假。可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要培养出一个孩子的人文素养、艺术品位、科学精神、自我认知。对于后三者,内容就足够了。不对,对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自我认知这三者,内容就足够了。可是,艺术品位呢?艺术品位怎么培养?你给孩子一整套散发着书香气的旧书,孩子长到18岁,自然就有了这个“艺术品位”,不用刻意去“培养”,书本身,就自然做到了。
    当然,肯定会有妈妈说,我不在乎“艺术品位”。如果不在乎,只要那三个,内容足够了,所有的孩子都能。只要你给孩子有足够品位的书,让孩子浸润其中,最后,就都有了嗯....这是这个。
    下面,说说怎么得到这些书的问题。现在呢,刚刚开始,市面上有大量的这种旧书,没人要。妈妈们需要知道,怎么得到这些旧书。申爸呢,是这样,到首都图书馆去,坐在库本门口,然后,用商务印书馆做条件,搜书,搜出来的结果,按出版年代排序,然后,一本一本地看目录,找到有价值的,就填索书单,交管理员从库里面往外调,调出来就看,觉得好的,就把书目的详细信息记录下来,回家到孔夫子上淘。大家看到孔夫子,看到首页上几亿册几千万册的书,以为什么书都有了,其实,不然。申爸挑到的,大约有一半,孔夫子上根本没有。
    申爸怎么办呢?申爸就把书的目录,交给旧书店的老板,或者在孔夫子网上,交给书店的老板,请他们代找。找到了,他们就打电话,或者发消息给申爸,申爸付钱拿书,这么做,没有找不到的书。
    大家要知道,孔夫子上那个书店,他们是怎么经营的。他们的书呢,都来自废品收购站,去挑的,然后,论斤买回来。买回来之后,再挑。挑出觉得能卖出去,再照相、上传、做目录、填书品......到网上卖。这个一本书哈,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间,要大把的,完了呢,一本书,只卖2元钱,你可以想见,他们不是所有的书,都上网的,没那么多时间,他们绝大多数的书,都堆在库房里,上不了网,你给老板书单,他就帮你去物色。当然,这样物色来的书,要比网上排序的书,要贵一些,但是,相比你要找的书的品质,书价还是白菜价。
    还有呢,有一些持续热门书,比如,申爸买过的,什么《改变西方世界的26个字母》、《蛛丝马迹》、《贝奥武甫》、《珠还记幸》....这些书呢,孔夫子上已经很贵了,申爸不管,多少钱,见到就买,为什么呢?
    首先,说它“很贵”,也不过一百块钱,两百块钱而已,申爸付得起,这是第一。其次呢,这些书,其艺术价值摆在那里呢。它现在,申爸180元买回来。买回来,看完了,申爸不要了,至少360块,申爸再卖出去,就是说,具有艺术价值的书,是一种资产。这种资产呢,因为生产量有限,变成“古董”了,它的价格到了这里,以后,只会升,不会降!申爸呢,就是利用这一点,买最好的书回来看。看完了,不行就卖出去。白看,还能赚回来一些。这呢,把书,变成资产了,这个不细说了,反正,大致就这么个意思。
    申爸在荐书的时候,都把书的原价写上,不知道大家留有到了没有,写原价干什么呢?写原价的意思是:你面对一本书的时候,自己可以估摸一下,自己花这个钱,买这个书,在经济上,到底会不会赔。
    申爸推荐的那些书,将来涨到1000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样呢,一套1.91元的82宝文堂版红楼梦,将来假设到1910元一套...那么,你看到855元,就是一半价格一下的书,就可以拿下....还有一倍的升值空间,要是这书炒到1500块,就别买了,比较危险。大致就这么个意思....
    申爸要说一点的是:如果你想给孩子攒一套好书,教育好孩子,你尽可以买旧书。
    你不会亏的。如果你想靠这个赚钱....就是你投资旧书....那申爸说的,你要自己琢磨琢磨。申爸不给投资做建议。投资,是一项艺术活儿,申爸的这些说法,实在太粗糙了。你照这个去做,赚不到钱,还会赔钱。
    嗯...申爸没想到的是,西妈的能量有那么大:在十几个论坛里面,同步转申爸荐的书。这么个干法呢,很快,就会招来“投机者”,就是纯粹为了卖那些书,而买那些书的人。投机者呢,有好处。什么好处呢?如果有投机者加入,那么,妈妈们从孔夫子上买的书,就永远不会跌价。因为,这些人必须要保持住价格,以免手里的筹码跌价,自己亏损。从钱的角度呢,这些投机者作用,估计和很多妈妈们的下意思想法,正好相反:这些人,是好事!它可以保证你买的东西,不掉价,下意识想法,尽管,因为有投机者存在,你付出的钱,比没有他们,要多一些;但是,多的这些钱,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保值。好在,义工妈妈们有群里先得到信息的优势,以后推荐存货多的书,就会比投机者哄抬起来的物价,要便宜多了。嗯,就说这些吧。
    有关钱的事情呢,申爸就说说,大家就听听。说完了,就完了;大家呢,听完了,也就完了。说完听完,大家该干嘛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