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陪孩子看绘本看得多了,渐渐也发现那些有名的作者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想开个帖子聊聊自己喜欢的绘本作者,也和爸爸妈妈们交流一下,看看大家在给孩子读绘本之外还和孩子说说作者风格之类的话题吗?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0 理由 收起
high5 + 100 我好喜欢
10782 查看 54 收藏帖子 (18)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alkonrain

    2010-10-11 16:02:58 使用道具

    这个倒没研究过,好像还不够段数。
    不过感觉凯奖的那些绘本却是给大人看来的更适合。
  • sophie09

    2010-10-11 20:28: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0-10-12 11:02 编辑

    David Wiesner,我最喜欢,还有安野光雅。家里基本存了各个名家的代表作,看来看去,最喜欢的就是这两位了。依稀还记得刚拿到sector 7(7号梦工厂)的时候,那个触动与震撼。安野i光雅的笔触非常细腻,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他的绘本基本都收了。eric carle的虽然也都了好多,但个人觉得从美和想象来看,还是距离他们有点距离。其实孩子我觉得不比拘于某个名家,不同风格的都应该接触。我想孩i子大了,我会跟她一起探讨风格的问题。


    David Wiesner-tuesday.jpg

    David Wiesner-7 sectory.jpg

    David Wiesner-flotsam-1.png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20 帮你贴了几张图,如果你有更喜欢图的也可以.
  • 晨晨爸

    2010-10-11 20:39:21 使用道具

    呵呵,我喜欢林明子的风格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10 林明子的风格,慢点来帮你贴贴图,你喜欢哪.
  • tigermom

    楼主 2010-10-12 11:51: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0-10-12 13:27 编辑

    不知道是因为猫的关系,还是真的就喜欢这个作者,卡娃最近很喜欢 Judith kerr 的绘本,记得还是年初的时候在卓越上买了一套"特惠装”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 和 Twinkles, Arthur and Puss 的组合(当时买超便宜,现在已经卖完了),买了以后觉得文字多了点,就搁在那里了,孩子爸爸有天拿了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 来读,孩子爸爸很喜欢,后来接着读了好几遍,卡娃也喜欢上这个Tiger了,然后再taobao 淘了本Mog and the V.E.T.,给卡娃读,卡娃也喜欢的,后来发现这两本书的色彩虽然不同,但是里面的人物啊,动物啊好像画风有点像呢, 仔细一看居然是同一个作家,怪不得卡娃喜欢了。

    从这里开始,我慢慢琢磨起绘本的作者的风格了。 先去吃饭了,慢点再贴点图过来,看看像不像,另外再来说语言风格。

    twinkles-arthur-and-puss.jpg tiger-came-to-tea.jpg mog on fox night.jpg mog the forgetful cat.jpg
  • high5

    2010-10-13 05:17:22 使用道具

    Dr Seuss 的书的画风非常特别。 刚开始看的时候, 觉得很不习惯, 所有的人物和动物都画的怪怪的, 可以, 慢慢的, 看多了他的书, 尤其是孩子突然有那么一阵子特别的喜欢他的书, 图书馆见到就要借, 书店里看到就要买。 于是, 他的书几乎都读了。 越读, 越看, 越能体会其语言和绘画的精髓。 后来, 又买了一个Dr Seuss kindergarten 的儿童软件, 也是非常非常的喜欢, 玩的不亦乐乎。Dr Seuss的绘画中, 有非常突出的创新和突破。 在他所描绘的世界里看到的东西和现实既有联系, 又是那么的不同。


    他的图书, 语言和绘画相互映衬, 带孩子进入一个神奇和充满想象的世界
  • sophie09

    2010-10-13 11:18:41 使用道具

    Pat Hutchins 我也很喜欢,她的书总传递出一股温情,哦,还有最具特色的幽默。有时看着书很低幼, 但其实其中的幽默可能得大点才能体会。有一阵子很喜欢收集她的书。

    这三本国内都有引进版了




    Pat Hutchins 可能称不上大师,但她的书我觉得孩子都会喜欢。看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风格就知道了。TITCH那本台湾英文出版社的台英世界亲子图画书套书里就有。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20 我也很喜欢
  • 程程妈

    2010-10-14 19:54:33 使用道具

    学习过了,很是佩服呀!
  • huangfu0110

    2010-10-14 19:59:36 使用道具

    我还没找到自己的风格,都喜欢。
  • tigermom

    楼主 2010-10-15 16:11:0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0-10-15 16:16 编辑

    关于Juidth Kerr,我再来唠叨一下。

    昨天收到了她的一本《Whe hitler stole Pink rabbit》才知道原来她是真不简单啊。 这本书是章节书,讲的是希特勒时期一个小女孩随着她的犹太父亲离开德国的故事, 记得关于希特勒和犹太人,有本书很有名《安妮日记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小女孩没有逃出来,可是如果她逃出来了呢, 会是什么样子?那就看看这本《when Hitler Stole Pink Rabbit》,里面的小姑娘的名字叫Anna, 是一名小学生,从通过大选取得权力的那段日子开始,从anna的角度讲述她们一家人离开德国的经过,《安妮日记》是真人真事,实际这本也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本书的文字不是很难,所以也适合中高级水平的孩子阅读。

    因为对这个作者很感兴趣,就随口问了下孩子爸爸,原来卡娃爸爸也知道这个人,也知道这本书。于是又讨论了那本我们都很喜欢的《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 卡娃爸爸说,奇怪的老虎啊,直接走进人家家里,坐下来就吃东西,把人家家的东西统统都吃光了,还好吃饱了,不然不是要把小女孩吃了吗? 然后再也没回来了,多奇怪啊? 后来,给卡娃洗澡,卡娃爸爸又唠叨了,什么样的老虎啊,把浴缸的水都喝了。。。爸爸真是走火入魔了。。。可是,又想,这次来了个老虎,下次谁会敲门呢?大象?鳄鱼?河马?。。。我也走火入魔了。。。

    最奇怪的是,我在给卡娃读的时候,还不知道作者的其人其事,可是为什么我那时候好像就已经知道她的二战经历呢?那书的感觉真奇妙啊。。。
    作者简介作者:朱迪丝·克尔 Judith Kerr
    ■ 在她的图画书中,有一个理想国;
    ■ 在那个理想国中,有一个爱的家园;
    ■ 在这个爱的家园中,每个人都乐于分享,
    ■ 和老虎分享下午茶,和猫咪分享美食,和家人分享幸福,和邻居分享快乐。

    英国知名图画书作家,德国犹太裔。作为深谙儿童心理的图画书作家,朱迪丝·克尔的作品画风简洁却温馨感人。1968年因出版图画书《老虎来喝下午茶》(英文版)一举成名。这个故事最初是克尔给她三岁的女儿讲的,当时,克尔带着女儿去动物园玩了一趟。这个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女儿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克尔拿起画笔,花了一年的时间把故事展现在了孩子们的眼前。
    《老虎来喝下午茶》一直常年蝉联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这本图画书还出版了盲文版、德文版和威尔士语版。另外,《老虎来喝下午茶》还被大卫·伍德(David Wood)改编为舞台剧,并在英国儿童剧院Seven Stories首演,受到热烈欢迎。
    年近古稀的朱迪丝·克尔充满了对图画书创作的热爱,一直未放下手中的画笔。Mog系列的推出更是成了数以万计小孩子们的心头挚爱,如今该系列都已经出版17 本了。2005年,《卡卡、亚亚和帕帕》英文版面世,这只神秘的黑色小猫秉承了Mog系列的绘画风格,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再次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




  • tigermom

    楼主 2010-10-15 16:37:39 使用道具

    关于Judith Kerr的语言风格,也是很平和的讲故事风格,没有很生僻的词汇,没有很复杂的句子,讲的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却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故事,你能想象某天有个老虎来你家敲门吗?他来干什么呢?他说他饿了,然后你热情地招待了他,他却毫不客气地把你家的东西都吃了,然后又莫名其妙地走了,可是呢,你也不怪他,又去买了一大听老虎吃的食物,等他来,可是他却再也没来过。。。喜欢吗?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喜欢有人敲门,喜欢有人到自己家来做客,可是想想如果来做客的都是动物园的动物该多有趣啊?他们会到我们家来做什么呢? 和我一起做游戏,那是什么样的游戏啊?和我一起读书,那又是怎样一本书?这样的情景想想都有趣,再由Judith的笔下道出,Judith 的文字风格和画风一样,简洁不罗嗦,她善于在画面中强调主体,把背景省略到最简,寥寥数笔就展示出动物和人物的特点,文字也是这样的风格。

  • diana_d

    2010-10-15 23:03:43 使用道具

    学习了。我家英文方面书接触还很少,谈不上风格。对于图书的绘画风格更是缺乏关注,只关心故事是否有吸引力了。
  • 百合之信

    2010-10-16 08:37:08 使用道具

    Pat Hutchins 的绘本我们家也很喜欢呢
  • tigermom

    楼主 2010-10-18 14:34:4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0-10-18 15:38 编辑

    昨天收到两本关于蔬菜的绘本:
    《一园青菜成了精》

    《1999年6月29日》


    一本是国内的大师作品,一本是David Wiesner的作品,两种风格,可是都一样的妙趣横生。


  • 小虫爬爬

    2010-10-19 09:25:53 使用道具

    一园青菜成了精》

    《1999年6月29日》

    这两本都是儿子的大爱,很喜欢很喜欢。
  • cyndafu

    2010-10-19 09:40:54 使用道具

    我们没有几本原版的绘本,谈不上喜欢什么的风格。中文书都不太挑的,孩子喜欢就没白买,所以也继续买。哈哈。
  • charming

    2010-10-19 13:10:5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0-10-19 14:48 编辑

    绘本画风我个人比较喜欢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的风格。《让路给小鸭子》、《小塞尔采蓝莓》、《海边的早晨》。素描风,很细腻,不需要太多的色彩,手摸上去似乎都能感觉到鸭子的羽毛,有时会有一种错觉,似乎一摸手指头会沾上铅墨。当当认字早,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只留意字而忽略画,几经提醒,现在好多了,会观察画里流露的信息。至于画风,她不挑,啥都喜欢。
    make way for ducklings-1.jpg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20 谢谢当当妈,慢点来帮你贴几张图。
  • 武汉飞鱼

    2010-10-19 13:32:00 使用道具

    我觉得除了《婴儿画报》的大头宝宝这种风格,其他的我都喜欢呢
  • tigermom

    楼主 2010-10-19 13:56: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0-10-20 10:47 编辑

    回复 tigermom 的帖子

    先说这《一园青菜成了精》吧

    这是根据一个北京童谣而画的绘本
         
    先上作者简介 · · · · · ·   周翔,1956年生于陕西凤翔,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任《东方娃娃》主编。1992年参加中国现代绘本原画展——社团法人日本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JBBY)、日中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等主办。1998年作为江苏省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协会的理事前往日本进行交流。
       其创作的绘本《小猫和老虎》1987年获全国儿童美术邀请赛优秀作品奖; 《泥阿福》1992年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一等奖;《贝贝流浪记》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第一届小松树奖;《小青虫的梦》获1995年五个一工程奖;《当心小妖精》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第二届小松树奖。2006年《荷花镇的早市》在日本、中国同时出版。

    再来谈作品,这个绘本是根据北方童谣创作的,但是加上中国特色的山水写意手法,聊聊数笔,就把这些个平时我们常常看到的菜啊变成了人, 不但变成了人,还成了有个性的人。画者的功力很深厚,都是绿的菜,要怎么表现?你一看画面就知道了,这就是军队啊,大家排列整齐的;那成了精怎么表现啊?就是连根飞向空中,太形象了,我们印象中的妖精不都是这样的飞来飞去吗?小葱青秆绿叶儿长得直,正像一根银杆枪;韭莱的叶片狭长而扁平,如同两刃锋。大蒜成熟后的裂瓣,辣椒的浑身红通通,茄子的紫涨圆滚,都成了战斗的结果,让人读出意料之外却又不得不信服的荒诞。
    作者画得好,当然这和童谣本身的创意有关,童谣写得好,不用看绘画,也能够想象得出这个场面的热闹,而且也不是胡乱写的,都是按照这些个蔬菜的个性来写的,像萝卜了,因为个大,头大,头上还有萝卜缨,感觉像将军,像当官的,白莲藕这个让我想起了白莲教,可想这个童谣的产生也是是那个时代吧,又在查了一下,果然是讲的这段历史,难怪了。

    贴一段网上找到的评论:

     这段历史很复杂,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白莲教是中国近代第一帮派,宋代就开始了,最初源于佛教的净土宗。主要的成员都是一些被压迫的小人物,农民,车夫,小商贩,屠夫等等。这个故事讲起来几天讲不完。我们还是回到图画书,再来听听这个童谣,就会觉得妙不可言。  好故事就是这样,小孩看了笑哈哈,了解这段历史大人看了却又苦笑不得。白莲教起义时清朝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彻底结束了清王朝的鼎盛时代,说起来却像是一场闹剧。清朝大家都知道,盛行文字狱,这样好玩的童谣出自北京,是有历史原因的。

    谢谢当妈,绘本里的内容如下: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
    豆芽菜跪倒来报信,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
    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个倒栽葱
    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啦上了阵
    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莲藕斗得劲头儿足,胡萝卜急得搬救兵
    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隆隆三声响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看抵不过,一头钻进烂泥坑


    下面是北方童谣的文字内容如下:

         出了城门往正东,
      一园青菜成了精,
      绿头萝卜坐大殿,
      红头萝卜掌正宫。
      江南反了白莲藕,
      一封战表打进京。
      豆芽菜跪下奏一本,
      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白菜打着黄罗伞,
      芥菜前面做先锋,
      小葱使的银杆枪,
      韭菜使的两刃锋。
      牛腿葫芦放大炮,
      绿豆角子点火绳。
      轰隆隆大炮三声响,
      打得辣椒满身红,
      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扁豆扯起棚,
      打得大蒜裂了瓣,
      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豆腐尿黄水,
      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见害了怕,
      一头钻进泥土中!
    一园青菜成了精-1.jpg
    一园青菜成了精.jpg
    一园青菜成了精-3.jpg
    一园青菜成了精-4.jpg


    另外把网上找到的一个作为课外阅读吧,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这样手工一下。

    下面
    http://landaishu.zhongwenlink.com/home/blog_read.asp?id=11543&blogid=56937


  • e.灵

    2010-10-19 14:16:02 使用道具

    《一园青菜成了精》我们是去年在图书馆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安静的图书馆里一个小姑娘笑的嘎嘎的。。。
  • tigermom

    楼主 2010-10-19 14:40:58 使用道具

    回复 charming 的帖子

    当妈提到的3本绘本前面两本我都看过,不过因为文字比较长,暂时还没有给孩子读过,也没有认真研究过,但是仔细想想两本书的风格很像,难不成也是同一个作者画的?后面那本应该也是同一个作者, 又Google了下,真的都是一个作者:

    Robert McCloskey (September 15, 1914 – June 30, 2003) was an American author and illustrator of children's books. McCloskey wrote and illustrated eight books,[1], two of which won the Caldecott Medal,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s annual award of distinction for children's book illustration.[2]

    这里说到的两本凯奖作品,应该就是《给鸭子让路》Make Way for Ducklings. 和《Time of Wonder》(这本中国好像没有引进),这两本只是获得奖章的,获得凯奖荣誉的还有《小塞尔采蓝莓》Blueberries for Sel ,《海边的早晨》(One morning in Maine),和JourneyCake,Ho!
    time of wonder.jpg make way for ducklings.jpg




    One morning in maine.jpg blueberries for sal.jpg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high5 + 50
  • charming

    2010-10-20 10:09:17 使用道具

    《一园青菜成了精》当当也是边看边嘎嘎笑。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背景。学习了。不过这个童谣貌似有两个版本。虎妈前面贴的是一种,我在绘本里看到的是另一版,改成了“隔壁莲藕”,当时读着也没觉出来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
    豆芽菜跪倒来报信,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
    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个倒栽葱
    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啦上了阵
    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莲藕斗得劲头儿足,胡萝卜急得搬救兵
    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隆隆三声响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看抵不过,一头钻进烂泥坑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tigermom + 20
  • shiehjjulia

    2011-1-7 08:46:25 使用道具

    好羡慕收了很多原版绘本的家庭啊!我也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 wennuan

    2011-1-8 13:15:06 使用道具

    学习过了,很是佩服呀!
  • piaopiao

    2011-5-20 22:00:08 使用道具

    看来绘本还是的多买呀。
  • 天才二宝妈

    2011-5-20 23:48: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天才二宝妈 于 2011-5-20 23:52 编辑

          对绘本的最初认识真要感谢彭懿那本《图画书阅读和经典》,当我捧起《让路给小鸭子》时觉得爱不释手,太棒的图画书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走上收集绘本的“不归路”。
          我蛮哈Jan Brett和Bill Peet的绘本,这2位作家是在收集汪培珽书单中熟悉起来的,觉得一个细腻复古,代表作《帽子》已引进,另一位作家很多故事都好有趣。在阅读孩子的绘本时自己就一头栽进去了,我非专业人士,说不出很多理由,可是好多名家绘本都让人很是喜爱,连带会跟着找来他(她)的其他作品,一饱眼福。
           我蛮喜欢有喜感的故事绘本,各么首先要提的就是《傻鹅皮杜尼》,偶很爱那种钢笔画,故事更好笑。这样喜剧感的还有《Harry the Dirty Dog》,我又跟着追了同一系列的其它几个Harry的绘本,都没让我失望。
          喜欢《三个强盗》连带喜欢上汤米温格尔,只可惜引进的很少,我又跟着收了《克里克塔》和《月亮先生》以及台版的《哈拉老爹说故事》。
           还有安野光雅,最先看的并不是他最著名的《旅之绘本》,而是《喜欢大的国王》,感觉画风很独特,很干净,且没有日本风格,开始看这本绘本时并没想到这是日本作家的作品。
           林明子绘本属于第二眼美女,我本来并不太哈日本绘本,结果宝宝很喜欢幼幼图画书里她的作品,我就开始关注这位作家,跟着看了儿童之友《神奇的水彩》,包括在《世界的一天》里也看到林明子的画作,渐渐觉得日本的图画书在低幼这块作的确实不错(起码很多比咱们本土的强,偶发现连弟弟都不爱看《婴儿画报》,自己读那些故事都觉得说教味太浓,索然无味,人物表情好单调),另觉得她笔下的孩子确实温暖真实可爱。
           再提到的就是汉斯比尔,我觉得他的笔下小动物画的特别生动可爱,很象一个个的小小孩。最喜欢的就是小北极熊一套绘本,我买了1本后发现自己很喜欢然后都无法割舍,干脆把一套收了。再看到海豚第六辑里有引进了他的另6本绘本,我也正在逐步收集,真希望绘本能一直4折下去。
           伯明翰的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等都挺不错,他们夫妻俩的作品都很不错的,他的夫人代表作有《我们一起去猎熊》、《小宝宝来了》等属于看到我就会收回来的绘本。
           这才发现偶其实是绘本控,很多画家我都很喜欢。还喜欢James Marshall幽默的故事以及古灵精怪的画风。呵呵,不说这些欧美日本绘本了,提提咱们的原创绘本。
            陈江洪的工笔画风的《神马》以及他的《虎王子》我也很喜爱,还有《夜莺》,信谊的好几本原创绘本我都败了,《宝儿》也属于我很喜欢的绘本。我还是很支持原创绘本的,虽然目前还谈不上丰富,有些趣味性可能差点,不过讲究的是内涵吧。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有那么多好书可以看,让我也可以跟着一块幸福下。最后再支持一下原创绘本,真希望原创绘本能越来越多,故事趣味性增强点,把儿时的小人书繁荣昌盛的盛景再发扬光大下去,扯远了!不好意思偶走题了,这个大多是原版绘本,少量是引进,还扯到了原创。
          
  • tigermom

    楼主 2011-6-8 14:46:00 使用道具

    关于richard scarry 的书:

    咋一看,scarry 的书,很多人物,没啥情节,不知道怎么去读它,比如说<忙忙碌碌镇>,比如说轱辘轱辘转,可是如果对他的作品了解得多一点,就会发现,他的作品大多是围绕忙忙碌碌镇来的,里面的主角全是小动物,有猫啊,狗啊,猪啊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然后再赋予这些动物拟人化的个性,看看猫家的几位主角,不就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吗? 然后还有好朋友lowly worm, 除了猫的一家,还有猪的一家,还有Sergeant Murphy, Mayor Fox,Mr. Fixit, Mr. Frumble。。。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各有各的特色,仔细想想这忙忙碌碌镇不就是个小社会吗? 里面的人物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人物吗?

    这样一想,一切都清楚了,这不就是给孩子们讲关于这些人物的一个个小故事吗? 比如说猫一家去度假,度假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这套书,一方面,这些拟人化的角色给予他们角色扮演的想象力,他们喜欢扮家家,扮演成人,而忙忙碌碌镇里面的各种职业,各种各样的人物,每天做不一样的事,不正好是他们喜欢的吗?另一方面,他们喜欢从书上发现细节,那些爸爸妈妈不太注意的细节,而且愿意一遍又一遍地读。 还有,男孩子喜欢的东西,里面都有了吧,汽车,消防局,警所,飞机场。。。全家去度假,和爸爸去钓鱼, 去奶奶家,抓小偷,和爸爸一块上班,这些不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吗?还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听过pencil car吗? 还有pickle car,发挥你的想象力吧,不同的人物开不同的车, even gold bug 还有翻斗车, 卡娃就喜欢边玩车边自言自语地嘟囔着,虽然妈妈听不懂,可能他正和BUSY TOWN的小伙伴对话呢。
  • tigermom

    楼主 2011-6-8 14:46:16 使用道具

    既是作家又是艺术家,作为世界最畅销儿童书的作者,斯凯瑞写了大约300本书。 斯凯瑞的画着重于动作及日常生活的活动,而文本呢侧重于某一特定动作的过程比如说下面这段,也就是说斯凯瑞的书不需要怎么读就能够看明白大概是讲什么。

    "Mrs. Bunny turned on the television to little bunny's favorite program.
    The little bunny turned the sound away up loud and nearly frightened his mother out of her wits.
    Oh naughty bunny."

    斯凯瑞出生于波士顿,爸爸是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就算是30年代大萧条,斯凯瑞的家庭生活环境还是蛮舒服的。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斯凯瑞从小在被爱和被尊重被关心的状态下长大,也反应到了他的书中。在北非和意大利时,他在部队里面为出版物担任艺术指导,编辑和写手,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作品里会有这么多关于军队的内容。

    1950年,斯凯瑞开始为金色小书创作,渐渐地,他的动物主角变得更像人了,而他的画风在形态上更为随意。1963年,斯凯瑞创作了他的BEST WORD BOOK EVER,大开面的书,超过1400件物品。。。1965年忙忙碌碌镇面世了,通过33个故事细节描写了这个小镇的方方面面。。。再后来是字典的诞生, 他也为其他作者画画演绎作品。

    在为金色童书工作了20年之后,斯凯瑞转到了兰登书屋。斯凯瑞的书中的动物主角没有种族特征,所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并翻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斯凯瑞的主角包括Mr. Frumble, Huckle Cat, Mr. Fixit, Lowly Worm 和他们的朋友们都住在友好互助的 Busytown,当走神的兔子先生被水泥困住的时候,他的朋友都来帮他忙。斯凯瑞的书没有情节却有大量的信息,包括了知识的各种层面,比如说学校, 汽车,数数,动物,职业等。 他说:无论我去到哪里,我都在观察,就算是我在机场或火车站的时候,我都仔细观察,记下画面,看人们都在做什么, 有一天,这个画面就会呈现在书中了。

  • 小臭乖

    2011-7-22 14:38:27 使用道具

    还见得很少,没有喜欢不喜欢的
  • 天才二宝妈

    2011-7-22 16:27:26 使用道具

    tigermom 发表于 2011-6-8 14:46
    关于richard scarry 的书:

    咋一看,scarry 的书,很多人物,没啥情节,不知道怎么去读它,比如说,比如 ...

           就是在虎妈推荐斯凯瑞后,我才把他的绘本又拿出来仔细看了看。差点就错过这位好作家了,也明白自己原本对他的绘本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翻译的文字,觉得很不舒服。孩子其实很喜欢读图,就一页页翻着看图,而根本不听我读,他的书翻译后确实也不太好读。哥哥乐于去看《轱辘轱辘转》里的各种各样的车子。这次正好碰上京东的活动,选了几本原版书后才觉得我自己都很喜欢,他的书语言诙谐幽默,图画中充满细节,大多是生活化的场景,让孩子看他的书觉得很贴近生活,我看了觉得很有“过家家”的感觉。
           多谢美女推荐,差点就走宝了我。{:soso_e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