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gjg 发表于 2013-1-1 10:36:15

本帖最后由 zlgjg 于 2013-1-1 10:38 编辑

有人说外地人不懂北上广的情况,那请问,北上广的知道外地的情况吗?
说这个贴子提到的一个"地"的情况。
一,北京的一个农民的地值多少钱?大部分有地的,可以换多少钱,几套房?这些的后续利益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外地的呢?不能比啊不能比。
二,外地的当官的也是人,外地的老百姓碰到的不公平更多。地?谁的?
三,现在外地的有多少真正有地的?大部分没地啊,没地。除了出来打拼真的就可能连饭都没得吃。

最后这一点,恐怕北上广的人都不相信。

其实,人都是自私的。。。。。。。。。。。。。



zlgjg于2013-1-1 10:39补充以下内容:
其实,大部分的中国人只想衣食温暖。

zlgjg 发表于 2013-1-1 10:56:35

所以,
北上广的人,就这个问题,怀着慈悲心理,少说吧。你们感到不公平才多长时日?
外地人,要么努力要么认命。毕竟,这些不是你我这些小老百姓能说上话的。北上广的百姓也只是百姓而已。

xuzhuo_sh 发表于 2013-1-1 19:28:53

本帖最后由 xuzhuo_sh 于 2013-1-1 19:31 编辑

那就不说了!的确,说了也白说!该来的总会来的!

zlgjg 发表于 2013-1-2 02:04:15

本帖最后由 zlgjg 于 2013-1-2 02:16 编辑

接着说故事{:soso_e100:}
班长不乐意给,也坚决不给。
同学们都不服气了,可,怎么办?当时是为人家买的呀,这是人家的了,你有什么办法?
于是,有同学就想办法也买了同样的一套衣服。随着买这套衣服的同学越来越多。
班长很生气:"你怎么能买跟我一样的衣服呢?你们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个性啊?"
可是小山沟没有其他更漂亮的衣服了。
于是,有衣服的同学给班长三个选择:
一,自己努力,出去买更好的衣服。
二,来打一架,看能不能扒下别人的衣服。
三,去找厂家,停产衣服。

还有其他好的选择的班长应该就没必要多说了,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穿的什么。

xi_2926 发表于 2013-1-2 08:18:54

我是二线城市的,但是我也不赞同开放异地高考,这样不利于地区均衡发现,不利于人才培养,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地方的考生普遍成绩高,那是不是将来清华北大被有限的几个地域的考生包了呢?好像也不利于人才流动吧?

anita_suen 发表于 2013-1-2 13:28:16

最苦的是中国的娃是中国的父母,谁让咱摊上这体制呢?只能适应{:soso_e115:}

罗一一妈妈 发表于 2013-1-2 17:04:28

我作为一个打工族来说,我并不想占有城市的教育资源,可是谁叫我是孩子的妈呀,我们留在城市工作,如果孩子要回家参加高考,这意味着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离开我们。看到太多的留守儿让人担心的现状,大家都在这叫嚣不公平,如果我们的国家还不早点拿出一点实际的东西来,将来的不确定可能会更多,社会可能会更混乱,就我看到90年代的留守儿,目前很多都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灿烂阳光 发表于 2013-1-2 21:47:10

虽然我们看到北京的孩子考进大学的比例好像很高,分数很低,其实有些内幕是外人看不到的。北京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上辅导班,不是近几年开始的,好像80后的孩子就开始了,试问,二线城市有几个80后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上辅导班,别跟我说一没钱二没这种班,主要是没这种需求,二线城市的孩子进小学初中都非常容易,如果有个关系,进好学校也没问题,但是在北京,多大的官都不算大的地方,不仅要找人,而且孩子还要过得去,谈钢琴、学画画等等,因为在入学的时候,看着别的家长领着孩子进入各个才艺区域的时候,站在那里的你就感觉自己和孩子跟傻子一样,看着别的孩子吹拉弹唱有模有样的时候,根本就是摧残人的心智。从我或者我的弟弟妹妹们身上,他们的童年还是比较愉快的,至少在小学6年里,你是除了上课就不需要在上额外的辅导班的。我的弟弟妹妹是80,90后的人,一样可以考上北京的一本院校。而北京的孩子,从4岁开始学才艺,上小学后学奥数公英-有用吗?他们真的是竞争在起跑线上,其实到终点的时候,大多数都已经精疲力竭。北京还动不动搞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减负、什么社团、可是参加这些活动对于高考分数非但不加分,反而牵扯了孩子们学习的经历。而外地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甚至有明目张胆的魔鬼高考训练营之类的,北京敢吗?好多北京的家长反对,也是觉得不公平,北京的学校总是搞什么素质教育,孩子根本不能全心去学习,最后却要分数说话。最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多出那么多人跟孩子抢名额,这些家长能不担心吗?
不过,地方保护肯定是有的,连美国都有地方保护-本州的学生上学学费优惠或者免费,更何况中国。

liuna0724 发表于 2013-1-3 08:24:29

这个帖子,火药味好浓……

lingying000 发表于 2013-1-4 15:55:51

北京的学区房,我们去年没下手,现在想下手,晚了。
什么出去遛弯吃个火烧,房价上涨了20万,都弱爆了。
你知道海淀一个学区房,一夜之间涨了70万么?

在这个高校林立,全国精英厮杀的地方,孩子爹妈都是压力山大。
想公平高考的,你自己先考过来吧。

gedatou2007 发表于 2013-1-4 16:16:30

来看看 !!!

echozhang 发表于 2013-1-7 08:51:10

我是外地考大学到北京 毕业留北京的
高考时比北京同学也至少高100多分,但是经过多年之后心中也有两个问题:
1)当年北京的同学入学成绩是不怎么样,可是无论眼界思路理想志向都比我们这些外地孩子高了不止一点半点(这当时可不觉得,毕业10年后才发现。)学习绝不代表一切啊。大家要有兴趣我可以说说他们都在干嘛
2)现在我的孩子是北京户口了,按理说我该放心了,考试录取分数不是低了吗,可是现在从幼儿园就开始打破头,身旁的3岁的孩子一礼拜上7个兴趣班的大有人在,从幼儿园升小学到小升初到中考,摆在面前的是一座座大山,简直有时候我都觉得喘不过气来。哪有一点身在大城市面对未来不担心的感受?
我当年高中毕业时,我们学校比四中好,全国排名第三(还是容忍了四中的照顾成绩后),一本率98%以上,我们班的平均分更是可以直接升北邮(那时在外地,北邮火的呀,只比北大低20分,比清华低30分),话说我考上这个省重点也没那么难。但现在,想想我的娃能不能考上四中?完全不敢想,因为这一路上无数的从小学开始的拼爹、拼时间、拼资源、最后还拼娃。

所以还真挺感慨的。
好像说跑题了,呵呵

我爱孩子 发表于 2013-1-7 08:58:49


  LZ的言论跟当年的种族歧视言论差不到哪里去!!

  中国人凭什么要分三六九等?!

  我提一个建议:

  1、为保证大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地方所属高校原则上只接受本地考生;

  2、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之外,其他的985、211院校按各省(市、自治区)考生比例确定录取名额。

  你看如何?!

paulinaliu81 发表于 2013-1-7 09:11:26

除了教育,其他公共设施都不够用了,现在的上海,绝没有10几年前的舒服. 看个病要么选择凌晨排队,要么挂个300左右的特需,要么请一天假.生小孩的时候虽然离医院住得很近,就祈祷不要交通高峰的时候发作,10分钟的路程没有三刻钟都开不过过去.如果生在上海当然不希望无止境得开放.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上海已经不是上海人的上海了,更不是全国人民的上海,是有权有钱人的上海,所以小P民也没什么好讨论的.

echozhang 发表于 2013-1-7 09:20:21

本帖最后由 echozhang 于 2013-1-7 09:23 编辑

看了大家的详细回复,我突然有讲个故事的冲动,虽然好像还是跑题。

我现在的同事里有两个把孩子送到了中关村3小,送到这个学校的可不是一般人,因为在北京的就知道,它是不是最好不知道,但是应该是最难进的。北京小学有句话,叫东城的学校、西城的老师、海淀的父母。就是在说海淀父母的疯狂。而海淀最疯狂的小学非中关村三小莫属。话说你刚到海淀万柳区域附近,就会被满大街贴的各色补习班广告及各色补习班及带着补习的家长和孩子逼得透不过起来。这个小学的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全职妈妈。大家都在拼。据我同事讲,一天从早到晚接到老师的短信,又做什么题啊,什么家长在论坛上发了PPT要看啊什么的。我表姐一同学,博士毕业,为什么要在清华任教啊,就为了孩子上这个中关村3小。我这么说大家大概对这个学校有个了解了吧。

现在要说的是他们的孩子都被选上了金帆乐团,这个乐团也很有名的。话说被选上时也非常高兴。结果怎么样,现在两个孩子都4年级,早就不去了。话说一个孩子选上的是合唱,这个合唱啊,从二年级起,每周2次,寒暑假就要天天去,关键还有不断地淘汰。有个孩子一直坚持(在北京小升初的压力下用这么多时间一个合唱简直是不可想象,简直比什么钢琴、英语花的时间还多),就是为了小升初时能有用加分啊。结果坚持到4年级暑假要升五年级了,这个时间也很关键,因为要小升初需要最近几年的成绩和奖项,想着五年级合唱有个团体奖就可以小升初了。结果在4年级暑假时被淘汰了,之前的辛苦就白费了。结论是我的两个同事都和我说早就看明白了,决不能让孩子去啊。

我带孩子看了2次的杨鸿年的儿童和女子合唱团的演出,当时我朋友还说这个好啊,不知怎么能报名,将来孩子也能便于小升初啊。可是那个合唱团,要差不多会7国语言,想想那竞争和排练频率吧。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考研名言:通往致福轩的路上有无数冤魂,而且死的都是高手。

Shiny妈 发表于 2013-1-7 09:21:18

都说北京上海分数线底,我上大学时班里最低分是北京的,比最高分江苏的低了整整100多分啊。要是真放开了,我立马包袱一打上北京打工去,俺妞上北大清华能低100多分呢,老妈子苦点不亏

Shiny妈 发表于 2013-1-7 09:27:03

周鱼 发表于 2012-12-31 1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根本不可能完全开放,就像一辆公交车能挤上的人是有限的,满了就得强制关门,否则大家就摽门往上挤,车 ...

这个在理,真的开放了,还不是便宜有钱有权的

Shiny妈 发表于 2013-1-7 09:30:05

sweetberry 发表于 2012-12-31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上广的孩子一般的成绩能上北大清华啊?也要很好的成绩好不好!其他省市的孩子考分非常高也能进北大清华 ...

是的,绝对是100多分的差距,记得那处著名的故事吗?400多分的北京人上了大学当经理,500多分的山东人高考落榜当了民工

我们都爱晴晴 发表于 2013-1-7 09:35:28

当时读高中的时候也很向往大城市的大学,读的也很辛苦努力,虽然高考分数也不算低,但是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流落到这个小城市。当时情绪低落了很久,也抱怨过很多高考制度。这么多年下来对这里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节奏不快,生活很惬意,没啥不好呀。
对于开放高考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问题,也说明是进步。
对于以后我的孩子我还是不主张去大城市打拼,多累呀。

zhwhyx2002 发表于 2013-1-7 09:44:16

快点移出去吧,少你一个不少。

my100 发表于 2013-1-7 10:14:32

在一线城市孩子真的是从出生开始就接受游泳、亲子等一系列教育,多累啊!4岁的儿子就常常对我说:“妈妈,我累,我有好多好多作业,我先做那个呢?”
幼儿园要面试,学前班也要面试,升小学要考试,在所谓考试的背后又是找人、黑幕,除非你特优秀!
儿子找幼儿园的时候公公婆婆在这里,他们到处跑帮忙找,回来说一个月的托儿费相当于1个人的工资(老家)。在老家输个液几十元,在北京没有200元下不来,他们接受不了。所以哪有公平与不公平之说呢?

everyday99 发表于 2013-1-7 12:02:16

我的观点是:

1、作为上海人,我不反对放开异地高考,反对也没有用;

2、我认为在父母长期工作、纳税、定居的城市享受教育资源、参加高考,是合理的;

3、我不认同高考不一样的考卷、不一样的分数线就是不公平,更不认为北京上海的孩子考分不如山东之类的地区高,说明他们没有资格享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4、大城市教育资源的摊薄和大量外来人口子弟攻占公办中小学,造成大城市公办教育质量的大幅度下滑,是已经被证明了的事实,我相信开放异地高考,也不会成为很多人梦想中的美景的;

5、不增加教育投入,盲目放开教育移民,摊薄教育资源、加剧分数竞争,只会在应试教育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公平正义我们是看不到的,教育倒退倒是可见的。

5、

乐小乐 发表于 2013-1-7 12:09:08


楼主要是有公平的意识就不会有这样的理解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要开放异地高考了,大城市的家长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