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2 15:04:22 使用道具

    88、《 该怎么对你说,我的孩子》  古道西风
         我亲爱的孩子,你在一天天地长大,跟你一起长大的还有你的书包。而且,在将来的几年内,它还会随着你的身体、年龄一起增长。那书包与你们的身体非常不成比例,不协调得刺眼。每天,看着你背着那个大书包走出家门,我都有一种感觉,你们并不是去上学,而是去战场上拼杀,你们的书包就是用来攻克堡垒的炸药包。无色无味的硝烟,弥漫在你们懵懂的脑袋里,飘荡在含苞待放的岁月中。表面上你们是一脸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默,只有在过早锁紧的眉头上,偶尔会闪现出一抹天真烂漫。
      早晨,太阳睡眼迷蒙地伸着懒腰的时候,你们已经走在了上学的路上,万家灯火则是你们归途的风景。去也匆匆,归也匆匆。匆匆而朦胧的背影就是你们少年时代的经典素描。
      大人们天天都在喊“累”,其实你们也累,只是你们没有喊出来,因为你们不敢。但是,在你们那硕大的书包上,在你们那铺天盖地的作业、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考试里,在每天的八节课里,在灯光下你们伏案的弱小身影里,在你们倦怠的眼神里……我都看见一个大大的“累”字清晰地呈现着。不仅如此,还有校门之外的其他各种“班”,又把你们那点可怜的剩余时间全部吃干榨净了。在一片“减负”声中,你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了,你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知道,这并不是你们想要的生活。考试、分数、升学,这是一个由社会、教育体制、成人搅起的巨大旋涡、怪圈,你们就那样无辜地被卷进去,不由自主地沉浮,疲惫不堪地旋转,无法也无力自拔。看看你的同龄人在考试中用“不仅……而且……”造的句子吧:只要我成绩不好,不仅要受骂,而且还要挨打。第一次看见这个句子时我笑了,那个笑的味道很苦。其实要想真的给你们减负,不仅要有减负的机制,还要有减负的环境,更需要父母们先给自己的思想减负。可是这一切皆为口号,只是飘浮在半空中的美丽泡影而已,至少在你们的学生生涯是无望了。至于哪一代孩子有缘、有幸享受“快乐的学习”,还是个未知数。
      少年,应该是个彩梦缤纷的季节,可是你们已经没有自己的梦了。你们的梦境早已由社会和成人为你们描绘好了内容,只需要你们按图索骥去做就是了。在你们的面前,冷酷地横亘着一座又一座山峰或者堡垒——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等待你攀登,或者扛起用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知识捆绑成的炸药包,把它们一一炸毁。你们已经沦为考试的机器,被日益沉重的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享受灿烂的阳光、碧绿的野草。我真的担心将来你们长大成人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时发现里面的内容竟然只是书本、教室、辅导班,我担心你们会发出“还我美好少年”的怒吼。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谆谆教导并没有错,学习绝对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学习,原本应该是在知识海洋里恣意畅游,是在文化花园里诗意栖居,是对神秘世界兴趣盎然的探索,是婴儿咂咂有声对乳汁的香甜吸吮。可课堂上的你们,却如流水线上笼子里的鸭子,张着嘴被一勺一勺机械地灌进食物。没有人想过灌输给你们的那些东西你们能否消化得了,能消化多少。学习之于你们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学习对于你们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那是一场马拉松,绝对不该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而现在,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拧成的鞭子正在驱赶着你们用百米的速度去跑马拉松。那鞭子也在抽打着我,让我这个父亲无可奈何地成为帮凶,比如:为你择校,给你购买学习资料,送你去作文班。再比如:你的考试成绩成了家庭的晴雨表,为你排名提前而喜,为你学习退步而忧。再说说你们的老师。教师,原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然而,问问你的老师,现在还有几个人愿意认领这顶桂冠?他们绝大多数是羞于面对,甚至是不敢面对。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体制下,他们不仅不是在塑造美好的灵魂,而是在辛勤地扭曲、摧残着你们这些花朵的灵魂。当然,这绝非教师之过。
      还有,即便如此,却还有那么多的穷孩子连跳进“旋涡”、被“扭曲”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他们只能贪婪地看着你们的大书包,羡慕地盯着你们走进学校的背影,隔着铁栅栏饥渴地倾听你们朗朗的读书声……
      总是有“素质教育”的雷声在耳边不断地轰响,却始终未有一颗“素质教育”的雨滴飘落到你们的头上,甚至连一丝云影都没有。我知道你已经很累,时间很紧,不应该再给你新的重压。可是不行,我必须得提出新的要求。因为我想要的绝不是一部只会读书、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有着健美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活生生的女儿。我绝不允许你畸形地成长!因此,希望你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好好学习生活,好好学习做人。这些对于你的将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和谐的人才能打造和谐的人生,只有和谐的人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太阳一出来,它们就开始奔跑。狮子妈妈在教育小狮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得饿死。”在另一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小羚羊:“孩子,你必须得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你就要被它们吃掉。”很多父母都在用狮子妈妈和羚羊妈妈的话来启发、教育自己的子女,可是孩子,我并不想用这样的故事来激励你。那是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该是你死我活的。用这样的法则来解释人类的竞争,用这样的事例来激励孩子们去拼搏,不仅愚昧无知,更是兽性残酷的。我也希望你奔跑,但绝对不是为了掠夺、残杀或者逃命。奔跑,只是为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被社会发展的潮流抛弃;奔跑,只是为了积极地、合理地去争取,为自己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和幸福;奔跑,只是为了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更多的风景,丰富、深刻生命的内涵;奔跑,只是要踏出几个清晰的脚印,给没有意义的人生创造出一些意义来。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调是匀速的,步伐是稳健的,步韵是和谐的,步态是优雅的。那才是真正的、积极的、健康的生命的奔跑。
      说到狮子和羚羊,我倒荒唐地希望你不是我的女儿,只是一只小鸟儿。背上没有书包,翅膀上没有学习的负担。每日,自由地在蓝天飞翔,尽情地嬉戏,呼吸着原野最自然的清香,累了就随意栖息在或轻灵飘逸或俊朗挺拔的枝头,欣赏着一朵同样没有文化的花的纯洁微笑,和花、草、树一起勾勒出大自然最原始的美丽。只需要轻轻扇动上帝赋予你的翅膀,就可以飞度一生。可这只能是一个梦,所以你还得继续奔跑,我的孩子!
      我只是希望,在跑过绿草地的时候,你能小憩,让那蓬勃的生命滋润一下你枯燥的眼睛;在花园边,你能坐下来,让那些缤纷的色彩渲染一下你单调的生活;在落叶纷飞的树下,你能驻足,感悟生命的韵律和从容;在漫天飞舞的雪花里,你能停下匆忙的脚步,体验自然的奇妙和精彩;你能够时常静下心来,听听鸟儿的歌唱;你能够想着抬起头,仰望深邃的星空;你能够仔细地看看勤奋的蚂蚁,像它们那样学习;你能够认真地看看快乐的蝴蝶,像它们那样生活……
      我只是希望,在你的花季生活里,尽可能多地有一些与“少年”两个字相符、相称的内容。在将来的回忆里,能多一些色彩,少一些遗憾……

    (摘自《读者》2008 第11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2 15:09:22 使用道具

    89、《你凭什么上北大 》贺舒婷   
           未名湖边的桃花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无数次梦想过,陌上开花的时候湖边折柳的人群里会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彷徨。
          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却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把自己废成了一块废铁。上课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观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敌的深渊。于是下滑,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堕落却无力去改变。习惯的力量的确大道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我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那只是给自己自甘堕落所找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当时没有任何人来指着我的鼻尖骂我,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像这样玩完你的一辈子,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有时候我想,然后是极其嘲讽般的不屑,不屑以及自以为是的洒脱——谁稀罕谁。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就像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那样,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请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请不清楚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
          可是,在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低谷。一切就像滑楼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的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路,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一年,365天,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2,一年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走向母亲的怀抱,一年可以让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和终了。可是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话。所幸,并不亏,也并不晚。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科。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只有三人,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概念?当我现在大学同学颇为自得的告诉我他们中学的班级北大清华一走几十个的时候,我轻轻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三个人全是复读生。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讽刺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绝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时候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就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这样吊儿郎当的过去。
          可我还是低估了过去那一年给我带来的影响。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仅有的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面,12名和120有什么区别?
          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孩子,瘦瘦小小,戴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和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嘛,我要是像你们这样刻苦努力早是市里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仍然对她不屑      一顾。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
          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分量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现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考试非常能说明问题,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仍然对她的话不置可否,我当时面无表情的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静地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你只是不敢像他们一样去努力去刻苦,因为你怕自己即使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反而遭人耻笑,你宁可不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对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懵在那儿了,因为她说的那几句话。“你只是懦弱……”当时的感觉是雷轰一样把我整个人震住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确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言语无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达的。你只能通过结果来想象,也只需要通过借结果来想象。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试一试自己那样刻苦那样努力的去学上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却承诺不起。我只是抱着一个念头,试一试。
          然后迎来了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之所以说它戏剧性,只因为就像难以想象唐僧不再啰嗦孙悟空不再好斗猪八戒不再贪吃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十点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其实并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的。我去一点一点地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要想在几天里改变365天来形成的习惯,太难;而要想在一个月里创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来,也太难。习惯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话说的,“心思平原放马,易放难收”,野惯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来,谈何容易?常常做着做着就忍不住了,心开始浮躁,眼神也开始飘离,好几次差一点就要放弃。只是,在那个最危险的边缘晃荡的时候我总是压一压,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相当傲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来会不如哪个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做不到,我就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的事。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已久的期中考试,至今我仍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抱着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茫茫的看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吗?为什么心里空空的没有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风险太大,我怎么安得下心?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瞠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
          你永远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有多么重要。知道成绩是我出乎寻常的平静。那时我才明白原来激扬和呐喊的冲动到了极点只是平静。当名字出现在了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从此我再也没有去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的,只有一个词:刻苦。
          我坚守着那些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我始终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即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远的连在梦里都看的不真切。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文科生,而在他们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伸伸手还能够上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而我只要北大。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我的志愿——如果可以称之为志愿的话。我只想把所有的力量都积蓄起来。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的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的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的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眼睛静静的看着远远的天空。我默默在心里说:“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居然可以把人的潜能激发到那种地步的。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我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像头老黄牛。事实上无数次我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高中5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把一本书也背上6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上最伟大的一种品质。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远处的天空。后来发现在对面的建筑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吧。我不确定。可就是那句话陪我走过了高三最后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体会去实践而且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而过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和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的让人怀疑冥冥之中可有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乃至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事实锤炼的坚不可摧,无论是吟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奢侈的如同凯撒大帝的绸衣,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会是徒劳吗?
          当这个锥心的问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次次猛烈叩击起了心门,每个人都难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于是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里——为的是有朝一日的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袋,干燥的手指,焦虑的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子被悄悄收起,因为不忍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在汪洋恣意般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上帝无言。无言微笑。微笑告诉我,你,心甘情愿。是的。我心甘情愿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平坦也好崎岖也罢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被咽下去,所有的豪情被收起来。我像一头二月黄牛,默默踏步,无声前行。当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时,香格里拉已经幻化成心中恒远而朦胧的梦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让这梦想不再“美人如花隔去端”,哪怕青冥长天,纵然绿水波澜。
          踏入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这是一种自信,莫如说这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招一个名额,为什么不可能是我?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不可能发生的。
          考完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依然匆匆的人群,心里依然空无着落。眼睛因为泪雾而模糊,视野里的东西却越发清晰。这在科学上有解释,我却宁愿相信是因为一切真实的感知都要以泪水和苦痛作为代价。是的,我们总是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在能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如果你所在乎的东西值得你为了它而付出一切,那么所有的放弃只是分娩前的阵痛。总要有所取舍的,蝴蝶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暂,是因为它的翅膀太过精致了。有时候,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关键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了这想要的东西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而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蜕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那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顽固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骛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忍和毅力,曾经的执着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重+尊敬你自己。真的,在这个过程中,请允许我重复一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是我自己。Nothing is impossible.这是我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尝试中得到的东西。而且我也相信,这也将会是使我终身受益的东西。在这里,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Nothing is impossible.


          心中,隐约的感动,甚至因为听了班主任的朗读,突然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真的觉得和我有太多相似之处,只是如今的我依然有些迷离,我能够深刻的领会到她当时是怎么样的一种苦,之所以想要流泪,是因为我为她感动,有种对艰难磨砺的敬意。我知道,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的做到,但是我想说,我要试着去做,我只想说达到我的目标我就知足,毕竟只有170天了。感谢这样一个人如此深刻的告诉我我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摘自 《读者》 2010 第24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2 16:40:15 使用道具

    90、  《对月》    贾平凹  
    月,
    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儒,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摘自《意林》2010 第1 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3 14:02: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14 14:09 编辑

    91、《“微课程”模式》吕莉
       人们忽然感到,我们的生活被“微”化,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文化”悄然诞生。新近加入“微”家族的是“微学习”和“微课程”。
        比尔·盖茨说:在未来,让一大帮孩子坐在教室里听教授讲课,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件相当过时的事。
        在中国,“淘课”、“学术粉”近来成为时尚流行语。以网上“淘课”热为标志的民间“充电”行动就此掀起。网友们自发地在网上成立学习小组,“学术粉”也应运而生。不仅如此,美国网络公开课甚至开始改变一些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出版传媒新业态不断涌现,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着大众阅读习惯。科技与教育相融合,改变着教育理念,改变着学习方式,改变着教学方法和手段……

       “微课程”在国内外迅速吸引眼球
        比尔·盖茨说:在未来,让一大帮孩子坐在教室里听教授讲课,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件相当过时的事。他主张对高等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提倡高等教育向混合式课堂挺近:学生可以在家观看明星教授的视频作为家庭作业,然后利用课堂时间参与到各种团队项目和其他交互类的活动中。他认为未来的课堂,只是观看视频和分享讨论。2012年6月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姆·汗在TED大会上发表演说,题目是“让我们用视频重塑教育”,比尔·盖茨评论说:我认为你遇见了教育的未来。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在“聚焦教育变革——2011中国教育信息化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教育变革——全球趋势和经验》的主题演讲,提出“未来有个很大的趋势,我们把它称之为——颠倒的教室”。这些都预示着,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支撑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将发生变革。
        可汗学院的使命是帮助各年龄段学生加快学习速度。现有提供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和天文学等科目,超过2000段的教学影片。每月都有上百万的学生在网站上使用这些教学影片,每天的观看量一般是10到20万次。
        TED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它的理念是:用喝一杯咖啡的时间,看一段非常棒的演讲,知识就这样快速传播起来了。TED大会演讲人均是在科学、音乐、文学、设计等领域的杰出人物。演讲时间通常限制在18分钟以内,演讲内容涉及广泛,是关于演讲人对社会、技术、人的思考和探索,观点鲜明,视角独特,开门见山,区别于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截至2010年4月,TED机构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约650场大会演讲视频,超过五千万的网民观看了TED大会演讲视频,观看次数超过1亿次。
        YouTube网站每分钟上传20段视频课程,每天有十亿段视频课程被点击收看。iTunes U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开课网站。网易公共课平台于2011年1月18日正式宣布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将共享该联盟全球200多所名校的高清课程资源。新浪教育频道是国内最大的中文公开课平台之一,囊括了1300节公开课视频,没有翻译课程200多节。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简称CORE)通过镜像或链接课程已达17000多门,年点击率达到了1000多万次。“爱课程”网,据教育部信息,未来五年,国家将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和科学学院(Penn School of Art and Science)首推60秒视频讲座,目前已经有42个课程。MIT的《电磁学》早在2002年就推出,现在这个课程以20分钟左右的中短课程为主,效果良好。iTunes U上校园外课程,如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课程几乎全部为1至2分钟的微型视频课程。新浪全新推出的15分钟一节的“泰德”系列课程短小精悍,比起之前哈佛、耶鲁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课程来说,要点集中、直奔主题、信息量密集,是快节奏工作生活的都市人的佳选。英国开放大学也推出“60秒”系列“微课程”,将一系列复杂而有趣的数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制作成时长为“60秒”的系列动漫“微课程”,标题简洁,语言幽默,动漫形式的表达,受到学习者喜爱。
        我国“微课程”在广东省佛山市开始兴起。代表人物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等。他们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在中、小学教学中研究开发“微课程”。2011年4月,佛山市教育部门向全市教师首次征集“微课程”作品,仅1个月时间,就收到教师提交的1700份“微课程”作品(至今超过5000份),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引发佛山市“淘课”热潮。佛山市的“微课程”热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重视。2012年秋季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程作品征集评选大赛。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教育部发布“微课程”评审最新标准。“微课程”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12月28日,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发布“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将“微课程”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内容涵盖基础教育、文化教育、家庭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技、林业科技;科普知识、医疗保健、商科法律、生活艺术;中华文化、宗教信仰、哲学人文等领域,满足社会大众学习的各种需求。“微课程”从提出概念到现在,只有短短两年左右时间,至此,“微课程”已迅速完成从小学、中学、高校,直至社会大众的覆盖。
        “淘课”、“学术粉”近来成为中国时尚流行语。以网上“淘课”热为标志的民间“充电”行动就此掀起。网友们自发地在网上成立学习小组,“学术粉”也应运而生。不仅如此,美国网络公开课甚至开始改变一些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牺牲了午睡时间,坚持每天看一课,热捧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剧”“韩剧”;有人干脆把视频下载到手机上,利用排队、候车、上下班途中等时间“欣赏”。豆瓣资深网友“一只特立独行的猫”还发起了“每天早起一小时,网络公开课天天上”小组。为了响应“早起一小时”的倡议,很多人都在凌晨五六点钟起床,听完课再去上班。
        吉林一所希望小学的教学校长评价说:“微课程”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受。它能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遇到问题马上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微课程”。时间上,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适合碎片化,短时间学习受到学习者青睐。

       “5分钟学习”模式
        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微某某”格式的词从2010年热到2011年。“微电影”“微小说”“微招聘”“微访谈”“微生活”等名列其中。人们忽然感到,我们的生活被“微”化,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文化”悄然诞生。新近加入“微”家族的是“微学习”和“微课程”。
        “微学习”(microlearning)一般是指微观背景下的学习,比如教育和培训,广义上理解,“微学习”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从字面上理解,“微学习”就是碎片化学习,一次只学一点。“微学习”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微课程”(microlecture),其起源可追溯到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开创的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微课程”就成了世界各国课程开发的一种新趋势,它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既有主题又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微课程”一般不是根据学科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大部分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编定,也可称为专题。2008年秋,有“一分钟教授”之称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他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而我们将对这一进程进行监督。因此,“微学习”区别于“微课程”。
        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方式被称为“5分钟学习”模式。“5分钟学习”不是简单地指每次学习时间仅有5分钟,“5分钟”强调的是“微”的概念,即短时间学习,碎片化学习。“5分钟学习”模式主要特征是:时间短,每门课程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15分钟;内容“微”,一次只针对一个问题、概念、主题或活动,构建教学内容;容量小,容量仅数兆至数十兆,主流网络媒体格式,载入快,便于终端携带;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5分钟学习”模式是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这种模式改变了现有的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去研究、发现和建构知识。就教育而言,因材施教,用科技的力量使教学更加朝向人性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种模式是“微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下,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任务,学习已成为每个人必须终身从事的事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5分钟学习”模式更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更能满足社会大众广泛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实现泛在教育。
        提供数量众多,内容广泛,质量上乘的“微课程”是实现“5分钟学习”模式的基础,“微课程”的广泛应用也促进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有效实施。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3 14:10:2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14 13:54 编辑

    92、《等不及的中国人》  袁岳 张军

         米兰·昆德拉在《慢》中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在慢的世界中,游吟诗人与乡间小道为唯美意境锦上添花。在目下现实的世界里,关键词却是科学技术的表征——时间、效率、速度……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6%。“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每小时486.1千米的高铁速度汇集成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而如此壮观的中国速度背后,是13亿中国人着急的步伐:急着赚钱、急着成功,怕一切来不及。无怪乎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中国人“荣登”世界上最着急、最没耐心的地球人。
        张爱玲女士曾言,出名如果不趁早,即便最终达成也不痛快。这恐怕说出了目下中国人着急、趁早背后的心声。我们让孩子上课外班为了将来的好工作;我们的年轻人着急买房为了给自己的奋斗一个落脚;我们崇尚快餐、快时尚和快文化,也无不是因为我们被按下了快进键,怕一切来不及。中国人的时间观在近二三十年被提速无数次,已经停不下来了。我们需要的是时刻看着钟表,计划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双收、一夜暴富、尽早退休……
        着急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我们在追求速度时无暇他顾,以致与人生的乐趣擦肩而过;我们为享受早早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可能面临更多意外和挫折。我们正在快速地消耗着自己的人生,等真正明白快慢、张弛的人生之道时,可能一切都晚了。

    教育要趁早,童年渐已老
        二十年前,决定输赢的“起跑线”尚未提前到婴儿时期,早教班恐怕只是一种传说。今天,仅北京,专业的早教机构已逾百家。2011年零点(指零点研究咨询集团1992年创办的“零点调查”)“00后调查”显示,城市家庭中已有58.1%的“00后”们参加过早教班。告别早教上了学,孩子们仍要奔波在各类课余兴趣班、补习班。家长疲于奔命,抱怨教育和经济的压力,却又义无反顾地踩进这趟“浑水”——2007年零点“中小学生调查”发现,家有12岁以下“上班”儿童的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孩子“上班”上的费用约为200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家庭每月花费均在250元左右。家庭月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家庭,费用也达到了月均200元。
        这到底是怎么了?是谁在扼杀孩子们的童年?
        二十年来,大学虽然越来越容易考了,但人们对升学率的追求依然未改。像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这样高考录取率95%以上的名校,更是家长们不惜代价也要送孩子入门的。以北京为例,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西城、东城和海淀,而目前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密集的朝阳、丰台、通州等区域的重点中小学数量则少得可怜。于是,无力以“学区房”的形式为孩子争得名校名额的家长只好退而求其次,以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来增加享受较好教育资源的砝码;奥数、英语全上,钢琴若不是八级以上,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会弹。由于几乎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特长,很多学校开始对“特长生”不以为然,于是家长开始为孩子找一些冷门技能:钢琴若太普通了,那就竖琴、大提琴;跆拳道太简单了,那就合气道、跑酷等。因为只有学了这些技能,拿了证书,才能让孩子在报考名校时,显得更高一筹。
        一番刀光剑影后,好学校赞助费猛涨,优秀的师资生源也纷至沓来,软硬件条件一齐得到优化。马太效应导致好学校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差学校只好无奈地没落下去。20年间,家长在这种怪圈里越陷越深,客观上助推了这种恶性循环。
        不能怪家长们势利,只有从好的小学开始一路追求到好的大学,才有可能博个好工作。当自己的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任谁都没了指责教育资源不均的心思,只恨不得挽袖上阵、亲自护航,生怕孩子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在这场战争中失利。家长们身不由己地向本已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又插了一刀。

    购房,从毕业开始
        在目下的中国,没有哪个词语像“房价”这么能触动民众敏感的神经,而对房价最敏感的莫过于年轻人了。中国的青年一代心不甘情不愿地当起了“房奴”:2010年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合作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首次购房平均年龄是27岁,明显低于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
        其实在很多有思想的大学生脑海里,并不准备毕业之后就买房,更没有打算工作一两年就买房,他们希望把钱留在自己手里,趁年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往往计划真赶不上变化,等到工作一两年之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让他们走上了房奴的道路。
        与很多国家不同,中国年轻人宁愿做“房奴”,也不情愿只当个“租客”。这不仅仅是因为归属感的问题,更因为买房更经济实惠。近年来,中国的房租日渐看涨,甚至在某些时段涨幅超过房价。如此跳跃的房租市场,让中国的年轻人忐忑不安。对于漂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换房搬家的频率甚至超过换工作。于是,他们开始衡量买房与租房怎么更划算。
        以北京为例,虽然买一套两居室的价格不低于200万,但以房屋产权七十年计算,每个月花费在3000元左右,而3000元在如今的北京要租个两居室的可能性非常小。两相比较,年轻人买房的需求更迫切了;钱够,当然要买;钱不够,父母亲戚帮着买;再不够,银行贷款来买。2000年5月底,在经过八年发展后,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终于超过了100亿元,但仅过了5个月就一跃变成了200亿元。尽管没有相关证据表明目前中国个人房贷的总额是多少,但十年过后,相信200亿元仅仅是冰山一角!
        有国际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01—2011年中国内地房价上涨了47%。针对这条新闻,很多中国媒体都打出了“中国内地房价十年间仅仅上涨47%,你信吗?”的标题,公开表达了人们的质疑。
        2001年10月,某大城市某小区一期开盘时,房价是6000元/平方米;而2005年,价格上涨到了2.4万元,涨幅超过300%。
        房价不断上涨的态势使中国民众对房价的心理预期可谓是烈火烹油。2010年及2011年零点连续两年的调查都显示,不管国家管控力度如何,看涨未来一年房价都是主流预期。
        如此情境下,年轻人坐不住了。在房地产这个瞬息万变的场域,机遇、形势成了最为关键的成功要素。晚出手意味着同样的房子需要付出三倍甚至更多倍的代价。僧多粥少,一个机会的背后站着庞大的需求者,先来后到成为重要的准则。
    退休,从入职就开始畅想
        谈及自己的人生规划,雷振并不掩饰自己的“享乐主义”,他说:“在我看来,人活着必须要学会享受生活。我也会辛勤工作,但是更注重生活的品质。我现在25岁,打算工作25年,攒一些钱,早点退休,养花种草、环游世界,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没错,虽然现在我刚刚参加工作,但是也要把退休提上日程了,人生苦短,得提早规划。”
        雷振可能代表了职场上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他们想提早退休,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2010年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显示:高达36.3%的人希望提前退休,且越年轻越希望提前退休,其中80后中有超过一半想提前退休。
        本来,中国人是“热爱”工作的,加班、出差、熬夜、不休假是中国众多上班族生活的一部分。但当工作对个人生活的入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承受不住了。因为你每在工作上多投入一个小时,休闲娱乐等业余生活就要减少一个小时,无任何商量的余地,无任何替代的可能。
        当生活被无情挤压,人们对生活的渴求就愈加强烈,对工作的感情也逐渐变得理性起来。渴望退休、渴望生活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在成功学书籍大行其道的今天,一本倡导体悟人生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成为黑马,销量达230万册。在对为什么希望提前退休的讨论中,不管是50后,还是80后,享受生活都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越是年轻人,越想提早退休。人生苦短,此时不享受,恐怕再也来不及了。
        人们想退休,是为那难以承受的工作之重,为那满目繁华的娱乐休闲。在这个强调规划人生的时代,退休,已不再是工作到老的自然结果,而是从入职就可以畅想的人生规划。还好,社会给我们提供了退休后享受生活的条件。所以,让我们做好退休规划,奋斗则尽力,享受则尽心吧!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4 13:59: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14 20:03 编辑

    93、《毫无悬念的诀别》  涌昼
          劳伦斯太太决定要和劳伦斯先生告别。
           不,也许告别这个词并不适合他们,因为劳伦斯太太这次并不是赌气或是闹脾气,她是真的下定决心要离开劳伦斯先生了。他们在一起已经四十年了,面对劳伦斯先生泛着泪光不断的请求,面对他沙哑失声的挽留,她还是选择了离开。
        “亲爱的,你听我说,这并不代表我爱你了。”劳伦斯太太显得有些疲惫,“毕竟我们已经在一起几十年了。可我实在太累了,抱歉,我坚持不下去了。” 于是劳伦斯先生终于决定放弃,他只是希望劳伦斯太太能陪他再散最后一次步,最后一次一起看看他们年轻热恋时的景色。这一次,面对劳伦斯先生红肿的双眼,劳伦斯太太终于答应了。 他们并肩走着,沉默像山一般横亘(gen)在他们之间。劳伦斯先生试着找出话题,“嘿,芭芭拉,你看,那是我们第一次说话的地方。” 劳伦斯太太没有说话。劳伦斯先生像是陷入了太遥远的回忆,有些回不过神来,过了很久他才接着讲了下去。
         “那时你坐在树荫下聚精会神地看《安娜•卡列尼娜》,柳条在你头顶心神不宁地摇晃着。而我的狗则不合时宜地打断了呢,它冲着你欢乐地叫着,摇着尾巴。我急 忙赶来道歉,你给了我一个能够媲美春风的笑容。这时我瞥见了呢手中的书,惊喜地问,‘你也喜欢这本书吗?这是我最喜欢的书了。’ “于是整个下午,我们热情而激烈地讨论着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而那该死的黑夜却来得太快,我们都还有太多的话要说,黑夜却捂住了我们的嘴。这是你羞涩地问我 是否愿意送你回家,哦,我那时心脏简直要挣脱血管的拉扯跳出来,它像个野人一样大喊着,‘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丝毫不为我伪装的平静和绅士留些情面。
           “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几乎走过了镇上每一个角落。 “后来你从女孩变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你收起了那本《安娜•卡列尼娜》,把它放在书架的最顶层。你也曾笑着问我,’要是我看的不是你喜欢的那本书,你还会跟我聊天吗?我们还会相恋吗?’

        “哦,那时我还带着少年的矜持,可我现在后悔了,我不愿你一直以为那只是个巧合。 “‘那是我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啊!’我的心脏又开始大喊了,它比我的嘴诚实得多,它早就深深地爱上你了,在你还不知道的时候。 “在想法设法地偷看你手中的书名后,我用了整整三个夜晚读完了那本我根本没听说过的书。我甚至打好了草稿,上面写着我要对你说的话,我又花了整整一天,背下了我要说的台词。 “还有那条狗,天知道它有多么不配合,在它终于撒着欢奔向你之前,我不知道给了她多少火腿。”
        劳伦斯太太现在应该知道了当年那个“偶遇”是多么的难得,可她还是没有说话。
           现在他们不约而同地停在了一个面包店门口。 劳伦斯先生望向劳伦斯太太,他知道她一定还记得。 “我们的第一个情人节,你一大早就敲起了我的门,你的鞋子上沾着一小块面粉。’这是,这是我为你烤的花生饼,它看起来很糟,是吗?我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的,可是,可我烤了一整夜也只做出这几个完整的……‘你的眼睛泛着光,几乎要哭出来。 “ 我迟疑了一下,下一秒像所有年轻的恋人会做的那样,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那些发黑并且不规则的花生饼,并深情地说我很喜欢。
       
        “于是我收获了你感动的微笑,和几乎让我窒息的花生过敏。 “当然,从此以后,你再也没有忘记过我对花生过敏,你总是关照面包店的店员不要放花生酱。同样的话你说了整整四十年。” 劳伦斯先生望向劳伦斯太太,他的脸上带着感伤的微笑,”以后我要自己说我不要花生酱了,对吗?“劳伦斯太太依旧沉默着,她是真的决定离开劳伦斯先生了,也许你觉得她真是个狠心的女人。
       
        “可也许你真的累了,我总是给你添很多麻烦。还记得那次你离家出走吗?“劳伦斯先生似乎是在记忆中陷得太深了,他不可自拔地翻阅着属于他们俩的时光。
       
        那时正是世界杯,之前的每场比赛,我都像个疯子一样大喊大叫,把啤酒瓶扔了一地。我喋喋不休地咒骂着那些个表现欠佳的球员,而你只是默默地收拾着一片狼藉的地板,并向愤怒的邻居们道歉。 “终于,你在决赛开始前爆发了。你大叫着,泪流满面地喊着,’听着,我不介意为你打扫像垃圾堆一样的屋子,我也不介意向邻居们保证这样发狂的你四年只会出现一次,可我介意你连一句话也不跟我说!听着,你并不是和足球过了十几年!‘你冲出门去,像是一只母豹子。 “当然,你并没有走太远,甚至决赛还没结束,你就回了家。而我则在晚一些才我这啤酒打开了门,’哦,决赛真的很精彩。‘我故意将酒瓶举高。 “ 可你竟然并没有生气,你抱着散发着汗臭和酒气的我,说,’我刚才遇见了一位太太,他的现身最近去世了,她对我说,她很想再听听他像个疯子一样充满活力的 呐喊,可再精彩的比赛也叫不醒他了。
      
        ‘这是你唯一的一次离家出走,虽然我们后来也时常争吵,可你再也没有离开过。 “那时的你一定没注意到我沾满泥土的鞋子和因为匆忙而忘记打开的啤酒。事实上,在你跑出去的下一分钟我就追上了你,我在背后紧紧地跟着你,我担心你遇到危险,当然,我更害怕你会永远离开我。 “ 可幸好你改变了主意。 “ 在确定你朝回家的方向走去时,我的自尊心又怪模怪样地燃烧起来。抱歉,那时的我还耻于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的担心你。于是我拐进了路边的酒吧,要了一罐啤酒就急匆匆地往外走。老杰克拦住了我,’你难道没有看到决赛有多精彩吗?你这个白痴,快坐下,剩最后几分钟了。’ “可是我满脑子都是你,根本没有别的余地放下那二十二个男人。 “ 请原谅我那时愚蠢的自尊吧,我用尽心思掩盖着自己发疯一样的担心和焦急,可我现在后悔了,我多么希望当时就喊出来我有多爱你,我真是愚蠢,我用自尊要挟着自己,我要你先向我低头,用你的屈服顺从和委屈求全来证明自己,仿佛这样我就成了爱情里的胜者。你不会懂我现在有多么后悔,多么心痛,如果可以,请把我的情话都从那虚伪又破碎的心脏里揪出来吧。我请求你,求你,给我最后一次机会。”
       
       劳伦斯先生的泪水沿着皱纹布满了整个脸颊。天空开始被冰冷的雨丝分隔,显得暗淡而疲惫。 四十年来,她用了所有的宽容和温柔时刻陪伴着固执又爱面子的劳伦斯先生。可这些未说出的爱,这些错过了正确时间的表白,却每次都是迟了一步。
       
      劳伦斯太太还是决定离开了。她是真的要离开了。小路也走到尽头了。劳伦斯先生最后一次拥抱了劳伦斯太太,他几乎用尽力全身的力气,把她紧紧地拥在怀里——隔着他的外套和那个装着她的骨灰盒。 毫无悬念,她不会再回来了。
       
       死亡是让芭芭拉离开恋人的唯一理由

    (摘自《青年文摘》 2012 第9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4 14:05:49 使用道具

    94、《谷歌家常菜》 张妍
          要说谷歌食堂的名气,丝毫不亚于这间互联网公司本身。先不管吃鲍鱼龙虾和烤鸭的传闻是否为真,谷歌中国公司的食堂百分之百地延续了“不创新会死”的工程师文化,甚至连大师傅都是半个“极客”——卖点十足。
          每到中午十一点三十,阳光刚好打在一层餐厅的大玻璃窗上,厨师依次将菜盘摆上厨架,餐碟、碗筷准备到位,掀去保鲜膜,香气随着热气飘出来,穿着帽衫仔裤或是格衬衣毛坎肩、脖子上挂着工牌的IT达人们,插着裤子口袋淡定入场。
          每天的菜单都贴在食堂门口,里边则分为中餐区、西餐区、沙拉区和现做区。举个例子,某天的中餐凉菜是卤鸭翅和酸辣蕨根粉,热菜则有韭黄炒杏鲍菇、温炝双花、盐水鳜鱼、风味羊排等等不下十种,西餐主打的则是“12小时焗牛肩峰配芒果萨萨汁”以及白葡萄汁烩蛤蜊,另配当家比萨,还有六道西式甜品。形式是自助餐,不用刷卡不用付费,吃多少悉听君便。
          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了其对于员工饮食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厨师长薛荣升说,他们的设备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2007年谷歌食堂刚开业时使用的烤箱,全北京只有两台。而每年公司给出的餐饮预算,基本上不会让厨师团队面临成本上的压力。
          这种环境让厨师们“完全沉浸在了技艺的海洋”。目前谷歌拥有20多名员工的餐厅团队服务对象是公司超过500名员工,而每日提供的则是七八百人的菜量,因为经常有员工会带家人和朋友过来吃饭,偶尔还要打包留给晚上加班。厨师长薛荣升有近二十年的五星级酒店从业经验,五年前经数轮PK成为谷歌食堂的当家掌勺人。

        创意
          谷歌厨师的创新热情有多高?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从2007年到2010年,就开发了超过3000种甜品,而菜品的数目则多到无法计算。
          每周都有固定的一天是“菜品研发日”。厨师们上班颠勺,下班还得做功课,到了研发日这天,几位师傅凑在一起,每人做一道新菜,大伙品尝、点评,选出好的就放在下周的菜单之中。这样,每天员工的餐桌上至少都能有一两道新菜。外界有传闻说谷歌菜单二十天不重样,厨师长薛荣升表示“远远不止”,有时“同一道菜,要隔三五个月才能再次出现”。“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菜品研发之上。”薛师傅补充道。
          薛荣升每周要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与美国总部和亚太地区的主管沟通食堂的近况,厨师团队的秘书则会每日将菜单提前上传至员工内部网站Foodback(饮食反馈)上,与全球的谷歌厨师分享。他们甚至会应用谷歌的社交网站Google+,设立群组,在线讨论菜单的制定、开发和创新,当然,任何一位谷歌员工都可以在上面发表对每一道菜品的评价和感受。当然,每年薛荣升还要飞去谷歌的北美总部,参加一年一度的谷歌厨师“大会师”。
          这种在互联网辅助下的电子化有效沟通,充分地展现了谷歌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个性十足。“传统餐馆对于客人的反应是滞后的,往往只有客人有了强烈的要求,才会反馈到厨房里,”薛师傅说,而谷歌的厨师则喜欢用想象力决定员工的味觉,“中点师傅和西点师傅一起工作,发明出提拉米苏驴打滚,颠覆了中式驴打滚硬硬的红豆馅料。我们的蜗牛卷用的是山东临沂的小米面煎饼,广东的肠粉搭配日式天妇罗,这些菜都受到了员工的欢迎。”

          科学
          其实非要说谷歌的工程师天天吃大餐,倒也并不客观。因为他们的菜谱是经过严格的营养学搭配,以炖、煮为主,极少见煎、炸,“龙虾、燕窝我们不常吃了,”薛荣升说,“考虑到食材的安全和营养的均衡,这两年食堂主要钻研于开发家常菜。”
          谷歌与哈佛大学共同研发了饮食结构的“健康金字塔”,是独家的营养秘籍,讲解图张贴在食堂最显眼的位置。金字塔从尖到底分为红、黄、绿三个层次,绿色代表“可以随便吃”,黄色则是“不要吃太多”,而红色告诉员工这些食物“偶尔可以尝一尝”。
          谷歌厨房的全球统一标准是不放味精,并且严格控制炒菜的用油量,“在外面炒一盘菜的油,谷歌用来炒30盘菜,”薛师傅说,“我们主张员工吃糙米饭,提前用水把糙米泡上20个小时,等待其出现了发芽的物理反应再上锅蒸,氨基酸的含量呈几何倍数增加,并同时保证了口感与健康。”
          除此以外,每一盘菜都有自己的标签。“画一颗星的是烹饪温度低于48度,两颗星则是高于这个温度;有猪肉的菜,我们会画一只小猪,提示穆斯林员工;菜里加了酒,我们会加‘酒杯’的标志;加了奶,就有‘奶瓶’的标识;如果有蚝油或者蛤蜊、虾等,我们会画一个小螃蟹,对贝壳类过敏的员工就会了解。”薛师傅解释。
          工程师文化便是以数字说明问题,谷歌会科学地收集大家的反馈,哪怕一道菜是咸是淡,都可以通过员工的网络投票比率来分析,“不要以为工程师是羞涩的群体,他们的表达欲会出乎你的意料。”薛荣升说。

    (摘自《青年文摘》2012 第9期)
  • 妈妈爱小同

    2013-10-14 14:06:30 使用道具

    这个内容太丰富了吧。。
  • 封疆大吏041010

    2013-10-14 14:15:55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8-11 10:18
    不悲戚的凋零

    作者 琴台

    你也可以单独列个主题,摘录喜欢的文章了。{:soso_e100:}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5 14:19:47 使用道具

    95、《飞机上的异国父子》  沙漠
           我时时想起一对父子,一对外国父子。我不认识他们,自然不知姓名,也不明国籍,但,那父亲的形象清晰记得,朴实的中年男子。那男孩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目光无神且怪异。我难忘他们,是因为那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疼爱不同寻常。那情景,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这事发生在前年年初,我们一家六口搭乘飞往纽约的中国民航班机。机舱满员,孩子们给我安排的座位非常好,有空间,出入方便,离洗手间近,不远处还有一能容纳七八人相聚聊天的地方。十五六个小时的航程可以随意活动活动,真好。班机几乎全是中国人,且那么多少年、青年,人们心情好、特兴奋,大声喧哗,畅怀大笑,一似在国内的亲朋大聚会。
      我的邻座是个“老外”,身旁有个七八岁的男孩。老外见我,点头致意,礼貌地道声:Hi。我微笑着回应:嗨。我对那男孩也道声:Hi,孩子没有回应,瞪着大大的眼睛,这是个智障儿童。
      我拿起一本杂志翻看着。听那父亲在儿子耳旁,不停地轻轻地说着,听不清说什么,只听一声声Goodboy(好孩子)。那孩子轻轻地说:Hi!我没在意,还在继续看书,忽听大声:Hi!我意识到是和我招呼,我回头,见他仍瞪着大眼睛。没料到他忽然连声说着Hi,脸上现出笑容。我赶忙说Nice!Nice!(好,好)Goodboy,父亲亲吻着他,不停地抚摸着他的头。我明白男孩的Hi和笑脸,是父亲反复做了工作。
      这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却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让父亲的手不停地抚摸自己的脸。亲昵地、小声地喊着“爹地”。
      空姐推着食品车送晚餐了,人们都回到各自的座位,准备就餐,机舱里顿时安静了下来。那对父子忙个不停,儿子已在自己的座位坐定,父亲细心地为他围好一漂亮的餐巾,为儿子手上倒了些洗手液,轻轻地揩擦,抚摸。在儿子身后,垫好一自备的小垫子,一边问着Ok?那细心、那认真、那流露的爱心,感动了我。空姐的餐车来了,父子俩要了咖喱牛肉饭。我快吃完了,他俩都还没吃呢。儿子手里拿着一自备的小勺,纹丝不动,眼神里满是“求助”,“求援”,他是要求爹地喂他。父亲反复低声说:You can,You can!(你能够!你行!)这位父亲的眼光和我的眼光相遇,流露出些许的无奈。我拿起自己的盒饭,用勺舀起往嘴里送,微笑着示意孩子,也说:“You can,You can!”孩子终于举起小勺缓缓地舀起咖喱牛肉饭送进嘴里,说着“I can, I can”(我能)饶有兴趣地吃了起来。父亲情不自禁地赞着Nice!Nice!转身朝着我连声说着谢谢。我看到他眼里的喜悦和幸福,他那么真挚地赞着Goodboy,nice,nice。
      看着父子俩快乐地吃着饭,看着那相亲相爱的父子情,我被深深感动了。饭后,父亲轻轻地抱起儿子帮他站好,牵着手。儿子艰难地移步,到前面可以活动的空间,父亲扶着残儿,鼓励他肢体放松、活动。见到周围有人好奇地看着,他不回避,却不无自豪地说着Nice,Nice!而后,父亲又抱起儿子,走向洗手间,那里有五六个人在排队,他谢绝了别人好意的相让。在他看来,排队是应该的。
      出于友好吧,孩子的父亲在随身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多张照片,口中说着什么,我听不大懂,但看一眼就明白了,他说的是长城!真不可思议,这父子俩,游长城!看,爹地抱着儿子的、背着儿子的,牵着手的,儿子独自,叉腰,挺胸的,还有父子俩相拥着各自伸出手作V字状,张着嘴,是喊胜利吧?还有和游客们的合影。抱着行走极度困难的残疾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观光游览闻名于世的雄伟长城!为的是让儿子看看,世界多奇妙,多精彩……残疾儿,智障儿,也有权利享受这一切!
      这不平凡的父亲,这不寻常的父爱我铭记在心。

    (摘自《意林》2013 第13期)

  • raoqun68

    2013-10-15 15:13:26 使用道具

    {:soso_e163:}{:soso_e142:}这个真好,谢谢。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5 17:39:53 使用道具

    妈妈爱小同 发表于 2013-10-14 14:06
    这个内容太丰富了吧。。

    个人爱好,从小就看得杂。所以选文不设标准,入眼的或有点触动的就放上来了。
  • smyyjzzq

    2013-10-16 22:56:56 使用道具

    好东西,值得收藏!
  • 菲比寻常1983

    2013-10-17 13:11:01 使用道具

    ,你是老师吗?你选的文章都很合我胃口。
  • lily_orange

    2013-10-17 13:56:50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的分享,好贴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7 14:29:59 使用道具

    菲比寻常1983 发表于 2013-10-17 13:11
    ,你是老师吗?你选的文章都很合我胃口。

    是的,有些文章就是教学备用的,可以给学生拓展一下。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9 06:33:18 使用道具

    96、《这个叫“霾”的春天》王开岭  
       这个发霉的早晨,连公鸡都不会为它打鸣。

      你只能用“沦陷”来形容。
      诸如“黎明”“晨曦”“曙光”之类的词,和它一丁点关系没有。这只是时间意义上的早晨,它的应有之义、美学特征,荡然无存。
      你想起老电影里“旧社会”的天色,那种一看就痛苦、悲愤,那种专为“剥削”“压迫”“革命”服务的色调。
      戴着口罩,我在公园里跑步。看上去像个弱智,像个嫌疑人,或者,像围栏里的猎物?
      这种厚厚的防PM2.5的口罩,已非普通意义上的护具,它是武装,它把你拖入了一种战备状态。戴上它,你就有了斗争的心态,你对天空充满敌意,对周围一切有了一种冷蔑的味道……这太糟了,这种心境对一个无条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来说,简直是侮辱,是极大的伤害。
      这个春天交给我两项任务:运动和戒烟。这是医嘱,也是我送给中年的礼物。我曾那样地歧视肉体,在思想或精神面前,它被忽略和牺牲得太久了。我要忏悔,要补偿,要给它一个崇高的地位。爱身体吧,它不是旅馆,它是生命的祖国。我自言自语。
      身体不应一味地为精神服役,反过来,它应该被精神追求,被盛赞,被爱戴。
      一个人,尤其中年人,应有机会真正结识自己的身体,相知,然后相爱。体检,往往即这样的机会。那天,医生拿着报告单说,把烟戒了吧,你的心电图,你的胆固醇……我说“好”。
      于是身体成了我的祖国。我是这个国度唯一的公民,我负有热爱它、建设它的全部责任,我希望它生机勃勃、前途光明,我希望它风调雨顺、鸟语花香。
      运动亦和戒烟有关。烟瘾发作,我的办法是逃离椅子,逃离和“吸烟”有染的空间、氛围、人群、情景,到户外去,在旷野里深呼吸,让外界占领心神,让运动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让莫名的兴奋冲刷尼古丁留下的恐慌……
      可怜的是,我选择了这个春天,它让上述任务变得异常艰巨,因为,适合户外活动的天数实在太少了。
      据北京气象局统计,从2013年1月1日到1月29日,雾霾天数为24天。能见度最低的那天,有人发了条微博:“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站在天安门前,却看不见毛主席。”并配了张广场的照片,一片灰,啥也没有。
      守着“健康讲座”的老年人,常年会听到两种“专家提醒”。一是“多开窗通风,防流感,除甲醛,减少室内污染……”,一是“老少不宜外出,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闭门窗,防PM2.5……”。
      悲摧的是,这两种指令,指的往往是同一天。
      我对恶劣天气的定义,早不是刮风下雨砸冰雹,相反,我酷爱它们,只有一场大风才能把雾霾吹走,只有一场大雨,才能把天地洗净。然后是卷土重来、再度沦陷,然后是风云骤起、喜迎“解放”……
      如今的“好天气”,全靠传统的“坏天气”来交易、来救赎。
      现代人的生存有个特征:社会性太强,自然性不足,过多地纠缠和沉溺于社会性事务,而和大自然疏于交往。我本如此,但如今变了。这个春天,对我来说是生理的春天,是感官的春天,它最大限度唤醒了我的生物身份和自然属性,让我意识到一个动物的真实处境:空气、水、土壤、食物……
      作为一个动物,这个春天实在糟透了,生存基础太恶劣了。
      这个早晨,我并不孤独,一位遛狗的人迎面走来,他戴着口罩,而狗没有。走近了,我认出了那狗,也知道了主人是谁。两个蒙面人,谁都没打招呼的意思,狗也一声不吭,垂头丧气……这是个好主人,他每天赶在上班前来公园,不是为自己,他要释放掉狗一天的体力和激情。
      我突然回头打量那只狗,它的鼻孔完全暴露在有毒的空气中,它没有拒绝的权利,更没有防护能力。
      这么肮脏的天气,桃花竟然开了,像群不谙世事的少女。
      树林拐弯处,猛然撞见她们,我惊呆了,惶惶然,似乎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她们依然笑靥娇羞,依然娇嫩欲滴,依然粉颈婆娑,和千年前的姐妹一模一样。
      那一袭幽香,来自同一个香囊,来自同一首“桃之夭夭”或唐诗宋词。
      她们若无其事,一副陶醉的样子,一副专心致志、憧憬出嫁的神态,似乎从不考虑嫁给谁,哪怕是个流氓,是个劫匪,是个混蛋。
      她们脸上的幸福感染了我。
      我仰起脖子,冲着灰色笑了笑。

      桃花才是典型的花痴,她们是春天的新娘,她们每年都要出嫁,嫁给春天里某种汹涌的物质。

      我羡慕她们,没心没肺,不用呼吸。
      我参加了她们的婚礼。
      凝视良久后,我依依不舍,向肮脏春天里的娇艳告别。
     
      犹如乱世情人的永诀。

      走出公园时,瞅见门墙上有张贴纸:
      通知
      自今日起,本公园开始喷洒防虫药剂,药物有效期为15天。此间,请不要在园内久留,更不要采摘或挖食野菜,否则后果自负。
      我想起那群天天讨论用野菜包水饺的老太太。
      可那些鸟儿怎么办?谁来通知它们呢?
      这时,我听见一声狗叫。
      狗会骂人吗?

    (摘自《读者》2013 第2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19 07:19: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19 07:25 编辑

      97、《汉字危机》 王小峰
        明朝大书法家祝枝山擅行草,有一天来了兴致,铺好纸,研好墨,笔走龙蛇,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洛神赋》,他也因此获得明朝“第一草书”的美誉。他的这幅真迹一直被他的后人所珍藏。只是祝枝山不知道,他500年后的第N代后人没有遗传他书法的基因,连写自己名字都跟蟑螂爬出来的一样,因为他已经很少用笔写字了,多数时候都在用键盘打字。又过了500年,祝枝山的第N代后人的第N代后人,有一天把祖传的书法《洛神赋》拿出来,竟不知道这上面涂画的是什么。

    这不是虚构或者科幻小说的某个段落,它可能就是汉字的未来。

    汉字是中国人用智慧发明的一种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仅存的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文字书写变成艺术的文字。一个书法家的墨迹甚至可以变成无价之宝。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音、形、义三者结合在一起,却又无规律可言。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把汉字学好,并且还可以通过书写与人交流,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还能在互联网上写出140个字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了不起了。

    作为中国人,你从来没觉得今天识字有什么多大问题,因为学习母语都是先会说话,学会交流,再去识字,变得顺理成章。几千年来我们就一直这么使用汉字进行交流、记录,从来没有怀疑过汉字本身有什么问题。如果我们意识到汉字的问题,那也是因为个别字的笔画太多了,书写记忆比较麻烦,那好,可以把它连笔、简化,这样就方便书写记忆了。相反,我们常常认为汉字代表着一种美学,它可以变成书写艺术,成为书法。或者汉字的形状结构包含着更多含义,那里面隐含着几千年文明的密码,向人们展示祖先的智慧,历史的凝结。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以能说汉语、写汉字为荣。

    汉字能延续使用到今天,这和我们是黄河流域孕育的华夏农耕文明有很大关系。今天,我们应该去思考农耕文明为什么具有对外来文明强大的溶解能力,是这种溶解能力让汉字能够一直保持它的纯粹并且不断成熟完善。也许,农耕文明相对于游牧或狩猎文明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即使外来民族征服了汉族,也都放弃了本民族文化,接受了丰富、坚固、完善的汉文化。

    如果说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是带有一些意识形态上的考虑——要唯我独尊,客观上规范了文字,方便了交流。随后的2000多年,汉字确实展现出当初秦始皇没有看到的唯我独尊的气势,它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

    上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电脑的不断普及,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必须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中文输入到电脑里面?假如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将来就会面临很多问题,甚至被时代抛弃。可能在当时,中国人认为,在只有26个英文字母和几十个标点符号、数字键位的标准英文键盘上把几万个形状各异的汉字输入进电脑,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中国人用智慧轻易解决了这个难题,从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开始,随着电脑在中国的不断普及,人们不断改进,找出了最快速最便捷的键盘输入方法,输入速度并不输于英文输入。甚至在只有12个键位的手机上都可以完美地输入汉字,还有谁会怀疑汉字不能与世界接轨呢。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这十几年实际上是普及阶段,让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迅速掌握文字输入。但人们都忽视了另外一些潜在的问题,汉字本身的音、形、义特征即使你通过键盘快速输入达到交流目的,但未必你就会真正写出这个字。比如,“打破砂锅璺到底”这句俗语谁都会说,说出来谁都会明白,可是“璺”这个字怎么写,未必人人都会。类似这样的问题,可能我们经常会遇到。但毕竟“璺”是一个不太常用的汉字,民间俗语歇后语往往通过谐音来表达另一个意思,人们就慢慢只记住“问”而忘记“璺”了。可是有一个现象出现了,那就是现在很多人发现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原因很简单,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去记住汉字,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可是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汉字除了音形还有义,要命的是,音和形基本上是分开的,你可以写出来也知道它的意思但未必知道它该怎么读,或者你可以写出来读出来但未必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或者你可以读出来也知道什么意思但未必知道怎么写。在文盲时代,人们往往知道一些字词是什么意思,能说不能读也不会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远远比争论什么繁体字简体字的问题更有意思,甚至更有社会意义。汉字书写的键盘化在中国普及也刚刚有十几年,人们就开始抱怨提笔忘字,如果再过50年、100年、500年,你想想会是什么样呢——可能那时候我们的后代真的变成硕士级文盲了,拿起笔来真不会写字了。如果全民都变成这样,那可能就是新的语言使用规则诞生了。祝枝山的后代们真的可能面对一幅狂草郁闷得不行——俺这位1000多年前的先辈干吗要这么写字呢?而且还居然能卖到价值连城?

    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曾预言,汉字的未来就是字母化。的确,它是不以人们多么热爱汉字甚至多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大势所趋。

    就目前而言,中国人在信息时代使用汉字跟过去任何一个年代都没有太大差异,变化比较多的不是汉字,而是词汇。汉字的发展走过了一个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最初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简单,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期,它的笔画如羽翼丰满一样慢慢变得繁琐。但随着不断使用,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解决文盲问题,进行了第一次汉字简化。至今,还有不少人在为汉字的繁简问题争论。实际上,在键盘时代,繁简问题是个犯贱问题。比如你打一个“爨”(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即使像“龘”(da)这个51画的汉字你也两下就能打出来。所以,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同样,是否要恢复繁体字同样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在交流层面上,只要互相能明白即可——哪怕通篇都是别字,其实和过去的文盲差不多,水涨船高而已。在古代,是少数人决定汉字的写法和意思。在今天,键盘输入不会决定汉字的写法,但可能是多数人来创造、决定字词的意思,比如今天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这就是由大多数人参与创造传播的结果,它不是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在创作过程中根据汉字自身意思精妙组合出来的,也许这样去创造汉语词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事实上,这种迹象从明清小说中就已经开始了,到白话文时代就变得更明显了。这是语言的发展规律,它永远是动态的,参与的人越多,变化就越大,文字本身的美感就越差。一旦变成静态,就意味它死亡了。

    网络时代出现的新词和过去很多地区出现的方言一样:浅俗。不同的是,方言只是局限在某一地区。而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从词语的特征上看,它就是一种不带口音的新方言。也正如现实中某些地区的方言一样,能留下且传播开来被其他地区的人接受的少之又少,网络语言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这一趋势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汉语的美感会变得越来越差,未来即使能掌握汉语使用精髓的人也会因大的语言使用环境的影响而逐渐丧失表达汉语美感的能力,过去的几千年就证明了这一点,信息时代会让这个变化更加迅速。

    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证明中国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没有任何问题,但语言的交流障碍不得不让我们去掌握另一种语言,比如英语。也许将来中国人会因为全球化或国际交流的需要而慢慢放弃汉语,接受仅有音形的字母文字。

    也许这是危言耸听,因为几千年来,语言文字的记录传播介质不管发生任何改变,汉字本身都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即使在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也没有改变汉字的书写方式。但过去,汉字、汉语、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一直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进行,就像福建某些地区,山这边和山那边说话就互相听不懂,那是因为交流上的障碍产生的语言变化差异性,在修了公路交流多了之后,人们慢慢就修成了巴别塔。至少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人们都渐渐学会了普通话,这是交流、掌握信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即便是这样,它仍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变化,仍然没有触及汉字使用的本质。如果我们看得更远一点,当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速,可能会有更多不适合交流的语言慢慢被淘汰,被一种世界上所有人共同接受的语言所替代,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人们经常谈论汉字危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存在一个错觉,过去汉字的纯粹,是因为使用汉字运用汉语的人都是用它来写作,创作书法艺术。而今天,大部分使用汉字的人是用来交流,跟过去两个文盲在交流水平差不多,只是他们通过一些工具而已,而这个工具需要你会打字才行,而掌握这个打字技巧实在是太简单了,跟文采无关。当这些人在公共传播平台上通过语言去交流、发表看法时,会让人觉得语言的表达水准在每况愈下。那只能说明你过去看到的文字都是唐宋八大家水准的。如果在唐朝,人人都可以去书写,去写诗,大概唐诗就不那么璀璨了,变成被摧残了。

    最近有一条新闻很有意思,国家有关部门将用立法的方式推动全民阅读,因为中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远远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国民不爱阅读看起来跟汉字本身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一想,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传统。读书自古以来就是少数人做的事情,而且读书都带着极其功利的色彩。就算我们今天消灭文盲了,阅读的功利主义却一直在发扬光大。这个事实也恰恰说明用文字创造纪录文学和历史仍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没有因为解决文盲问题而发生实质改变。

    (摘自《读者》2013 第20期)



  • haoxuma

    2013-10-19 10:43:09 使用道具

    点不了赞,在这表达下分享的谢意。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2 12:18:13 使用道具

    98、《有多少病人是被吓死的》 章蓉娅
          我曾经在门诊遇上一个70多岁的病人,看起来很年轻。我给她检查身体时发现她肚子上有两道长长的疤痕——一看就做过好几次手术,估计是个命运多桀的人。出于医学上问诊的需要,我必须详细追问既往病史和手术史,于是我只好小心翼翼问她以前得过什么病,做过哪些手术。一般人被问到这样“揭伤疤”的问题,回答时常常会带着对命运不公的幽怨。可这个病人不是,她幽默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三十岁时,我做了横结肠切除,于是我成了断肠之人;五十岁时,我做了胆囊切除术,于是我成了无胆英雄;七十岁时,牙掉光了,于是我成了无齿之徒……”
    我们所有在旁的医生都被逗乐了。我们为她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心态、直面疾病的勇气所折服,对她充满了敬意。她看病住院的整个过程也十分轻松融洽。我相信无论到了哪里,她都会受到尊重,因为她有一颗乐观的心。
          乐观的心态,可以让人健康、长寿、年轻。
          我的另一个病人,一位72岁的老太太,每天把所有的化验结果﹑用药﹑症状波动、饮食营养、各种特殊情况,都拿小本子一行一行记下来,先后记录了7个本子,记录得既工整又严谨,堪与科学实验记录相媲美。老太太这种认真对待生命﹑认真对待自身的态度让人敬仰。她前后做了两次手术,历经10程化疗,还乐观地活着——到现在已5年。而她得的,是最恶性的卵巢癌——浆乳癌,得这个病的人平均存活时间不到两年。
          我还有一位病人,是我做过手术的人里年龄最大的。老奶奶已经快90多岁了,心态也特好。做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第二天,一大早她就下地,忍痛坚持走到太阳底下,而和她同时做手术的其他病人,包括不少二、三十岁的小姑娘,都还躺在床上嗷嗷叫呢!最后,老奶奶是术后恢复最快、也是出院最早的。快90岁的老人,却比一般年轻人痊愈更快,问起原因,她说主要原因是心态好:“每天早上我一看到那灿烂的阳光,就觉得这世界特别美好,仿佛有使不完的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她走出两次孩子夭折﹑老伴过世的阴霾,支撑她在如此高龄顺利做完手术,健康乐观地活到现在。
          乐观不是老年病人们的专利,年轻病人里也有不少乐观的天使。我有一个病人得了一种极其难治的病,平日里三天两头跑医院,还先后住院好几次。第一次住院,她自学了西班牙语,第二次住院她自学了油画,第三次住院,她自学了水彩画,还利用病假在家自学了意大利语。最后一次出院时,她告诉我,等病好了一定要去欧洲看看,要不然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白学了。好久没见到她,不知道她现在情况怎么样。希望她的欧洲之旅已经成行。面对内心如此强大的病人,病魔还好意思纠缠吗?
    一个19岁的小姑娘,肚子里长了个巨大的瘤子,肿瘤指标很高。她跑了全国好多家大医院,找过不少著名医生,大家都觉得恶性的可能非常大,手术风险很高,就算做手术,也有可能开了肚子就得关上。最后她来到我们医院,坚决要求手术。手术前,教授很沉重地对她说:“你要有思想准备,恶性的可能性很大,提示不好的五条指征你都具备,起码有90%的概率是癌。”她却乐观地说:“那我还有10%的希望呢!不试怎么知道没有希望呢?”最后肚子打开,发现卵巢上长了个直径近30cm的肿瘤,重10多斤!看着像是恶性的,但手术病理出来,居然是良性的!幸亏做了手术。不然10斤的瘤子要是破了、扭了、感染了、恶变了,可是随时会要命的。手术室医生护士纷纷感慨:“乐观心态多重要啊!”
          病房是个小社会,我经常在这个小社会里接触来来往往的病人。他们的心态各种各样。有绝望、自杀的,也有选择坚强面对、乐观过好每一天的。坚强乐观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往往比绝望悲观者好很多。有的病人眉头紧蹙、怨天尤人,总在问“为什么就我那么倒霉?”他们住院前后的言行举止会有显著变化。也许疾病本身并没有引起这种变化,而是他们自己的心理暗示——“我生病了!”“我是个病人”“我很虚弱……”——时时把自己弄得很脆弱、很“病人”,结果就真的越来越弱了。有的病人性格开朗、乐观坚强,住院期间还学习画画、插花,自学医学知识或准备专业考试,不把自己当病人,不把住院当受刑。第二类病人往往恢复更快,周围的人也更乐于帮助她们。
          乐观心态是战胜病魔的一剂良药。乐观本身就可以调动人体潜能,激发出更好的身体状态来应对疾病。乐观也有利于睡眠和进食,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而自身免疫力是战胜疾病最好的药方,无论是小到感冒,还是大到肿瘤。当然,绝大多数疾病不能仅仅依靠乐观心态而自愈,治病主要还得依靠药物和手术,但是乐观心态是最好的一剂辅药。
          人生在世,想完全不生病是不可能的,关键要有与疾病和平相处的心态,尽量减少疾病对自己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说,如果你改变不了社会环境和既成事实,那就改变心态吧!很多疾病本身对人身体的危害,远不及疾病带来的恐惧所造成的危害。最好的例子是失眠。偶尔的失眠也许只是身体激素波动导致,于健康无碍。失眠对人最大的危害并非它本身,而是它带来的担心和焦虑,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每次我失眠,我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反正一晚上不睡也死不了人。
          与疾病和谐共处!记得揣着那味叫“乐观”的良药!
    (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2 17:25:48 使用道具

    99、《把原创的小孩变成了盗版》 咪蒙
          美国某名校考官说:"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此学生和彼学生之间,没差别。他们往往SAT和托福成绩都好到变态,但是申请材料一模一样,特长都是钢琴、跳舞、绘画之类,毫无特色,论文更是写得千人一面,观点幼稚、表达平庸,像出自几岁小朋友之手,像是同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机器人。"
           一位负责留学咨询的美国人,专门手把手教中国学生如何申请到常青藤名校,百发百中,收费一年高达十几万,主要是干什么呢?就是协助每个小孩找到他自己的独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有的孩子关注慈善,那么可以寻找一些有创意的慈善方式,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慈善家”;有的孩子喜欢写作,那么可以鼓励他去办一份中学生杂志,邀请各个学校的学生投稿,有可能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学生杂志主编。他说,你想从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就得做一些让周围的人喊出“哇塞”的酷的事情出来。首先确定你喜欢什么,然后专注,不管它多么微不足道,在这个领域,发挥你的特长,让自己与众不同。
           老实说,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在喜欢的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化,这本该是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该做的事,但是中国家长们通常在做的,不是让自己的宝宝变得特别,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别人家孩子在学英语,我们家也得学;别人家孩子上钢琴课,我们家也不能落后。跟别人一样,他们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中国向来鼓励大家要平庸、要合群、要一致、要泯然众人矣。
           我曾经担任过几次宝宝大赛的评委,老实说,大部分小孩的表演难看、乏味。几百个小孩,要么背唐诗,还都是“床前明月光”;要么走模特步,姿态表情一模一样;要么讲故事,摇头晃脑的幅度都差不多。这不是小孩,是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就那几款,差别还不如鸡肉堡和牛肉堡大。
           其实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之处,只是家长对兴趣的理解非常狭隘,对他们而言,除了绘画、音乐、跳舞等主流兴趣爱好之外,其他都是瞎扯淡——小孩身上本来拥有的多种可能性,统统被扼杀了,被送去了统一的宝宝制造车间,切除各自的特性。
           有两个小孩,小时候都对昆虫感兴趣,都喜欢《法布尔昆虫记》,两三岁开始,就在一起讨论几十种蜘蛛的不同,每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在草丛里捉蚂蚱,还把毛毛虫带回家研究——其中一个小孩被家长训斥,毛毛虫被家长捏死,扔进垃圾桶,每天不能下楼玩了,只能在家认字、学算术、拉小提琴,几年之后,顺利成长为一个眼神呆滞的枯燥小孩;而另一个小孩得到爸爸妈妈的鼎力支持,他们陪着小孩去各个昆虫博物馆,搜集蝴蝶标本,给蜘蛛拍DV,现在这小孩在班上组建了昆虫兴趣小组,每个月定期出一本昆虫手册,照片、文字、排版都自己负责,据说这个暑假全家打算去台湾的蝴蝶谷,做详细考察,一代昆虫学家冉冉升起啊。
           最近高考填志愿,很多学生来问我,我该报考什么专业呢?我说,首先要考虑你喜欢什么啊。他们大多数都回答,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孩子无兴趣、无特长,家长要负责,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小时候的各种敏感期,没有花心思去发现孩子天性中独一无二的部分,没有协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别之处,把孩子从特别变成平庸,家长只需要具备盲目、从众、懒惰等几种特性就可以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下来都是原创,慢慢地活成了盗版——而我们当家长的,往往一不小心,就做了盗版生产商。

    (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2 17:30: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2 17:59 编辑

    100、《青年开始沙粒化》  刘洪波
          青年在哪里呢,我感到惶然。
          我看到了年轻人,但我不肯定这就是青年。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青年,是与新文化、社会思潮、社会行动力、社会理想与抱负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是与初升之阳、朝气蓬勃的意象相连,与国运民瘼同在的人群。五四之所以用以标记为青年节,是因为它代表着一场进步运动,这场进步运动发端于新文化的传播与创造,而带来了时代的巨变。一定程度上,它构造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从语言、观念、思维到认知,其后续影响甚至决定了现代中国的整体走向。
          这就是青年,新鲜的社会生命,涌动的变革动力。
          现在,我们当然能够看到生理意义上的青年,那些18岁以上,28岁以下,或者35岁以下,乃至40岁以下的人,但他们是散在的个体,每个人在独自面对升学、求职、婚恋、晋升的压力,站在他或者她后面的,是其家庭或者恋人。作为社会人,他是单子一样的存在,被纳入那些并不需要“青年意识”的结构之中。
          他是行动者,改变个人命运的行动者,或者个人消费的行动者。他在改变个人命运的道路上感受艰难与渺小,在作为消费者时体验力量。他不仅在个人的消费过程中被虚拟和恭维为上帝,且作为最积极的消费群体中一员而加入时尚。年轻人在消费时才成为群体,他们在夜店、嗨吧或者时尚街,由年龄段分划出来的趣味特征,影响着时尚的生产和供应。他们被时尚所细分,年龄段细分,趣味细分,兴趣的满足与供给越加精准,人群也被分割得越加细微。80后,85后,90后,代际区间在缩短,兴趣划分在细密化,这就是说,哪怕作为消费群体,他们事实上也只自娱自乐,而不足以影响产销的“大局”。
          谋生活动与消费活动,成为社会为年轻人新设的竞技场。他作为个体而谋生,同龄人共同的谋生之艰使他的压力感被消解,如果大家都在当房奴,那么做房奴也不是什么痛苦。他作为个体而消费,所有的购买行为由个人选择并完成,这给了他一种主宰者的形式。同时,消费也使他产生了群体的归属感,他找到了“志同道合” 者,那些爱好同样品牌、佩戴同样符号的人。消费符号的强制注入采取的是潮流方式,潮流的强迫貌似他在主动追赶。消费使他产生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幻象,这不仅是成为他作为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巧妙替代,而且使他认为谋生压力和消费满足就是人生的完整舞台,更进一步地,使青年作为一个群体在“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命运”的过程中悄然消失。
          从此,不再有青年问题,而只有年轻人问题;不再有理想问题,而只有谋生问题;不再有青年社会,而只有青年消费。他被动地,但有时又很像是主动地把自己宅进了私生活,私生活的趣味小组成为公共生活的代用品。经济问题,也就是投入产出比,收入消费比,谋生必要与时尚追求的关系,成为生命的核心纠结。
          青年消失的另一证据,是他们被安装在社会机器的不同部位,作为不同组件。人们不再以“青年”来标志他们的共性,而是以大学生、装配工、缝纫工、扫地工、文员、律师、明星、网瘾少年、吸毒者等等来给予其阶层属性的标记。每个名称后面,都有一张相应的脸孔,而所有这些脸孔,不会作共性识别,尽管他们都拥有青春。当然,还有“官二代”、“富二代”,以及“贫二代”、“农二代”等等。此时,我们看到社会身份的遗传性,并且激发了愤怒,即使如此,“青年”仍然不是一个观察的视角。社会失去了“青年”的眼光与角度。
          另一面,“青年”似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成为专属于“青年团”的一种东西。说到青年时,人们的头脑中可能出现一个共青团干部的影子,一个学生会干部的影子。这确实是青年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属性的例证。然而,这是不是在谋生与消费的强迫性之外,青年之所以消失掉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呢?
          年轻人正在长大,而青年已经消失。谋生和消费无处不在,而作为社会活力、行动力、创造力、进步力、革新力的群体,青年沙粒化了。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1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2 17:39:1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3 07:27 编辑

    两个多月,聚沙成塔。

    因目录页放不下,另开一楼《我的文摘2》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20 感谢你!
  • K-Jerry

    2013-10-30 22:16:33 使用道具

    各种佩服赞同自愧不如,没啥说的,跟。
  • 花飞香茵

    2013-12-12 11:08:02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迷恋卡卡

    2014-6-21 21:45:28 使用道具

    这个必须要赞一个啊,楼主坚持啊
  • 粉色蜜糖

    2014-8-21 14:56:05 使用道具

    楼主好有心,这个贴真好。
  • leaf_fall

    2014-9-25 11:14:07 使用道具

    请教楼主,是只建目录么?贴子里面的文章是怎么从铅字变上来的,手打么?
  • zhangwawa

    2014-11-23 06:18:57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
  • jackywenwen

    2015-7-29 16:02:00 使用道具

    不错!另外也推荐一个网站:360doc.com,这里也有许多作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