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dad 发表于 2013-12-20 18:00:06

波尔加姐妹老爸 Laszlo Polgar 信念就是"Geniuses are made, not born," 天才是从小得到适当训练制造出来的

woshiyun 发表于 2013-12-20 18:03:19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0 17:51
我举个例子:
波尔加爸爸引起了小波尔加对国际象棋的好奇心。这就是教育的本质。选择性干预。


呵呵,你这话有些误导性,那就是引起了好奇心。引起好奇心是激发,但不可能持续。激发后需要的是被激发的人从兴趣中得到成就感,从而持续专注达到顶峰。而持续的动力和获得的成就可能又和孩子性格有关。当然放任不管肯定不对,人本身惰性很大,特别是孩子,自控力就更差了。

anniesunshine_7 发表于 2013-12-20 18:03:32

本帖最后由 anniesunshine_7 于 2013-12-20 18:11 编辑

       支持一下神庙,不想过于追究你的理论,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理念也会不同,随波逐流的除外。 神庙做到了,并且成功渡过了那个时期,也达到了自己要的结果。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你要得到,你就必须选择暂时的放弃。 难道郭晶晶没放弃过什么吗? 她现在还不是什么都好。
   我女儿不算牛娃。从她有意识起,我就跟她指读,指认招牌,文字对她来说,从来不是神秘的天书,而是有意义的符号。我摒弃了幼儿园前不识字的观念。她现在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都非常强。她的认字数量,是我们当初教她的几十倍不止,至于怎么认识这么多字,不得而知。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从来不用我们大人操心,在老师眼中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当然了,我女儿,轻轻松松掌握知识,老师喜欢她,她爱学习,爱运动,很外向活泼,能跟同学打成一片,也很快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尊重成长规律,不等于放任自由;在某个时期专注于某项训练,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有对优秀的期望,追求, 我对孩子也有这种期望。所以,我尊重一些着力孩子教育的,并为之付出,坚持到底的家长。因为,期望孩子某一天突然改变,是妄想。 后面的果,皆是前面的因所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所以,神庙支持你,坚持自己的路线。孩子有玩耍,有运动, 心态好, 其他方面也好,说明你的理念是对的,时间安排也很合理。   
    顺便说一下,我的教育理念受《妈妈是最初的老师》影响很深,这本书看不过不下十遍,还随时再翻,做批注。
   

woshiyun 发表于 2013-12-20 18:09:25

所谓天才,只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所谓有用,就是放对了地方。不认可神庙的方法,但欣赏神庙的思考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0 18:14:58

noel99 发表于 2013-12-20 19:24:36

发完帖子就去开会了,回来一看居然有这么多回帖了,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关于人文关怀,我指的是家长是否能放低姿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个体。从神庙的帖子里看不到这些,多的都是神庙为孩子的设计。或许现实生活中不是如此,但神庙的帖子让人有这样的误解。
我的诚惶诚恐并不意味着寸步不行,而是正如萧老师所说的对教育心存敬畏。
在这个论坛里学到了很多,特别是H版对英语阅读方面的文章,让我从一开始的无从入手到理清了思路。其实我还特别想看到大童家长的经验,而这里显然是小童居多。将心比心,我也希望自己的一些经历能后来者提供一些教训和参考。有人提到为啥不把自己暴露一下,那其实是一种误解吧。他如果去看看我以前的帖子就会明白。
写本文的目的是1楼的最后一句,希望大家能理性探讨,不要将这个楼变成战场为好。

holly_day 发表于 2013-12-20 20:02:48

noel99 发表于 2013-12-20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完帖子就去开会了,回来一看居然有这么多回帖了,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关于人文关怀,我指的是家长是否能 ...

顶顶你,虽然你这题目起得不好,但内容还是很客观探讨的,没有贬低他人的意思。

10045500 发表于 2013-12-21 02:16:50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恬静小柳 发表于 2013-12-21 03:11:59

讨论一下你的教育轨道吧?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奇?虽然你说的是不针对个人,但是你的题目没有一丝的如履薄冰

linkwin 发表于 2013-12-21 13:47:36

还是支持神庙的观点

瑞希妈 发表于 2013-12-21 14:03:01

进来围观一下

bigcroco 发表于 2013-12-21 20:50:58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什么定论的事情,思维决定行为方式。就像南方人习惯于白米饭,觉的吃面条不管饱,北方人习惯于面食,感觉吃米饭不管饱,到底谁管饱呢?其实都行。这就是习惯引进的观念问题,改变人的观念是很难的,人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是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比如政客什么的,就是希望民众接受他的观念。
   
    神庙的教子行为代表了一大批家长的模式:执着、自信、执行力强,背单词、背汉字、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替孩子设计规划生活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相对容易看到成绩,家长也能得到更多的满足感。但孩子的感觉不好说,也许习惯被强势家长统治,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或者享受这种学习模式,感觉不到痛苦,也许畏惧家长的权威,敢怒不敢言,默默忍受。起码在我,从小到大,是不习惯于这种被人强制的模式的,比如练字,我不认为12岁之前练字有什么好,完全是限制性格的发展,本来字如其人,但非要练成别人,完全失去了孩童的天真本性。成年后练字单说。
   
    我代表的这一类懒人家长呢,美其名曰“顺应孩子的性情发展”,其实骨子里是懒在做怪,但懒也不见得不好,被孩子推着走,让孩子引路,让孩子有学习探索的兴趣,家长不扼杀孩子兴趣也很不错。起码从我家孩子的经历来说,其实也不见得比那些强势家长教出来的孩子甩出去多少街。汉字通过地铁和实验书无师自通地认识了几百常见字、英语可以听神奇树屋看神奇校车类的动画片、通过阅读和其它方式比如当小老师制作教具认识了几百单词、喜欢动手做饭做过几百个科学实验、喜欢跟着围棋书讲10升5级的围棋题、数学自己琢磨出了N9+X的快捷算法而且认识到乘法比加法快、会使用简单的小九九表、天天回家复演一遍幼儿园的课堂内容练就了非常好的记忆力........。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的自发行为,只需要家长跟着他就行,比如围棋课他需要一定水平的学生听讲互动,完全不懂围棋的他不要。我在养孩子的过程中,更习惯于按常规出牌,不喜欢跳过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比如幼儿的恋爱朦胧期等等。
   
    我和神庙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代表了两类家长,这两类家长的观点没什么相容之处,引起争议就在所难免了。也许会“你给他快乐的童年,他将会失去成年”,也许童年的顺从惯性会持续到青少年或者成年,谁知道呢?谁能说的清,强势家长拥有的强势惯性,会不会持续到孩子的成年呢?谁又能说的清,懒家长的自由懒散漫习惯,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呢?

苹果宝宝熊 发表于 2013-12-21 21:21:10

神庙走的就是小众路线,一些做法容易给人缺少人文关怀的感觉,其实我是很真切的感受到他的爱子之心,我们也在寻找这样一条路,在应试的体制下又不放弃自己的一些追求,就是为了帮助孩子能够真正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而这些是需要家长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跟进孩子,跟进学校,帮助孩子找到一平衡点,最终达到全面健康发展。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1 21:23:07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1 21:27:58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1 21:37:11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1 22:43:26

风生云起 发表于 2013-12-21 23:06:18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1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兴趣当然是好事。
但万一没有兴趣怎么办?
可能就得需要点意志品质。


赞成!

多少人显示着兴趣,却因辛苦训练而放弃。

matriix 发表于 2013-12-21 23:11:17

这贴火热容后细看,粗看感觉大谈不干预的我怎么发现比老庙家的干预的更多哈。。。有趣。。。

bigcroco 发表于 2013-12-21 23:15:12

matriix 发表于 2013-12-21 2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贴火热容后细看,粗看感觉大谈不干预的我怎么发现比老庙家的干预的更多哈。。。有趣。。。

来这论坛的,哪个家长能放手不干预呢,真正能放的下的,估计也不用上论坛,任由孩子自生自灭了。
只是干预的方式不同,有些家长温和一些,有些家长激进一些。

我就是lalala 发表于 2013-12-21 23:18:39

虽然我不赞同神庙同学的做法,但他的经验确实引发我很多的思考。在这个角度上讲,神庙同学的帖子对我是很有收获的。说实话,第一看的时候,我确实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能有这样的家长。但仔细想想其实,不光在学习上,其他方面,自己有没有硬性的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我自己都这样做,又怎么能批评别人呢?我甚至在想我小时候,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这样的想法,只是当时没有这样的条件和经历,更没有神庙同学的毅力。每个人的未来都无法预测,就拿我自己来说,从小爸爸也是逼着我学英语,到了大学学的是日语,英语扔了。结果出国去了一个讲法语的地方,日语一起扔掉。学完法语,发现英语用的更多,接着捡英语。等我上班了,发现同事讲的都是广东话,接着学广东话。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班里有几个小朋友讲西班牙语,还嚷嚷着学西班牙语。我觉得,正因为未来无法预测,所以让孩子从小掌握学习的方法,比孩子在小的时候掌握一门语言来得重要的多。

matriix 发表于 2013-12-21 23:35:17

果然火热,才顺手一贴就立回啊。。。先说一个,常棋王他老子比老庙家的激烈多了。。。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12-22 00:03:14

落落~ 发表于 2013-12-22 09:52:40

为啥不能看喜羊羊呢,俺家偶尔也看看,但并不是很迷,会有啥副作用?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3-12-22 10:00:38

楼主的文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只是剑走偏锋引起大部分没有勇气这样做的父母的共鸣。
“是否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灵性的独立的个体,是否给孩子以足够的人文关怀”这两句话,说的很空。
体制下的孩子就“被当做有灵性的独立的个体”了吗?,就“给孩子足够的人文关怀”了吗?!我觉得你这个论调很奇怪。
难道按部就班应循守旧才是合理的,有想法有行动就百般质疑?

我支持神庙。

无论如何,他是个有想法的负责任的家长;
无论如何,我想除了他,没有人更了解他的孩子;
无论如何,他教育和规划的,只是自己的孩子。

babydream 发表于 2013-12-22 10:46:40

跟的一个心理学教授微薄说过,他决不会运用最新的理论和方法养育自己的儿子
因为任何方法都有利弊,没有大量长期实验结论支持的新方式他都不会采用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没必要当小白鼠,他情愿采用稳妥的传统方式,在保证稳妥的前提下再追求卓越
当时看到的时候,女儿还小,总有些疑惑,为何有更好的方法却不用
现在有些明白了,因为通过育儿实践,就算运用最笨的方式,每天亲子阅读,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一样可以发展的很好
所以,既然通过传统的方式能让她达到80分,我不会选择冒险的方式去追求100分。
当然,想要养育个世界冠军什么的,那不走偏锋估计也不行,所以也支持一切实践

miaowmom 发表于 2013-12-22 18:40:55

其實我覺得,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娃是人家的,我們評價什麼的,也只是別人的事。

number727 发表于 2013-12-22 19:09:45

龙女过江 发表于 2013-12-22 19:37:16

只要孩子现在不反感就没问题吧。

lucky安安 发表于 2013-12-22 22:29:58

确实热闹啊 我从神庙那里得到过很多的好的启发 正如我现在和孩子一起玩英语 玩数字 玩科学等 在外人眼里 这个孩子真惨 这么早就被逼着学这学那 但是我很清楚 他是多么的快乐 支持神庙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和神庙同学探讨孩子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