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1:10:03 使用道具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孩子都需要面临找工作、生存的现实。

    哪里也不是天堂。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2:08: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5-5-15 12:19 编辑

    lmjcle  看了这个,搞的我连让孩子去念大学都不是很想了……弱弱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那些常青藤的每混得这么差吧?l另外,除了运气外,个人的性格和待人接物是不是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里头。

    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却又不得不权衡或者思考的。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不得不改变思维啊,我们越来越难以一步到位地找到一条道路,那就是:只要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离成功近,意味着是一条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都没有风险的道路。

    过去,只要考上大学,就有干部身份,国家就包分配,就意味着金榜题名,意味着有份铁饭碗。。。。。虽然时代变迁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渴望寻找到那样一条道路:只有值得,没有风险,没有后悔。。。。我们不怕吃苦,就怕不值得,就怕路走错。

    可扪心问问,人生漫长,谁能保证有那样清晰的道路摆在面前呢?爬上了藤如何?考上清华如何?一本二本如何?

    谁都不敢清晰地回答这个未来的问题,别人的例子也不见得就是自己的写照。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2:32:07 使用道具

    我们微 信 群里有个妈妈,孩子到加拿大时,已经是读十一年级了,等孩子读十二年级时,ESL还没出,只好再读了一年的G12,否则不能申请大学啊,现在孩子读G12了,英语ESL倒是出了,可是还得从G10的英语学起,听那位妈妈说,她儿子G10的英语成绩单上只有六十几分。

    那位妈妈还一心巴望儿子考上大学,最好是读商科。

    他们是移 民,不是留学生。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2:37:18 使用道具

    那位妈妈整天说国内机会多,出国就是为让孩子英语流利,以后可以回国做做国际贸易啥的。

    我对我儿子一直说的是,在哪里就先踏实哪里,不要为自己预先找退路,找理由,找借口。

    其实如果那位妈妈的儿子成绩不错,能立足加拿大,人家也不会口口声声说国内机会多了,国内机会是多,但不见得人人都能有。。。。

    我不是说回国发展不好,但这是以后边走边遇到的选择。。。。现在一心怎样立足加拿大,怎样吸收这个国家的人文,吸收这里的价值观,喜欢这里。。。。至少若干年后回忆自己那段岁月,觉得有收获,很充实,很积极。。。。。
  • 牛崽酷

    2015-5-15 12:48:46 使用道具

    恩 在哪里都要安心做人做事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2:51:33 使用道具

    再说那位妈妈,孩子其实已经不适合读大学了,那就读个COLLEGE喽,也就是我们说的技校,在加拿大,技校生比大学生还吃香,找工作更容易呢。。。。我儿子如果能读大学就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难,再转回技校去读个证书(技校也不见得容易读哦),只要肯努力,总归会有道路可走的。

    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值得?

    我明白我们潜意识还是人上人那种,这固然很好,但毕竟属于少数人,我们可以为之而奋斗,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人生的体味与幸福感,不是只有人上人一条路的。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3:00:40 使用道具

    我陪伴儿子这几年,我看到我儿子的状况是(目前做得比较好):
    有朋友,有爱好,有运动,有阅读,学习的事知道自己怎么安排。。。。

    如果还想更完美些,我希望儿子能(目前还在努力中):

    有开拓冒险精神,愿意尝试新事物;
    对周围的信息能做到用心、有心;
    建立与维护好与周围人的关系,主动、积极;
    能灵活地寻求帮助,与乐于帮助别人;
    能照顾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家常饭菜;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14:00:01 使用道具

    rori2009 发表于 2015-5-15 13:25
    就是哈佛本科也有工作几年失业。

    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的就业率是 100%的。

    我们父母能做的是:把孩子的平台搭高点,让孩子以后选择的机会更多点,让孩子的知识更丰富些,对人生的看法更积极阳光些,让孩子具备享受生活乐趣的能力更强些(不仅仅是指挣钱能力)。。。。

    围绕这些基本原理,也许我们可以从纷繁纠结的权衡里,慢慢摸索一条在自己承受范围能做的选择。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22:35:42 使用道具

    加拿大爱城网站有篇留学生的帖子:《快毕业的我的苦恼》

    快要毕业了,感觉在加拿大找工作 满满的劣势,一点优势都没有。专业水平一般,又不够能说会道。。。

    不过回国竞争应该也很激烈,在加拿大呆了快3年了,想要中文交流的欲望越来越强,总觉得如果在中国,可能比现在更活跃,比如,现在我们办公室,中午大家都不一起吃饭,这点让我停郁闷的,我觉得, 要是在国内,一个办公室或隔壁办公室肯定能找到一个好朋友的,可是在这里,感觉和大家都不熟。。。

    真是很想回国,但是又怕回国找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工作,虽然做了很多projets什么的,还做了2个专业相关的实习,可是总觉得自己的水平和那些 大公司要求的还有一段距离。

    还是太渣了。。要不然可能不会有这些苦恼的。。。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5 22:59:07 使用道具

    如果这孩子不留学,国内学习工作也一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苦恼,只是留学代价大,我们在看到这样的帖子时难免会想“付出那么多。。。。”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12:08:46 使用道具

    fuzhong65929  留学的代价确实不小,且除开看得见,还有隐形的,难以衡量。我有时候想,如果直接量化,再分摊到学成后的收益中去,要几年回本?算来算去,如果真的是有所成,好像也不算太多。但若是和人比,只能叹息,总有更优秀的

    算算付出和收益是很正常的,但很多东西,算不好,不好算,你说是吧?

    以我的看法,是买一套房子,还是给孩子一个机会(假如孩子具备抓住这个机会的能力,野鸡大学之类的不算哈),一个全新的机会?

    两厢权衡,我也许还是会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但这个选择,一旦决定了,患得患失最要不得了。。。。

    因为你付出的金钱是可以量化,但孩子所经历的新体验和新冲击,这些是无法量化的。

    当然,这个选择是要在不影响我们作为父母目前生活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如果太紧巴,而去做这个决定,心态就乱了。。。。

    且走且看吧。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tarbaby + 30 我很喜欢!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12:13:49 使用道具

    就我儿子来说,虽然我们技术移民,在金钱上没有留学付出的那么多,但我们在情感上、在克服自己胆怯的心理障碍上、在经历连根拔起的那种惶恐上。。。。代价也不小。。。。每当我开车驾驶在温哥华绿树成荫的道路上,我总会有一种很欣喜的感受,因为,此生我将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放大到了自己所能。。。。人生或许不是以吃香喝辣、功成名就为唯一标准,而是你做了一些以前你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tarbaby + 30 赞一个!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13:25:22 使用道具

    记录片《含泪活着》里讲到一位上海男人,十几年在日本打黑工,与妻子女儿分开,为的是供他女儿上美国大学,链接如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NjQ2MDA0.html

    有人说那个男人只要当时在上海倒腾套房子(当初他是带了一笔钱去日本的),女儿留学美国的钱就有了。。。。可人没有前后眼,人也不可能计算到如此。。。。路走了就走了,虽然一路艰辛,但他女儿最终也是考上了美国的医学院。

    人生这笔帐,你很难用付出然后等待你觉得应该的回报,不是么?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13:31:27 使用道具

    就我自己来来回回这几年,感觉自己很多方面真的有了很多很多的变化,从患得患失开始、从煎熬度日开始。。。。。慢慢地喜欢并安心在这里,心里那份自己想要什么,渐渐清晰起来。。。。。岁月不光是流过就流过,如果能留下一点正面的进步,那岁月就是没有白过。

    我,一个中年妇女尚且如此,我想一个孩子,一个青年,在他们人生道路上,让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有机会去一个新的国家去洗礼一下。。。。这不是用金钱可以量化的收获。。。。即便孩子以后回国,对比后的幸福感,或许比一直待在原地要真切得多。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13:35:36 使用道具

    我认识一个香港人,来加拿大十多年,一直打苦工,他经常跟我感慨说,他香港的朋友都发财了。。。。

    我不客气地跟他说:即便你十多年前没来加拿大,也未必一定就发财啊,你朋友发财不等于你会发财啊!

    呵呵!

    就好比网上调侃说与其这么辛苦,不如当时导导房子,可很可能的是,这些人即便一直留在国内,也未必能赶上倒腾房子那一拨的。。。。

    到时候,又如何说?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13:51:15 使用道具

    很多人讲到中国人在国外入不了主流,好象为此很痛苦。。。。。好象入不了主流就是失败。。。。。

    我每次都疑惑到底什么叫主流?是进到一个公司的高层就是主流了,还是参政议政了就是主流了。。。?

    难道社会结构就是由这些所谓主流构成的?做个普通的中间人,或者就做一个技工,就羞于启齿了?

    技工在加拿大,收入也不低呢。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在基本吃穿住行有保障后,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这个人的爱好和朋友,有爱好、有朋友。。。。有满足感,幸福不过如此。
  • fuzhong65929

    2015-5-16 15:09:04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5-5-16 12:08
    fuzhong65929  留学的代价确实不小,且除开看得见,还有隐形的,难以衡量。我有时候想,如果直接量化,再分 ...

    付出自然是算不好的。如果能单用金钱上投资和回报来说,我反倒觉得容易的多了,能抓住机会的孩子,回本(仅指金钱上的)不需要多久。可问题绝不仅仅这一点。相信经历过或者正准备经历过的爸妈们,都会发现,整体比较下来,金钱其实是最微不足道的部分。若是能只考虑金钱,多少选择都容易的多。我想,就只论金钱的话,对孩子的投资,用心并善学的父母,眼光都不会太差,至少比投资理财产品容易把控一些吧。

    rori说的对,现在好多人不把钱当钱了。我想因为现在国家还处于发展期,相对于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国家而言,阶层固化真的还不至于那么严重。很多人,并不靠读书考试(靠读书考试的,说不定还不占多数呢),也一样可以实现“人上人”的梦。(多少人一辈子追求财富而不得,苦哈哈的经营了半天,却落得后半生凄凉,又有多少人,混沌半生,一朝房改,资产几何倍数的增加。)时也,命也,靠努力去做“人上人”不是不行,但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机缘。偏就因为这样,风气愈发浮躁了,愈发讲究速成了。更不用说,“人上人”中,资产的数字也仅仅只是众多衡量的标准之一呢。

    但是,这样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少,不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了吗?国内或国外,“出人头地”,到最后(国内或许还需些时间),大多数,靠的都是父母的阶层,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在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红二代,(或者说是三代),真是都在坑爹的吗?肯定不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早已生活在我这个平常人连想像都做不到的世界里了。可是,那又如何?我的孩子,我相信,基本连和他们偶遇的机会都无限趋进于零,更不用说去竞争了。

    所以就放弃“出人头地”的念头了,既然自己也不过一介草民,更不想干预孩子的追求了。为父母、为周围的眼光而活的华人已经
    太多太多。我的孩子,我只希望他能过他想要他喜欢的生活,并有承担他所做的选择的能力而已。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6 23:40:5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5-5-16 23:43 编辑

    我们华人说到的入主流,主要意思还是指,比如在公司里,再怎么有能力,也升不到高层;比如参政议政方面,中国人也无一席之地。。。。至于文化认同这些主流,那是延伸出来的感慨。

    参政议政不去说了,单说公司高层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从自身去看比较客观,语言、文化、观念、能力。。。。这些要达到高层的标准,可能我们自己觉得已经能力够了,可还是存在不可逾越的缺陷。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7 02:12:35 使用道具

    我们中国人是有追求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

    其实,把做不做高层来作为是不是入主流,是不是被认可,这个是有偏颇的。
  • jamesyg

    2015-5-17 11:21:22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4-5-14 07:45
    认识几个留学生,有个还是研究生全免奖学金(含生活费呢),读的是物理,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又读了个工程专 ...

    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家庭条件够优越了,小小年纪就被他老爸送出国接受外国教育,养成了西方思维方式,完全不懂中国的人情世故,有钱任性,老给他老爸添乱。这种留学好吗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7 11:34:47 使用道具

    送不送孩子留学,一是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孩子是属于比较愿意上进,正向的,还是从小就学习习惯不好,已经吃不起苦的孩子;二是基于家庭条件,留学不是一本万利,而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付出。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7 12:00:10 使用道具

    认识一个妈妈,放弃国内年薪四十万的收入,来加拿大陪女儿读书,从G9读起的。

    妈妈是杭州的房屋鉴定师,很早那一批的,我不太了解这个行业,但我想应该很吃香的,尤其是早期那一批老牌的。

    她常说自己从国内的喧嚣来到这里,觉得很喜欢,很安静,以前手上几个电话响,现在可以一星期不出门,种种花,看看书。。。。

    她女儿个性比较强,也比较能干的,只是有点叛逆。

    爸爸在国内开一个公司,一千多号人的公司,应该收入是不错的(在杭州)。

    像这样的家庭,供一个孩子留学是不存在经济压力的,在没有太大经济压力情况下,留学何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7 12:07:03 使用道具

    至于我家,现在儿子大了,没有什么需要多操心的,学校离家也不远,可骑自行车或走路上学,孩子学习上也不需要我干预,虽然爱玩个电脑,但他还是有自律的,有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但我们只规定周五、六、日每天玩两小时,其他时间儿子会翻翻手机,也随他了。。。。

    有时候,跟儿子讲讲大道理,讲讲人生,儿子基本上还是比较正面的,我的建议不一定全部采纳,但我知道他会走心的。

    所以,很多时间空出来,找了份一周做三天的工作,干干体力工作,同事是西人,人际关系很简单。。。。

    我明白一个道理,也是我爸爸一直跟我讲的,那就是:

    人活着就是为了找点事做做,而且是有意义的事做做。

    确实,小孩子有小孩子做的事,我们有我们找的事做,等年老了,还是需要给自己找点事做做。

    而且这些事,应该是有意义,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家庭建设,子女教育。。。。往大了说是事业,是责任,往小了说,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找点事做做。

    一个人无所事事,才是最难受的。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7 12:10: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5-5-17 12:12 编辑

    人活着就是为了找点事做做,而且是有意义的事做做。

    以这个人生价值观来说,我培养孩子打篮球、热爱阅读。。。。就是为了孩子以后的人生,有点事爱做,能享受自己爱做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培养起孩子一两个爱好,且是深度的爱好,那真的比成绩优异更值得欣慰了。



  • charlenedavid

    楼主 2015-5-17 12:38:37 使用道具

    这里的老外,我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休息天,全家一起打扫院子里的落叶,一起去公园看孩子比赛(超级业余比赛),或者休息天洗洗车,做做院子里的木栅栏,修修这个,修修那个。。。。也许他们的职业都很普通,有的还是工人。。。。可他们那种忙碌和充实的日子,没人觉得他们不入主流啊!

    我挺希望以后儿子也这样平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无论是否成功或者普通,生活里有小乐趣,有小满足。。。。平和、安心。

    不也挺好的?
  • sdfixj123

    2015-5-17 16:29:16 使用道具

    学习了,楼主给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视野
  • _远山

    2015-5-19 18:29:35 使用道具

              这个帖子真的是越来越好看,话题愈发深入,已经不再囿于最初的英语学习话题了。其实,楼主跨越了两个国家,一个是自己祖国-------中国人什么习性脾气肯定全部熟悉,一个是定居的枫叶国-------------作为常住民,对这个移民国的观察又非一般游客或旅行者可比,算得某种程度阅过沧海的人,有一点厚重和沧桑,又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份平实跟平和。对比国内的一片红火跟闹哄哄,的确是不一样的心境了。外行话不多说了,作为一枚默默的看客,希望楼主空闲可以多写写身边的故事----------非虚构又非二次加工的素材,很质朴。楼主若是有故事或有心曲的人,可以考虑这里或天涯图文并茂地发呢。
           这个帖子,到后面,真的很像一玻璃杯甘淳透亮的红茶。
  • _远山

    2015-5-19 18:43:46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5-5-17 12:10
    人活着就是为了找点事做做,而且是有意义的事做做。

    以这个人生价值观来说,我培养孩子打篮球、热爱阅读 ...

          小伙儿长得很像样哈~~棒棒哒

          唉,看到这照片,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觉,估计同是论坛的妈妈吧--------------今天的您就是明天的我呀……    ……哎呀妈呀,就是又想起那句“人生是场醒着的梦”来了。

         虽然年幼的孩子有时候真的闹心(刚才把我手机拿过去,乱点,然后又通过电信直接支付了9块钱什么乱七八糟的费用;老是趁我不备偷拿手机过去乱按,都5岁多了)。。。。。。。。

         唉,虽然是这样,我还是得咬牙切齿地说一句,希望孩子长大得慢一些。

         时光这码事其实多么虚无。到最后什么都摸不到,只剩脑海里流淌过的一首曲子、一些气味、一些碎梦的断片,存留到自己也无法回忆起来的那天。

         
  • catherine00100

    2015-5-19 19:52:46 使用道具

    楼主厉害啊
  • winko

    2016-6-20 00:47:51 使用道具

    爬了一晚上楼,很温暖的帖, 期待楼主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