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yqs 发表于 2015-1-30 16:48:04

《活见鬼》原文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我: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鬼吗?E:没有呢,鬼只在神话故事当中出现。我:那为什么现在总是有人说,有鬼,怕鬼之类的。E:怕鬼是因为恐惧,恐惧才是心里的鬼。我:说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讲一个故事,说的就是你刚才讲的,恐惧才是心里的鬼。E(读标题):活见鬼我: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E:有个人喝酒夜里才回来,遇上大雨,手盖在头上躲雨。我:赴饮,就是到什么地方去喝酒,比如我们说赴宴,在古文《推敲》里,有一句“岛初赴举京师”,赴就是到什么地方去。这里的“值”你翻译得很好,遇见碰上。有一个小错误,持盖自蔽,不是用手盖头,这个盖是雨伞的意思,手持雨伞把自己遮蔽在雨伞下。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E:什么是檐?我:就是屋檐啊,看见有个人在屋檐下躲雨,见他有伞,立刻投奔到他的伞下一道走。但是这个人怪怪的,他“久之,不语”E:很长时间都不说话,疑为鬼也,怀疑他是鬼。我:这个撑伞夜归的人心里不踏实,觉得对方好奇怪,就这么冲过来跟他合用一把伞,也不说话,于是再试探,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撩,就是拨一下,传说中鬼是没有脚的,就飘啊飘,他就想试试对方有没有脚,结果偶不相值,偶就是碰巧。E:我知道了,他用脚踢了别人一下,结果碰巧没踢到。愈益恐,就是越来越害怕。我:读到这里,你说为什么撑伞的人会把对方当成鬼呢?E:那个人跑来,久之,不语我:还有呢?E: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我:不说话,又没有脚,真是越想越害怕,这个在屋檐下躲雨的人也奇怪,蹭了人家雨伞,也不说声:这位兄台,雨太大,和你共打一把雨伞可否?他不说。撑伞的人心里觉得这个一定是鬼了,于是: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E笑疯了:他把躲雨的人用力挤下河就跑掉了。我:对了,趋,就是快速走掉跑掉的意思。摆脱了这个“鬼”,他不敢掉以轻心,一直跑啊跑,值炊糕者晨起,遇上炊糕的人早晨起来,炊,就是烧饭的意思,比如炊烟,就是在农村里看到的,烧饭的时候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烟。这里是说烧火蒸糕的人。亟奔入其门是什么意思呢?亟,读ji,,第二声。E:就跑到做糕的人家里。我:嗯,亟,就是急匆匆地,连忙跑到人家里,告以遇鬼。E:告诉做糕的人他遇到鬼了。我:俄顷,复见一人,俄顷,就是没过一会。E从这一句开始就笑得没停下来E:不一会儿,又看见一个人,遍体沾湿,浑身湿透了,哈哈,是那个被推下河的。我: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他踉踉跄跄跑来(我做这个动作),就是走都走不稳的样子,你想想,他被推下河,挣扎半天从河里爬起来,跑了很多路,走路自然踉踉跄跄,其实好有个原因让他如此慌乱。他号呼:有鬼啊,有鬼。E:哈哈,他也把带伞的人当成鬼了,他也跑到做糕人的家里。我: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E:这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什么是愕然啊?我:就是很惊讶很惊讶,你也把我当成鬼,我也帮你当成鬼,不自觉大笑起来。撑伞人为什么把躲雨人当成鬼,你之前已经说了,我们现在换一下角色,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躲雨人,来看看躲雨人是怎么想的。晚上,雨很大,我在屋檐下躲雨已经很久了,看见有一个撑伞而来,我连忙跑过去跟他合用一把伞,这个人走路不稳(因为是饮酒夜归),也不看我一眼,一路上,我也没敢没说什么,忽然,我发现他用脚拨我,神神秘秘的,我忽然觉得这么晚,一个人撑着伞飘飘忽忽过来,是不是一个鬼呀,我没敢乱动,只是轻轻让了一下,他没踢着我。没想到,经过一座小桥时,这个“鬼”用力把我推下了河,大雨天,冰冷的河水,已经够让人害怕了,他把我推下河,是不是水鬼啊,要把我溺死在河里,我吓得灵魂出窍,挣扎爬上岸,一路跌跌撞撞跑到一户人家门口。E:看到里面也有一个人在大叫有鬼,我一看,原来是推我下河的。我:你看看,世上本无鬼,但是这两个人都被对方吓了一夜,还是你开始说得好,恐惧才是心里的鬼。其实他们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你觉得怎么样就能避免呢?E:躲雨的人如果跟带伞的说:老兄,跟你一起打伞好不好啊?打伞的人就说:好啊,躲雨的再说声谢谢,这样就不会把别人当成鬼了。我:所以,沟通沟通也是很重要的,就不会有这种误会了

zwyqs 发表于 2015-2-5 12:11:49

《虎与刺猬》原文: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猥卷着鼻,惊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醒,甚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我:大虫,你知道这是什么的。E:是老虎啊,长虫是蛇。我:在水浒传当中,有一个叫武松的人徒手打死了一头吊睛白额大虫,大虫在古语里就是老虎。E:你先说说,打死大虫的故事我:早知道待会再告诉你这个省略罗里吧嗦将武松景阳冈打虎以及三碗不过岗的故事,好不容易掰回正题。我:回到我们今天要讲的古文,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E:有一只老虎,想到田野里去找食物吃。我:对,觅,就是寻找,寻寻觅觅了。见一刺猬仰卧,做个仰卧的样子给我看看E往沙发上一倒,躺着E:就是肚皮朝上躺着。我笑:是的,如果你趴着,那就是俯卧了。E:这只刺猬不小心啊,肚皮朝上,容易被别人吃了我:这不引来一只老虎了嘛!谓是肉脔,欲衔之。E:以为是个肉球,想衔起来。我:你知道肉脔的意思?E:我猜的我:你猜的差不多了,肉脔就是一块一块的肉,你说肉球也就这个意思。刺猬感觉有危险时,会怎么样?E:会缩成一团,把刺竖起来。我:因为刺猬是躺着的,所以当他缩起来的时候,正好卷住老虎的鼻子,所以就有这一句:忽被猥卷着鼻。惊走,老虎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不知休也,你知道说的是什么吗?E:是不知道休息吗?我:这里的休,就是休止停止,这只老虎吓得一直跑啊跑,根本停不下来。E:他是吃了炫迈口香糖吧,根本停不下来。我:他跑啊跑,直至山中,困乏而眠。E:一直跑到山里,很困很累就睡了。我:翻译的很好。小刺猬很聪明,看到老虎睡着,刺猬乃放鼻而走。E:刺猬于是放开老虎鼻子走了。我:非常好,乃翻译成于是,走,就是逃走了。大虫醒,甚欢喜。E:老虎醒了,甚高兴,甚是什么意思我:甚欢喜,就是很欢喜,非常高兴。E: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橡斗是啥?我:就是橡果,我来搜一张图片给你看
E:这个橡果就像是一个小刺猬。我:老虎一看橡斗的样子,立马想到之前的遭遇,乃侧身语云,你知道他为什么侧身吗?E:因为他很害怕这个橡斗,以为又是刺猬。我:是的,他畏惧,因为吃过亏,他对刺猬是又敬又怕,于是侧过身说,说了什么话呢?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你知道贤尊的意思吗?E:是尊敬吗?我:不是,这是对人家父亲的尊称,称对方父亲为尊,比如在古装电视剧里,称对方父亲为令尊大人。贤,更加尊敬地称呼对方老爸。在这里,这个小橡果长得很像刺猬,个头又小一些,所老虎自然把刺猬认作橡果的父亲了。E:为什么不把刺猬认作橡果的妈妈?我:如果认作妈妈,就不能称贤尊了,在古代称呼别人的妈妈叫“堂”,那这句话就要改成旦来遭见贤堂。旦呢就是早上,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旦”字。早上遇到你家老爸,这里的遭见,就是遇见了。E:这是神话吧,老虎还会说话我:就算是神话故事吧,这只老虎说,早上看到你老爸,心里暗想,吃了个大亏,我不能再吃亏了,于是又说了一句:愿郎君且避道,什么是郎君呢,刚刚我们说看了对对方父亲尊称喊“贤尊”,那么对于贵人家孩子的尊称是什么呢,就是郎君,还请郎君您避开,让我过去一下。E:老虎有点傻。我:他被吓得脑子不好使了,错把橡斗当刺猬,让我想起一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E:这是什么意思啊?我:就是一个人被蛇咬了一口,之后就一直畏惧绳子,因为绳子像蛇,经常会把井绳错认为是蛇。其实有时候不要因为吃过一次亏,就畏惧害怕,失去判断能力,就如同这只老虎,闹出了个大笑话。

zhangcui 发表于 2015-2-5 12:23:10

楼主好棒!学习!

睫毛弯弯 发表于 2015-2-5 12:29:49

妈妈真厉害,顶一个

qiuslzl 发表于 2015-2-5 13:13:40

楼主真是个好妈妈!我要向你学习

zwyqs 发表于 2015-2-5 14:51:03

qiuslzl 发表于 2015-2-5 1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真是个好妈妈!我要向你学习

共同学习,一起加油

echo20041210 发表于 2015-2-5 17:05:43

特别感谢您和您家EVAN的课件,准备借鉴着跟孩子一起来看。我古文以前上学时特别不喜欢,等于是文盲,现在年纪大了反而觉得没有那么不喜欢了。我家孩子虽然10岁了,现在也在学这本小古文,平时没时间,趁着寒假稍微入个门吧。

echo20041210 发表于 2015-2-5 17:07:46

另外请教下,古文小楼是从第41课叶公好龙开始的,前面有没有啊?

zwyqs 发表于 2015-2-5 19:10:10

echo20041210 发表于 2015-2-5 17: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请教下,古文小楼是从第41课叶公好龙开始的,前面有没有啊?

之前的没记录,有朋友让我写,我才想起来记一记,我比较懒的

zwyqs 发表于 2015-2-11 10:22:00



《李广射虎》原文: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我: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你是听过的。关于射虎的那个小故事,你还记得吗?
E:知道,他以为是一只老虎,其实是石头,第二天早上去看那只射到老虎,发现箭射在石头里,拔都拔不出来。我:是这么一个故事,他是汉朝时候的一个将军,曾经抗击过匈奴,勇猛,骁勇善战。
E:汉朝,汉朝之后就是三国吧。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我:不错,还记得中国历史朝代歌。今天我们就讲李广射虎的故事,其中你说的那个小故事就包括在里面。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E:李广出去打猎,看到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用箭来射。
我:这一句很好翻译是不是,但是我觉得这句有点问题。
E:什么问题?
我:李广在射这块石头的时候,其实是当成老虎的,并不知道是石头,所以,这里说了一句“见草中石”,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见到的是草中的某个东西,如果改成“见草中物”,才感觉符合李广当时的感受。后面一句:中石没镞,什么是镞,就是箭头,箭前面是镞,后面是羽。
E:这里也要改,改成“中物没镞”。
我:最后才说,视之,石也。
E:看了一看,原来是石头。
我:到这里才知道是石头,所以前面说是“石”未免有点太早了。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什么是“复”呢?
E:就是“又”
我:石头这么坚硬,他的箭头都能没入石头里,说明李广这一箭的速度和力度都很大。于是他就再朝石头射箭,但是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是为何呢?
我:他是早上看的射的是石头,才起床,那个时候没什么力气。
我哑然失笑:或许吧。他实在晚间射的那块石头,当时他以为是老虎,老虎是多么危险的动物,所以李广一定是用尽所能来射杀老虎的,他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出来了,所以才能达到“中石没镞”的程度,之后,他已经知道那个不是老虎,也知道没那么危险,所以所使出的本事达不到那天晚上的程度。这里讲个一个李广射虎的故事,但是他似乎对跟射虎有缘,这里又讲了另外两次射虎的经历。广所居郡闻有虎,李广所居的那个郡听说有老虎。
E:什么是郡?
我:郡呢是一块地方,这个地方大概跟现在一个市那么大,有的地方比市大,打个比方,比如我们现在生活所在在xx市,在汉代来说,这一块可能就叫xx郡。 李广住的那个郡有老虎,尝自射之,尝不是尝一尝,而是曾经,他曾亲自射虎。这是第二次射虎的经历。及居右北平射虎,这里的右北平也是一个郡,李广跟老虎有缘,到了这个郡,他又有一次射虎经历。
E:虎腾伤广,老虎跳起来伤到了李广。
我:对,老虎很厉害,但是李广也很勇猛啊,广亦竟射杀之,就是说李广最终也把老虎射杀了,这里的竟就是最终,李广三次射老虎,两次是真老虎,一次是把石头当成虎,一读这篇古文,好像就看到李广勇猛无比的形象。
配合这篇古文,我们一起学习了两首相关的诗词:一首是《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另一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诗词讲解略……


萱萱和曦曦 发表于 2015-2-11 10:46:45

非常好,学习了。我现在也在给女儿学小古文,结合听评书,效果不错。我们当故事学的。

zwyqs 发表于 2015-2-11 10:48:26

萱萱和曦曦 发表于 2015-2-11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好,学习了。我现在也在给女儿学小古文,结合听评书,效果不错。我们当故事学的。

谢谢支持!
另问:什么评书啊?

shangguang 发表于 2015-2-11 18:02:57

楚芳芳 发表于 2015-2-14 00:03:38

学古文的好方法

mxiang330 发表于 2015-12-18 08:48:34

楼主,继续盖楼哈。。。我们也在读小古文,有些不懂的,想参照你的讲解:loveliness:

飞天小牛 发表于 2016-1-3 22:28:55

楼主有才啊

小玲珑 发表于 2016-1-4 09:39:32

楼主跟新呀,正需要呢

ayla 发表于 2016-1-4 14:16:38

学古文有选用什么纸质的教材吗

arielcyc 发表于 2016-4-20 16:21:16

跟 着 学 啊。

lydia0908 发表于 2016-4-27 11:41:49

跟着学习。。。。。

amy612 发表于 2016-10-26 11:39:38

太好了,写的非常好

h430030 发表于 2016-11-5 19:51:42

这个家长好棒!

Lazyleaf 发表于 2017-1-4 12:57:37

楼主好厉害,跟着学习

h430030 发表于 2017-2-13 21:15:58

楼主好有文化啊谢谢无私分享

乐轩BB 发表于 2017-12-12 10:57:39

妈妈真厉害,顶一个

shenxiang235 发表于 2017-12-12 11:09:16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

飞的理由1231 发表于 2017-12-12 15:19:19

留存,学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学古文】08年Evan的古文讲解学习楼——2月11日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