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确实不错,其实中国建国后开始学习的英语都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英语,但是即使如此,这也是在进步 ...
中国的英语教育, 其实不是从建国之后才开始的, 我日志中第一篇,
孙复初先生说:英语教育难题曾是解决过的问题
说的, 就是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成功过。 而到今天, 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英语水平, 离那个时候, 差的太远了。 这是一种进步呢, 还是一种退步?
high5 发表于 2011-8-2 0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的英语教育, 其实不是从建国之后才开始的, 我日志中第一篇,
孙复初先生说:英语教育难题曾是解决 ...
呵呵,这太片面了吧?
如果成功了,现在反而舍弃,你觉得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吗?
“英语是用来考试的, 还是应该作为一种工具拿来用的”这是你的观点?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的高考就不会让人诟病,反而应该让人高呼万岁了!
这篇问题说实话,我真没理解你的选文和你的结论之间的关系,而且和一直我理解的你的方法和理论也有严重出入,呵呵,严重偏差
洪太阳好书地 发表于 2011-8-3 05: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这太片面了吧?
如果成功了,现在反而舍弃,你觉得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吗?
我上面的一段话, 是在回复你的
其实中国建国后开始学习的英语都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英语,但是即使如此,这也是在进步着的,毕竟没有什么东西一出现就是完美的。
意思是说, 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英语水平, 离那个时候, 差的太远了。 这根本就不是在进步, 而是在退步。因为从一开始以中式英语做为英语教育这条路就错了。
对每一个学科, 应该都会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历史。 比如,学经济的, 会学一下经济史, 学艺术的, 会学习一下艺术史; 学音乐的, 也应该学一下音乐史。 而当下学英语,搞英语教育的, 是不是也应该对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呢? 这里根本就不是成功了而舍弃, 而是根本没有人去关注那一段教育史, 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曾经成功过。 如果这不是教育的问题, 那又是谁的问题呢?
后面你引用我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话, 我只能告诉你, 这句话是一句设问句, 而答案就是整篇日志所写的内容, 也就是将英语作为工具。
对于高考, 考英语, 我觉得没有错, 哪个国家都有外语考试, 美国有, 英国有。
错不在考试, 考试从来都是用来作为评估和选拔的工具的, 也就是一把尺子的作用。
而是,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以考试为目的而学习, 考什么学什么, 不考什么, 就不学什么。 一切以考试为标杆, 成天背考试要考的单词, 做考试要考的习题, 完全被考试所局限, 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英语学习才是最离谱的。 需要家长融会贯通,对宝宝要因材施教
high5 发表于 2011-8-3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上面的一段话, 是在回复你的
意思是说, 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英语水平, 离那个时候, 差的太远了 ...
你认为50年代的能上清华、北大,即使四川人、贵州人都能流利的说一口英语,是普通的家庭吗?收音机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能有的东西吗?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个时期大兴的扫盲班就真是多此一举了!收音机也不会甚至在后来70、80年代还被作为3大件呢
学任何语言要多说多练,能用原版最好,这都没有错,但问题是现在我们说的是家长,尤其是那些本身英语水平就不高的爸爸妈妈,如何用自己都要花半天时间来搞明白的原版书去启蒙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和孩子不同,同一个孩子今天和昨天不同,明天和今天不同,没有在所有时间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方法和书籍。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high5 发表于 2011-7-30 1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过去老上海有一种叫洋泾浜的东西, 就是
来是come , 去是go,
一块钱叫one dollar,
这种方法对学习一种语言有帮助,对掌握一种语言帮助不大。 教育有不同方法,合适的就是好的,,英文三字经还蛮有趣的,作为学自然拼读辅助读物了。 坐听两大高手辩论,学习中。 看了粽子、林克、安妮,从思路上看,都强调“听说读写”,有输入了才有输出,按语言形成的模式,早期要求语境,形成语感,然后PHONICS拼读,打下阅读的基础,然后就是相应的阅读量来提高,形成能力,粽子对于语言的认识入木三分,林克关于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很好,安妮的可以看到西语国家实际的语言学习过程,自己感觉林克、安妮的不适合大众的情况,粽子的倒是非常认可,对形成语感非常有效,上小学时可以开始PHONICS为阅读打基础,这方面林克的三字经非常有创意,是真正用心的结果,其实安妮书中说西语国家PHONICS老师给孩子布置的语言作业也是同样的,另外根据情况适当引入外教的情境对话,盘活存储的基础,进行说的输出,其后就可以通过看原版影视、阅读新闻故事等持续的提高能力了,将各方面亮点能有效的结合应该是合适的方法。 我现在家教小孩学英语用三字经,但里的的魔法方法我没怎么去利用,感觉吸引不了小孩,不过三字经及对话部分感觉还是不错的。 非常同意这句:投其所好,量身定做 林克妈妈的书也看过一些。我觉的她书里的一些三字经可以跟孩子玩的时候用一用,不能全盘照搬。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要因村施教。 谢谢分享,林克妈妈的书我很早就买了,感觉也是需要找出合适自已孩子的思路才行! 其实,他书里对phonics的一些理解到是很到位。但是他的方法不适合每个孩子。一些学英语的思路与误区讲得很细。 又是林克英语
我到这个论坛上才知道有这个的
下次好好研究学习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