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y2014 发表于 2015-1-17 00:25:04

我没读过圣经,不过我看过美剧圣经,我觉得充满血腥和残暴,而且耶稣的信徒最后全都不得好死,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相信上帝

xinyi1020 发表于 2015-1-17 19:37:43

elaw 发表于 2015-1-18 22:07:52

心自知 发表于 2015-1-16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圣经还带着对比中国上古神话?应该没有理由的相信圣经上的话。

{:100:}{:100:}{:100:}

elaw 发表于 2015-1-18 22:27:12

wuyaneba 发表于 2015-1-16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大概没有考虑过,所谓“不想给孩子一个既定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一种价值观,意味着对所有已知的价值/信 ...

你说对了。我对现有的价值体系均不信任。因为我对宇宙的观点是——无目的。所以,我的世界观是——没有绝对真理。

和孩子共读经典,能让我们三人都更好地观照自己的善恶,认识周遭环境,进而认识他人、理解他人所处环境,从这样局部的立足点中,赋予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一开始就灌输各种绝对经典、真理——我们得承认,圣经,不过是子曰一样的门徒合集罢了。佛也不立文字,后人一立文字,就不是佛曰,是弟子曰了。

我影响不了你,你也影响不了我,你我只是几行字,几句话的存在——自说自话,无论对方说什么,我们只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回响。但我们能通过对方真挚的言论,反观自己,从而更进一步克服自己,去给身边人更诚恳的爱。

你的文字,给我很多触动和启发。谢谢。

elaw 发表于 2015-1-19 00:19:57

最近事儿多,静不下心写。尤其是讲巴别塔,关于人类始祖语言。有太多话想讲,所以知道不能急着讲。话多,证明自己还没捋顺,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就给孩子拖着,让他俩睡前自己玩会儿星际争霸,停几天故事,自己休息休息。

其实来爸妈网觉得挺奇怪,我没给孩子做英语启蒙,但是下载了好多资料自己学习......看得不亦乐乎,最后却都没用孩子身上......

写了两篇关于自己的,希望休息两天能回到轨道上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

elaw 发表于 2015-1-19 00:20:59

关于母语

从小就觉得自己不是南方人,虽然大多见过我的人都说:你那扁平脸,眯眯眼,不是南方人是哪里人?蒙古来的?

小时候问过妈咪,我是怎么来的——公厕捡来的…让我不禁怀疑那个年代,进公厕是否就像进托儿所…不过我妈比较不幸,去晚了,好看的都被捡走了,我估计是最后捡剩的一个。所以,不管别人怎么劝:你就是一土生土长纯天然公厕野生广州人!我都是不信的。

我内心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俺要不就是山西人,要不就是河南人!
为什么不意淫自己是非洲人或墨西哥人呢?这就要追溯 回 long long ago 以前…话说那会儿,我刚脱离拼音认字阶段,对文字的饥渴可想而之,家里能看的各种电器说明书、洗头水牙膏背面的成份说明都被我倒背如流了,只能跑地摊寻宝。有一本书,名字叫《刘姓的起源和迁徙》(书的原名绝对不是这个,这是我现编的),里面提到姓刘的都是从这俩地向外迁徙…虽然这本书没有提到原始人没有姓氏这一事实…但,当时的感觉我到现在还记得——圣经啊!

作为一个十月怀胎终于发育完成,却发现自己生在公厕的人,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问题绝对是:“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你要是第一个念头是吃?

当我弄清楚,自己是从厕所捡来,要回到刘姓的发源地后,用最快速度嫁给了胡爸。想移民?嫁给有户口的人是捷径!

“回家~回家~我需要你~回家~回家~马上回家~”就这样唱着顺子的《回家》,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从此,我的母语——粤语的使用频率排到了英语后面——英语词汇量一直停滞在小学毕业水平。

接下来,我要用行动来解答人生最终极的第三个问题:“你来这个世界干什么?”



俩孩子应声落地。

我在月子里头有考虑过要不要和他们说粤语,就像很多妈妈刚一怀上就开始给肚子里的胚胎听英语一样。好像孩子一生出来要面对的不是爷爷奶奶婆婆公公爸爸妈妈,而是要被倒手卖给洋鬼子。

我妈也说,你为什么不教他俩说广州话啊?到时候回广州他们听不懂我说话,我听不懂他们说话怎么办?

问题我在河南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全程讲的普通话,没有任何沟通不畅的问题。连90多岁的老人都能跟我聊当年鬼子进村的事儿,我还和他们边摘花生边听收音机里的豫剧。

直到有一天,遛狗的时候,发现,咦?我现在哪?北京?怎么又穿越来北京了?上百度一搜,发现原来改版了,刘姓是发源于河北的!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现在不用看书了,单手都可以百度。

我有一种想回到当年书摊前,恶狠狠地撕烂那些地下印刷厂胡乱编辑翻印的破书的冲动!那本《刘姓的起源与迁徙》的作者绝对是河南老光棍!(虽然书名是我起的)

现在!又出来个百度百科!比小地摊破书的祸害更广!这厮编辑绝对是河北老光棍!该有多少南方刘姓少女将要受到感召,远嫁河北啊!

回到北京。老二都到了当年我脱离拼音认字的岁数了,跟我一样,看见字就两眼放光。鉴于自己当年的惨痛经历,不能让他俩过早看文字书了!谁知道书背后的作者是哪个星球的女人?

他俩喜欢上了唱歌。我把自己的歌单推荐给他们。哼!不屑!要自己搜。

结果,迷上唱《青藏高原》和《铁齿铜牙纪晓岚》…囧…我真的和他们产生了严重的穿越代沟!完全不是我们80后能理解的审美!

但,人家就是喜欢!边写作业边大声嚷嚷:(不用看歌词背出来!!)

秋雁两行江上雨
天南地北的人讲道理的是知己
殿上君王堂下臣
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
说的都是理 ou~唱的都是曲
铁齿铜牙两片嘴吃的是下锅的米
ou~说的都是理 ou~唱的都是曲
铁齿铜牙两片嘴吃的是下锅的米
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
铁齿铜牙两片嘴百姓心中有了你
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
铁齿铜牙两片嘴百姓心中有了你


而我呢…在一旁悲催地带着耳机,边听黄子华讲栋笃笑,边洗着袜子。

其实我们听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铁齿铜牙讲真话。

我忽然有一种醒悟!是时候教他们我的母语了。这样,他们才可以一只耳朵听普通话的纪晓岚,一只耳朵听粤语的黄子华。还有周星驰呢?不看粤语版,怎么能看到笑点后暗藏的泪?还有beyond呢?不用粤语来唱只能干哼哼着急。

就像我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想学人家的母语,老大看日本动漫看到跑来问我会不会日语——虽然你妈我当年真报过一个樱花日语班,但那是为了掩护我跑网吧打网游的事实…

好吧,为了和你们一起看蜡笔小新、宠物小精灵、海贼王、七龙珠…还有一些太in我没赶上潮流的新剧,一起学日语吧。“考恩尼奇瓦”我还记得是早上好来着~起步不算低了。如果说,看鲁迅,你得学绍兴话,我会说:侬七西!

elaw 发表于 2015-1-19 00:22:53

一代名医重出江湖

我是一名伪中医文化研究家庭妇女。几年前把胡爸抓来当开方配药的实验对象,这厮死活不配合。害我研究半天小青龙、麻黄汤、桂枝汤,苦无下手残害对象。最怪异的现象是,自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自学中医后,我们俩口子几乎不生病,小感冒咳嗽就不说了,压根就不是病,自然自愈…这一切一切,让我悟明白一个道理——老天爷暂时不赏赐我这份功力啊,只能自宫了!

药理这玩意儿不能光琢磨,得有条件练手。说服自己放下不往里面钻吧,但又放不下中医这份文化。寻思着要不玩针灸?胡爸抱着想多活几年的底线,坚决反对…最后双方让步的结果——穴位推拿按摩这个项目可以继续研究…

好low有没有…瞬间从高大上超神秘的中医文化使者,坠落小区一楼玻璃门内红色幽暗灯光中的盲人推拿小姐…那份神秘感倒是保留下来了…囧…

前段时间忙着折腾别的,把自己转得忘记这门手艺。最近拾起,发现还是那么得心应手。瞬间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啊——拿得起放得下,再拿起,不知道哪根筋不对路又放下。

给音乐一放,香一熏,精油一推,硬是把盲人按摩整成私人会所SPA。58的马上敢标888,还是VIP特价。

中医都讲究个派别偏重主攻,有扶阳的、伤寒的、滋阴的,各有落脚点吧。目的都是奔着调和人体阴阳平衡。像咱家庭主妇自学自用的,我也给安了个名头:意淫派。

就拿推拿按摩来说,一般在外面几十几百块买的就是流程化服务,管你有病没病,掏多少钱就给你上多少钱的酒席,饱不饱自己掂量,心里觉得值就行,反正大家都觉得中医就像心理安慰。但我们意淫派不一样,你没病?不行!非给你推出病来才显得高级!什么叫治未病?就是把还没发出来的病给揪出来治好了,时光穿梭不懂了吧?

胡爸被我娴熟的手法,或深或浅的力度,推得肚子咕咕叫。我问:“你饿了?肚子怎么咕噜噜直叫?”胡爸一脸茫然:“不饿啊,挺舒服的啊,没听见肚子响。”这就是我们意淫派的独到之处,预先听到/感知病人都不自知的身体反馈。我说:“我再推,你认真听。”胡爸一脸配合地嗯嗯。果然,咕噜噜地响声更大了,他自己解释:“这两天就是觉得肠胃不太好,但又没到不舒服的地步,这一响,估计肠胃一活络,就好了。”

但我有点不高兴了,折腾半天,给你放着轻音乐,我那珍藏橄榄油(已珍藏过期)给你涂着,还一会儿给你脑补海岛微风,浪拍岩石沙滩…一会又带你翱翔宇宙星云,意淫在失重中享受指法、掌法的推揉点捏。结果就推出这么点病,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吧。

我说你就不能别发出这些低级趣味的响声破坏我营造半天的高级环境?人家一脸无辜:“肚子叫谁能控制得住…”我抓住不放:“那你穿得人模狗样坐高级餐厅谈生意,那会儿怎么就能忍住不放屁不打嗝肚子不叫了?还不是看人家那软装高级、灯光高大上,整体气氛美好,不忍心破坏。”胡爸一贯的闭目养神…我继续纠缠:“要是你现在躺大峡谷无人区,欣赏着自然的鬼斧神工——比人造空间的美高级多了吧?——那会儿想放屁了,你还会憋着?肯定忒爽快,觉得自由极了,像个人样活着了。



好了,你又该批评我啰里八嗦了,我自己知道答案了,让我说完最后一句(别太计较一句和一段的区别):所以说,人造的美,你愿意把自己装进去,就得装、得端,你不懂做作的姿态就不配欣赏这份做作的美。你若想去欣赏自然的美,就得放自然了,别装着端着。把这都平衡好了,混都市、住农村、隐居深山老林,都活得一样痛快,一样舒服。人一舒服,啥病都没有。中医就是效法自然,给身体一个外力,让其自然拨正而已。”

这时,响声更大,胡爸呼噜噜睡着了…

wuyaneba 发表于 2015-1-19 00:26:01

elaw 发表于 2015-1-18 2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对了。我对现有的价值体系均不信任。因为我对宇宙的观点是——无目的。所以,我的世界观是——没有绝 ...

您当然可以完全按自己的世界观,把看法传给孩子,也可以告诉他们您的对所有经典的批判思想,这个外人本来就无权多说什么。您的世界观也好,教育孩子的安排进度主题,都是您做家长的权利,我不打算争议或讨论。

只不过,讲经典,赞成也好,不赞成也好,至少按原本的文字讲-----当然,您在家里怎么讲也是您的自由。我只是在论坛上看到与原文不符的地方,好心说明一下,毕竟看贴的还有其他网友。

elaw 发表于 2015-1-19 01:21:15

wuyaneba 发表于 2015-1-19 0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当然可以完全按自己的世界观,把看法传给孩子,也可以告诉他们您的对所有经典的批判思想,这个外人本来 ...

我没有批判啊.....如果我觉得圣经不好,我还给孩子讲来干嘛....讲完西方的经典,还是要回来讲咱们中国的——接着讲印度的。文化没有终点,但起点还是能溯的。

我不自量力,挑圣经开头,也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太成熟。孩子读得早,除了浪费点童年玩乐的时间背经诵典占用大脑内存外,生活里几乎用不上——这么点儿小人的生活圈就用得上我们老祖宗那些圆融中庸的套路,也太可怕了。

圣经和希腊神话等等西方经典,是人类童年的体现,和孩子共读最合适不过——我很想知道,现在的孩子,接受了大量科学科普的同时再去看古人用童真的语言描述世界,你不给他翻译一下,非要按照原文死读,不是很搞笑吗?圣经本来就很童真很美好,但作者是大人啊,我们作为家长,就有义务为孩子翻译一下,把童真留下来,把那些涂脂抹粉的部分去掉。

wuyaneba 发表于 2015-1-19 03:16:37

elaw 发表于 2015-1-19 0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有批判啊.....如果我觉得圣经不好,我还给孩子讲来干嘛....讲完西方的经典,还是要回来讲咱们中国的— ...

呵呵,八面玲珑、悦众媚俗从来不是中国古代经典里的思想,而儒家四书里的“中庸”代表对理想原则的不偏离、不妥协。看看无论孔孟都是政治仕途的失落者,他们若肯妥协媚上,本不必如此。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 虽千万人吾往矣。哪里有一点点的圆滑世故?相反,孔子斥责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 处处讨好的"老好人为伪善,说“乡愿,德之贼也。” 至于后来圆滑虚伪的态度成为流行的生存技能,与经典的教诲格格不入,责任并不能让经典来背负,因为无论言行,孔孟都极力反对无原则的妥协。

至于给孩子讲圣经,当然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可是随意增删含义未免离讲述相去太远。比如祭祀的意义,不顾设立祭祀对人的警世赎罪作用,无视书中说:
“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羊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欢。”(赛1:11)
“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摩5:22)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上帝面前跑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上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接着他自己回答说:“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6-8)

等等斥责单有献祭而无信行的虚伪,把神描述成贪图香味的邪灵的样子,对孩子有什么好处,或者对被讲述的经典是否公平?



elaw 发表于 2015-1-20 00:05:56

本帖最后由 elaw 于 2015-1-20 00:10 编辑

wuyaneba 发表于 2015-1-19 0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八面玲珑、悦众媚俗从来不是中国古代经典里的思想,而儒家四书里的“中庸”代表对理想原则的不偏离 ...
圣经怎么说,我会先按原文给孩子怎么念。念完怎么讨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非要贴近一个绝对真理,非善即恶,什么孔子讨厌紫色,让我觉得,本来没有“希特勒”,是人们希望出现一个"希特勒"。就像人总愿意相信神迹一样。我只想教会孩子独立思考,意识到我们来这个世界是要苦中作乐,不被所谓的正确生活所束缚,不要在苦海中浮沉一辈子,傻呵呵地寄托到谋求他人、宗教、真理的救赎上。

存在,已是意义所在。赋予何种具体的意义,就看孩子如何克服自我、环境、时代了。你非要告诉他,这个世界已存在绝对真理,你遵循着,就能得福。那你带他来这个世界干嘛?不如在你这一代就截断众流,立地成佛算了。

没有人能猜测编写经书的人背后的心理活动。文字、语言、视觉化表达、音乐等等形式都不是绝对完美完整的呈现。各取所需吧。万物皆有大美而不言,人只是借自身的小聪明发现、指出这点美罢了,而肤浅又是人的本能,发现了就想分享。


现在我意识到自己身上那点肤浅用在和孩子讨论上,比拿出来和成年人分享,有趣愉快多了。


就此罢了。


在此感激你让我当机立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和孩子共读圣经(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