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ei20140211 发表于 2018-1-14 09:24:03

high5 发表于 2018-1-14 03:49
现在的英语题目并不仅仅考语言能力,知识面和文化都涵盖里头,比如选择题会考美国国旗上有几颗星,澳洲首都 ...

这种考试很普遍。它不是考多少分就录取,更不是让普罗大众考,它是选拔考。

粉伍德 发表于 2018-1-14 10:42:54

说到小升初,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这里只看奥数,杯赛一等奖,其他的不看。其实这个也是有道理的,虽然抨击奥数的人不少。语言要学成大师不容易,但是肯花时间,下功夫,一般孩子学个中上没问题,但是数学不一样,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各门课都来了,数学不好的孩子,其他几门好不了,所以学校都愿意要数学好的学生,高中更是如此。

symx 发表于 2018-1-14 11:33:55

本帖最后由 symx 于 2018-1-14 12:14 编辑

粉伍德 发表于 2018-1-14 10:42
说到小升初,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这里只看奥数,杯赛一等奖,其他的不看。其实这个也是有道理的,虽然抨击 ...
我接触到一些大学毕业的,有些还是国内不错的大学的研究生。很多数学忘的连sin的图像都不记得了,很少有人业余还会认真看看,其实很多人不缺解题,缺数学思维,更缺对数学的爱,比如业余《现代世界中的数学》,或者看看bbc的《数学的故事》。
推荐几部经典的数学纪录片,10年前我还写过影评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6boEWH 密码: f62f
另外还有很多,比如概率知多少,费马最后大定理。

知道了开始,也知道了结果。可惜我不知道过程,我很怕我以后也会为了小孩的各种证书,成为那个我自己小时候,包括现在都极度讨厌的家长,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



meili20066 发表于 2018-1-15 14:50:42

进来学习,结果把自己看的有点懵

Giant 发表于 2019-10-29 14:59:55

感谢分享!

high5 发表于 2019-11-5 02:09:13

又来回顾一下你的这个帖子,
我感觉,到了小高初中,原版娃基本分道扬镳了。
一部分走出国路线的(高中,大本)出去的,都要劲国际学校,或是找外教班, 或是憋着劲考南外这类名校吧。这里给他们的帮助就很小了。这两天看了盖老师的新书:规划师2. 对于完全或是基本完全考家长来带动的前提下,走高中或是大本留学这条路, 挑战不是一般的大。

另一部分是不出国,国内大本吧。之前花了很大力气在英语上,现在可以放放,时间精力会更多的投入到其他科目上面去。

lmjcle 发表于 2019-11-6 08:47:50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9-11-6 09:22 编辑

high5 发表于 2019-11-5 02:09
又来回顾一下你的这个帖子,
我感觉,到了小高初中,原版娃基本分道扬镳了。
一部分走出国路线的(高中 ...
随着孩子长大,我的视野也在扩展,看到各式牛娃的发展路径

小高初中的确开始分化,但区别还不是很大,高中就彻底分化了

原版娃到了中学大概分为几类:
1体制内,目标英语高考高分
            这种属于追求不高的原版娃,如果前期启蒙得好,中考高考高分,基本是躺赢;即使启蒙不算很成功的,也比没拓展的娃要强一点。
               进入中学后,他们的学习方向会转向课内应试为主

2体制内,目标高考高分+雅托高分
            这种孩子是在1的基础上,又希望保持英文的拓展和把它作为以后学习工作的优势存在,在学习课内应试的同时,维持课外阅读和拓展。对课外比较随意,没有必定的目标,雅托高分只是一个方向,毕竟他们大学后再去搞雅托也是可以的。2和3的区别在于,2的理工科不牛,所以理工科作业占据大量学习时间,可支配时间有限,得把理科搞得过得去,才能把余力用在英文上。

3体制内,理工牛+目标大学尖端班型(或联合办学)
            这种孩子一般是家长比较有规划,从小全面鸡,并且一直发展得比较好的所谓牛娃,目标是比如清华姚班,竺可桢学院等等牛班型。次一级的理工娃,也有可能是打算就读联合办学的学校,比如上纽,港中深等等。这些班型或学校有很多课程是全英授课的,(最近就流传一个消息,清华的线性代数课本改用英文版,学生表示欢迎,因为英文版更容易读懂。)我没有具体了解,但看看人家招生简章就知道对英文要求比较高了。有的学校开学后还会进行英文的分层考试,很多自以为英文学得很好的娃,在分层考中未必能考到高层,可见强中更有强中手。
            很多家长一直有个错觉,以为留在国内发展的,英文就没什么大用,其事实是如果娃没上到某个层次,的确就看不到其精彩了。换一个说法就是,对于理工牛来说,英文就是实实在在的工具,如果主业去不到一定的高度,工具自然也没有什么用了。



4暂体制内但留学方向   理工牛+雅托高分
            这类孩子跟3是比较类似的,只不过目标是留学海外名校,他们的理工基础和英文基础都相当好,和3的区别只是在高中阶段,学习重点会更倾斜于去机构培训英语,考SAT考托福雅思,还有跑申请面试等等,反而理工方面的学术没有那么抓紧。甚至有英文特别好的娃,没有去机构培训也直接躺过的。比如去年某个去了哈佛的女娃,物理特长(其实不算很长,省一都没得过),但综合素质高,英文超牛。


5暂体制内但留学方向   偏文科+语言特长
            这类孩子也是很优秀和勤奋的,但可能不一定有理工方面的天赋或钻研兴趣,更喜欢文学,历史和语言方面的拓展钻研,因为不学理科竞赛课程,时间相对充沛,英语学得特别好,甚至会开始搞二外三外。这样的孩子,也许最后还是会选择出国,这样会比留在国内有优势。毕竟国内大学比较好的发展可能大的专业都是理工科的。(这种孩子和2其实类似,但区别是,学得更狠,期望更高,理科成不了特长,但其课内成绩也不拖后腿。有充足时间放英文上。)

6国际学校这种通常是家长不差钱的,甚至初中就送去国际学校,可以说是心疼孩子,不受国内高强竞争的苦。当然,也有部分是从小英语鸡过头了,反而其它科目落后,去国际学校反而生存得更好。这种孩子就像体制内的孩子学中文一样,一方面不用担心资源和学习条件,另一方面自己还是要努力的,里面的牛娃,依然需要坚持大量课外阅读和继续读雅思班,为出国做准备。
上进一点的牛娃,甚至还要继续去学家学理科,因为国际学校的理科学习强度很低,太强,家长焦虑,太不强,家长也焦虑。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其实每写一种类型,我的脑海里都会出现具体的对象,再去描述;P)
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也许有很多娃是在两点之间的区域,我只是粗略划分。供后来者启发

high5 发表于 2019-11-6 10:41:24

lmjcle 发表于 2019-11-6 08:47
随着孩子长大,我的视野也在扩展,看到各式牛娃的发展路径

小高初中的确开始分化,但区别还不是很大, ...

将你的分类理了理


其中 4, 5,的孩子最难,最累,因为是需要兼顾两边。

我听说有两条不是很大众的路:
1)国内有些大学有中美联合培养的项目, 大学四年,前两年在国内,后两年在美国的大学。
高考压力和英语压力没有那么大,经济上,付两年的留学学费。

2)国外的两年社区大学(学费很低)+接两年州级大学(两年的大学学费)
英语和其他科目都不用很牛。 如果在社区大学好好学,可以转入相当好的州一级的大学。

这两条路,孩子压力相对轻不少,而且都能省两年的留学学费。

lmjcle 发表于 2019-11-6 10:48:46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9-11-6 11:20 编辑

high5 发表于 2019-11-6 10:41
将你的分类理了理



不对哦,国内牛校尤其是牛班,才是最累,或者说难度最高。
想出国的的话,理科牛其实很有优势的,对于他们来说,英文其实不难啊,包括那些SAT考试,就是跑来跑去奔波一点。另外可能还要给高昂的中介费用。
换一句话说,这些人想出国读名校的话,只要想,肯掏钱,运气不是差到极点,基本都能达成。
而他们想去牛校牛班,恐怕拼尽全力,也未必能达成。
后面说的两条路,的确相对省钱,但一般不是第一梯队的选择。我很记得一位牛妈说过,或者说转述过,“本科第一学历是人的第二个出生证”,所以大部分有能力的孩子和家庭,不会为了省钱,选择次一级的学校。他们都会尽力选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学校。
反而为了更容易申请名校,高中就出去的更多。但现在风声不好,留美高的少了,英高越来越多。

忽然想起一个小升初的事情,当时有个不错的学校的坑班,我觉得也挺不错的。但这个学校是民校,要收费的,某相熟的牛妈是嗤之以鼻,她表示收费的都不会去,他们从小就花大精力大价钱去培养孩子,对学校和回报是有要求的。我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慢慢悟了一点点。:lol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0:49:02

我觉得英文好的标准是可以写IBDP要求的论文。读懂英文线性代数,考标化考试不值一提的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0:51:41

参照盖老师hehigh5版主的路线图,规划英文学习清晰明了,中文倒不见这样的,可能太简单明显?大家对母语有迷之自信。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0:52:32

如果能用中文写出IBDP论文,也算中文通了。

lmjcle 发表于 2019-11-6 11:14:13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0:52
如果能用中文写出IBDP论文,也算中文通了。

感觉你扯到这个话题是有点歪楼,不过我可以具体说明一下,国内能达到你说的这个好的程度,只有最后两个类型的孩子有可能。
前面的娃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没有这个时间,发展方向不同,不可能给英语分配太多时间。英语只是一个添头,工具。但当他们进入大学后,相当多的科目都需要用英文进行学习,并且有老师指导论文写作,估计也会进步很快。


我个人觉得,语言好不好不是看论文,是看语感,看阅读量,交流量。有的人论文写得好,生活交流却总是隔层纱。原版娃在这方面有优势,但后期优势是否能持续,是否有必要维持,就看个人发展需要了。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1:35:50

拿学习英文的路线图学习中文,差不了。如果读到IBDP,看看它的中文课程,比高考要求高的。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1:36:50

差别就是没有自然拼读这个环节。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1:39:42

现在小孩有这么多资源,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从小英文分级读物喂大的,读个英文课本不是应该的吗?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2:37:06

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方法呀。

zt0515 发表于 2019-11-6 19:54:56

mark

high5 发表于 2019-11-7 05:16:31

lmjcle 发表于 2019-11-6 10:48
不对哦,国内牛校尤其是牛班,才是最累,或者说难度最高。
想出国的的话,理科牛其实很有优势的,对于他 ...

当然不是第一梯队,不过第一梯队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失手,给意外来个护垫总是好的。
没错,本科很重要。虽说社区转藤校无可能,但转个UC berkeley, UCLA 还是有一定可能的。这两个还拿的出手? 再不济的 UC Davis 排名也在清北前面。

high5 发表于 2019-11-7 05:18:57

Giant 发表于 2019-11-6 11:39
现在小孩有这么多资源,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从小英文分级读物喂大的,读个英文课本不是应该的吗?

英语课本选用的文本资料,比分级读物在语料的丰富度,思维和难度上都要高一个层次。

Giant 发表于 2019-11-7 09:34:14

我指的是英文线性代数类的课本,不是language arts课本。

Giant 发表于 2019-11-7 09:35:21

目标不妨定得高一些。有人说不可能,爱谁谁。

Giant 发表于 2019-11-7 09:37:02

我不是英吹,我觉得比老外小孩还是要差一点,但是达到IBDP水平还是敢想的。

Giant 发表于 2019-11-7 09:39:07

我觉得启蒙要早,要有规划,要灵活调整,要持之以恒,要加挑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原版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