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后该怎么走?各家条件不同,走的路也不同。父母理念不同,走的路也不同。启蒙后,我也不赞同一味大量阅 ...
学前启蒙好,(能看懂粉猪,牛津读到9级),小学有时间还可提高一下,初中以后估计没时间了,要跟学校走。
学校学习用中文,课外 娱乐用英文,比如看动画,电影,读小说,玩游戏等等都可以引导孩子进入纯英文环境(或半英文环境)。
这样的方案如何?
flyenglish 发表于 2018-12-25 10:09
学前启蒙好,(能看懂粉猪,牛津读到9级),小学有时间还可提高一下,初中以后估计没时间了,要跟学校走 ...
孩子大了课外还能有这么丰富的时间,够好的了。现实中可能初高中时间很难挤出时间来。保持听力的刺激对英语很有好处。
母语级别的完全平衡的双语阅读能力需要非常细致的规划与安排,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引导者的能力。 母语级别的完全平衡的双语阅读能力需要非常细致的规划与安排,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引导者的能力。 bmw3000 发表于 2018-12-25 19:11
母语级别的完全平衡的双语阅读能力需要非常细致的规划与安排,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引导者的能力。
您认为盖老师的引导能力如何?
当英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限制英文阅读能力的不是英文能力,而是阅读理解能力,或者说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选择中文还是英文感觉是个伪命题…… rational2003 发表于 2018-12-26 09:19
您认为盖老师的引导能力如何?
超强。盖老师小孩的汉语文章写得很好,我认为已经达到母语级别的平衡双语水平,而且都是高水平。
这个问题的讨论,潜意识里是希望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不用这么辛苦下功夫,否则中文就丢了。
最后结果可能是:中文也没提高多少,英文就更别说了。 bmw3000 发表于 2018-12-26 21:30
超强。盖老师小孩的汉语文章写得很好,我认为已经达到母语级别的平衡双语水平,而且都是高水平。
真的吗?好佩服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8-12-26 22:59
这个问题的讨论,潜意识里是希望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不用这么辛苦下功夫,否则中文就丢了。
最后结果 ...
为什么呢?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8-12-27 23:44 编辑
rational2003 发表于 2018-12-27 11:21
为什么呢?
因为在中文环境下要教孩子学英语,很难。
对于很难的事情,大多数人潜意识里最好有更科学和权威的数据或理论去否定它,这样就不用辛苦去学习英语了。
[url=forum.php?mod=redirect
我跟你正好相反,儿子英语水平比中文水平高。
好在,因为中文是我的母语,我总是有办法,见缝插针的补起来。
所以,要我选,我都要。
这就是为什么英语启蒙要趁早的原因。
我觉得没有特别的办法,毕竟在国内,除非出国,或者找个线上国外的老师,创造一个只能用英语交流的环境。
在国内的孩子再怎么学英语也不可能英语能力大于中文,家长在意中文的也是多操心。 当然是中文啦,母语呀!有更好的中文阅读能力才能提升英文阅读能力! 公立学校连英语课都是用中文教,即使幼儿期英语强过中文,上几年体制课就会拉到中文强过英语。不是你想选择的问题而是环境早就替你选择了。 这事完全没必要担心的。在大脑里不同语言的阅读处理是在同一领域的,会互相促进。国内环境中文完全不必发愁。 由于要学习两种语言,时间比较紧张,中文必须相对精深些,所以中文很少看口水书,一部分时间用来读这个年龄段能理解的科普、历史通俗读物,另一部分时间用来读古诗文。英语能力有限,除了教材外,也听读轻松读物,构建一下场景。看外滩教育,就算上国际学校,也只有少数学生英文能达到精深水平。我就觉得这语言不好学啊,我自己中文能力就不咋地,还是从小到大都在中文环境里,语文也没学好。 我孩子的英文各方面水平基本都高于中文。但我认为中文非常重要,无论今后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生活和工作,因为中国在可预见的多年内都将是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身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哪里,最大的天然优势就是身为华人。多少外国人不是都在努力学习中文呢吗。所以现在虽然可能因为中文有趣的读物相对较少,孩子的兴趣都在外语故事上,我还是尽力寻找能够吸引她的中文作品。现在孩子四年级,在看郑渊洁,勉强维持不太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阅读水平,已经很欣慰了。我们身为多语孩子,还要兼顾德语和日语,又想让孩子享受童年,可支配的时间很紧张,就只能是尽量融学习于乐趣之中,尽量吸引孩子的兴趣,从这一点上还是外语读物更占优势一些。 阅读二者完全可以兼顾的,只要开始的早。阅读理解到后面主要是看内容,中英文互通的。觉得二者不能兼顾是因为某种语言基础没打好. 先抓英语阅读,在学校中文识字量上去了,阅读进步应该会快很多 我选择中文,甘蔗没有两头甜 中文能力应该是根本 生活在中国,能把英语学好的孩子,根本是不需要担心中文能力的。韦爵爷这样的人在中国长大工作生活,没读过几本书,单靠听评书就能唔得中华文化精髓,b 比大多数熟读经书的人混的好。韦爵爷要是再粗通y罗刹语或番语,那简直不得了…… Both. 中文环境输入那么大怎么可能难? 都重要,哪个更容易理解就读哪个? 最好二者兼备。语言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是有相通之处的。积累的越多学习起来越轻松。术的层面上具有一些共性。比如阅读策略是不限于哪种语言的。当然母语首先要学好,那是一个人的根。 中文是根本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