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jjzw1111

    2012-3-30 20:55: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wjjzw1111 于 2012-4-5 14:08 编辑

    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别人呀
  • 鸵鸟爱沙子

    2012-3-30 21:02:46 使用道具

    楼主分析给力
  • 成长中

    2012-3-30 23:13:35 使用道具

    仁者见仁,不管何种教学方法,如果觉得能接受,能调动孩子的兴趣,就可选用,,,,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 zhouyaya1

    2012-3-30 23:50:18 使用道具

    这个是不是徐老师原典法的软文啊,跟他们的软文风格那么相似,就是两句话能说清的事儿,要用一本书来说得你一头雾水
  • high5

    2012-3-31 03:32:19 使用道具

    文章提到一些地点和名词,搜索了一下网路:

    去年,在香港教育学院(HKIEd)的英语教学研讨会,对于英文原版书教学,与会者形成共识:中国孩子的聪明刻苦,位于亚洲前列,只要老师帮助孩子透彻理解几本形成难度梯度的英文原版书,帮助孩子真正领会一字一词一句,孩子就能自主阅读英文原版书(independent reading)。

    香港教育学院官方主页
    http://www.ied.edu.hk/web/index.php?glang=en

    网上能查到的,2010年,香港教育学院主持召开的英语教学类研讨会是: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in  Early Year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主页在 http://home.ied.edu.hk/~tleey/index.htm
    会议议程在 http://home.ied.edu.hk/~tleey/programme.htm
    这个研讨会探讨的是学龄前幼儿的英语习得。 至于文章所提到的“与会者形成共识:。。。”网上没有查到任何相关的信息。

    -------------------------------------------------------------------
    文章提到 Michelangelo Approach
    对于米开朗基罗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
    http://www.moodbook.com/history/renaissance/michelangelo-art-and-life.html
    Michelangelo Approach 这个词主要被用在艺术,建筑和雕塑上。 用文章作者的描述:
    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用一块大理石,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大卫像体格雄美,神态饱满。杰作诞生之初,当地一位艺术赞助人,不由惊叹道:“你怎么知道要这样雕刻大卫?”米开朗基罗回答:“大卫一直都在大理石里,我只是用刻刀,让大卫从石头里浮现出来。”

    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Michelangelo Approach的意思是,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大理石前,心里已经有了他的设计方案。 然后按照他心里希望看到的样式,来对大理石进行雕刻,最终的雕塑作品,就是他在雕塑前心中的设计。

    那么,这和英文的阅读,将文章字面下作者的意图展现出来,根本就不是同类可比的事情。
    英文阅读,作者将其意图通过小说的故事表达出来,这本身就已经是一尊雕刻好了的艺术品。 读者去阅读,老师去讲解,不是去雕刻,不是去按照读者或是讲解着的自身意图去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故事出来。 而是去了解这个文学作品,还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图,更好的理解和欣赏。

    米开朗基罗是在创作,小说作家也是在创作。 而讲解小说,不是在创作。
    ------------------------------------------------------------

    再一个,文章中提到
    举个例子,我在美国,看到一个幼儿指着小鸟,喊:“bird, bird!” 旁边的美国妈妈并没有说:“哇,小鸟鸟喔!”美国妈妈故意用成人语言说:“Yes, look at the bird.  He is flying.”美国妈妈用成人语言,和幼儿对话。这样一来,孩子的语言水平就会提高。在语言学上,这叫作“协同效应(coordination)”

    如果按照作者说的,语言学上的coordination。 那么在语言学上,coordination是什么呢?
    Coordination (linguistic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ordination_%28linguistics%29
    这里语言学上的coordination显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就从广义的,在语言学习领域,coordination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就是孩子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需要互动。 这个例子也看到,孩子说“bird”, 妈妈回答一句:“Yes, look at the bird.  He is flying.” 孩子说,:”I want something to drink", 妈妈就会说:“ We have milk,water and juice, which do you prefer?" 最好这个时候,把冰箱门打开,让孩子看到这三样东西,自己挑选。

    如果用关键词”coordination in language learnning“在Google做一个搜索, 出来的一些选项,可以了解这里的coordination, 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各种帮助,  帮助可以是教学,可以是课程,可以是创建语言环境。。。。

    作者说的,
    相同的道理,孩子读一本好书,也会产生“协同效应”。我们不也常说,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有思想的智者,共度一段生活。

    给英语学习者提供原版的原汁原味的资料,质量好的经典的小说,是本论坛一直倡导的理念之一。 只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理念,作者用什么”语言学”,“协同效应(coordination)“这么一包装, 转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来说明,真是让人觉得晕那。 这圈子转来转去就是为了转到他讲解的“E. B. White 先生的名作《夏洛的网(Charlotte's Web)》”

    问题不在于是否提供英文原版书籍,问题的关键是给孩子提供适合孩子阅读水平的英文原版书籍来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

  • wjjzw1111

    2012-3-31 09:02: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wjjzw1111 于 2012-3-31 12:24 编辑

    是吗,这样的吗
  • mini客串

    2012-3-31 09:18:10 使用道具

    原文太长,没仔细看。
    我同意HIGH5在22楼的点评。这样才是学语言的正路子。
    孩子小的可以按这样的顺序。大孩子更是不能着急。欲速则不达啊。
  • 呱呱雨滴

    2012-3-31 09:45:24 使用道具

    zhangcui 发表于 2012-3-30 14:15
    楼主辛苦了,谢谢!认真学习了!

    全部看完了,真不容易,还是很有用的,学习了
  • QQMM

    2012-3-31 10:02:35 使用道具

    QQMM 发表于 2012-3-30 16:25
    说实话,我一直关注楼主提到的这个博主的文章,我一直在思考(因为自己的英文水平有限,读了很多年的英文 ...

    感谢H版的详细回复!非常仔细明了,对于大童的阅读路程也明晰了,谢谢!!{:soso_e100:}
  • dedebaba

    2012-3-31 11:26:14 使用道具

    其实孩子心智健全,正常发展。外国小朋友读的书,同龄的中国孩子就可以去读,读不懂是因为书是英文写成的,在有老师的帮助下就可以去看懂了,这也正是老师的作用。多读几遍自然就懂了。挺简单的一个学英语的道理啊。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的,我是从初中学校开始教ABC。当然了,大家可能会说我英语没学好,就是没从简单的绘本,分级读物,桥梁书,初级章节书等等循序渐进造成的,呵呵,英语学习几百年了,不是今天才有的。您不好,您觉得钱钟书,林语堂,杨绛,徐志摩的英语怎么样?这些都是学贯中西的人。幸好人家没有因为当时没看到简单的绘本,分级读物,桥梁书,初级章节书全给耽误了,人家没读绘本,人家在忙着被文言文古文呢,真不知道到底是谁把学英语这么个简单事复杂化。
  • dedebaba

    2012-3-31 11:55:42 使用道具

    两本原版小说几万字人家从头到尾精讲完了,为什么这么讲人家说的清清楚楚,孩子该怎么用人家交代的明明白白。您觉得不好可以不用,人家也没逼你用。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教师的贡献,也是一个教师的本份。教学就该是靠细节和步骤支持的,没必要天天在论坛里到处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指点江山,优越感无限。还是应该多干点实事儿为好。我们家长缺细节,缺可操作的教学步骤。在中国,好像做点事情的人总是会引来一些羡慕,嫉妒,恨。有人说中国是个螃蟹社会,谁上去我本能的要把他拉下来,要死一起死。呵呵,看来此言不虚啊。
    原版书就在哪里,一直在,多的是,您觉得这个老师讲的不好您讲一讲。拿出好的来,或者您觉得谁讲的好,给分享一下,推荐一下。这是您的贡献。也是我们家长的福音。能不能比人家讲的好,要实打实做出来看。也才能有说服力。哈利1人家讲完了,您哪怕把这个层次的原版书,比如哈2讲个半本呢?劝您实实在在的回去看看哈利波特原版书,看自己能看懂不?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来这里的都是为人父母的人,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家劳动成果的榜样。人家一个老师凭自己本事吃饭,不容易也挺硬气。话说的比较直,得罪的地方,见谅。
  • twinfang

    2012-3-31 13:32:59 使用道具

    过来学习下
  • qingying2tiger

    2012-3-31 13:36:24 使用道具

    dedebaba 发表于 2012-3-31 11:55
    两本原版小说几万字人家从头到尾精讲完了,为什么这么讲人家说的清清楚楚,孩子该怎么用人家交代的明明白白 ...

    楼上的这位,楼主也没说你,你这么大火气干嘛,难不成这课是你上的?林语堂这些大家怎么学的尚且不论,固然条条大道通罗马,可为什么不找一条最直最好的路呢。
  • dedebaba

    2012-3-31 15:15:03 使用道具

    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小孩子很小开始英语启蒙,读简单的绘本,分级读物,桥梁书,初级章节书,这没错,挺好的,而且我们家长们也多少有些英语基础,帮一帮孩子,挺好的。但孩子总是要成长的,等她到了8,9岁了,10来岁了。孩子读夏洛或者哈利这样的原版儿童文学书有困难,你不能说你启蒙不够,你还得读浅显的,你读不懂是因为你积累不够。你积累够了,夏洛你自己就能读懂了。这可能吗?我们中文阅读的进阶都是要老师帮助的,不然我们要语文课干什么?那老师作用在哪里?就算是浅显的读物吧,孩子碰到的难点我解决不了是不是也得想办法解决?没有教学的步骤细节,光谈理念没用的。孩子在学英语的进阶上会遇到一个一个门槛,在真正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语言障碍。我是能体会到的,有些时候我确实没办法帮到孩子,老师的贡献就在于老师能实际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孩子不坚持,家长不负责。这个老师的贡献就在于他把这本书里的所有语言难点,孩子感觉到的障碍给你清除干净,把你心智水平能接受的原版读物直接带到你阅读的体验。孩子从跟不上到跟上这就是在积累,在长进。而且能大有长进,英语文学代表了英语民族语言的高点。呵呵,这是哪个老师说的,大致意思吧。我不能接受等孩子10几岁了,夏洛拿起来还是一头雾水。然后有人跟我说你给孩子积累的还是少。有人给提供帮助了,我干吗不用?至于回帖里有个家长说的最直最好的路,我觉得我家孩子看中文夏洛有滋有味的时候,一个老师把我孩子带到英文版夏洛的世界里,帮孩子扫除语言上的障碍,帮孩子透彻的读完了英文版夏洛的时候我的孩子就长进了,这就是条又直又好的路。孩子学英语读一读同龄外国孩子读的书,读不了,有老师帮你一起读。读着读着你水平长进了,自己去读。这不挺好嘛,挺常识的事情啊。我们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我们的孩子?在孩子心智能读夏洛或者哈利的时候因为英文里处处隐藏的语言障碍,我们没能给孩子提供解决办法,我们说孩子你读不了,我觉得这是低估了我们孩子的文字趣味,欣赏水平。在孩子读夏洛或者哈利的时候觉得串讲一下,互动一下,不求甚解,仅仅在读故事的层面,语言难点,孩子理解模糊的地方囫囵过去,我觉得我们在高估我们的孩子。尤其是用教中文的方式讲英语,我自省我上学的时候就是没人给地道解答语言难点,这个中英文表达上的桥梁架的少,走的少,见的少积累的不够,懂的地方懂了,不懂的地方没人管影响到了我的英语学习。这个老师的观点我认同。这就是我的理解。
  • lovelygirl00

    2012-3-31 22:01:09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下。
  • 为了女儿们

    2012-3-31 22:24:06 使用道具

    找出适合自己孩子学习的道路和方法,是重中之重
  • anjeny

    2012-4-1 10:27:5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dedebaba

    2012-4-1 22:54: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dedebaba 于 2012-4-2 11:34 编辑

    截屏是个好习惯
  • ljp0736

    2012-4-3 22:05:09 使用道具

    方法有好多啊,要好好学习.
  • haorennanzuo

    2012-4-4 15:46:41 使用道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看明白这点就够了。
    学英语没捷径可走,贵在坚持。但如果只是为了用来交流、考试,学英语也没那么难。放轻松一点,看得远一些,funny things are everywhere.
  • hb可可2007

    2012-4-4 16:41:53 使用道具

    那篇文章之前看过,看过之后感觉作者把原版阅读说得很复杂,好像不上他的课阅读是无法提高的,让人很没信心。我以为只要在家里按照绘本,分级阅读,桥梁书,章节书的顺序,孩子会一步一步学会阅读,可作者的意思是后面还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后面看了high版的点评,心里又踏实很多,又重拾信心继续亲子英语。
  • lyq5617

    2012-4-4 18:05:45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一下
  • bshyy127

    2012-4-4 18:11:35 使用道具

    方法有很多,适合自家孩子的是最好的,
  • flysnow

    2012-4-4 20:55:51 使用道具

    woailala 发表于 2012-3-30 15:16
    其实我觉得,都把英语学习这个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英语学习就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多听多读,慢慢就行了, ...

    偶觉得有道理
  • ttt111

    2012-4-4 22:00:57 使用道具

    我总是感觉论坛里的交流总是那么火药味,是不是大家都自我感觉很好呢,交流就应该不要太过用激烈的词语。我觉得hi5版说话就温婉细腻,像个学者老师的样子
  • aneyshine

    2012-4-4 22:59:24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ynflynn

    2012-4-4 23:14:35 使用道具

    haorennanzuo 发表于 2012-4-4 15:46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看明白这点就够了。
    学英语没捷径可走,贵在坚持。但如果只是为了用来交流、考试,学 ...

    说得好,条条道路通罗马。
    但不能今天走这条,明天走那条,老想走捷径。
    坚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 samanthaxiao

    2012-4-5 08:44:43 使用道具

    很有道理。要经常交流啊。
  • sinoamy

    2012-4-5 10:21:19 使用道具

           也谈谈我的理解
          粗读下来,原文作者似乎想表达的意思是不要采取让孩子自己泛读的英语学习方式,而是采取精读一两本类似国内西游记、三国演义的著作的方式,在学语言的同时、学习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
          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但要看看孩子的年龄段和前期的语言积累,比如我自己的孩子今年4岁多,我觉得从她的中文水平看,现在能自己看玛蒂娜已经很不错了,四大名著再好、我再有时间带她精读,也至少要等到她8-9岁以后开始。
          没有学会走能学跑吗,你再详细讲解跑步的技巧、步骤也木有用啊。
          但作者提示的比较有道理的一点就是,学习语言要注意文化背景,否则就会出现看不懂的情况。
          不过初二的孩子有不懂的英语文章也没神马奇怪的,认真找找,母语的文章里他们看不懂的肯定也不少。
  • 荸荠泡泡

    2012-4-5 10:33:33 使用道具

    说实话,光看原文那篇博文,看不懂到底要怎样的方法学英语才好,应该就是他讲读夏洛的网的方法,但是没有解释清楚那个方法是什么,让人看得更糊涂了。看大家的回复,是篇软文,还是HIGH5版主说得清楚。对于英语的学习与中文学习的方法,我自己也常常瞎想,我觉得其实是相通的,我们学中文都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说法,我认为英语也可以的。当然,还是HIGH版说的,选择适合年龄与英语水平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