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妈2011 发表于 2012-7-18 13:05:04

楼主遇到一个省心的宝宝,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用疑惑。

estelle_369 发表于 2012-7-18 13:37:49

只有艳羡的份。。。。。。

雨禾妈 发表于 2012-7-18 13:41:18

这个孩子简单不是地球人,哈哈,基本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也是他自己要学的那个也是他自己要学的,而且学起来么就是随便讲讲就会了的,一下子就学得很深了的,想不让他学人家还不答应的那种,哈哈,真吓人

简飘js 发表于 2012-7-18 14:34:47

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专注力,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方法去教育,家长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期提供适合的养分而已,顺其自然就好了。

再次感叹,早教真的很重要。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张楷为 发表于 2012-7-18 15:04:19

真庆幸自己的孩子不是这样的,要不很难定位哈。{:soso_e113:}

coolfun 发表于 2012-7-18 15:08:25

楼主的疑问其实不是英语问题。从描述看,分明是生了天才,至少天才相表现得挺清楚了。人尽其才,天才就应该按天才的路线图培养才是他应有的常规,就如千里马,难道让它从小练习拉货,以便正常成长?英语看来已经很好了,重点应该发展它项了,说不定出一个21世纪中国版的欧拉。楼主就放心地让他跑跑,跑出千里马的本能来。只要你不是强迫让他学,各方面自然会平衡,最终如果不是很天才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啊。拔苗助长当然不好,但也不用怕有拔苗助长的嫌疑,故意去压块石头吧。

niuniu2008 发表于 2012-7-18 17:38:53

没办法比,我家字都不认识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7-18 20:09:24

首先, 我觉得楼主家这个宝宝可能是个智力比较出众的孩子, 尤其在数的方面. 然后就是孩子的妈妈, 总体来看, 妈妈做得很不错了. 似乎是没怎么特意追求什么, 但顺着孩子的能力给予了引导, 孩子表现得也非常超前. 我想, 继续下去就好了.

傲傲 发表于 2012-7-18 21:19:47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7-18 2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 我觉得楼主家这个宝宝可能是个智力比较出众的孩子, 尤其在数的方面. 然后就是孩子的妈妈, 总体来看,...

谢谢
是的,其实对孩子真的没有可以要求他怎么样,追求什么。也可能是我偷懒。比如英语方面,我一直培养他的是听说能力,可能是我没有想过要他英语什么什么得奖,以后要怎么样怎么样,我只是觉得语言是个交流工具,只是希望他以后不是哑巴英语,不希望他像我们这一代一样。
至于那些什么数学方面的,其实是确实他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让我有点吃惊,所以有时候会想到教他点,有时候难免有点试探的心理,想这孩子到底怎么样?比如教了加法发现他很轻松学会了,然后就试试多位数加减,然后试试乘法,除法,混合运算。。。小数,分数什么的其实都只是看看他是不是都能理解。那些几何什么的也是,周长,面积,体积。。。都只是试探性看他能理解不。并不是说把那些小学初中知识都教了。这些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没有要他跳级,走不同的道路。
其实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孩子确实有点点天分,但我觉得并不是大家说的什么天才不天才。这样的称呼真的让我惶恐了。。。

funblue 发表于 2012-7-18 21:20:25

我觉得楼主家孩子是智力有些超常,当然楼主也是相当用心的妈妈。有时候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叫人羡慕,但真的会叫人不知所措的。往深了教怕过了,不往深了教怕浪费了。。这个可能需要有专家来指导了,至少在我这个层次,我是不敢给出任何建议的。因为说不定您家孩子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tangzh-tzh 发表于 2012-7-18 21:30:15

理清自己的思路再开始

张子娴2010 发表于 2012-7-18 22:18:17

傲傲 发表于 2012-7-15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这位妈妈
可能我说的让大家误会了。。。孩子在家不是只读书。。。手工,折纸,剪纸,绘画,橡皮泥, ...

其实觉得你这样挺好,孩子既没有感觉被束缚,被逼迫,你自己也不会太辛苦,却可以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深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外,你家娃估计是个天才!{:soso_e179:}

辛夷 发表于 2012-7-18 22:36:51

很强的娃呢~~

chloe0507 发表于 2012-7-19 00:08:29

牛蛙一个。长大了是人才。

baba 发表于 2012-7-19 10:12:52

牛蛙,鉴定完毕。。。

walkonrain 发表于 2012-7-19 10:25:47

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

99441534 发表于 2012-7-19 16:13:29

很棒的娃啊,我觉得还是妈妈很用心~

小蓝 发表于 2012-7-19 17:09:40

本帖最后由 小蓝 于 2012-7-19 17:10 编辑

这样的孩子,让我相信了前世。
这一前世的大才子,大学问家,转世投胎到了楼主家里。
有缘份遇上这样的孩子,真不用迷茫了
没别的,可劲提供可学的资源给孩子就行了,孩子自己会入门的,他只是太小,还缺乏自己去找到的能力。
还有,就是生活上好好照顾孩子,等孩子再大些了,做父母就更省心了。

人家自己学就是了,你们只等着人家要啥给配合啥就行了。

由此,我想到了藏人相信的“活佛转世灵童”

xiaoyanzi2012 发表于 2012-7-19 18:17:38

呵呵,楼主是个有心的妈妈,恰宝贝也很优秀。建议楼主把教宝贝和宝宝自主阅读过程中的资源按年龄段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让各位妈妈学习一下。谢谢!

优优宝贝葭 发表于 2012-7-19 22:16:27

孩子很棒啊

红檀 发表于 2012-7-19 22:18:04

看不出有啥困惑,似乎孩子相当优秀

爱因思果 发表于 2012-7-20 00:53:51

楼主的宝宝确实有超常之处,带这样的孩子其实妈妈也很累的。我觉得妈妈虽然是炫耀,但困惑一定是有的。呵呵~首先是恭喜你,宝宝真是很优秀。另外对于妈妈的困惑,想建议看一下苏绯云博士的一篇访谈录。我贴到下面,你看看是否有帮助

(注:苏博士全家都是基督徒,虽然是在谈基督徒如何教养子女。但她家4个天才儿童的教养历程。大概对楼主会有帮助)

爱因思果 发表于 2012-7-20 00:54:56

天赐奇才--访苏绯云博士


【作者简介】
苏菲云博士是著名基督教教养子女和科学方面的专家。她自己的四个儿女不仅都是天才,9-11岁之间考上华盛顿大学。而且个个都有好品德、好行为,没有叛逆期。
她的著作包括《发掘孩子的潜能》 《教子成功的秘诀》《儿女教养问题解答集》《育儿秘笈》以及她先生何仲柯医生的《当家好爸爸》。






余黄国凯






编者按: 
  苏绯云博士与夫何仲柯医生之四名子女皆为美国着名天才儿童,先后以九至十二岁之稚龄考进大学。现在柯家长子已廿九岁,幼子廿岁。以下为本刊对苏博士的访问。






  凯:
  苏博士,听说您们家四名子女都是天才。




  苏:
  其实人人都是「天才」,因为每个人的才干都是来自上天,每个人的才干都是创造主所赐。




  凯:
  然而您们四名子女的确较一般人聪颖,究竟您们家的背景有什么特别?




  苏:
  我相信这是上帝的祝福。圣经应许说:爱上帝的,他的子女蒙主爱直到千代。


  家父曾对我说,自他的祖父信了耶稣,福气就临到我们家。我的曾祖父本有酗酒问题,使得家无宁日。后得林语堂先生的尊翁带领信了耶稣。自此便不再酗酒,而且生意兴隆,家庭和睦。如此算来,我已是第四代的基督徒。若从母亲那边算起,还是第五代哩。所以很多世人的恶习,已于上几代藉上帝的恩典滤清了,使我们后代蒙福。上帝的话真是可靠。我和何医生都生于爱主的家庭,婚前已是基督徒,所以儿女成才,都是上帝的恩典。




  凯:
  您们是怎样发现子女的天分异于一般人呢?




  苏:
  我们都认识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知道祂是富创造性的。祂所造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特性、恩赐和天分,所以我常用开放的态度与子女玩耍、相处,用心观察他们,尽量了解他们。例如:幼子小时不大愿意让父亲抱。我想,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不喜欢男士?可是并不,他却肯让舅舅、叔叔抱。使我不明所以。直至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我发觉他的耳朵很灵敏,稍有声音,就醒过来;于是把他的床搬至地下室,装了一个感应器,自此他睡得很安宁。再大一点,发觉他远远就听到汽车驶近的声音,又发觉他不愿参加教会聚餐是因人声嘈杂。终于我明白了,因他父亲声音洪亮,笑声惊人,似唱歌剧的男高音,而幼子耳朵灵敏,所以不肯让父亲抱。


  又如小女儿两岁多时,人尚矮小,坐在车内只能看到天,若车子不驶往礼拜堂、学校或诊所,她一定会问:「我们现在往哪儿去?」后来才发现她的方向感很好,我们爬山,她总不会迷路。


  长子对拼图、砌积木等反应奇快,一岁已能辨认不同的形状。他一岁半学讲话时,竟会分析字音,例如把「车」字拼音成chaia(福建语),我们深感奇怪!两岁他已可说完整的话了。我们发现他常将话语重复,总希望说得完整一点。例如他说:「那儿有一辆红车。」随后又说:「那儿有一辆很大的红车。」两岁半时,舅父母送他一份圣诞礼物,是一本小孩字典,每个字有图画,又用那个字做句子。他接到礼物不久,就全学会了,只有一个字不懂,因那个字没有图画,是一片空白。原来那个字是"Nothing"(没有东西),下面的句子是Nothingatall(完全没有东西),他没法猜出是什么来。之后他看很多书,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他舅父的儿子也是这样,以为人人如此。长子记忆的方法,是把经文、文章先分大纲,再分小目来记忆。他学过的数学全部记在心里。他说:「我并不是全部记下,只是记住基本的理论,然后推理。」不过,他推理的速度较快。三岁时,看见墙上有字,就读出来,在任何地方都如此,可能他要自己听到字音才知道那是什么字。别人都觉得这孩子很特别。


  长女从一岁开始已喜欢唱歌、跳舞,更会自我创作;但两岁半仍未看书,于是我做了一个玩具教她认字,可惜她只视为玩具,全不读上面的字。那时我才知道,未到时候是没法教她的,于是干脆不教。岂料三个月后,她就全学会了。上帝造每一个人都很奇妙!




  凯:
  四名子女都这么聪明,那么教养他们,会比一般人困难吗?




  苏:
  可说很不容易,不过我们知道要照着创造主的话教养他们,顺着他们的特性发展,所以也不难。


  长子四岁时,鉴于旁人对他的表现都感到惊奇,我们就四处打听是否要替他找一间特别的学校;可惜没有人帮助我们,问来问去都得不着要领。惟有让他进入普通的幼儿班。一天,老师说他不听话,查问之下,才知道校方为方便管理,规定上午班用女厕,下午班用男厕。当时长子已识字,不肯入女厕,其他同学都不理会。事后,我发觉当时自己对这事没有处理妥当;其实只要请老师用纸板把「男」、「女」二字遮盖起来就可以了。


  那段日子,每次他上幼儿班两小时,放学回家,就坐在门口看书两个小时,全不打扰我(当时我尚有两个女儿,一个一岁半,一个初生)。原来他在学校闷了两小时,一肚子闷气,要在门口坐两小时让闷气消散,才可回复正常。如我不善处理,以后他岂不变了怪人?上小学六小时,就需六小时来消除闷气?


  五岁时,他进了幼稚园,老师说他不听话,上课时四处游荡,看同学的作业是否做错;叫他画圆形,他偏要画三角;于是我要求入课室参观,发现学校所教的很浅。当时他什么书都读了,捧着《大英百科全书》也可坐下来读几个小时,学校所教的实在闷死他,他真不知如何是好,我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只叮嘱他乖乖坐着听课。他很乖,照着我的话去做。


  一天,老师介绍我去参加一个聚会,我将儿子的情况提出来请教讲者。当天会中,有一位公校的心理学家,请我带儿子去见他。测试后,得知我们六岁的儿子,竟似十四岁的少年,这情形他从没见过。在一个测验定义的问题中,问及「生锈」的定义,我儿子竟答道:「氧化铁」。因我是读化学的,他早已将我大学一年级的化学书看过了。那心理学家建议我们送他到另一间学校,以一年级的年纪念三年级的书,以免桎梏了他的发展。起初两个月,他读得很开心,之后又觉得闷了。于是我跟老师们详谈,希望他们了解他的情况,结果有些愿意让他读深一点,有些则不明所以。由于我先后与校长讨论多次,有一次,他发怒了,说:「你喜欢怎样就听随尊便!」于是我跟老师说,你们不用再教他,他自己会读书的,只要给他深一点的书就好了。就这样他的数学进步飞快。


  但是,升上二年级时,新的老师又不明白他的情况,坚持要他念回二年级的数学。真无可奈何,我只好带他去应考一间天才儿童学校,结果让他跳读至四年级。一年后,那位心理学家说,他们公立学校换了校长和校监,建议我儿重返公校,半天读小学,半天读初中。那段时期他很高兴。


  之后,半天在初中,半天上高中。我看见报上说霍浦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有一个让十四、五岁入大学的课程,于是找那位心理学家写一个记录,以备他日推荐参考之用;岂料他竟推荐我儿参加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入学试,结果他以九岁零三个月的年纪考上了。


  他在大学主修数学,当时我陪着他上课,他不会写笔记却会做功课;考试时我也陪他去,交卷很快而且取得满分。我要求学校将他的必修科—文学等科目留待四年级才修,因年仅十岁的他,没有人生经验,不适合读这类学科。于是选的都是数学、化学、物理等逻辑性的科目。十三岁时念文科,对他来说也并不容易,尤其要写几十页的论文,殊不简单;于是我陪他到图书馆找资料,选一些参考书较多的题目,指导他如何选材、摘要写成论文,总算渡过了难关。


  他上大学时,同学都以奇异的眼光看他;幸好过了两星期,同学不再觉得希奇了,只是那些电台、电视台、报章都视他为特别,为他拍照、录影、做访问,同学们都很开心。他十三岁大学毕业时,同届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婆婆以八十四岁高龄毕业,报章刊登了二人的合照,成一时美谈。


  有了长子的经验,教导长女就容易多了。我们让她每两年跳级一次,九岁也入了大学。当时她参加了一个特别班,钢琴由一位来自苏联的名师教授,唱歌则由她父亲指导。但想不到大学的历史课提到教会逼迫科学家,又说进化论才是真正的科学,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分不清科学的事实与科学家的猜想,也分不清宗教与圣经;但是我们觉得对九岁的女儿实在有坏的影响,这环境不适合她,她会受不了;于是我们读圣经、祈祷,寻求上帝指引。上帝藉《以赛亚书》告诉我:你的儿女要受耶和华的教训,大享平安。这让我知道上帝要我送她到一间基督教学校去,遂致电贝维尔基督教学校(Bellevue Christian School),更祈求上帝让我可以会晤该校校长,并接纳我们几个要求—答允让她读七年班,而数学、英文可到高班再上课;若时间有冲突,则让她自修。结果校长全答允。半年后,我发现她在家庭灵修的表现跟以前大不相同,乐于跟我们分享,且有自已的意见。第二年,小女儿也进了这所学校念书,同用跳级的方法,十二岁时大学已请她们入读;但她们在贝维尔学校继续读了两年才入华盛顿大学。


  幼子从四岁开始在教会学校念书,他是唯一由始至终在教会学校念书的。初时不肯离开妈妈,于是请求老师容许我在课室协助。渐渐他对老师信任了,我就离开。


  有一天雷电交作,孩子们甚是惊慌,老师对他们说:「你们看天父多么伟大!」


  这话使孩子的心情改变了,觉得天父很有能力,我们在祂看顾下一定平安。这样的教导实在太好了!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天父,心中所想的都向着天父,思想很健康。


  幼子平凡无奇,五岁时,有人说笑的问我们:「你们那位天才第四名入了大学没有?」我们回答说:「感谢天父,我们终于有一位正常的孩子。他两岁才懂得说话,四岁才看书,记忆力较差,不用我们花太大工夫。」怎料,到了三年级,他的数学程度突飞猛进,上课渐感枯燥。我觉得读书不可以感到枯燥,枯燥便会发生问题;于是与他商量,决定采用「家庭教学」(Home School),由自己教。我们每天带着他一同上班,在诊所设小桌小椅,让他自己看书、做功课,我们不用教他,只是间中看看他有什么需要。两个小时后,与他到中国城吃午饭,饭后返回诊所午睡,醒后看看书,四至五时看电视,五时跟我下班,很是舒服。一年时间,他读了两年的课程,数学更读到六年级。十二岁时参加发掘天才(Talent Search)比赛,取得第一名,大学叫他入读。而他要求先参观华盛顿大学的少年班,之后他说:「有些人很骄傲,老师还说他们该如此,因他们较其他人优秀。我不想跟他们一样。现在我只有十二岁,思想不够成熟,希望能在教会学校多读一年,让自己成熟稳定一点才不致被他人影响。」此外,他还有两个不先入大学的原因:一是盼能代表本州参加全国数学比赛;二是想参加学校八年级的旅行。结果他十三岁才入大学。




  凯:
  您们四名子女不但才智出众,更是虔诚爱主、乐于事奉的基督徒。请问您们在属灵方面是怎样带领他们的?




  苏:
  我们夫妇二人都是基督徒,结婚后就开始家庭灵修,一同读圣经祈祷,另外还有个人灵修时间,一直没有间断。孩子自母腹时开始,就和我们一起祈祷读圣经,生下来之后更是数十年如一日。我们都是在轻松、不拘形式的气氛下做家庭礼拜。我们读圣经是从头到尾的读,每日约读一章。读完之后大家分享,然后每人有一个简短的祈祷,由最小的开始。有客人来访也请他们参与。家人在不同的地方,也相约读同一章圣经。全家一起同心敬拜上帝。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耶稣基督是真的创造者,祂降世成人是为了爱我们;而祂的死和复活都有历史上的证据。幼子现年二十岁,已与我们一同读了全本圣经约七次,对上帝的话自然印象深刻。当子女明白圣经真理,就不会再怀疑,更会帮助他们同年纪的人。看见子女日渐长大,对真理认识日深,可以服事这世代的人,我们很开心,这实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凯:
  苏博士,请问您们家中曾否有过所谓「青少年问题」?




  苏:
  感谢上帝,我家没有遇过青少年问题。其实所谓「青少年问题」,不是青少年时期的问题,而是青少年时期以前的问题,到青少年时期才表现出来罢了。问题的根本是由于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作上帝,而不是依据圣经的话教导子女。要知道,若非圣经的真理,我们就不必执着;如果仅属父母个人的意见,是可以商榷讨论的,不应以一己之见当作权威,惟有上帝的话才是权威。若一件事上帝说不可以做,那么父母、子女都不可以做。若能以这样的原则处理事情,何来反叛?当人将自己视为上帝的时候,就是罪的开始。很多时候,人不根据上帝所定的善恶标准去做事,要自作主张,自定善恶的标准;但人非上帝,没造天地,智慧有限,就落在罪恶过犯中。作父母的宜时加省察。孩子看到我们所说、所行的不合理、不公道,年幼时未能独立,定要倚靠父母,不平也得屈于心中;待稍长,心中的不平就会发作出来了。小儿子十六岁时对我说:「现在的青少年不知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他们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实在叫人慨叹!


  在我们家,子女青少年期可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那时他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可与我们沟通;又还没有结婚,尚在身边,一家人常一起出外旅行,多好!其实,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带到上帝面前,自小就与他们一同读圣经、祈祷,待他们三、四岁时,就可带他们与耶稣倾谈,承认自己的罪,承认耶稣为他们钉十架,承认耶稣为他们复活,鼓励他们将生命交给主。那么,他们有了上帝的生命,圣灵自会管理他们。




  凯:
  苏博士,我知道您们夫妇二人很热心传福音,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苏:
  我们还未结婚前,已知道上帝要我们把福音告诉人,所以孩子小时,我们尽量教养、陪伴他们,尽父母之责。当时我们在教会是全家总动员的,孩子们能帮什么忙,就帮什么忙。工作完了,便一起去吃饭,或到公园玩耍,将到教会服事、游玩、家庭生活融为一体,一切来得很自然、很正常。而教会的礼拜、活动,都全家参与,真是快乐。记得我曾背着小女儿指挥诗班;唱歌时,长子坐在父亲膝上,跟着指挥做动作。现在他们四个都是热心的基督徒。长子曾随我们到东南亚传福音。幼子自十四岁开始,每个暑假都与我们一起到东南亚传福音,很是积极。我们一家人传福音全是出于自然。既要传福音,就得加以取舍,放弃很多社会上的东西,例如:外子要放下医学会主席之职,最后更放下医务;而我也要放下研究工作。这是上帝的恩典。我们很高兴能一生服事祂。


果宝妈0604 发表于 2012-7-20 01:41:29

真是成功的妈妈,把孩子早教了这么好,各方面都很棒,孩子再聪明也有你的一大半功劳,原先这么好的专业都放弃做全职妈妈了,值得。
说起你目前的困惑,真的自找的,你的孩子太优秀了,所以你会想了更多。其实这些问题真的不是问题,目前孩子在学习英语途中,还乐此不彼的,并没有什么困难。首先任何早教要顺其自然,孩子喜欢什么,就往这方面给孩子提供机会就可以了。一旦碰到困难,碰到问题,你再去帮助他解决即可。而且他听了多,复述了多,写了多,你上面提到的问题,应该就会能迎刃而解。

萧愚 发表于 2012-7-20 03:00:50

我一般建议智力超前发展的孩子学棋类,比如国际象棋,
让过剩的脑力有一个集中的对象。

兰宝宝 发表于 2012-7-20 04:35:56

萧愚 发表于 2012-7-19 1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般建议智力超前发展的孩子学棋类,比如国际象棋,
让过剩的脑力有一个集中的对象。

good idea...

bran 发表于 2012-7-20 06:39:52

羡慕,嫉妒,恨哪!

紫云英 发表于 2012-7-20 08:57:14

这么厉害的孩子,妈妈超级用心吧

aquil 发表于 2012-7-20 09:11:26

妈妈好用心啊

abemei 发表于 2012-7-20 09:41:14

本帖最后由 abemei 于 2012-7-20 09:45 编辑

鉴定完毕,没有看到迷茫的迹象,基本都是成果的展示.飘过.
再加一句客观的话,虚怀若谷也是一种境界,而这往往能引领一个人迈向更高更远更强!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有些成效却又迷茫的妈妈征求大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