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多听是孩子开口说英语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一定量听的输入, 孩子在大脑中为这种语言建立的区域建成后, 孩子才会开始输出。 就像孩子小的时候学说话, 也不是一生下就会的, 而是经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 听了大量父母家人的说话之后, 还通过一阵子咿咿呀呀的发声练习, 才说出父母能听得懂的语言的。 所以说, 一上来, 父母不要着急让孩子有反应, 要孩子跟读, 回答。 只管输入就好。 到了一定的程度, 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往外蹦词, 蹦句子了。
还有些父母觉得自己英语口音太重, 不希望孩子跟着学。 于是从来不和孩子说英语, 就怕把孩子的语音语调给带坏了。 其实我们中国人说英语, 就口音来说, 比起印度人来真是强太多了。 他们一开口, 真不知道在说什么。 可是英国人, 美国人却认为印度人口语好。 为什么? 尽管印度人口音极重, 但用词, 说法都很标准很地道。 他们从很小就学英语, 口音重也和孩子说。 他们说英语对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清楚明白, 完全没问题。 就象北京人听山东人或是东北人说话, 有点口音不影响交流沟通。 而我们自己说英语却把口音问题看的太重。 别人说英语有点口音就一通笑话。 自己不说, 孩子也没机会说。 等想说的时候就真张不开口了。 所以, 有口音问题不大, 法国人说英语有法国音, 意大利人说英语有意大利音, 美国人自己说英语还分南北口音, 英国人和美国人之间还因为口音互相笑话。 我们学说外语有点口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英语是用来交流的工具, 而交流的关键是说的话是否能让对方明白, 不要因一点口音问题而因噎废食。
要想提高孩子的口语能力, 父母自己首先树立起信心。 可以多找质量高的DVD, 录音磁带, 最好是原版的和孩子一起看, 一起听, 一起学, 一起练。尽量多地跟孩子说英语。 说的时候多用简单句, 说的慢一些, 清楚一些, 多重复几遍。当孩子能开口说了的时候, 不要批评孩子。 如果孩子说的不够清楚, 给孩子示范一下。
比如: 大人:“Do you want something to drink?”
孩子:“J..ui..ze” (孩子说不清楚)
大人:“Oh, you want juice, right? That orange juice?”
孩子:“Yes” 大人:“(Child’s name) want orange juice.”
大人:“Here, here is your orange juice.”
孩子一般都喜欢学大人的样。 父母可以说一些句子, 变变腔调, 故意不让孩子学, 孩子这时候偏偏要跟着学。 学说一些简单的饶口令也很有意思。大人尽量说完整的句子。 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 不要只说 YES 和NO。 将原因和说明跟孩子说清楚。 同时, 也鼓励孩子学着, 试着说完整的句子。
年纪小的孩子学外语较成年人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极强, 吸收的快。他们能很快将所听到的语言用到他们自己的句子当中。 再者, 他们不怕被别人笑话。 成年人在学外语的时候不爱开口,就怕被别人笑话发音不准, 用词不当, 句子语法错误等等。 而孩子呢, 他们不仅不怕, 别人一笑, 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兴致。 觉得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于是反复学说。孩子小的时候, 他们的中文词汇还不丰富,还没有那么强势,不容易形成中文拐杖的现象。 所以, 父母应尽早多让孩子接触英语, 鼓励孩子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