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大价值?一位麻省理工毕业生的惊人反思

热度 27 已有 1010 次阅读 2013-12-15 19:56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麻省理工 , 中国教育 , 理工学院 , 毕业生 , 价值

转自: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jIwMDYyMA%3D%3D&appmsgid=10002767&itemidx=5&sign=b5e30c0a6814174912ca0505390e7166&scene=2#wechat_redirect


在大多数中父母的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似乎比任何其他都系都重要,但学习成绩真的如此重要吗?本文来自一个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值得中国父母去关注深思。

 

朋友的女儿在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在周围中国人圈子里轰动一时。毕业后她到硅谷发展,一边工作一边又修了个MBA学位,现在在一个世界顶级的IT公司里工作,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很能干。每当华人家长当着她的面表示要让自家孩子以她为榜样时,她都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一再说自己很普通,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千万不要向她学。

 

现在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了上学的年龄,回来看望父母时,大家见到她就半开玩地问她,以后要把孩子培养进哪所常春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养,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据她妈妈讲她真的不管孩子的学习,在家里什么也不教,也不送孩子去任何特长班,她妈一提起来就愁,说她对待自己孩子像是放羊一样,极其不负责任。

 

有一次过节聚会,当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时,她讲了她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是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属于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绩可言的人。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后来进了法学院当上大牌律师的,有从政已经是某个州众议员的,有在公司做已经成了CEO的。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冒险加入一个才组建的小公司,公司后来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如果觉得这个同学在财富上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参加小公司的同学后来变成了公司合伙人,公司上市后他直接就进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可是这个人还不算牛,有个同学自己创业自组公司,公司上市后给卖掉了,又建了一个公司又卖掉,现在正在搞第三家公司,已是亿万富翁。

 

单纯从财富上看,他们这些打工的人在同学里不值一提。但是最潇洒的却不是上面那些“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大学期间学习很好的男同学。他自从有了孩子,就辞掉工作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夫”,因为他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照顾孩子的感觉,喜欢“相妻教子”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上学前他都不打算去上班了。他太太也做IT行业,收入足够家庭开销,而太太不喜欢做家务,所以他们夫妇两人正好互补。这个同学还有个兴趣是旅游,他们全家一有空就满世界去玩,已到过七十多个国家,以后打算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走走。同学里面属他没有压力最轻松自在,让生活节奏很紧张的上班一族们羡慕不已。

 

同学中有几个华裔孩子,父母来自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这些同学都是规规矩矩的打工族,就职于大公司,说起彼此的工作都乏善可陈。

 

他们几个华裔孩子在校时学业优异,努力踏实,智力超群,可大学毕业以后,后续的事业发展却普遍不如美国同学。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还有和进名校相关的活动中,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人的一生更像马拉松比赛,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超过了上名校。事业都是在大学以后建立的,名校的招牌在刚毕业的头一两年找工作时还有点用处,后来很快就会被工作经历所取代。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有时明知搞砸了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可是硅谷的小公司多如牛毛,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命运如何,会大放异彩还是像成千上万新创业的公司一样倒闭?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

 

她说她就让孩子尽情地玩,孩子将来有兴趣有能力上名校就上,没有兴趣就不上,重要的是孩子要快乐、身心健康,对自己有自信、对生活有热情,将来他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1

路过
17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pl09092000

    2013-12-16 01:47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
       回复
  • hidden smallwe

    2013-12-18 11:49

    值得反思~
       回复
  • hidden zhangyunqing

    2013-12-18 19:08

    唉。。。中国。。。,中国人。。。
       回复
  • hidden frankfwd

    2013-12-18 22:10

    看了这个女同学的故事,很有感触。希望我的孩子成长路上多些快乐的回忆,学习成绩顺其自然吧。
       回复
  • hidden 旺半仙

    2013-12-19 13:50

    说得好,上学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各种能力的培养
       回复
  • hidden 毛毛重返

    2013-12-19 14:06

    我最大的希望是能让孩子长大可以自己选择,以自己的兴趣为职业。
       回复
  • hidden 独立小桥

    2013-12-19 14:23

    喜欢最后一段话.不过目前,我周围真没多少这样放得开的家长, 哪个孩子都是上学,补课,学这个,学那个的
       回复
  • hidden 妞妞妈咪

    2013-12-19 15:32

    这个案例,植竣妈妈的博客有分析,我觉得很精彩,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回复
  • hidden 小远宝

    2013-12-19 16:14

    不太认同,比如那个喜欢在家照顾孩子的男子,若不是因为一直优秀的成绩而获得优异的受教育背景,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娶到那个能负担全家生活的it妻子。
       回复
  • hidden 小远宝

    2013-12-19 16:18

    通常,在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中,优秀的人更多,若没有很好的家世,普通人只有靠努力学习才能跟优秀的人站在一起。我们追求的不是成绩,而是一个有更多选择和支持的平台。
       回复
  • hidden rongma

    2013-12-19 18:13

    似乎有点非黑即白了吧,还是均衡点好。。
       回复
  • hidden 花心他妈

    2013-12-20 09:37

    我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些了,放到了孩子成年后的生活了,今天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生活得更幸福,当教育的目光越过高考,再往后一点,你就会调整教育的重心。但孩子他爸还是想尽自己的努力把孩子送入好学校,然后一步一步顺利考入名牌大学,然后就松了一口气了,说服他比教育孩子更难,孩子能很快接受你的观念,但成年人更难改变,特别是在中国教育制度下成长的人。
       回复
  • hidden 小毭

    2013-12-20 10:29

    小远宝: 通常,在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中,优秀的人更多,若没有很好的家世,普通人只有靠努力学习才能跟优秀的人站在一起。我们追求的不是成绩,而是一个有更多选择和支持 ...
    你说的也对呢。其实都是为了孩子,不同的路,一样的精彩!
       回复
  • hidden 小毭

    2013-12-20 10:32

    如果了解一下有多少大学生是因为喜欢一个专业而学习,有多少大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喜欢做什么,可能对教育的失败之处能更了解一些。
       回复
  • hidden 小毭

    2013-12-20 10:46

    花心他妈: 我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些了,放到了孩子成年后的生活了,今天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生活得更幸福,当教育的目光越过高考,再往后一点,你就会调整教育的重心。但 ...
    如果孩子和家庭都有能力,当然能进名校就进名校了。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去,就不划算了。
       回复
  • hidden tingky0301

    2013-12-20 15:21

    pl09092000: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
    上大学只是一种结果,那过程怎么样呢?如果孩子只是得到了“知识”,那么在多的努力都是白费,因为能力没有了。
       回复
  • hidden tingky0301

    2013-12-20 15:22

    毛毛重返: 我最大的希望是能让孩子长大可以自己选择,以自己的兴趣为职业。
    对,一切让孩子自己选择。
       回复
  • hidden lamboal

    2013-12-20 21:13

    赞同这种说法,现在很多大学生一上大学就失去目标了。
       回复
  • hidden 彩色天空

    2013-12-20 21:43

    小远宝: 通常,在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中,优秀的人更多,若没有很好的家世,普通人只有靠努力学习才能跟优秀的人站在一起。我们追求的不是成绩,而是一个有更多选择和支持 ...
    说得真好。把我说明白了。
       回复
  • hidden 1347941926

    2013-12-21 23:15

    我在农村教学,这些孩子的家长全部是放养教育,学生每天过的很愉快,大量的时间用来看电视了,几年过去了,早早辍学的很多。
       回复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