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学琴的孩子最快乐》摘录

热度 7 已有 804 次阅读 2011-10-27 13:06 个人分类:资源分享 系统分类:其他 钢琴 , 乐器 , 小朋友

博客摘录《学琴的孩子最快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ef1aa0100q72z.html


《学琴的孩子最快乐-让孩子学好音乐的家长手册》(上、中、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002aa0100bau8.html

 

许多家长一旦好不容易把小朋友“赶”到钢琴前坐下来(或是拿起乐器来),便迫不及待地逼着孩子埋头苦练,这么做是不对的。因为小朋友的人虽然已经坐在钢琴前面,但是“心”还不知道在外太空的哪一个角落,对他接下来要做的功课都还茫茫然,这时候叫他弹琴是白费力气,应该先帮他作一番心理准备:
1. 练琴的规划:
   练琴如同做功课,假使孩子今天面临的是联考,想必您不会赞同他一时心血来潮走到书桌旁,随手抽一本书出来,是什么就念什么。读书要有读书计划,才能有效率地学习、吸收,练琴也是一样,每日的练习都应有明确的方针和目标。
2. 作业整理
   找出上一堂课的笔记,先请小朋友浏览一遍当周应练习的曲目,打拍子视唱一遍,使小朋友清楚明白自己接下来练习的内容。
3. 重点整理
   在视唱的过程中,同时为小朋友说明练习曲目应多加注意之处,强弱或易弄错的拍子,分等都按笔记为小朋友解说,并注意让小朋友视唱正确,等到小朋友已经能够正确掌握曲目应有的表现方式之后,才进行下一阶段。假使视唱时,不能掌握正确的音乐节拍等,表示小朋友对曲目的理解仍然不足,应该请小朋友反复练习,并且提醒、纠正小朋友,这样小朋友在稍后弹奏时才会用心,不至于乱弹一通。
4. 行程表
       就像大人在早晨会对自己今天该办什么事,办事顺序的先后,大致排个行程一样,小朋友的练琴也该有个程序。许多小朋友最害怕的是,家长一叫他坐下来练琴,便一首接着一首没完没了地练下去,怎么练,家长都不满意,时间无限延长,这时小朋友心里所想的,大概就只有如何早日脱离苦海了。难怪许多小朋友在练琴时,频频看钟,搞得家长也怒火攻心。
      理想的练习,应该让小朋友明白练习的行程计划,如果小朋友心中有个底,晓得练习到什么程度便可以下课,自然会比较有耐性地努力做完功课。
      家长在请小朋友整理作业的时候,就应大略评估一下,今日能做多少练习。在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练习的步骤,分配练习的时间,并且为小朋友做一番说明,让小朋友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如何规划练习内容:
1. 一周的阶段性规划
音乐课通常是每周一堂,老师所交代的功课也是一周的。许多家长要求小朋友练琴时,必须将当周的功课全部一次练完。这种作法在刚开始学琴、功课量不多的时候或许行得能。但是随着学琴时日渐长,一周功课量也会跟着增多,便会发觉练琴时间虽然一再地拉长,可是该练的功课却好像怎么练也练不完,进度一日比一日慢。虽然学习进度随着程度加深,必定逐渐减缓,练琴所需的时间必须加长,在某个范围内都属于正常现象,但缺乏成绩和效果的练习,会令小朋友感到不胜负荷,压力沉重。毕竟,一周的功课就应该以一周的时间完成,没有用一天来练完的道理。
2. 一日的阶段性规划
        田径赛中,一百米的赛跑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秒左右,跑者却同样必须将过程划分为起步、调整呼吸、加速、调整步伐、冲刺各阶段。之所以需要如此精密的规划,是由于人的体能、精神及心理状况,经常呈上下起伏的波浪状变化,纵使能力再优异的田径选手,也无法在短短十秒内,始终保持冲刺速度跑完一百米。而练琴的时间动不动就是一小时,甚至更多,想要求小朋友自始至终皆维持同样的注意力,实在是天方夜谭,所以有必要以合理的步骤来进行练习。
如何做好一日的规则?
每日的练习应包含以下各项:
1. 基础练习:包括音阶、指法、弓法、和弦、琶音……举凡演奏的基本技巧、动作皆包含在内。
2. 整体练习:预订当日练习的曲目,弹奏数次,追求熟练。
3. 重点练习:将曲目中觉得困难、特别练不好的地方,挑出来反复练习,以追求精确。
4. 复习整理:回顾上一周的功课,未尽理想之处,应予以加强、改进。
5. 练习要领:时段的分配相当重要
(1) 最初的十至十五分钟:
这时候由于小朋友刚坐下来没有多久,要收一下心才能进入状况,因此,先进行前面介绍过的作业整理、视唱、揭示重点等步骤,并约略说明今日功课的分量。
(2) 第二阶段:
将陌生的新曲目或曲目中最困难的部分,放在这个时候练习。因为这时候小朋友已定下以来、集中精神,无论注意力、耐心及体力,都在最佳状态,所谓“一鼓作气“,正适宜解决最难练的部分。
对于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的小朋友,家长要密切观察他的表现,一旦出现分心、疏忽草率的情形,与其责骂,不如给予新的练习,好重新拉回他的注意力。
缺乏耐性、容易心浮气躁的小朋友,往往在困难的部分左练右练都练不好,而大发牌气练不下去,所以不宜将全部难练的部分,集中起来一起叫小朋友练。应利用小朋友耐心尚足的时候,要求他仔细地、慢慢地精确练习,一旦他开始感到挫折不耐烦,便立刻停止,改为复习功课,练习驾轻就熟的曲目。如此一来,练习顺畅,小朋友的心情也会好转,乐于回头再次练习困难的部分。
个性畏缩、遇到困难立刻灰心的小朋友,千万不能一开始就练习困难的部分,否则练不到数分钟,小朋友就会哭着说:“我不想练了。” 应该先让他练习较简单的曲目,建立信心,让他觉得今天的功课并非很难,再一次给予一个困难的小节练习,务必等他练会了,有信心和成就感以后,再给予新的习题,以免一下子面对大量的难题,把小朋友吓坏了。
对反复练习感到枯燥无味的小朋友,在练习前,必须先明白告知当日练习的次数,但是有虚张声势小朋友会一味地赶着练够次数,而不顾练习的品质,所以家长要事先让小朋友建立起练习时重“质”重于“量”的观念,与其任小朋友马马虎虎地练一千次交差了事,不如请小朋友正确、理想地练足十次,凡有错误瑕疵的练习,都不予以计算,必须重来。
唯有质、量并重的练习,才有价值和意义。
(3) 第三阶段:
            在经过刚才的一番苦练之后,小朋友的心情就好象在爬山时,一口气通过了最艰苦崎岖的部分,很自然地会稍微松弛下来。况且小朋友的体能、手部肌肉的力量等,才刚开始锻炼,容易疲倦,适度的缓和、松弛是必要的。所以这个阶段应该进行的是基础练习,让小朋友做做手指运动、手指体操,然后以轻松的方式作基本的练习,如音阶等。
           基础练习属于较机械化的弹奏,要求的重点在于:1. 动作精确      2. 熟练流畅
           一旦练熟之后,就不必花太多的心思及注意力在上头,只要每天练足一定的次数,保持技巧的熟悉及手指的灵活即可,所以适宜作为放松心情的练习,也作为下一阶段练习的暖身操。
           如果小朋友讨厌基础练习的单调,可以把这部分分散到其他的时段,例如:每日应练习五十次的音阶,就安排小朋友晨起练二十次,练琴的时间练二十次,睡前再练十次,可以避免小朋友对基础练习产生排斥感。
           有关基础的要领,等稍后再来讨论。现在,先来看看下一个阶段的练习。
(4) 第四阶段:
             这个阶段应该进行的是整体练习。把今日练习的全部内容,从头到尾做数遍,这时候应该同时进行检讨:哪里练不好?哪里不够熟练?困难之处在哪里?这些要保留下来,作为明日练习的项目。
            整体的练习,要以一周的时间来规划进度,不要逼迫小朋友在一日之内,便将一周的功课练到理想。
            这一周的功课练完之后,再以十五分钟的时间复习以往的功课。所谓温故而知新,将原有的基础,更有助于日后的学习。复习完毕后不要忘了给予表扬与鼓励,尤其是复习的功课都是已经学会且练熟的曲目,小朋友会有较理想的表现,不像弹奏新曲目那样容易出错。理想的弹奏,加上家长的赞许,会令小朋友有很大的成就感,觉得练琴的收获很多,自然会更乐于练琴。相反的,如果一日的练习都是在批语、指责、甚至打骂中结束,小朋友当然会感到挫折、白费力气,再也提不起学琴、练琴的兴致。
            一般老师大多都是凭经验来布置功课给学生,功课量的多寡因人而异,有些老师倾向于大量的作业,但大部分老师都会合理地布置作业。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有些学生能专心地学琴,有些学生除了音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才艺要学,两者练琴的时间当然也有差别。老师不见得能够明白每位学生的个别状况,对于作业的分量恰当与否,还是要靠家长来评估,因为家长是最了解子女学习状况的人。平日家长在陪小朋友练琴时,就可以估测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分量是否恰当,宁可做较少量的功课,让小朋友轻松地练习,充分地练好全部的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不要贪多嚼不烂,让小朋友负荷过大的压力。
             乐器的课多半是个人式,家长可以向老师反映作业量的问题,请老师配合。即使是团体课的课程,只要不会太严重影响到教学进度,相信老师也会按学生的个别状况做调整。不要因为觉得不好意思,便一味要求小朋友追赶、适应老师的教学进度。现在强调的是自主式的学习。从整体来看,如果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基础没打好,有哪些功课还没有完全吸收、熟练,而请老师放慢进度,减少作业量,以期学习得更扎实,这才是较正确、认真的学习态度。只要家长与老师充分沟通,相信老师也会赞成及肯定家长的做法。
             确定作业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后,就要督促小朋友确实完成,不要偷懒。每周的功课,小朋友有六天的时间可以完成。

家长可以这么做……
一周的练琴计划
第一日:
由于刚上过课,对上课内容记忆犹新,老师在课堂中指出上周所做的练习,有何错误、不理想之处,应该及早纠正过来,所以把握今日多做复习。
每一项新的练习功课,都必须以过去的练习为基础。若上周、上上周的功课都还没练好,就直接跳到本周的功课练习,也不可能理想。所以,把这一天的练琴重点放在改进上周的缺点,至少占全部练琴时间的百分之五十,或练至完全正确理想为止。
另外百分之五十的时间,用来练习基础及本周功课的重点,不必要求小朋友将本周的功课全部练会。
第二日:
     检讨昨日的练习是否已经将缺点改进了?进步程度如何?斟酌情况减少复习的量。原则是,务必将上周的课程完全学会、吸收。
     将本周功课整理出重点来练习,但不必在一日内练得完美,初步先练到不会弹奏错误即可。先以较慢的速度练习,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小朋友熟悉弹奏的方法。
     本日的基础练习分量不必多,只要大致浏览一遍,维持往常的基本练习分量即可。
第三日:
      将本周功课全部练习一遍,看看经过昨日的重点练习后,小朋友能不能把本周功课用较慢的速度,弹奏得正确无误码,这只要练一次就够了。今日练琴的重心,在于将困难、弹不好的地方做重点练习,就好像读书时,先划重点、背重点一样。
      练好这个部分,再做基本动作练习。
第四日:
      经过两天的重点练习,小朋友应该能够把困难的地方,练习到正确。今日的重心,便放在整体的练习上。
      弹奏练习曲目的阶段性要求是:
       正确-----熟练-----流畅-----理想
      今日应要求小朋友做到正确、熟练。起码要能从头到尾弹奏不出错、中断,拍速慢没关系,弹奏应先达到流畅,再要求速度。尚示熟练时便要求速度,往往见小朋友满头大汗地胡奏一通,险些连手指也打结了,如此只会牺牲弹奏的精确度。要记得“正确”是弹奏的最基本要求。
第五日:
       将整体练习曲做到流畅,把速度调整到正确的节数。不完善之处要加紧练习。不只是能够很熟练地弹奏而已,还包含对于技巧上更高层的要求。以背诵唐诗来比喻,熟练地背诵唐诗只要不出错,不停顿迟疑即可,流畅地背诵则要有声调的抑扬顿挫,口齿清晰,咬字清楚,词句轻重缓急恰当。因此,流畅的弹奏不能像和尚念经,要有适当的声音和表情。
第六日:
       次日就要上课了,要把本周作业整理检查一番,尽量做到理想。如果有学习上的困难,就要整理、标示在乐谱或笔记上。家长应该帮助小朋友研究困难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因为小朋友遇到困难,往往只感到灰心挫折,而不懂得分析:“我这里为什么弹不好?”当然有经验的老师可以看出来小朋友学习时遇到的难题,并指导改进的办法,不过一堂音乐课多则六十分钟,少则半小时,老师观察、理解学生也受限于时间,未必能够深入。假使家长能利用陪小朋友练习的时候,作简短的观察记录,并与小朋友聊聊在练习时遇到的困难,如此既可以提供老师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帮助小朋友建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良好学习方式。

“成长就是在错误中学习。”所以对小朋友练琴的错误,不要一味指责,应设法协助小朋友学习,有些小朋友完全不懂得在课堂上提部,家长为小朋友整理练习检查的笔记,可以代替小朋友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这样小朋友才不至于盲目地练琴’、学习。
   虽然陪着小朋友练琴是件颇为辛苦的事,但是,看到孩子那双不久前,还抱着奶瓶的小手,如今却能弹奏乐器,发出甜美的音乐,相信做家长的心中,必定也能分享子女成长所感到的自信与喜悦。
   不过,请家长记得,不要给子女的学习施以过多的压力。大多数的小朋友开始学习乐器的年龄,都是在六岁上下,也正是开始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时期,突然就要同时面对这么多的课程,对一个刚脱离幼儿阶段的小朋友而言,是件很吃力的事。家长在这时期应妥善分配各科目的时间,让小朋友在各方面有进步不要犯了学习的“偏食症”。但是也不要忘了为小朋友留下休闲、欢乐的游戏时光,以免日后孩子长大了,抱怨他们从来都没有过童年。

 

不同风格的乐派,对技巧的要求会有差异,有些技巧在练习上须顾及个人的生理条件等复杂的问题,不拟在此讨论,现在纯就基本动作的练习方式加以分析。
         家长可以这么做……
1. 建立正确基础
   就像拿筷子、握笔的方式一样,人的大脑在学习某项动作技巧之初,会全盘吸收生理各方面的讯息:个别手指弯曲的角度、肌肉伸缩活动的部位、施力的方式等。最初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讯息进入大脑里,例如:小朋友可能会尝试三四种不同的握笔法,不过最终会有一种强势、频繁出现的讯息,压倒其他讯息,成为大脑所彩的固定模式,亦即定型为所谓的“习惯”。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会说这个人已经“学会”拿筷子、握笔,因为他做这个动作已经成为近本能的反应,直觉式的活动。习惯一旦养成,便根深蒂固,即使日后加以矫正成功,还是会无意间再度恢复。
学习弹奏乐器基本动作的过程,和学习拿筷子、握笔一样,而且,在早期所建立起来的习惯特别重要,因为早期的不良习惯,会造成日后学习的重大障碍。因此,在小朋友学琴之初,家长必须像教他拿筷子、握笔一样,反复再三地指导他保持正确姿势。要领是时时注意,时时保持正确。
2. 养成惯性动作
       弹奏乐器,不只是维持一个固定姿势而已,还包括动作。以前例来说明大脑对于“动作方式”的学习:当大脑初次指挥人体从事某项活动,例如“用筷子夹花生米”时,由于缺乏类似的经验、讯息,无从判断该以什么样的肌肉动作方式来完成该项活动,因此,会以一种看来颇为笨拙的方式学习。第一次,用一种“可能行得通”的方法去夹:错误、失败,花生米掉下来。第二次,稍微改变一下方式,再试:错误、失败,花生米再度掉下来。第三次,放慢速度,更加小心翼翼地尝试,感受花生米保持在两根筷子间的恰当施力方式,在滑动的花生米与筷子之间精密地找寻施力点,大脑同时在活动中收集资讯,分析从事这项要领,调整肌肉动作。最后成功完成动作,学习到经验。
      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初学夹花生米动作的时候,如果性急,一味地快试,快夹,通常成功只能碰运气;反之若以慢速度练习,给予大脑充分的时间去吸收、研究由指尖传达的重力、平衡等各种因素,则大脑很快就能掌握到要领,根据要领多加练习,很快就能夹得又快又准。
      学习弹奏的基本动作要领,也应如学习夹花生米一样。每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新曲目时,都会指示先放慢拍速来练习,就是希望在慢速度的练习中,让学生有时间去动大脑。基本动作的练习应当以下述方式进行:
      精确分析----分解动作----慢速度练习----熟练
      老师会为学生示范动作,讲解要领,只是年幼的学生不见得有足够的观察力及理解能力,所以,家长应和小朋友一同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充分理解,然后于练琴时,反复为小朋友讲解,务必使小朋友领会,并且观察小朋友的练习是否正确精准。如果小朋友有某个动作做不好,绝对是由于理解不足、不正确,与练习的次数无关,毕竟人的肢体是受大脑的指挥,理解正确动作才能做得正确,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因此,基本动作的练习首重正确,家长不要过早要求动作快速,运指如飞,以免小朋友追求速度而放弃精准,宁可慢练千次以求扎实。
      动作若有错误的时候,应先观察错误之所在,剖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帮助学琴的小朋友,建立对正确动作的理解,排除造成错误动作的习惯,进行纠正的练习。一旦建立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应尽可能于练琴时自始至终维持正确动作,勿令小朋友因疲乏或厌倦而松檞下来,以不正确的方式练习,以免前功尽弃。
3. 纠正的练习
演奏乐器的姿势与动作,以追求最佳的演出效果为前提,有时或多或少会违反了人体本能的动作惯性,例如演奏小提琴的姿势,就不是很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弹奏钢琴时的触键方式,为追求各种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有多种差异,学生必须用心去领悟,体会个中微妙的“感觉”,才能进行练习。可是演奏乐器时需要注意的部分很多,同时要注意左手、右手、手肘、手腕、指尖……各个不同部分的动作,免不了顾此失彼,到最后没有一个部位练得好。特别是在进行纠正练习的时候,若急于一次同时改进全部的瑕疵,往往会越弄越糟,旧缺点还没彻底改正,新的毛病又造成了。
因此,无论是练习新的技法,或纠正的练习,请学生养成一次只注意一个重点的习惯。因为,错误往往是由一个带动另一个,连锁反应下来的结果。例如:过分僵硬的肩膀会造成上臂紧张,下臂因而无法灵活,再造成错误的手腕角度……所以,练习时应先由整体的错误中,找出影响最重大的部分,集中精神来加以改善。要先撇开其他的错误暂且不理,直到反复练习将错误动作彻底根绝,重新养成良好习惯之后,再进行下一个错误的纠正练习。
这就好象在堆积木时,若底基础动摇,上面的积木也会跟着倒塌,挽救之计只有从最底下一个没叠稳的积木开始重新叠起,否则,一味地调整顶端的积木,基础不稳仍是徒然。一次只找出一个重点来练习,看似笨拙,但练好的部位,就像稳稳打好的一块基石一样,能够站在稳固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更高的成就。
4. 熟练与速度
追求基本技巧的熟练与,除了苦练之外别无他途。但是,从前述的分析中可以明白,所有的练习必须以正确性为前提,练习才有价值。不要误以为一味地苦练、死练,就可以把错误的动作练成对的,错误不经过纠正,永远是错误,在错误的基础上苦练,只会造成积习难改,日后琴艺更难以进步。
   由于个人不易观察自己的肢体动作,家长应当扮演观察者兼教练的角色,协助子女练琴。所以,家长本身应对基本动作与技巧勤于研究,多向教师请教,以便在家指导子女练习。
(2) 建立感官的敏锐度
           感官的敏锐度指的是音感及节奏感,以及对声音的质感、力度等各方面的感受性。
           音感对学音乐的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Do, Re, Mi不分的学生学音乐,就像咸、苦不辨的人学烹饪一样,纵使依样画葫芦,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训练音感的准确及听力的敏锐,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相对于美术是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节奏,即时间由音符分割而成的型式,音符同时标示出音高及时间值。在一段快板的乐句中,一个十六分音符所显示的时间值,可能仅有四分之一稍。演奏者究竟是弹足其时值、超出其时值、或在两个音之间留下少于八分之一秒的空隙?对于音乐的表现上,足以造成重大影响。由此可知,音乐家对节奏掌握的精准,来自于时间感。
家长可以这么做…..
1. 音感的训练
      我们可以用语文的学习来比喻音感的训练,看看其中的相似性。
      不同地方的人学习同一种语言,常常有口音上的差异,彼此对话的时候,很容易能感受到对方发音上的不同。造成口音的因素,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反复吸收听力上的刺激,并加以模仿的缘故。越是早期或大量的刺激,越能建立强固的影响。所以幼年移民美国的华裔儿童,比成年后才移民美国的华人,更能讲一口美国腔英语;而移民长达十年的人,也比移民只有一年的人,更具有美国口音。
      不懂美语的人,大抵无从分辨美国各地区民众的不同口音,或不同族裔人士的口音差异。如果,学习到“标准”发音的美语,则对于各种微妙的口音会有敏锐的判别,虽然不一定能区分它是属于哪一种口音。
      音感的敏锐度和对语音的敏锐度,是循着相同的途径建立起来的,都是藉着听力的刺激加以训练。传统的音感训练,是由老师弹奏音阶、和弦、琶音等,训练学生辨认。对学习音高不固定的乐器(如小提琴)的学生,音感特别重要,因为所有的音高都必须由演奏者自行“制造“出来,音感不佳的演奏者制造出来的声音,自然也跑腔走调。
      学生的音感可以由老师加以训练,但家长也要注意给子女一个有绝对音感的“环境”;这就像学生在校内学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可是回到家中,若家长所说的都是“方言普通话”,学生的口音多少会受家人的影响一样。如果,学生在家中练习使用的钢琴是走音的,经过一周的练习下来,再到老师那儿用音高正确的钢琴弹奏,说不定学生反而觉得老师的钢琴音不准!
      有些家庭中的老钢琴一放数十年,历经数代家人弹奏,甚至还经过搬家移迁,却从来也没有调过音。更可怜的是,还有学生将就使用部分故障的钢琴在练习,这对于音乐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这在早期,一般家庭普遍经济并不宽裕的时代也就罢了,现代的家长既然有能力让子女学琴,在这方面就更应该用心一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倒不是鼓吹家长花大钱,购置名家级乐器供子女学习,但最起码要注意乐器的基本品质,维护保养,以及时时调音,这都是必要的。
       若是学习音高不固定的乐器,学习之初首要是练习调音;有的学生虽然会调音,练习之前,却懒得先做调音的步骤,这是很要不得的习惯。家长一定要督促改进。
        此外,学习音高不固定的乐器,在练习时出现音准偏差的情形,一定要立刻予以纠正,不要任由学生因懒得纠正,而将错就错,打混战地练下去,久而积非成是,对不准的音失去感觉。
2. 听力的训练
        人类具有视、嗅、味、听及触觉五种感官能力,感觉器官随时传送大量复杂讯息进入大脑,由于不可能同一瞬间处理如此大量的讯息,大脑必须先行区分其重要性,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部分。例如:当我们一边读书、做笔记,一边听音乐的时候,如果大脑判断做笔记是较重要的工作,对于耳旁的旋律声,就会采取听而不闻的态度;反之,若旋律中的某些段落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手中的书本自然也就视而不见了。
        练琴时的高难度,在于学生必须将注意力分散于识谱、弹奏及倾听自己的弹奏三方面,并且各方面都要做到正确、清楚。特别是学生必须建立一种客观评判的态度,来聆听自己的演奏。
        基于自我陶醉的心理,一般人对自己的演奏,总是觉得怎么弹怎么好听,而忽略瑕疵之处;如小叮当漫画中的人物技安,尽管歌喉欠佳,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自己却自鸣得意得很。这倒不是技安的耳朵有毛病,而是每个人所共有的自我美化倾向。但是当学生练琴时,如果只知自我陶醉,缺乏自我批判、检讨的能力,就会成为进步的大障碍。或是学生赶进度赶得头错脑涨,连视奏都自顾不暇,遑论匀出注意力来评判自己的表现,自然不可能由反省追求进步,然而反省却是进步的原动力。对自己的琴艺欠缺反省力的学生,纵使老师言者谆谆,但听者藐藐,这也是无可奈何。所以,学生要培养听力的敏锐度,并养成聆听、评判自我表现的能力。音感只是听力的最基本要求而已,再进一步,学生必须对声音的质感、力度、饱和度等各方面都有敏锐的感受。在平常不练琴的时候,就要常常训练。
       如众所周知,盲人的听力甚为敏锐,这是由于丧失视觉感官能力,必须靠剩余的感官递补其功能,久经训练而发展出超乎常人的能力。常人在黑暗中,听力也会较白天敏锐,因为视力受到黑暗的影响被迫“关机”,大脑处理讯息时,自然将重点放在剩余的感官所传送的讯号上。想要锻炼听力的好办法,便是经常闭上眼睛,专心地聆听。
       可聆听的声音很多,大自然的风声水响固然悦耳,而音乐内容丰富、表现微妙多变化,学音乐的孩子更该多听音乐。一旦学音乐到了这个阶段,就该尝试着做版本的比较,同一首曲目,不同演奏家的表现方式有何差异?假使学生也会演奏同一曲目的话,更可以录音,比较之间的差异。要一个小节,一段小乐句,仔细聆听比较,玩味其中,分辨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形成特色的原因、技法为何?选择聆听的曲目时,更应当多听,听的心得渐多之后,再去听更艰难的曲目。这就好像学作文必须多读书,才容易进步一样。
    在练琴时,学习聆听自己的弹奏,首先要从已经练得十分熟悉,闭着眼睛也会弹奏的曲目开始,并不是真的要闭着眼睛弹奏,只是练习放最少的注意力在识谱上,集中精神弹奏及倾听。若能以背谱的方式弹奏,将更能专心聆听自己的演出,效果更佳。
       这种练习最好能逐一琢磨每个乐句,就像诗人苦心推敲字句一般,努力将每个音符都锻炼得完美理想。藉着这种练习,建立弹奏时自我检查的习惯,这在平时练琴时,就应该时时保持。
(3) 对技巧的理解
曾经有一则笑话说,有个傻子学人写字,见人提笔他也提笔,见人挥毫他也挥毫,从到尾有样学样,竟也学得八九不离十,但等到写完了一篇字,写字的人却不小心打翻了砚台,将墨汗全泼在纸张上;傻子一看,便也不假思索地拿起自己的砚台往纸上一倒……
            这段笑话虽然夸张,却不能说是毫无根据。对老师的指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味照单全收的学生多的是。虽然每位学音乐的人都明白,所谓基本技巧是一些应用性很高的技法,在弹奏曲目的时候,学生也会知道这里应用的是某种弓法、指法等,却不知有多少学生会去研究一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技法。
            当然,若要对音乐有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至少要学习到相当的程度。但是,聪明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多疑问,喜欢追究根由,通常这些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受鼓励的好习惯,在学音乐时,却往往受到限制。有些家长对小朋友学琴时所提的许多问题,由于本身并不了解而无从回答,便一概抱着这样的态度回应:“叫你这样练你就这样练,问东问干么?教师教的还会有错吗?” 其实小朋友问东问西,出发点并非质疑老师的教学,多半是基于好奇、探究的心理。如果小朋友练基本技巧练得很烦、很累,忽然大惑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练这个呢?练这个有什么用?”家长正可以请教师适时为小朋友做一番说明,机会教育一下。不要立刻就认定:“你这个小孩是不是想偷懒,不想练?问这种问题是不是想找碴?”
           过去学音乐的方式,类似古代的师徒传承,徒弟对师父所传授的东西不敢多做质问,也不敢多做革新,只知墨守成规,以沿袭师门传统为是;现在的学习风气不同,教师也较乐于见到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好现象。
曲目的练习
   曲目的练习要有方法,就像读书要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相信曾经陪小孩练琴的家长,多少都曾看过一种现象:小朋友面对一首新曲目时,立刻就像平常一样地弹奏起来,但是弹了两三小节,遇到困难的地方,弹奏速度便慢了下来,甚至断断续续,弹错音又再重弹,以至于琴声错乱反复;弹到较容易的地方,却又加快速度,整个练琴过程像是在听口吃的人说话,这是最初练习的情形。
   到了对曲目稍有认识的时候,小朋友练习的情形又变成下面的情况:从头开始弹奏,弹错了便停顿下来,重头再来一遍,到了某个地方又弹奏错误,又再重头来过,如此一再反复。
   或是另一种情形:从头弹奏,但会在错误的地方一再反复,练到正确才再接下去弹奏,直到下一个错误处又再反复下去,整体练习过程像处处跳针的唱片。
   到了好不容易能将曲目正确弹奏一次的阶段,小朋友便以很流畅的速度开始弹奏,可是遇到困难、易出错之处,便自然而然地放慢了弹奏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弹完这个段落,琴声忽然又快了起来,如此忽快忽慢地练完。
   比较有指导小朋友做功课经验的家长应能察觉,有时小朋友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背书,可是效果并不好,因为在背错的地方胡乱地反复,跳来跳去地背诵,只会使大脑记忆文句的顺序更为混乱,更易颠三倒四。
   练习曲目的学习过程,和背书相似,不同的是,练琴是用“手指”,而非嘴巴,将曲目“背”出来。弹一首曲子,如学一套“手指的舞步”,手指要从头到尾以一定的顺序完成整套动作,练习时,不规则反复地跳来跳去手指便难以“记忆”正确的整套程序。
   理想的背书方式是先将课文专心地读熟,再将拗口处或文句顺序较容易弄错的地方反复念熟,最后试背时,不要遇到错的地方就从头背起,应略加提示,再往下背。练习曲目时,也应运用类似的方法。

家长可以这么做……
   练习的步骤如下:
1. 先将曲目浏览一遍:用较慢的速度,小心地将全曲弹奏数回,尽可能不要出错,让大脑能建立正确弹奏法的概念。一开始练习,若匆匆忙忙地弹奏错误,大脑就会留下错误动作的印象而养成顽固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常常在同一音符出错的缘故。
2. 找出困难处练习:最好以重复整个乐句的方式练习,假设一个三小节的乐句,只有中间一小节难练,若只练习该小节,练好之后,容易出现整个乐句不能流畅的问题。困难处应该要以慢速度练习到熟悉为止。
3. 最后进行全曲的练习:弹奏错误时,不要动辄重头来过,否则会变成反复在弹奏已经熟练的部分,及乐曲开头的部分,而错误出现的地方,及接下去的部分都没有练习到。最好是从错误出现的乐句开始重来,再继续往下练习。假使错误仍然很多,表示第二步骤的练习不充分,应该再重来。
4. 表现的琢磨:练熟后要精益求精,一字一句地锻炼每个音的表现,好像写作文时,最后的文字修饰一样。

培养小朋友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付出极大的精力。然而好习惯一旦养成,小朋友将终身受益,不仅在音乐的学习上,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莫大帮助,值得家长花费苦心。

第六章 音乐之路(III)
      许多为人父母常会抱怨现在的小孩依赖心重,出门要人帮忙穿衣、穿鞋,上学要人帮忙整理书包,作业要人检查……凡事都要大人为他们打点得妥妥当当。的确,现在的孩子比起上一代,确实是养尊处优得多,大、小事都由父母代劳惯了,甚至连学习也一味依赖父母,例如:学校要剪报收集资料,请妈妈动手;数学习题写完了,请妈妈验算检查;美劳材料请妈妈准备……学习的工作有一半落在妈妈身上。不用说,这是不好的习惯。
      在参与小朋友学习的过程中,应区分“协助”与“代劳”的分界,避免让小朋友养成坐享其成,凡事都指望父母为他们安排的惰性。
      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最初由于孩子年幼,家长不得不负担部分责任,如陪课,帮忙做笔记,督促练琴等,但是这种作法非长久之计,到了适当的年龄,小朋友应该开始独立学习,对自己的课程负责。但是,没有人能在一日之中突然成长,脱离母体而独立,家长期望小朋友自立自主,也应当以一段时间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不能忽然对孩子的事一概撒手不管。
      假使家长有意让子女自行学习,先要用一些方法来训练小朋友独立学习的能力,建立他们的责任感,然后才能放心让孩子单飞。
家长可以这么做……
1. 训练小朋友自行上课
(1) 八岁以上,或学乐器一年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开始训练自行上课。
(2) 最初,家长可以不必在音乐教室内,但仍应在家长休息区陪伴着,最好能注意、倾听教室内上课的情形。这不是要“监视”小朋友上课,更不要一听到小朋友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或学习不顺利,便立刻按捺不住,冲进教室里插手。家长要保持无论如何都不介入的态度,纯粹观察小朋友上课能否认真,独立学习的能力如何。如果小朋友因家长不在场就不专心,也不要立刻走进教室骂他,让小朋友学习接受教师的管束。但是下了课,就应该立刻指出小朋友的错误,并指导他上课应有的规范。如果小朋友学习情形不佳,家长当评估下面的情况:小朋友是否尚未具有足够的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学习?是否应延后训练,再陪课一段时间?若小朋友过去太依赖家长的指导,老师所讲的话都要靠家长再“翻译”、补充,才能理解,家长要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让老师与小朋友建立直接的沟通。
(3) 已上学的小朋友,家长要指导子女做上课笔记的方法。最初也许只能写注音,写得也不清不楚,但还是要让子女自己写。家长可于课后与老师作简短的沟通,为小朋友补充笔记内容,或自己再作一份指导时使用的版本。这样做虽然有点麻烦,却胜于一辈子为子女充当书记官。
(4) 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小朋友的学习情形。但是不要当着小朋友的面前,直接询问上课情形,以免小朋友认为家长对他没有信心。也不要转述教师的话,来指责小朋友,应多转述教师的赞美。
(5) 十岁以下的小朋友,不应自行往返上课,即使家长不陪课,也应该亲自或安排妥善的接送。家长若不在音乐教室中等候小朋友下课,应留下紧急联络电话给教室职员,并且避免去逛街购物,行踪不定,临时有事却难以联络。
(6) 关心小朋友的学习。不陪课,并不代表此后不闻不问子女的学习情形。过去对小朋友学习上的困难,拥有直接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一旦停止陪课,便无从再亲自理解小朋友的学习情形。所以,有必要与教师、小朋友建立沟通及讨论课业的习惯,并不时追踪学习的进展。
2. 训练小朋友自行做笔记
(1) 简单扼要:心性仔细的家长,做笔记唯恐不够翔实,几乎把老师所说的话,一字不漏全抄下来。但是,小朋友写字速度不比大人,为了避免在课堂上花太多时间写字,做笔记应力求简单扼要。
(2) 音乐术语:笔记中常用的音乐术语,请家长先教小朋友拼写、练习,这样小朋友做笔记才能顺利。
(3) 指导笔记方式:将过去的笔记找出来,每位家长各有自己记录、整理的方法,详细地向小朋友说明。最初,请小朋友依照家长的方式来做,若小朋友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做笔记,就随小朋友的意思。要点是笔记须有条理,不疏漏。
(4) 对笔记的了解:做笔记可观察小朋友对课程理解的程度。有的小朋友将音乐术语抄一抄,其实是一知半解。所以,家长看笔记时,可以出一些题目来问问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是否记信笔记重点,是否已经理解。
(5) 笔记是学习的依据:笔记最重要的是正确,请老师每次下课前,抽五分钟检查学生的笔记记录是否正确。这样家长就可以放心了。

     谈练练琴,似乎有不少家长和小朋友都会感到头痛,有些家长因此连想都不敢想要训练孩子自己练琴。总觉得拿着棍子在一侧督阵,小孩子都不肯好好练琴了,若是不在旁边监督,那还得了?不过从长远来看,家长总不能老是在背后推着小朋友前进,早晚要让小朋友学习担负责任,为课业负责。
     训练小朋友自行练琴不仅重要,对小朋友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作用。
家长还可以这么做…….
1. 准备
   (1)为小朋友准备一个操作简单的录音机,教导小朋友自行使用。
   (2)准备闹钟,指导小朋友看时间。
   (3)制作一份简单的评估表,格式中要包括:
        a. 签到栏
        b. 练习内容记录
        c. 自我评估栏目:专心程度、进步与否、作业是否充分练习等等。可以打星星的方式自我评估,表现越佳,星星数量越多,也可以列出很好到不理想之间,三五种等级,任小朋友勾选。
        d. 家长签阅栏
2. 事前教育
     过去的练习是由家长替小朋友规划,既然要小朋友独立学习,就应将主控权交给小朋友。要避免小朋友毫无头绪的练琴,每天练琴前,家长可先问问小朋友:“今天要练习哪些功课?你想先练哪些曲目?接下来再练些什么?各练几次(或几分钟)?大概练习到什么进度?……”
     多做几次这样的问答,小朋友就会养成做功课前先行计划的好习惯,每个小朋友的个性不同,有人喜欢将困难的功课先做完,有的人则相反。家长不要干涉太多,让小朋友自己建立自己的学习程序。
     如果察觉到小朋友的规划出现缺失,例如:困难的部分与容易的部分练习次数相同,或故意略过不喜欢练习的部分,不要批语,改以征询的口气问他:“如果你这样练,练不好的部分,该怎么办?”让小朋友自己考虑。
3. 练习时间
有些小朋友做事喜欢拖拖拉拉,过去有家长督促练琴,这类毛病就不严重,一旦自行练琴,情况可能就不同了。人虽然在琴室里,却坐着发呆,东摸摸、西摸摸,时间都浪费掉了。虽然小朋友不一定是有意将练琴时间混过去,但是家长看了还是不免光火。
有些家长因此采取遥控作法,人在厨房做饭,耳朵却竖起来听琴室的动静,一听到琴声停顿超过半分钟,便隔室对小朋友喊话:“怎么又停了?不准休息……”这是何苦来哉啊!既然这么累,不如到琴房里,坐着陪练算了。
让小朋友自行练琴,要避免在时间上规定由几点练到几点的作法;虽然要让小朋友在固定时间,进入琴室开始练习,但计算练琴时数,却应以小朋友实际弹奏时间为准。当然家长不可能拿个马表为小朋友计时,可采取录音方式。
一卷录音带单面录音时间,有三十分钟至一小时不等,家长可选择时数恰当者使用,请小朋友自行录下练习过程。小朋友练习时,可以中断、休息,休息时便停止录音。随他高兴休息多久就多久,但必须要练习、录音到一定的时数,才能结束练习。小朋友很快便会懂得,与其摸鱼耗时间,不如早早练完,早早下课的道理。每天完成一面录音带,也可以让家长评估小朋友的学习,人虽不在琴室,却可利用空闲时间,听到小朋友练习的情况。
4.  评估表的使用
使用评估表的目的,是籽让小朋友养成完成作业后,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以写生字作业为例,有些小朋友写完作业会自行检查、改错,潦草的字自行擦掉重写;这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练琴的自我评估表也是以相同的意义,要求小朋友填写,最大的价值在于城实评估,要避免采用评估表作为奖惩的依据,以免小朋友学会作假。
家长应鼓励小朋友认真考核自己的学习情形,据实填写评估表,以免评估表失去意义。
为了提高小朋友填写评估表的热忱,可购买卡通图案的笔记本制作评估表;以贴贴纸的方式给分;并鼓励小朋友在空白处插画,或漫画涂鸦。例如:今天练习的曲目是“平安夜“,就以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对喜爱美术的小朋友特别有吸引力,还可能培养小朋友的创造力。此外,也可以鼓励小朋友将评估表当作心情涂鸦、日记本,把当日的心情写、画下来。
家长在查阅评估表的时候,要避免象主考官一样处处纠正、改错,应抱着分享小朋友学习经验的态度。如果小朋友给自己的评分很高,家长可找出当日练习的录音带来,听听小朋友自认为弹奏得最理想的部分,分享小朋友的成就感,做小朋友的知音,赞美一下小朋友的表现。若小朋友给自己的评分不佳,家长不可责骂,应关心小朋友不能好好练琴的原因。一般来说,小朋友不太可能给自己打低分,通常小朋友这么做的原因是出于赌气,或撒娇的心态,多半是学习中有挫折感,觉得练琴太累等因素造成的。故意给自己打低分,其实就是委婉地向家长撒娇,期望得到家长的注意,好趁机向家长发发牢骚。若能体会这种心态,应给予小朋友机会,让小朋友说说心里话,再给予鼓励、支持,并嘉许小朋友为自己诚实评分。
自我评估表如果好好对待,可以作为亲子间分享心情、交流感情的亲子联络薄,也可从中明白小朋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心事,而不仅限于音乐这门课,对于工作忙碌家长更具有价值。尽管无暇陪伴子女,却可抽空在评估表上写几句体贴关心的言语,表达对子女的感情。但若没有用心填写,便形同虚文,评估表无法发挥功效,变成只是一种负担而已。
5. 定期演出
练琴时,没有人在旁督促,小朋友的态度不免较为松懈,除了利用练习录音带来作考核之外,应更进一步鼓励小朋友自我要求、追求成长。
就像学校要月考的时候,再不用功的学生,也会多少念念书一样;学音乐的小朋友若要参加演奏会的演出,练琴时也会比平日用功。音乐教室的师生演奏会,通常是一年一度,多少有点大结局性质,无法鼓励平日的学习,所以家长可自办家庭演奏会。
家庭演奏会的次数不要太频繁,以免对小朋友造成过大的负担,大约三个月一次;家长可以很久没有聆听小朋友演奏为由,请小朋友择期演出。但务必要让小朋友有数日的准备期,因为:1 没人喜欢仓促匆忙的演出。2 临时抽考的意味太浓,小朋友压力大,容易感到排斥。3 为鼓励小朋友追求尽善尽美的演奏会,应有足够时间,供他筹划、练习。
刚开始不要邀请外宾,家人出席即可,用温馨的词句,写一张通告字条贴在家中醒目处,例如贴在冰箱门上(如果小朋友愿意设计一些图画则更佳),邀请家人出席。平日多在外忙碌,甚少在家的亲人,如果能抽空出席,更能使小朋友感到受重视的喜悦,而越加全力以赴。
演奏的曲目请小朋友自行斟酌,以最近数月的课程为范围。曲目在精不在多,较少的曲目,才能让小朋友有精力追求优美动人的演出。过多的曲目,冗长的表演,对职业演奏家都是学生的负担,何况是小朋友。最初的家庭演奏会的时间,只要十五分钟就够了,大约能演奏五首曲目。如果家长还不能满足,大可意犹未尽地喊:“再来一首!”
家庭演奏会的气氛要轻松自然,但出席听众仍应衣着整齐,不进食,专心聆赏,不任意喧哗离席,更应当鼓掌,不批评演奏者的失常之处,这也是礼仪教育的一环。同样的,演出者也不应嬉笑胡闹,家长应事先指导演出者进、退场的仪态、礼节,以免小朋友在临场时,手足无措或轻率随便。
家人应准时出席欣赏,演出者也要提早准备妥当,演奏会才能顺利进行。演出结束后,可安排家庭下午茶之类的活动,更能促进亲情交流。
经过三到五次的家庭演奏会之后,就可以安排这样的演奏成为家庭的例行联聚会,只要保持气氛融洽、合府同欢,小朋友不会觉得这是音乐考试,就不会心生排斥。

所谓给小孩吃鱼,不如教他钓鱼,指导小朋友的学习也是如此。
不论追求任何科目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都很重要,读书要读得有条理、有层次,练琴何尝不是。不懂读书方法的小朋友,处处要靠家长为他划重点、做摘要,累了家长也难以自求进步,不懂练琴的小朋友也是如此。要让子女走更长远的路,就要让子女学着跨出独立的脚步,若出于关心和牵挂,而舍不得让子女辛苦,始终背着子女前进,等到有一天父母走不动了,子女也就停顿下来,无力再向前追求更美好的远景。
训练小朋友独立学习,家长或许会觉得学习的效果、进度都大不如前,而感到焦急烦恼。但若由另一个角度来看,课程的进展虽慢,小朋友心智与人格上的成长却很多很多,这种无形的收获同样珍贵。


路过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嘻哈猫

    2011-10-27 13:09

    可怜天下父母心,学习了,谢谢
       回复
  • hidden liuguangying

    2011-10-27 13:10

    嘻哈猫: 可怜天下父母心,学习了,谢谢
    先学习吧。
    也当自己长点知识,呵呵。
       回复
  • hidden ella_a

    2011-10-27 19:28

    学习了,谢谢
       回复
  • hidden 昕昕妈咪

    2011-10-27 23:26

    我们也准备学琴。对照这篇文章,觉得自己完全没准备好。
       回复
  • hidden dy2sh

    2011-10-28 10:52

    楼主真用心啊,这么快就学起来了。:)
       回复
  • hidden liuguangying

    2011-10-28 12:03

    ella_a: 学习了,谢谢
    不客气,一起学习哦~
       回复
  • hidden liuguangying

    2011-10-28 12:03

    昕昕妈咪: 我们也准备学琴。对照这篇文章,觉得自己完全没准备好。
    呵呵,是么,再做做功课,呵呵。
       回复
  • hidden liuguangying

    2011-10-28 12:03

    dy2sh: 楼主真用心啊,这么快就学起来了。:)
    呵呵。恩,这才开始,慢慢了解哦~
       回复
  • hidden 恩永

    2011-10-28 13:38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 hidden liuguangying

    2011-10-28 14:02

    恩永: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呵呵。
    一起来学习哦~
       回复
  • hidden 门飞飞

    2011-10-28 22:11

    刚开始学琴,才上了第一次课,学习了
       回复
  • hidden jasmine1376

    2011-10-31 17:25

    太长,我转给有孩子在学琴的朋友学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