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图书连载《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七)

已有 251 次阅读 2014-2-25 22:36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连载

07  呼朋唤友好人缘
在一个端午节的下午,我接到女儿从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好朋友端端过生日,邀请她去家里吃饭,晚上才能回家。因为那天不是周末,第二天还要上学,也因为过节,我也准备在家里做些好吃的,在加上端端家离我家还有一段距离,我再去接女儿并不太方便,于是我拒绝了女儿的请求,要求她回家。听电话里的声音,女儿并不太高兴,但还是答应回家。
女儿回家后没一会儿,端端就打来了电话,央求我把女儿送到她家。我告诉端端女儿已经回家,我的饭马上也做好了。端端求我:“阿姨,您就让李若辰来吧,没有她我觉得没有意思。”听端端说得那么恳切,我就决定把女儿送过去。这时,女儿的情绪也很高涨,欢天喜地地去了端端家。
小学的时候,女儿的人缘就非常好。同学们有什么活动都爱叫上她,一方面是因为玩的时候她总有许多好点子,另一方面,大部分时候她都能响应同学的号召,因为我们总是鼓励她跟同学一起玩。
我和先生是半路“漂”到北京的,初到北京那几年一个亲戚都没有,朋友也并不多,所以女儿打交道的小朋友主要是学校里的同学。为了不让女儿感到孤单,我们总是找机会让她和同学们多接触。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下午接上女儿以后,我都会叫几个小朋友到北大西门内办公楼前的草坪上玩个够。所以,那时候女儿有几个非常要好的小朋友,偶尔周末也会相约出去玩,这样过了非常快乐的三年。
上小学以后,班里的许多同学都很忙,周末要被父母带着去上各种课外班。我就利用接孩子的时候,跟班里的家长聊天,了解哪个孩子比较闲,便索要电话相约一起出去游玩。
其实女儿挺幸运的,总是在不同的时间碰到脾气相投的好朋友。
一年级的时候,女儿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玩一会才回家,上文写的端端的父母也允许端端每天下午放学后在操场玩一会,于是,她俩成了好朋友,玩双杠、爬杆,玩得不亦乐乎。这俩“发小”,直到现在上大学依然联系的非常紧密,成了很要好的闺蜜。
二年级的时候,有个叫美琦的小女孩,每周总有一天不上课外班,我们两家人便经常一起相约去游玩。那时候清华的工字厅、北京动物园、香山等地方,都留下了我们两家人的身影。两年后,美琦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转学了,两家相约出游的机会就变少了,但是两个孩子的友谊却没有因此而中断。、
美琦走后,班里又从国外回来一个叫依欢的同学。因为是从国外回来的,依欢的父母并不太认同国内的那些课外班,主张让孩子自由成长,于是,女儿又和依欢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常常在大人的带领下去滑冰、游泳、爬山、旅游。寒、暑假,我和依欢的妈妈会带着两个姑娘去远途旅游,如东北的冰雪和海南岛的春体验等。
后来,班里其他孩子也加入了我们组织的活动中,三五家的集体出游也是常有的。我们曾经组织过四个家庭一起去云南过春节,也组织过七个家庭去庐山过暑假,也有过三个家庭一起去山西蟒河的经历,星期天的郊游更是非常频繁。几个家庭一起出去旅游,孩子们因为有同龄的伙伴,会玩得很高兴。在彻底放松的玩耍中,孩子们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小学时候跟女儿一起玩的孩子,大多成了她的“铁哥们儿”,至今一只保持着联系。如今独门独户的楼房里出来的孩子,能够成为“铁哥们儿”是非常难得的。
那时候,我们家住得离学校近,女儿便时常会在放学后把同学领回家,一起在我们家写作业,有时小朋友也会在我们家吃过晚饭后才回家。有几个小朋友因为经常在我家吃饭,特别喜欢我做的山西味的面条,来了会直接要求:“阿姨,咱们今天吃面条吧!”看到孩子们在一起玩得高兴,学习效率也高,我便很乐意服务。孩子们经常一起,我也收获了友情,和好几位家长成了亲密朋友。
因为为女儿提供了跟各类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女儿的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逐渐建立起来。低年级的时候,若周末有活动,都由我来联系家长、确定游玩的内容和地点,后来就变成了女儿直接给同学打电话,组织同学们进行活动。在学校里,女儿也积极参加班级的各类活动,被老师称为“好帮手”。
“缺少同伴比考试不及格更加可怕”,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讲过,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孩子的成长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而与人交往的能力更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作为家长,我们更多地看到,在社会上“混”得比较好的人,往往是那些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却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甚至是极其关键的一个部分。
现在的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有限。尤其是城市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城市里的楼房住宅结构又很独特。回到家关起门来孩子们面对的就只是父母,而父母的娇宠是无论如何代替不了同伴之间平等的关系的。这是因为,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更加平等,而且孩子们的个性各不相同,孩子在与各种性格的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培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相互协作、相互服务的良好品德,学会辨别好坏、美丑等,形成基本的个性特征。
我一直非常庆幸,我们为女儿选择了清华附小,并在她小学期间住在了清华大学的校园里。这位女儿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因为清华附小的孩子绝大多数是清华教职工的子弟,许多都住在清华大学校园里,联系起来很方便。否则,偌大的北京城,孩子们要想聚在一起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说到这里,我觉得:划片,让孩子就近入学,非常有助于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基于这一方面考虑,划片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不过,只要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伙伴,还是可以找到伙伴的。北京就出现了几个独生子女家庭组成的“联合家庭”——几个家庭联合,这个星期孩子到这家去生活,下个星期到另外一家去生活;还有些家庭在假期的时候带上别人家的孩子一起去旅行。这些活动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避免独生子女产生缺少伙伴的问题。
总而言之,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多和小伙伴玩,可以克服独生子女自私、孤僻等诸多毛病,还可以趁早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