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图书连载《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三十四)

热度 2 已有 248 次阅读 2014-3-11 07:40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连载

03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一位同学爸爸跟我分享了他家的故事。他有个九岁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他平日非常忙碌,出差也多,但是只要在家,晚上都要抽出时间跟女儿谈心,至少半小时。他说女儿非常享受跟爸爸在一起的“谈心时间”,晚上只要他在家,女儿会很快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跟他说:“爸爸,我的事情做完了,谈心可以开始了吗?”
这位爸爸说,他和女儿谈论的话题非常广泛,通常他们会互相交换最近发生在各自身边的事情。女儿最喜欢爸爸谈论出差的见闻趣事或者公司里的故事,甚至爸爸会将公司里的财务报表以及如何炒股才能赚到钱。
这位爸爸说,刚开始跟女儿谈话时想帮助女儿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总围绕女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女儿并不愿意老谈学习。后来他就转换了话题,没想到女儿很开心。虽然并不刻意去谈学习了,但在这样的“谈心时间“里,女儿会主动向爸爸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
这位爸爸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摸准了孩子的心思,并投其所好。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他及时找到了孩子喜欢的话题,跟孩子站在了一个频道上。所以,他们的亲子关系非常融洽,而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这位爸爸说,因为他们家的谈心进行得非常好,所以他会不失时机地给女儿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女儿都会很痛快地答应并满足他。可见,家长如果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便会很好地回报家长。
这位爸爸的智慧在于,他并没有放弃想提高女儿学习成绩的目的,只是转换了一种方式,效果便非常好。所以,有效沟通要讲求方式方法。只是孩子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变化。作为从小陪伴孩子长大的家长,应该能够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哪里,然后调整频道。
在我家,沟通的时间则在每天的晚饭桌上。北京的小学生中午都不回家吃饭,晚饭桌上,女儿就像憋了一天的话要跟爸爸妈妈讲似的,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每天,她几乎都要把当天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跟爸爸妈妈复述一遍。我会认真地听女儿说,在她讲述的过程中,说一些“然后呢”“你怎么想呢”等开放性的问话,鼓励女儿把话说下去。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有哪些想法,等等。
倾听在亲子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有一个发现,就是当我们不多说话、专注地听女儿说的时候,女儿会很兴奋,讲得也很流畅。有时,我和她爸爸会插入别的话题,女儿立马就会感觉到我们的不用心,说:“你们听我说了吗?”或者“听我说完!”这时候,就算我们再回来听女儿说,她也会兴趣索然,有时候会变得很不高兴,说到半截便嘎然而止不肯再说下去了。所以,听孩子说话要用心且全神贯注,放下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否则,就算你表面上在听,孩子也会感到你的敷衍,而不肯对你敞开心扉。只有用心听明白了孩子叙述的事情,当孩子问:“妈妈,你说应该怎么办”的时候,才能帮孩子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关于在沟通中如何说,女儿小时候,我读了不少亲子方面的图书,其中有一本《学会跟孩子说话》,我从中学习了不少跟孩子说话否认技巧。书中讲到家长要用描述的语言跟孩子说话,把做一件事情的具体环节告诉孩子,而不要简单地用比如“认真点”“快点”等抽象的词语要求孩子。我照着书上的方法去做了,非常管用。比如,女儿吃饭挺慢的,有一次她第一个吃完了,我就说:“宝贝,你今天第一个把饭吃完了,我觉得你最近吃饭速度快多了。我好高兴啊!”这样,就把孩子具体做了哪件事情描述得很清楚,还表达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其实,小孩子很在乎夸奖,也很在乎家长或者老师的感受。家长把事情或感受清楚地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和前进的方向,下次她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在跟孩子沟通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替孩子解决问题。
女儿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同学们推举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候选人,且预选的时候得票最高。结果到正是投票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原来就在正式评三好学生的那天中午,女儿跟一个好朋友发生了一点小摩擦。这个好朋友气不过,就对女儿进行了报复,跟一帮同学说女儿不够格做三好学生,并鼓励大家在下午投票的时候不投女儿的票。结果,女儿果真以一票之差,没有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的称号。
放学回家后,女儿哭得很伤心,一是因为没有当成三好学生,二是觉得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了自己。
我当时特别理解女儿,因为她虽然学习不是最好的,但是综合素质在班里同学中有很高的评价。学校评三好学生也考查综合素质,而非单单考查学习成绩。预评的时候她得票最高,对自己寄予了很到的期望。而最后落选,竟然是她的好朋友从中作梗。我明白她是多么的难过和伤心。
讲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女儿问我:“妈妈,你说我以后还要跟**一起玩吗?”我明白,相对于三好学生的荣誉,女儿更看重和好朋友的关系。但是,我真的没有答案给她,因为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个小朋友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女儿和她在一起玩得很好,连我们两家的家长都成了好朋友。
于是,我说:“我知道这件事让你很伤心,妈妈也很为你难过。不过,妈妈也不清楚如何做才好,我们都先考虑考虑,等明天再说好吗?”
当孩子遇到问题,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先放下,缓一缓。因为当时孩子还在难过的情绪里,我也不平静,稍微有些愤怒。我这样做,一方面想先平复我们俩的情绪,同时也是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毕竟凡事总有为什么。女儿之所以不能当选,说明那位好朋友还是找到了她的一些问题的。
结果第二天,那位小朋友先打来电话向女儿道歉并问女儿还是否愿意当她是好朋友了。我听女儿在电话里跟小朋友说:“那要看你以后的表现了!”挂了电话,女儿跟我说:“妈妈,***向我道歉了。我打算以后还当她是我的好朋友。”
我夸奖了女儿的大度,同时庆幸头一天没有给女儿建议。其实我当时挺生气得,特想跟女儿说:“以后不跟她玩了!”那样女儿没准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后来女儿和那个小朋友尽释前嫌,到现在都是联系紧密的好朋友。
因此,家长有时候还真不能轻易给孩子出主意,而要把解决问题的球踢给孩子。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肯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很赞成教育专家孙云晓“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的理念,而良好的亲子沟通正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前提,因为只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才能让家长的教育计划顺利实施,教育的结果才能更好地体现。而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家长和孩子有心的交流。首先要有时间跟孩子沟通,然后是要了解孩子,并寻找合适自己家的亲子沟通方式,最后达到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路过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