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图书连载《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三十七)

已有 112 次阅读 2014-3-13 12:27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连载

06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在一家教育网站做编辑,先生则自己经营着一个网站,网络是我们俩的工作平台,偶尔我俩也会把工作带回家做,在当时可以说是两个“网虫”了。
我们每天会上网,女儿小小年纪便也学会了上网,但她从来没有迷恋网络。网络,对她来说一直是查阅资料的工具。她上小学时,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手头的工具书不能解决,爸爸妈妈也不能回答时,我会帮助她到搜索引擎上查找答案。
上了中学,除了查找资料外,她会在周末上“人人网”看看新老同学的状态,偶尔也会上QQ,女儿在网上的主要活动是下载英语原版电影看。总之,女儿都是在健康上网,不像有些小朋友玩游戏玩得废寝忘食甚至成瘾。因此,我没有为女儿上网耽误学习时间而纠结过。
现在网络成瘾已经成了中小学生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令许多家长头痛不堪,所以,我也在这方面不断思考和探讨。
一次,跟一个做网络游戏的朋友聊天,他说网络游戏之所以那么吸引孩子,是因为游戏商在制作软件的时候分析了孩子的心理,并尽量满足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孩子们如果成功了,可以得到欣赏、肯定和奖励,比如过关成功,系统会发出“你很了不起,继续加油”的鼓励,随之便有升级或者“发钱”的奖励。如果失败了,系统会说:“没有关系的,再来一次!”在这种激励模式下,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不断被满足,自信心也在不断提高。
回到现实中,孩子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家长确认为那是应该的,视而不见,还不满足地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我就听见一个五年级同学的妈妈说,儿子考了90多分后兴奋地跟他们两口子汇报成绩,她的先生不去夸奖孩子,而是来了一句:“你们班考90分以上的有几个》有没有100分的?”当孩子告诉他有好几个人考100分的时候,他说:“这么说来,你这成绩也不高呀!”孩子当下扭头就走,边走边嘟囔“我就知道,就算我考了100分你也不会满意的。”这个很聪明、原来成绩不错的孩子,上初中后就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一路下滑,令家长头疼不已。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因为子啊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欣赏和鼓励,所以到网络上去寻找了。聪明的孩子玩游戏也会升级升的很快,成就感能够被不断满足,因此更容易沉迷于其中。
学习好的孩子尚且如此,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在家里,家长也只看成绩,看不到孩子别的方面的长处,只会一味指责甚至打骂。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网络游戏世界,就会被深深吸引、越陷越深,到后来即使明白了上网很耽误自己的前程,也不能自拔,其实他是渴望从网络里获得被肯定,被欣赏的温暖和不断高升的成就感。
总之,在生活中缺少肯定和鼓励的孩子容易沉迷于网络,那些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课余生活的孩子也容易沉迷于网络。
所以,要想让孩子科学上网而不至于迷恋网络,我们家长子啊引导孩子上网方面要做一些工作。
我感觉女儿一直没有那么痴迷网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女儿用大量的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
因为女儿从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家里到处放的是书,她更方便接触的是书,所以有空她就会看书,而且网络里的那些游戏或者信息毕竟没法跟书相比。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位妈妈的几个孩子整天沉迷于电视,让她非常头疼,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孩子们带到附件的图书馆,去了几次以后,孩子们便不再窝在家里看电视了,而更愿意去图书馆读书。所以说,培养阅读的习惯,是预防孩子上网成瘾的一个好办法。我相信,喜欢阅读的孩子,就算上网,也绝对不会成瘾的,顶多会把网络变成生活的调味品。
第二,学习之余,我们给女儿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比如周末带她去郊游去博物馆、长假去旅游,就算平时也会在晚上她写完作业的时候,鼓励她约上小朋友去运动等,这些健康快乐的活动把她的时间占得很满,她无暇顾及网络。女儿有不少这样的小伙伴,因为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他们并不迷恋网络。
第三,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爱、接纳、肯定、赞赏,如果这些渴望能被满足,他们的言行就会比较正常,否则就会出现偏差。日常生活和学习,对女儿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会很满足并赞赏、夸奖她,就算她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也都采取忽略或者鼓励的方式。爸爸妈妈一贯的接纳、肯定,不断满足着她内心的渴望,不断的夸赞和鼓励又让她时时有成就感,所以,她便没有必要到虚拟网络世界寻求安慰。
第四,我和先生都不玩游戏。
虽然我和先生当时都在网络公司上班,但我们都是利用网络来工作,从不玩网络游戏。我想这便是父母的示范和榜样的作用,我和先生不玩游戏,女儿便没有机会了解游戏,也就不怎么去玩了。
现在有些小学生的父母本身就是游戏迷,回到家一有空就玩,如此,孩子怎么会不玩游戏呢?我的一个朋友,发现儿子喜欢游戏,便抱着了解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的心理也开始玩游戏,结果,他比儿子玩的还上瘾。后来,他再说儿子的时候就没有了底气,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在 游戏里,那么做父母的应该率先垂范,远离网络游戏。
第五,不把电脑放在孩子的屋子里。
我在女儿上高中前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我家的电脑从书房搬到了客厅。这么做是防止女儿上网的时候浏览不健康的信息,或者单独在一个屋子里上网,不能控制时间。虽然女儿并不迷恋网络,我还是做了预防工作,感觉还是有效的。我认为小学生的家长也可以这样做,尤其不要把电脑放置在孩子自己的屋子里。
我们在这里讨论上网和玩游戏的问题,并不是说网络和游戏有什么不好。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们生长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不可能不去接触网络。孩子上网没哟问题,但如果花太多时间上网而耽误学习和生活就有问题了。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在网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首先,我觉得我家的那些预防性质的工作,大家不妨借鉴一下,重点就是让孩子的内心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就得到满足,而不需要去网络上寻找,而且,预防的目的是尽早养成好的习惯,而不必等着坏习惯养成了才去纠正。
其次,给孩子规定上网时间的方法也非常可行。这个规矩要尽早立,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比如每天允许孩子上网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规定可以有些弹性,但是弹性不要太大。之所以有弹性,是从游戏的角度考虑,游戏的过关等设计不是以时间计算的。如果孩子玩一个小时正好玩到半截,强行让他关电脑,孩子就算关机了,心思也收不回来,不如大概给他定个时间,在第一关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延长,但绝对不能开始第二关的游戏。
这一点,非常考验家长的恒心。也就是说规定了时间就一定要执行,而且坚持不解地执行,不要对孩子有恻隐之心,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习惯,时间一到,就算家长不在跟前孩子也会主动关电脑。而且,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也会自觉遵守。
其实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是很听话的,只要规矩定得非常明确,孩子是会遵守的。所以,习惯的养成需趁早。
再次,就是用“亲密接触”的方式赶孩子下网。在孩子上网的时候,不说“别玩了”这样的话,而是做一些亲昵的动作,比如抚摸他的肩膀,摸摸他的脑袋,或者用脸贴一下孩子的脸。做这些的时候甚至都不用说什么话,孩子就会停止上网,去做他应该做的。这已经在有些孩子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有位10岁小男孩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第一天,她扶着儿子的肩膀给他按摩了一会,然后用脸贴了贴儿子的脸,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他们母子关系很好,妈妈和儿子经常有亲昵的动作。当时,儿子说:“老妈,你干吗呀!我再上一会就不上了。”结果,儿子真的几分钟后就关机去做别的事情了。
第二天,儿子又上网了。她又过去给他按摩,不过这次她端了一盘樱桃。给儿子揉了揉肩膀后,她就坐在儿子的边上给儿子喂樱桃。当她喂到第8个樱桃的时候,儿子说话了:“妈,我再上10分钟,10分钟后就下。”她笑笑,没有说话,继续给儿子喂樱桃,又喂了两个,儿子就说:“好了,我下了,不玩了。”
这位妈妈没有说什么话,她只用她的爱就达到了目的,比不厌其烦的说教和打骂孩子效果要好得多。网络是把双刃剑,相信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孩子都会健康上网,并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