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你们好!
关于万圣节
的文化扩展。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提问】我们课本中的三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动动手】和孩子一起做一个
南瓜灯吧!
方法1:使用橘黄色卡纸

方法2:首先去菜市场买一个橘色的南瓜吧!

万圣节美食
既然南瓜成为了万圣节的宠物,因而南瓜派也就成为了万圣节的应景食物。它也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

好了,关于西方重要的节日【万圣节】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最后,我们有一个小小的家庭作业:
【日积月累】你还知道中国和西方有哪些重要的节日呢?
(提示: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节日,都有来源出处的,家长朋友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找找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把这项任务作为家庭亲子活动吧!
)
【附录】中西方重要节日
节名
|
时 间
|
简 介
|
元旦
|
公历1月1日
|
原在农历正月的第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以公元纪年,便用“元旦”指公历的 1月1日,而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日
|
也叫“元夜、元夕、上元、灯节”等。
|
情人节
|
公历2月14日
|
也叫“圣瓦伦泰因节”。原流行于欧美,现在中国也开始流行。
|
国际妇女节
|
公历3月8日
|
也叫“三八节、妇女节”。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上确定。
|
植树节
|
公历3月12日
|
1929年民国政府农矿部因孙中山有植树造林遗教,固定其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重新予以决定。
|
愚人节
|
公历4月1日
|
主要流行于西方国家。
|
复活节
|
公历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过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规定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
|
国际劳动节
|
公历5月1日
|
也叫“劳动节”。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
|
中国青年节
|
公历5月4日
|
也叫“五四青年节”。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将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纪念日定为中国青年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习之。
|
母亲节
|
公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
原是美国的节日。现已流布到中国。
|
端午节
|
农历5月初五
|
也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
国际儿童节
|
公历6月1日
|
也叫“儿童节”。1949年11月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莫斯科会议上决定。
|
父亲节
|
公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
原是美国的节日。现已流布到中国。
|
建党纪念日
|
公历7月1日
|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因定此日为建党纪念日 。
|
建军节
|
公历8月1日
|
也叫“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军委提议8月1日为建军节的决定。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日
|
也叫“八月半”。
|
教师节
|
公历9月10日
|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也叫“重九节、菊花节”。今俗也以为“敬老日”,或叫“老人节”。
|
国庆节
|
公历10月1日
|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即为开国纪念日。
|
万圣节
|
公历10月31日
|
|
感恩节
|
公历11月的第4个星期四
|
由华盛顿、林肯等法定的由丰收而感谢上帝恩惠的美国全国性民俗节日。
|
圣诞节
|
今通常定在公历12月25日
|
也叫“主降生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今已流布为世界性民俗节日。
|
除夕
|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
也叫“除夜、年夜、大年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