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

热度 1 已有 48 次阅读 2017-12-19 08:21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童年,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一去而不可复返,却在心灵深处凝结为一个纯洁无瑕的梦。儿童置身于自己的世界,奔腾跳跃、嬉戏打闹,永远一副天真活泼、快乐无忧的模样。然而,当前童年却处于即将消逝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促使我们研究童年及儿童教育问题。童年是什么童年怎样产生童年为何存在这一连串的追问引导我们去思索童年的起源和价值问题。基于人类学各有关学科的跨学科视野,利用发生学方法,本研究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去考察童年的起源,确认童年的价值,从而认定童年是一种人类学现象,它具有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双重价值,也为教育的发生提供了前提。这意味着,童年不会消逝,也不能被逾越。童年不仅标示着年龄涵义,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特别的世界。再者,儿童是独立于成人的存在,他们的本质不能由成人的本质推论而来。为了进一步揭示人类童年的本质,本研究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在广泛考察人类童年体验的基础上,对儿童世界的特征重新做了解释。研究认为,儿童是生活着的生活者、游戏着的游戏者、学习着的学习者而儿童世界,则是一个快乐、纯真的,由儿童生活、儿童游戏、儿童学习多维交叠而成的一个立体网络。童年正在消逝吗童年危机在我们国家有何特殊表现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童年危机的根本症结在于儿童被异化为“伪成人”,深层诱因在于社会竞争所导致的错位教育目的一性存教育”,表层肌理则在于由`性存教育”所决定的不当教养方式—“课程化成长”。综合来看,正是“生存教育”导致了儿童的“课程化成长”,最终导致儿童被异化为伪成人。这就是我国当前童年危机的发生机制。如何解决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问题基于对童年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我国童年危机的了解,针对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本研究认为其基本立场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方式、游戏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地利用儿童身上的内在生一长能力,促进儿童健全成长其基本原则就是实现教育活动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融合。同时,针对“引导一割裂”式教学这个导致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现实基础,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参与一交融”式教学,作为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可能途径。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玻璃翠

    2017-12-19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