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你的语言,塑造了孩子的心性

热度 2 已有 113 次阅读 2018-2-1 11:05 系统分类:育儿心得

孩子的心性和孩子的外貌一样,都是我们家长塑造的。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你注视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婴儿,你希望为他注入和外表一样灵秀通透的心性;你计划着,孩子未来要学习什么、要接受怎样的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过上他理想的生活。

 

你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你学习好好和孩子相处,什么时候该批评惩罚、什么时候该表扬鼓励。可是你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所有新的挑战都令他恐惧。但是他不会表现出这种恐惧,他只是学东西越来越慢,越来越难以取得进步。



你着急,你焦虑,你希望孩子能够更多地拓展自己的学业和人生,有时候你不得不安慰自己:也许孩子的潜力已经挖掘完了吧。可是连你自己也不会相信,一个人的潜力会在十岁的时候就挖掘完了吗?那么,他为什么不进步呢?


2

诚然,你是一名尽职的家长,但你也许没有看到,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塑造孩子看待自己和外界的方式,而这其中,夸奖和批评对孩子的影响格外大。


当孩子获得好成绩时,你是怎样表达你的赞许的呢?


a. 乖孩子,真聪明,一点都没错。

b. 真棒,都没努力学就做得这么好,是个聪明的孩子。

c. 真是妈妈/爸爸的骄傲

 

孩子解读的又是一种什么信息呢?


a. 如果我错了哪怕只有一道题,我就不是聪明的孩子了,所以为了不错,我以后要尽量做不难的、我能保证做对的题。

b. 我以后也不要努力学,因为我一旦努力了,我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了。

c. 如果我做得不那么好,我就不是妈妈/爸爸的骄傲了。所以我以后要做不难的、我保证能做对的题。


在孩子眼中,你所有的反馈都是对他的一种评判,严重点说,好像是一纸判决。(老外喜欢说一句话:Don’t judge people. 不要评判他人。) 当一个孩子被定义为“聪明”时,“聪明”就成为了一种负担,孩子变得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一件事——如果做错事,他就不是聪明的孩子了。为了继续维持“聪明”的表现,孩子就会选择难度低、他绝对能做好的事情来做,他再也不挑战有难度、有失败可能的事情做,他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身为家长总是觉得,应该给孩子信心,所以时不时在他做得好的时候夸奖他聪明、有天赋是有必要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失败了呢?他会从根本上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会怀疑自己不聪明、没有天赋——还有比这更打击人的事情吗?


赞许不是一种标签,赞许的也不是孩子的某种“天赋”,给孩子贴标签和下定义,带着标签的“自我意识”非常危险,会把孩子变成为了表演而做事的人——他弹琴是为了表演自己的才艺,他学习是为了表演自己的聪明,他会避免做一些显得自己笨拙的事情。不管是弹琴还是学习,他都尽量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表演,以求完美,殊不知阶段性的完美不能带给他进步,进步是不断试错的结果。


那么,当孩子获得好成绩时,家长应该如何表达赞许呢?


有一位人格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写了一本书叫《终身成长》,在这本书里,教授告诉家长们,最好的夸奖孩子的方式是夸奖他为某件事付出的努力:你考试考得真好,因为你之前准备得太棒太完美了!你作业完成得很好,你读了很多书背了很多单词,而且你考试之前还学会了调整紧张的心态。这一系列夸奖的语言就把孩子的行为和考试的结果联系起来了,因为你付出了一系列的行动,所以你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这样一个因果强化,既起到了赞扬鼓励的效果,也避免了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听了以后也会更有动力继续学习,可说是一石三鸟。


3

反过来,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你又该怎么表达出你的不满、同时还能让他不灰心丧气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零零后》这部纪录片里,有一个爸爸陪儿子做数学作业的片段。爸爸特别焦躁不安,看着儿子犯了“低级错误”,立马喊起来“这两个一加不就是XXX吗?那你写什么呢!”先不说爸爸的脾气不好,他的表达就很有问题,潜台词就是: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你怎么连这也做不好?



当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身为家长总是恨铁不成钢,总是容易给孩子一个结论:真笨哪!或者就是:这孩子是聪明,就是不好好学。


两种方式都是在给孩子贴标签:笨或者聪明。被贴上“笨”标签的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勇气,《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到,当一个老师认真地告诉一个长久以来被认为很笨的孩子“你也可以学得非常优秀”的时候,那个孩子竟然哭了,一个标签带给孩子的屈辱是他过去从未表现出来、家长也无从感知到的。后来那个被撕掉标签的孩子学得很好,能流利地背诵莎翁的句子。


不要以为被贴上“聪明”的标签就没有负担了。这个孩子会觉得,他成绩不好,还可以把责任推给“不努力”,可是一旦他努力了还没有好成绩,他就没有借口了。这个时候,你说孩子是去尝试一下,还是觉得“我就待在安全地带好了”?至少还有退路。

 

好的方式是告诉孩子,这件事你做得不好,就是因为你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你的付出不够多。如果你认为就这样不好也可以,那就继续这样。否则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能偷懒,不能开小差。


当你没有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而只是分析一件事的时候,他会更容易理性地接受。他会相信自己能够靠努力学到更多的东西。他会明白,一个结果是好是坏,和他是谁没有关系,只和他怎么做有关系。



4


迈克尔·乔丹曾被校篮球队拒绝;“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威尔玛·鲁道夫曾经患过小儿麻痹、12岁才摆脱腿部支撑器,1960年获得罗马奥运会短跑三项冠军。真正的天赋需要努力去挖掘,是无法被“看出来”的。如果我们一直用负面标签去禁锢孩子的思维,那么他们就再也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了。


当然,从来没有一位父母会想:我能做点什么、说点什么来害我的孩子呢?我怎么能让他学习痛苦、一事无成呢?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获得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孩子美好的未来,那么就从不给孩子贴标签开始吧。孩子的心性和孩子的外貌一样,都是父母塑造的。你的语言会让他如沐春风也可能让他如临寒冬,选择哪一个,就看你怎么做。



路过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carolechina

    2018-11-17 11:54

    先点个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