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趣谈古今字音

热度 1 已有 160 次阅读 2012-3-5 08:08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武夷山

 

《镜花缘》17回“因字声粗谈切韵,闻雁唳细问来宾”中:

紫衣女子道:古人读“马”为“姥”,读“下”为“虎”。

 

博主:这就帮助我们想通许多问题。这里的“姥”,读“母”,即“天姥山”中“姥”的发音。

南京六合县(今六合区)的人,读“妈”为接近“摸”的音,与紫衣女子所言完全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AU音相通,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马”加上竹字头,成了“笃”(Du)。呱呱落地,读“姑姑落地”,不也恰恰说明古人曾把“瓜”念为“Gu”吗?于是才会有“狐”、“孤”、“弧”等等形声字。

既然古人读“下”为“虎”,那么,上海人读“虾”为接近“Huo”的音,也必然是古音的遗存。我突然意识到:“吓唬”这个词,其实属于双声词啊。

关于HX音相通的问题,这里再说几句。

“管辖”的“辖”,显然属于形声字,可是Hai音与Xia音相差很大呀!伙计,既然“下”与“虎”相通,那么,“害”字加上车字旁后读“Xia”就毫不奇怪了。

同样,明明“靴”字的右边是“化”,为什么“靴”要读XUE呢?因为古人认为HX两音相通啊,就这么简单。


路过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charming

    2012-3-5 09:22

    学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