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希希告诉我英语老师让她参加一个英语故事比赛,让我帮忙找找素材,考虑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多数会选择童话故事,我推荐了有些别致的校园小故事:Anna's Special Friends。希希看这个故事还是1年半前了,当时非常地喜爱,如今重新翻出来,看了几遍就试着背了,录音后传了给我,让我给她挑挑刺,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其中两段漏掉了,当然还有些小词自行删改了,就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了,按照以往的习惯,比较短小的朗读如果有原声动画,我都会抽空帮她制作一下,在这里也交一下作业:
我记得希希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一直很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英语?”我尝试用很多答案去说服她,比如学了英语可以去国外看世界,可以和在中国的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当时还是幼儿园的她不以为然地认为她长大了未必要去国外,也不一定要和老外做朋友,这样的话,学不学英语又有什么关系?当时她虽然还是听话地跟着我的进度学习了,但是我心里还是感觉到这个问题始终在她心里没有解决,我期待着,有一天她自己能找到答案。
为了提高她的兴趣,而不要觉得是为妈妈在学习英语,我还是动了脑筋的。第一次完整地朗读了一篇动画台词,我就用她的配音合成了专属于她的动画作品,她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简直有点不敢相信是自己的原创啊!然后又非常兴奋地对我说:“妈妈,这次我觉得自己读得还不是很好,下次我要读个更好的给你好吗?”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做了好几个动画配音,当一年级暑假结束,老师让小朋友交作业的时候,我把这些作品拷贝在U盘里,让她交给了老师。英语老师看了,除了赞叹还是赞叹,激动地一个个班级放映过来,一下子她就成了个“小名人”,不是单纯地因为英语好,而是这样新颖的方式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眼球,还有别的班级的孩子特地来找她“取经”呢。
经过这次之后,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是空前高涨,对于我布置的每个任务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渐渐地,她是爱上了英语,特别是看动画,听小说,完全是沉浸在了里面。从此,再也没有问过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我想她应该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三十几年的人生,一直在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内心中,不愿随着年龄的老去渐渐而被时代所淘汰。这种学习的状态不是指单纯的“学习”两字,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永远想站在时代前头的年轻的心:小的时候学画画,唱歌,朗诵,演舞台剧...工作了,学化妆保养,服饰搭配,各种有兴趣的玩乐项目(这个算是学着去花钱?),20多岁开始学德语;后来还学了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各种电脑软件的使用都有兴趣去尝试,装修房子的时候,自己设计,学着画平面图和3D效果图;来德国之后更是自己动手学做菜做各种中西式点心,有了孩子学习着怎么去培养和教育......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我来说,我希望孩子看到自己身上永远的学习精神,除了积极支持她参加所有有兴趣的课外班外,也亲自动手教她用手绘软件画画,做PS小报、动画片、PPT演讲稿、MV,和她一起找方子做蛋糕饼干,带她到处去旅游和实践考察;我也允许她去尝试各种最新的网络游戏,上网查询攻关的攻略,只要她给我看到良好的自控力就好。这一切都在告诉她,这个世界上,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看书,读书,热爱生活的人,学习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学习的方法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而所有这些体验式的学习,是我看到她最欢乐的时光,完全自主地,没有任何压力,所有的好奇心得到释放,所有的潜力得到了激发。
这个寒假我要回国过年,我们约好了,要做一个记录片,监制,编剧,导演,摄影,剧务,配乐,后期制作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会带领她去实践,当中涉及到大量的准备工作和专业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作为业余级的选手,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会什么学会多少?现在我也说不准,但是那么多年来,她已经在努力尝试和我站在同一个高度,在生活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把眼光放到了书本之外的大千世界,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