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2014-10-24

热度 2 已有 145 次阅读 2014-10-24 09:55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申爸的孩子们”听读指南》

第一阶段(4岁半到5岁): 
可选音频素材:
《夏洛的网》 《吹小号的天鹅》 《小熊维尼》《鼹鼠的故事》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神奇校车》《昆虫记》
亲子阅读:《神奇校车》

第二阶段(5岁至5岁半):
可选音频素材:
《西游记》(曹灿,孙敬修,先儿童版,后原著)
凡尔纳科幻小说
可选桥梁书(只读图,不讲解):
《丁丁历险记》(详细使用说明附后)

中间经常尝试换历史类素材
可选历史类类素材:《林汉达历史故事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希利尔讲世界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世界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最好,吴姐姐其次)
【申爸觉得 《林汉达》 和 《丁丁》 有一定难度,5岁以后听比较好】
亲子阅读: 《可怕的科学》

第三阶段:(5岁半至6岁)
可选音频素材:
《哈利波特》(听一遍即收)
凡尔纳科幻小说
《希利尔讲世界史、世界地理、艺术史》

第四阶段:(6岁以后)
可选音频素材:
三国演义(先评书(袁阔成),后原著) 
红楼梦 (姚锡娟)
如果对诗歌韵律感兴趣,就大声朗读《笠翁对韵》
卞之琳(朱生豪或者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亮剑》、《藏獒 I II III》、《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

另:九岁整:
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注:
1. 五岁半以后的亲子阅读期间可穿插天书:
可选天书:
《 阿西莫夫科学指南》 
杨伯峻《论语译著》 《老子今注今译》(一遍即可,一年后重新读)
《雨林中的欧几里得》、《数学真好玩儿 I II》、《数:科学的语言》、
《现代世界中的数学》、《改变世界的观念》
《易经》《离骚》、《九歌》、《汉乐府•国风》、
李白的《蜀道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木兰辞》、
贾谊的《过秦论》、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

读天书的时间分成两段:一段读阿西莫夫,一段读论语。也就是说,科学的主题的天书,永远占一段,剩下的,读其他主题的天书。

2. 听《三国演义》短期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在听三国演义时培养起来的兴趣,在听完三国之后,吃掉《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品三国》本身的好处毋庸多言。另外的一个更大的好处是:孩子听后就会对那种讲座的形式,十分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听下整个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利用大学里面现有的学术成就,在全国范围内,找到最能讲的教授,各负责自己擅长的一段,最后,连缀成了一部浩大的中国通史。所以,最终目标:中国通史。

3. 古希腊神话:推荐斯蒂芬尼德斯兄弟的《希腊神话》,

4. 菁爸推荐陪读《文言文启蒙读本》

5. 米爸推荐:《史记》以及苏东坡的文章和诗词 

6. 楠楠妈推荐《伤寒论》和《黄帝内经》

另:关于《三国演义》,申爸的看法是这样的:

1、如果爸爸妈妈自己特别喜欢三国,又想把三国给到孩子,那什么时候给孩子,随爸爸妈妈的意愿,不必理会这里的建议;

2、对于从来没有刻意给过有声读物,也没有读过天书,现在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给三国演义评书。评书完了,可以给原著的朗读。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孩子可能还没有聆听的习惯;第二,孩子没有很多时间来听故事了。用评书来培养聆听习惯,同时,这部小说也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亦是,这小说可以引导孩子去百家讲坛。

3、百家讲坛在孩子8岁半以后,最好9岁再给。

4、对于还在幼儿园的小孩子......目前跟着这份指南走的孩子,申爸不建议给《三国演义》。等到孩子8岁,直接给三国原著,然后直接去百家讲坛。或者,不给三国演义,直接去百家讲坛就可以了。《三国演义》,不管是评书还是原著朗读,在申爸看来,就是一个娱乐的资料。

数学和地理的音频,确实没有。申爸也没找到。如果别的爸爸妈妈遇到过,请建议。
儒勒·凡尔纳很多的,够听很长时间。
这些都听完了,需要让孩子重复听。
当然,最好有足够多的好资料,让孩子一直听新的...可惜,实在没有。
这些东西,孩子得听好几遍才行。
等听无可听了,就可以考虑四大名著,然后百家讲坛了.....这些东西,是听不完的。





大申爸:聆听的资料,小孩子需要听的,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1、科技以及自然知识类,比如儒勒·凡尔纳,森林报,有声版的百科全书,法布尔;
2、历史类,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简明世界史,历史故事;
3、文学类,比如散文、三国演义,各种小说;
到了九岁,可以加第两类:
4、哲学类,比如苏菲的世界;
5、人文类,比如战争的果实;
到了十岁,可以加第六类:
6、古文类,比如初中古文示范朗读,高中古文示范朗读。

总得来说,孩子把这些种类听完了,数理化文史哲就齐了。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有了。

给孩子选聆听资料,要注意几点:

1、不要让孩子往娱乐聆听的方向滑。爸爸妈妈要是不加引导,随便孩子怎么办,在一个故事听完之后,他总要选择哈利·波特来听.....只要他听过一遍哈利·波特,他就会这样做;

2、如果已经把可听的类别都听过了,可以引导孩子在听过的内容里面,选择某一类......或者爸爸妈妈喜欢的某一类......引导孩子反复听。这些资料,构成了孩子一生知识结构进而是智力结构的基础,他需要反反复复地听,把基础夯实。听过一遍,孩子还只是吸取了一些词汇,相当于图片上一些零散的点,远远构不成一幅图片。这些点,会随着聆听次数的加多而迅速增加,慢慢地,里面的图像隐隐约约显现出来,变得越来越清晰。

昨天,大申还听了海底两万里。这已经是他第n次听这部小说了。

别的爸爸妈妈,也总结一下孩子聆听的情况吧。特别是孩子还不怎么聆听的爸爸妈妈,你把全景总结一下,已经进入聆听状态的爸爸妈妈,才能给你一些意见和建议。


孩子在聆听过程中,有很多很神奇的表现....建议妈妈遇到了,就马上记录下来。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孩子13岁进入青春期,妈妈们如果做对了,按照完全一个人正常的发育过程,精准地给孩子合适的资料和辅导,孩子会有让人极度震撼的表现:他会随意挥洒间学会巨量的词汇,精微而准确;他会使用刚刚听到的词汇,用得不很精准,但方向正确;他会忽然之间会了很多很抽象的词汇,完全明白起内涵是什么;他会转瞬间说出很深刻的话,让你自叹弗如;他会几个月之间,学习成绩从最后,神奇地变成第一;他昨天还在十分费力地学习,转天,所学的东西就砍瓜切菜般容易......

申爸呢,当初没有意料到这些变化。当细微的变化真的到来的时候,申爸只是好奇....好奇中,事情就过去了。什么都没记录下来。

那些精微的变化,如果出现了,你没有及时抓住,在24小时之内把它写下来,那么,你就再也想不起是怎么回事了....只记得有过这么回事而已...

大家可以像BB妈妈这样,给孩子记录一些特出的表现......申爸指在智力成长方面的,不是吃喝拉撒睡......你做过几年,就会发现,一个完整的宝宝智力成长肖像就有了。


怡妈,恭喜你啊!孩子这么快就步入正轨.....这应该是你们一直给孩子读儿童版的四大名著的直接结果。

孩子快速入睡,这是聆听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大脑进行思考的时候,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孩子一边干别的,一边听《昆虫记》,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在听。可实际上,因为孩子的大脑能够并行处理身体各器官接收进来的信息的缘故,孩子其实实在高效率地听。
尽管这种聆听不需要意识介入,但是大脑用于聆听的脑细胞却需要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以高效地处理听取的信息。
兴奋的脑区消耗大量的能量。
能量消耗巨大,大脑需要休息。故孩子的头一沾枕头,就睡熟了。

既然开局已经非常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动”,什么都不做。让这个状态继续维持下去。过一个星期,孩子就习惯这种聆听了。

有三个方面的事情,你可以考虑。有机会,踏小小一步,试一试。不行就先按下,过一段时间,找机会再试。

第一,把儿童版的“四大名著”,换成原版的四大名著。如果你换成了,对孩子将来的自主阅读之后,将会非常有帮助。另外,简写版的“四大名著”,其实对孩子将来的智力发展,带来的益处有限.....想想看,现在孩子吸收的是词汇。简写版所用的词汇和原著所用的词汇,是不一样的。从孩子是在听词汇这个事实的角度看,简写版和原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第二,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就是说,让孩子睡得更早,起得更早。如果孩子不是累得头一沾枕头就着了,你没法调整。她自己精神着呢,不到10点她不睡。现在,孩子已经躺下就着了,你就可以着手调整作息时间了。希望能够调到5:45起床。在吃早点之前,孩子已经听了一个小时的故事了。然后,早饭吃得好。到了幼儿园,也不会昏昏沉沉的,马上就能高效地投入一天的活动中去。这个习惯养成了,对上孩子小学之后,非常有好处。这件事情,做到心里有数。怡很快就会进入到“故事非听不行”的状态。到了那个时候,你只要早晨在孩子耳边儿轻声说:“起床啦,去听故事。”她马上就清醒了,爬起来。这种作息时间的调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说,每个星期提前15分钟叫孩子起床。做一个月,就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了。

第三,准备好接下来要听的故事。《昆虫记》早晚会听腻的....当孩子把里面的词汇都掌握,吮吸干了的时候,就腻了.....手上已经有《夏洛的网》了。下一步,可以让孩子听这个。四大名著的原文朗读,时不时放给孩子听听,看她接不接受。如果接受,你就一步登天了:你无法靠自己读,给孩子读完四大名著。每天才那么三四十分钟,读到孩子十岁,也读不完。大人也受不了。可是,一旦孩子接受原著朗读,你就轻松了。让孩子自己去听就行了。

这三个方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需要爸爸妈妈很有耐心,耐心寻找孩子接受的时机。一旦孩子全盘接受,接下来就更好办了。

宇翔现在已经上小学了,聆听的余地,完全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充裕了。

首先,得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其次,要保证孩子户外运动、玩的时间。最后,要保证孩子写作业的时间。

这三部分时间一去掉,剩下给孩子聆听的时间,就不多了。

一般来讲,孩子放学进了家门,定闹钟,休息二十分钟,他一边休息,吃东西,不能听故事,只能休息。开始写作业了,就得把故事停掉,保证专心写作业。写完作业之后,把故事打开。出去玩儿,是不能并行听故事的。只要孩子一进家门,就可以把故事打开。那边厢,孩子该干什么干什么,换鞋、自己读书,玩儿还是吃饭,都可以开着故事。早上起床,就打开故事,孩子可以做别的任何事情,都不影响。

对于上学的孩子,最重要的听故事的时间是周末。周末的时候,只要在家,没有学习的时候,就开着故事,让孩子一直听。这样听一天,晚上头一沾枕头,就着了。

申爸没给大申念过四大名著。
原因呢?很简单:大申都饶有兴致地听《论语译注》和《老子今译今注》,听四大名著,就更没有问题了。
因为走过的路径不同,程度不同,对大申而言,“四大名著”更像是“娱乐”的资料,而不是“愉乐”的资料。

申爸曾经给过大申袁阔成版的评书《三国演义》,听了七八十集,听得如醉如痴。申爸把它给停了。改成《三国演义》原文朗读。听了二十来回,开始上瘾,申爸也停了。
后来,又听《西游记》的原文朗读。喜欢得不得了。可申爸控制着,高兴了,周末,才给一两集。平时不给。

这些,申爸都作为娱乐的资料,偶尔给。
这样,主要原因是大申上学,没有时间。所剩无几的时间,都用来听英语,Magic Tree House了。

大申现在正在看《鼻子知道什么:日常生活中的气味科学》。这是愉乐的书。
目前大申对四大名著,听都没问题。不管是听原著朗读还是听评书,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大申不肯读这四本小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肯自己读。申爸憋着大申:必须读原著,否则,别的形式,不给。
 已同步至 wangliru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xiaowang

    2014-10-24 13:43

    Thx。。。。
       回复
  • hidden 你我谁谁谁

    2014-11-10 09:12

    谢谢,留爪,收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