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医生在日本看儿科 深叹中日医疗制度差异

热度 6 已有 239 次阅读 2014-9-23 21:11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日本

医生在日本看儿科 深叹中日医疗制度差异(图) 

.

如今,国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是,事无巨细如小孩感冒或发烧,医院的处理手法首先给他们输液,可以说,家长过度紧张的背后,过度治疗泛滥。而一位中国医生在日本带孩子去看病,诸多感触。其中,他最大的感触是,日本儿童抗生素使用很少,输液更少。那么,我们从这位在日中国医生的感触当中,是否能够看出中日医疗制度的差距?

感触一:日本孩子看病无户籍区别

日本没有严格意义的户籍制度,日本国民和合法居住的外国人,只要有住址就可以把户籍登录在日本任意城市。租房也能一样能登陆户籍,甚至在网吧也能登陆户籍,于是网吧往往成了日本流浪汉的登陆户籍首选地。在这样的制度下,日本的国民医疗保险不可能有地区差异,而且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止本国国民,只要是在日本合法居住的,都加入了国民医疗保险。

感触二:日本孩子看病收费无标准

日本的医药护理费用全包是一个定额,具体数额则根据家庭上年收入来,收入少的少交收入多的多交。例如,留学(微博)生通常收入微薄,保险费交得很少,但享受福利却与本国国民完全一致,更有甚者,他们的孩子生病了,收费比一般日本人还要更便宜,通常会定为0元。由于日本医疗机构直接和国民保险机构结算,因此日本人甚至不用带现金去医院,而留学生们甚至连给孩子看病具体花了多少钱都不清楚。换句话说,在日本孩子看病要用多少钱,竟然是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的。

感触三:小孩看病一般只去小诊所不去大医院

在中国,小孩打个喷嚏,家长们便紧张兮兮,不动就带着小孩往大医院跑,而大医院也不管是急重病还是小儿科,一律照收不误,动财源滚滚。然而,日本的综合性大医院除急诊外,一般不接受没有基层医生出具介绍信的患儿。这就保证了99%以上的初诊是在小诊所完成的。小诊所因为人员条件受限,大型检查项目必须介绍到综合医院去进行,基本上,小型儿科诊所只给患儿开口服药很少给患儿输液,需要输液的患儿通常都转院了。

感触四:儿童很少使用抗生素

日本儿童抗生素使用很少,输液更少。感冒除了有绿色的脓鼻涕可能会开一些口服抗生素外,其余情况哪怕是高烧到40度,也既不输液也不使用抗生素,仅仅是口服一些控制流涕咳嗽症状的药为主,发烧了也是物理和口服药物退热为主,在中国儿科医生听到耳朵都要起茧子的“孩子发烧输点液吧”的这一类诉求在日本妈妈那里完全听不到,就算有少数外国妈妈要求,也会直接被日本医生无视。

感触五:日本药局做法科学而人性化

在中国,儿童看完病回来,所开的药物一大堆,比起大人服用的少不了多少,而如何哄孩子吃药,则常常令家长们头疼。日本儿童医疗保健体系中,日本的药局最令人欣赏。药局通常是根据医生的处方,比如分别开了控制流涕和控制咳嗽的药物,他们会把粉剂混合以减少患儿服药次数,而且会调节药物的颜色和口味,比如女童的药物通常是女孩喜欢的粉红色,草莓口味,以至于孩子没病的时候也吵着要吃药,儿童服药难的问题,在日本基本不存在。


路过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pl09092000

    2014-9-25 08:39

    从此,可以看出医德问题,中国的医生都 转进钱眼里
       回复
  • hidden lwsmnly

    2014-10-16 10:13

    体制问题,公益性的医院都要医生自己赚钱,国家财政只负担很少,钟南山说国家支付百分之20,其余百分之80要靠医生赚。该国家负担的不负担,税收都是干嘛用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