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小可爱的爸爸 于 2012-11-29 11:21 编辑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几乎是当下人所共知的一句话,也是各种教育机构用以刺激父母热情最具煽动力的一句话,绝大多数父母也在其或激励或压力的作用下成为它的执行者。


然而,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至少,质疑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很多质疑甚至连那些最忠实的执行者都觉得有几分道理,只是它的魔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很多人都已身不由己。容不得你去思考、更容不得去质疑,因为,可能就在你一愣神儿的工夫儿,别人的孩子早已跑出一大截儿了!


所以,比这句话的内涵更重要、作用更直接的,其实是人的心态,一种恐慌的心理状态。正是在这种恐慌中,一切思考都变得不重要了,独立判断更是在从众意识的裹挟下无处藏身。整个时代都处在焦躁的亢奋之中,你让一介小民,如何能做到独立、清醒和自恃?


然而,所有人都这样,就等于这样一定是对的吗?经验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一边,尤其在急速变革的年代里,一切规范都在形成当中,盲目跟风失去独立判断,极有可能成为时代焦躁不安和进退失当的牺牲品。以前风风火火的奥数怎么样?说不保送就不报送了,这让那些已经陪伴孩子寒来暑往十几年的家长们情何以堪?这是看得见的,那些看不见的这个班、那个特长,做父母的何时又觅得过闲暇去思量一下它们对孩子的成长究竟价值几何?有多少人不是起先盲目选择,而后又被动得不忍自拔,到头来却不知何为何用而落得个一地鸡毛的窘迫呢?


起跑线、起跑线、还是起跑线,那么张嘴闭嘴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呢?它究竟有没有一个大致确定的范围和可供操作的标准,达到了它,我们的孩子就能从容地走上人生的竞技赛场?实话实说,这些都是不明确的,人们只知道在跑,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甚至想到要说清楚。至少,从目前各类早教机构的风起云涌和多如牛毛来看,也从父母们选择时的人云亦云、迷花乱眼来看,这到“起跑线”都是不明确的,它既没有特定的科目、也缺乏具体的内容,甚至连一个大致规划和整体思路都没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概念”。与其说它是一道“线”,不如说是一片“区域”,这个区域大到了几乎什么都能装,无不能用其来承载的程度,里面装进的则是人们的不安和恐慌,是千千万万的父母随波沉浮的柔弱身形。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起跑线其实并不存在,它不过是当下浮躁社会、焦虑心理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一种反映,是生存竞争无限放大、向前延伸的一种表现——由大学提前到高中,由高中提前到初中,由初中提前到小学,由小学提前到早教,由早教提前到胎教……于是,可怜的孩子几乎在还没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在观念中给他/她设计了这道虚幻的起跑线。

说到底,可能并不是孩子有多需要,而是我们的心理非常需要。重要的不是它是什么,而是我们一直在行动并且始终未甘人后。正是这种抢占先机甚或笨鸟先飞的朴素的简单的意识,让我们放弃了更深入的教育哲理的探索和对孩子成长规律的细心体察,只求一种当下的心灵抚慰,满足于一种暂时的踏实感和信心感。因此,所谓“起跑线”不过是父母心中的一条线,一个心理的自我平衡点。如果我们的行动偏离这个点,就会产生恐慌感甚至内疚感,就要不问青红皂白地追赶补上。表面上看是一切是为孩子,其实无非是在安慰自己。呵呵……用一句不太合适的话来形容,就是“心到佛知”,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1409 查看 13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awen7910

    2013-1-7 12:30:29 使用道具

    同感,说得非常有道理
  • IamaYankee

    2013-1-5 18:05:18 使用道具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就是起跑线由来。
  • cj1974

    2012-12-31 15:01:44 使用道具

    “什么时间都能省,就是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能省”。赞同这个观点,身体健康应该排在第一位。
  • 宝罗快乐

    2012-12-30 12:03:01 使用道具

    想起最近网上很热的推荐阅读原版书的李老师的一句话:孩子学英语,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
  • hangzhoushow

    2012-12-7 10:19:54 使用道具

    某天晚上,孩子爸爸很严肃地和我谈话。说我们上了民办小学,就得随时做好准备去上外面的补习班。如果到时其他孩子都上的话,我们家孩子也要去上。
    我一直认为孩子不应该上任何形式的辅导班,尤其是低年级。我的观念真的过时了吗,我自己从来没上过呀。。
    这个老爸咋这么不淡定呢,才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焦虑。还让我等女儿外面画画什么兴趣班学完后,统统都停掉,要专心读书。
  • janejiang_hh

    2012-12-5 12:57:03 使用道具

    其实都是家长们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 whtracy

    2012-12-2 22:52:40 使用道具

    我们现在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学前什么都没学
    现在....
  • 小可爱的爸爸

    楼主 2012-11-29 19:39:27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2-11-29 17:49
    楼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爸爸,我最最赞同你的,就是你那篇“什么时间都能省,就是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能省”。
    ...

    谢谢您的建议!


    我的体育锻炼,其实主要也不是为了锻炼的内容,而是让孩子接触、接受并逐渐习惯这样的形式,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是不宜请教练或者上什么课的,那样孩子会以为这又是什么什么班,不会把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才在那篇日志的开始就说“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现在之所以每天带他锻炼,几乎雷打不动。有两层用意:一是希望坚持一百次之后(书上说的)使之成为孩子自己的生活习惯;二是我也一同跟他锻炼,他跑1500米,我跑2500米,跑得比他快、出的汗比他多,让他感觉到我切实把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了,通过我的行动来感染他,让他觉得这就是自然的,人生即是如此。一旦这种信念成为他的人生观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也就没必要陪他了,他也就自己能“渔”了。到时候,不锻炼,他自己都会很难受的,这样才达到了我要给他一生健康和幸福的目的。

  • charlenedavid

    2012-11-29 17:49: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2-11-29 17:51 编辑

    楼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爸爸,我最最赞同你的,就是你那篇“什么时间都能省,就是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能省”。

    我补充的是,这个体育锻炼,不一定非家长参与,请教练,上课,不仅学了一项体育专业技能(当然,不是走专业道路那种学习),也能坚持下去,教练有教练的办法。

    这对我们不善于体育锻炼的家长,也是一条道路。

    每天锻炼做不到,但至少一周一次要保证,总归是尽量要参与一些体育锻炼。

    至于起跑线,我从来不管什么起跑线之类的问题,我只管跟孩子磨合,是方法论家长。
  • candlepeace

    2012-11-29 17:22: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andlepeace 于 2012-11-29 17:27 编辑

    非常深刻的反思,赞一个!“起跑线”这一说法,恰恰是来自种种不良的、过度的社会竞争心态或浮躁心理,最终不仅很可能只是落得徒劳无功的“瞎折腾”,而且更加不幸的是无视“童年的价值”,扼杀了孩子无可挽回的童年。人的成长不是赛跑,而是一粒种子,按照它自有的生命节律,经过阳光雨露的浇灌、风吹日晒的磨砺,逐渐地茁壮起来,最终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 瑞鼠末末

    2012-11-29 11:31:02 使用道具

    每个孩子的终点不一样那又何来的起点?
  • 小宁

    2012-11-29 11:21:09 使用道具

    做家长的心态都很紧张,都想养一个越完美的孩子越好,所以有时弄得大家都很累,放松心态吧。
  • 宝罗快乐

    2012-11-29 11:18:14 使用道具

    其实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担心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因为今天没为他做这做那而感到后悔。为了自己老了不后悔,就身体力行的坐点什么。前提是保证孩子正常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