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1-29 14:34 编辑

上次写了一篇《亲子阅读,你真的快乐了吗》,感觉意犹未尽,还有许多话要说,所以又写了这篇《英语,多大点儿事》,再就英语学习深入聊一聊。

无可否认,现在英语教育非常火爆,无论是学龄前,还是大学阶段。尤其是幼儿英语的发展极其迅速,看看网上英文原版的畅销,英语培训机构的遍地开花就知道了。一时间,全国涌现出多少英语方面的牛妈、牛爸和牛娃,甚至还把经验写成了书,受到千千万万家长的追捧和效仿。

我虽然不是英语教育的专家,也不是牛娃的家长,但好歹学过几年英语,也辅导孩子读了两年英语,对此还略略有些了解。细细想一想,学好英语的手段无非几个:多记单词,勤练口语,听音频、看视频磨耳朵,学自然拼读,读英文原版。学英语并没有多少捷径可走,下的都是笨功夫,顶多有一些小技巧。我们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英语不是自然而然习得的。要弥补这一缺陷,就得从两个方面下功夫:坚持和重复。每天都要听说读写,坚持几年,总会有所收获。就像一个人,一开始你不认识,但他和你成为同事,整天泡在一起,时间长了不熟悉都难。

其实这些学英语的手段并不是什么新鲜时髦的货色,我们上学时不也这么学吗?背单词,学音标(虽不是自然拼读,但也要掌握字母的发音规律),做习题。后来上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还要考听力,少不得听些美国之音、走遍美国之类的磨耳朵,就是英语口语差了些,有点哑巴英语。从本质上讲,这两个学习过程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前者是在生活中、在读书的过程中记单词,比照着辞典有意思多了;那些读的、听的、看的资料,比做题有趣多了。但是坚持和重复这两点没有改变。在大学里,90多分、满分的奇才也不乏其人。

以前学英语不比现在,条件不好,重视程度也不够,所以英语水平普遍不高。1、初中才开始第一次接触英语。2、对听和说不重视,有关视频、音频资料奇缺。3、教材趣味性差,几乎没有任何课外阅读。4、国家开放程度低,没有使用、交流的机会,仅把英语当成一门功课来完成(现在辅导孩子学英语,终于派上了用场)。过了这么多年,我国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了,硬件和软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现在孩子们的英语没有理由学不好。所以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孩子的英语学习水到渠成,将来有谁不会英语?不懂英语的才是真正的文盲。

家长让孩子学英语,无外乎两点:一是流利地掌握英语,在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二是让孩子的眼界更为开阔,及时而广泛地接触世界文化。因此,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打下些基础,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并最终熟练掌握,这样的目标无可厚非。比如平时练练口语、听力,记一些单词,听一听有趣的英文原版故事。但问题是,不断涌现的牛娃给孩子们树立起一个个极高的标杆,让很多家长和孩子望尘莫及。有的孩子五、六岁掌握单词成千上万,能听懂迪斯尼动画片,能读懂绘本,在家里或者和某些人只用英语交流。这样的榜样好不好呢?我认为值得商榷,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孩子,有些过了。

有人说学龄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学起来比较快,效率也高。这话有一定道理,你看那么小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四岁,可以相当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很多人简单一对比,就想当然地认为学英语越早越好、下的功夫越大越好。其实不然,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汉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有多大?我们每天浸淫其中的时间又有多长?这样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毋宁说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习得,孩子没有感受到一丝压力、痛苦和厌倦,而且它并不妨碍孩子其他方面的吸收和成长,反倒对这些有一个巨大的促进。可是学英语就不同了,没有母语环境,需要人为打造,但很难达到像汉语一样的水准。为了长期坚持并保持一定的频率,势必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不得不挤占了其他方面的学习,结果可能得不偿失。学龄前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但它又何尝不是智力、音乐、美术、运动、品德的形成期,拿过多的时间用来学英语,又能拿多少时间来发展孩子的其他方面?怎么让孩子多元发展,协调发展?每天端着英语、听着英语、说着英语、想着英语,算一算还剩多少时间顾及其他?那些牛娃们,你们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我不得不钦佩你们的充沛精力。

学龄前是孩子的黄金时期,要学的东西非常非常多,可大多都处于启蒙状态,尚未达到精深的程度。这个时期,如果我们注重对孩子全面的潜能开发,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孩子会受益终生。因此,我觉得这一时期还是应该坚持通才教育,不要搞什么专才教育。即使对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很多人也还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研究生阶段才要搞专业教育。我们的孩子那么小,你就让他走得这么专业,这么偏,好吗?将来会不会偏科,畸形发展,家长认真考虑过吗?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处处充满了情趣,为什么单单让孩子在单调枯燥的情形下度日呢?朱熹有一句诗:“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让孩子多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比一头扎进英语的海洋里精彩多了。

英语的地位高吗?很多家长认为不高,仅仅是个工具,为的是将来能够进行更加广泛地交流和学习。既然是个工具,最高级的就是翻译,当个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搬运工。当然,这个高级的搬运工也不好当,但普通的搬运工只要有把子力气、有点毅力谁都干得了,没什么困难的。如果家长和孩子有坚韧的意志和充裕的时间,培养个牛娃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做到了又有什么?学英语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吗?它能为我们额外带来身心状况的改善吗?恐怕只是锻炼我们的记忆力。至于有些家长说的用英语思考问题,这和用汉语思考问题又有什么不同呢?关乎反应的速度吗?关乎思考的结果吗?不会!我认为,在学龄前的几年时间里,让孩子多进行一些培养创造力的活动,才真正对孩子有用。单纯机械性的、重复性的活动,就像工厂里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劳作的工人,简单、贫乏、枯燥、偏执,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学龄前是孩子各方面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别在费力不讨好的东西上做无用功,应该“只争朝夕”,好好利用起来,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我们总是反对应试教育,可一旦自己遇到,头脑难免不清醒。有人说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因为我们是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口语、听的读的都是有趣的故事,更不以考试过关、升级为目的呀!此言差矣。这么高频度地狂轰滥炸,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发生过程吗?本质上和应试教育无异!我上大学时,平时不怎么学英语,后来有一个学期,坚持天天早起,背单词,听美国之音,一天一套真题,就把英语过了,后来六级也是这么过的。这和牛娃们的经历多少有些相似吧。毫无疑问,只要你肯付出,“疯狂英语”式的学习,你的英语学习就可以突飞猛进。今天的孩子,只不过学习资料都换成了有趣的绘本和音频视频,其实换汤不换药。所以,不管你在任何时间,只要掌握好方法,你的英语水平就会提高,只不过幼儿时期比较明显罢了。你可以把这段时间放在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后,任何一个时间段都可以。成不成牛人,基本和你的疯狂状态成正比。但我要探讨的是,把这个阶段提前到学龄前合适不合适。既然这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变形,我们为何不把它放在小学以后,把宝贵的时间让位给更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呢?

我说过,亲子阅读应该是快乐阅读,因为童年的本质是快乐的。孩子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喜欢的是玩耍、游戏,兴趣广泛,好奇心很强,注意力不集中,干什么事很难持之以恒。童心是万物之源。有了童心,你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有了童心,你就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有了童心,你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因此,呵护童心,就是呵护孩子的未来,让童心快乐地成长,就是为孩子储蓄一生的幸福。从英语学习的规律来看,应试教育是免不了的。既然免不了,那为什么要让幼小的孩子去承受呢?还是交给属于它的小学时期吧。到那个时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学习的渴望、坚持下去的勇气,都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相信到那时,孩子也一定会为你捧出累累的硕果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都有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很多时候,彼此之间可以互换,但有些时候,又不能人为地进行调换。应试教育是国家的体制,我们家长是暂时改变不了的,但家庭又是你我都可以做主的,别再让应试教育的触角伸进我们本已脆弱的家庭,就让孩子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之下,过一个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童年吧!

学龄前的英语学习,归根结底还是处于启蒙状态。我的观点是,可以学一些日常使用的口语,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记住一些常用的单词,适当看一些英语动画,进行一些原版绘本的亲子阅读。过犹不及,别像某些家长那样“疯狂”就行。关键是让孩子接触英语,不抵触英语,启发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为将来小学阶段正式而全面地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我这里所说的,是近两年来不断实践和反思的结果,不一定正确。很多家长可能也不以为然,但希望其中的某些观点对你有所启发,达到这个目的,我就很欣慰了。这篇短文算是给现在的英语热泼点凉水,让诸位见笑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6 贝壳 +100 理由 收起
椰子婷 + 20 我很喜欢!
mlguo + 10 我很喜欢!
bigcroco + 30 很给力!
kjeavnien + 10 我很喜欢!
2011alily + 10 感谢你!
封疆大吏041010 + 20 感谢你!
教育观点
9017 查看 137 收藏帖子 (1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zhongxiaolin

    2012-12-20 14:53:49 使用道具

    说的很有道理
  • xpfll

    2012-12-14 10:41:22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椰子婷

    2012-12-12 23:41:09 使用道具

    再罗嗦两句。
    应试教育下,我认为自己是个相当成功的例子。
    不是我有多么牛,也不是有多么厉害。
    先来列举事实,大学时候,一次性裸考过四级,然后又一次性裸考过六级。
    这个裸考是怎么考的呢?
    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是什么准备呢,是考前买了一套整体,考前一周,每天做真题的听力,每天一套真题,到考试的时候直接去考。
    不背单词,不做任何其他准备。
    当然,分数不如别人高也是正常,毕竟我没费那么多功夫嘛!
    说这些,只想说明一个问题,掌握到一种方法,特别是应试方法,可以在现行应试教育下游刃有余的。
    这种方法就是考试的技巧。
    和读高中的妹妹聊天,才发现她在考试的时候是完全没有技巧可言的,纯做下去。
    我和她分享我的方法:听力,靠平时多读课文;完形填空,整体看一遍,不外乎就是考名词动词,搭配,介词,梳理一遍后容易许多;阅读,先读题目,然后读文章的每一段的第一句,然后标出所有转折性的词语,关键是迅速锁定答案;改错同完形填空,作文,三段式,总分总,字写地漂亮,打个底稿写提纲,把自己的论点第一第二第三这样写,作文轻松上二档甚至一档~
    妹妹当时听了我的说法是目瞪口呆的。。。其实大家都考了那么多试了,居然还是从头到尾闷葫芦这样做下去,真的让人很不可思议。
    从小到大听听英语看看绘本,挺好的,不过我觉得注重点稍微可以放宽一点,可以把书拓展来看,多多挖掘里面的一些精神层面的意义,这不仅对孩子对文章的理解,也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一个良好的启示,到以后,语言忘记了随时可以捡起来,但做人的道理却不会忘记。
    人的眼光要放高一点,看远一点。
    学会一门语言不是什么重要的,只要我知道了学习方法,我学任何语言都OK,那才是我们要找的道路,呵呵~
  • 椰子婷

    2012-12-12 23:29:38 使用道具

    恩,和我的想法差不多,英语不过是一门工具罢了~
    当然,英语学地好,以后机会多一些这也是肯定的,但但凡作为工具,就有一系列的攻略方法,照着来就OK了~
    主要是学习的技巧和能力要好好培养。
    其实很多娃娃连自己为什么要读这些,大概都不知道的吧,呵呵~
    不晓得如此下来,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都是说不冲突,确实是不冲突,前提是看你怎么教了~
    不知不觉地落入填鸭式的教育,真的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有对每一篇的文章进行讨论和意义挖掘吗?
    如果没有,也就不过是学了个语言罢了~
    比起这门语言而言,思考的能力,做事情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都没有体现出来的。
    而语言,一旦不坚持,就会丢地飞快。。。
  • xuningyu13

    2012-12-11 15:09:55 使用道具

    1、英语确实没多大点事,主要还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工具,即使要别人愿意跟你交流,你还得言之有物。
    2、但不是什么时候学都行的,也不是怎么学都行的。
    3、有关键期,学习方法不同,效率差异奇大。
  • xuningyu13

    2012-12-11 15:08:09 使用道具

    反对,不过有对有不对要驳你还挺费劲。
  • prettyhhy

    2012-12-7 11:42:05 使用道具

    以孩子兴趣为主!
  • m18julia

    2012-12-7 09:21:11 使用道具

    楼主说的很好。。我赞成。
  • 叮叮当铃

    2012-12-6 09:06:31 使用道具

    学龄前儿童学英语同上学以后的孩子是有区别的。就是学龄前儿童没有硬性的任务要求。就想阅读一样,每天看看,听听而已,并不会占用太多得时间。不会想孩子上学以后,用一整块的时间去学习。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幼儿园的孩子还像成人一样规定每天学多少个小时,那根本就不现实。
  • 果宝妈0604

    2012-12-6 00:52:29 使用道具

    其实任何早教方面都是因人而宜,顺其自然。
  • ilovefashion

    2012-12-5 14:49:08 使用道具

    我也给女儿读绘本,说英语,看碟片。我是教英语的,有时候念着英文绘本就不由自主的提问题了,但是她只是听,从来也不回应。参照一些“牛蛙”来说,真是太惭愧啦。但是我的原则是等待,直到她想说的那一天。
    I will wait on and on and on till the day when she feels like speaking English.
  • 河北刀客

    2012-12-5 14:22:32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强迫孩子,学龄前主要是培养语感和兴趣。
  • hlhxlzly

    2012-12-5 14:03:35 使用道具

    "学龄前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但它又何尝不是智力、音乐、美术、运动、品德的形成期,拿过多的时间用来学英语,又能拿多少时间来发展孩子的其他方面?"
    说的真好,只要看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就知道,学得太多了
  • 急性子妞妞

    2012-12-5 13:05:13 使用道具

    学英语,坚持和重复,必须的。即使是母语,不是也要这样学吗?
  • anniii

    2012-12-5 13:02:01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楼主的说法,对小孩子来说,每天接触一点就够了。
  • peachbaby928

    2012-12-5 12:40:49 使用道具

    正解!轻松接受是关键。弄的很痛苦就没必要了。
  • 瑞希妈

    2012-12-5 11:54:23 使用道具

    很受启发,谢谢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5 11:25:50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2-12-5 11:20
    虽然我没读过那东西, 但我知道有句话叫学以致用.
    既然我用不着那玩意儿, 干吗跟自己过不去, 读那文绉绉的 ...

    会说会听不会读可能比不识字的文盲好一点,真要掌握一种语言还得要读书,吸收那些书面语,就是你说的“文绉绉”的东西,单纯靠听和说是无法掌握的。
  • tempax

    2012-12-5 11:20:56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5 11:12
    那你先读了《红楼梦》再讨论可能会更有意义。

    虽然我没读过那东西, 但我知道有句话叫学以致用.
    既然我用不着那玩意儿, 干吗跟自己过不去, 读那文绉绉的东西?
    That's all for this topic.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5 11:12:48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2-12-5 11:10
    不怕你笑话, 我从来没有读过红楼梦, 但是似乎我从来没有在语文方面有过障碍.
    什么叫会什么叫不会?
    会需 ...

    那你先读了《红楼梦》再讨论可能会更有意义。
  • tempax

    2012-12-5 11:10:07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5 03:39
    你把学习说的也太简单了。语文不用学吗?会说的就会读会写,那那些文盲怎么回事?即使识字了,就一定会读 ...

    不怕你笑话, 我从来没有读过红楼梦, 但是似乎我从来没有在语文方面有过障碍.
    什么叫会什么叫不会?
    会需要会到什么程度?
    什么才是文盲?
    我想这些问题我就跟你争了.
    大家各持己见吧.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5 03:39:16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2-12-5 01:01
    英语, 肯定是件大事儿!
    语文, 不学, 早晚也会说会写.
    数学, 不学, 早会也会算会用.

    你把学习说的也太简单了。语文不用学吗?会说的就会读会写,那那些文盲怎么回事?即使识字了,就一定会读?看得了《红楼梦》?写就更费劲了,写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也不是谁都干得了的。数学更别说了,加减乘除好说,高深一点的不好好学行吗?
    语文不学,数学不学,只能学英语了,所以很多人只把精力放在学英语上,就是出于你这种心态。
    依我看,退一万步,英语可以不学,只不过缺了条腿,数学尤其是语文不学,那是彻底的文盲。
  • tempax

    2012-12-5 01:01:38 使用道具

    英语, 肯定是件大事儿!
    语文, 不学, 早晚也会说会写.
    数学, 不学, 早会也会算会用.
    但英语, 不学, 真的什么也不会!
    会语文会数学, 那都不叫事儿, 因为大家都会!
    会英语, 那才叫事儿, 不是谁都谁, 更不是谁都通.

  • dhy379

    2012-12-4 21:26:20 使用道具

    我觉得楼主挺有智慧的,其实无论学什么都是要坚持的,不需要过度的开发,当然有的孩子很喜欢英文,这个令当别论,关键是做父母的心态要摆正。

    你期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倒是应该思考的,学习知识知识一个方面而已。其他的不能忽略。不过来到爸妈网,也看到大家都是很用心的爸妈。我想楼主也只是想提醒大家别顾此失彼吧



  • huaweirensheng

    2012-12-4 16:14:13 使用道具

    写的不错。很中肯。
  • 简爸简妈

    2012-12-4 15:40:21 使用道具

    同意楼主观点。多关注孩子自身的感受,不要本末倒置。
  • chencbin

    2012-12-4 15:16: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encbin 于 2012-12-4 15:17 编辑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1-30 02:32
    6岁的孩子听中文版都嫌早,能听英文版实在太牛了。如果孩子早慧加上跨文化的家庭,还情有可原,如果是人为 ...
    sher9646  这个倒是有点夸张。作者都说她的书不适合7岁以下的孩子读。
    你还别不信,这里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连HI5版主都不带怀疑的
    http://www.ebama.net/thread-120610-1-1.html

  • 1296325

    2012-12-4 15:03:22 使用道具

    兴趣确实是第一位的啊,谢谢了啊!
  • johny2903

    2012-12-4 14:18:36 使用道具

    很喜欢这文章,写的实在。
  • friday1103

    2012-12-4 13:12:59 使用道具

    谁被刺激到了,谁就发帖了,冒泡了。被刺激到的,内心都有没被满足的需求。

    谁没被刺激到,谁就一笑而过了。

    我之蜜糖,彼之毒药。

    我之毒药,彼之蜜糖。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辩论的结果就是双方觉得自己更正确了。

    PS:本想一笑而过,终究hold不住,哈哈,飘过,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