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读经里面有一种方法叫盲读。就是不管孩子懂不懂那个字义,就照着那个字音跟着读。读得昏天黑地的。一天一两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还美其名曰,这是古代私塾的做法。古人都是这么读的。

实际上并非这样。我看胡适的传记,他读私塾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盲读,不讲训诂(也就是字义),这种很便宜。而另外一种是讲训诂的。但花钱多。他的母亲宁可多花钱,也把胡适送进了后者。胡适回忆说,有个进便宜学堂的孩子,他的好友,对这种学习一点儿都不喜欢,后来总逃学。

这里面我再介绍一个浅读的概念。浅读就是只搞训诂,不解释义理。因为孩子年纪小,解释义理的话孩子也不懂。所以只讲字义不讲义理,是符合儿童教育原则的。孩子理解了字义之外,有些先生还会讲故事。然后再进行诵读。这种学习方法就比较科学了。其实已经类似今天我们的小学教育了。我们也是讲生字生词,然后进行朗诵。

这里面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就是建立在一定理解上进行诵读。这样的学习效率高。
诗歌也是一样。对于低龄儿童。你没必要非要让孩子懂得诗词的深层含义,
但孩子对于诗歌的字面意思,是需要大致理解的。这样的学习效率高,记忆效果好。

那些只背语音,对字义一窍不通的记忆。遗忘率很高。
就像你在生活中,对于噪音一般是记不住的。你记住的,往往是有意义的信息。

英语学习的原理与这类似。

我前面的文章谈过磨耳朵的问题。磨耳朵相当于读经中的盲读。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孩子听的内容,要建立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这样听,更容易吸收到信息,而不是噪音。

很多人转不过这个弯来。我给你一个建议。
你到网上找一个西班牙语或者什么语的片子,你看十个、八个小时。
回头你想想自己记住了什么。

我们的大脑对于噪音有天然的过滤能力。你什么都记不住是对的。
如果你记住了许多噪音,反而要考虑,是不是大脑的机能出了什么问题。

记住,别给孩子听噪音。给孩子听有意义的东西。
或者是优美的旋律,或者是能够大致理解的语言。
7379 查看 64 收藏帖子 (9)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ursia

    2016-8-28 15:07:25 使用道具

    可以看一下TED关于婴儿语言习得的那一个讲座,会有一点不同的声音
  • xuran0813

    2013-8-25 20:39:04 使用道具

    我也同意楼主的观点!
  • benben8397

    2013-8-23 22:23:24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谢谢分享!
  • wanna66

    2013-8-23 22:16:55 使用道具

    有些诗歌或者经典的东西是需要感知的,开始只是无条件的记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些自己就能悟到了,我感觉自己悟到的东西更美好!
  • apartridge

    2013-8-23 21:34:34 使用道具

    同意,我上次还发了个帖子内容大致就是不赞成无意义的盲听。在理解的基础上配合音频的使用,既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孩子的兴趣。
  • lshj69

    2013-8-23 21:05:50 使用道具

    同意楼主观点
  • YANGYANGSS1

    2013-8-23 19:01:58 使用道具

    有道理,应该让孩子理解,印象才深刻!
  • eggapple

    2013-8-22 17:19:32 使用道具

    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动画是看懂了,其实有没有记住一句呢,还真不好说。
  • 琴嫣然

    2013-8-22 15:49:31 使用道具

    磨耳朵据说有时间限制,宝宝十个月前效果好,十个月之后开始要慢慢理解了,到了一周半以后应该多听他能大概理解意思的东西,或者旋律优美的,否则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噪音了
  • scortio

    2013-8-22 14:00:49 使用道具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3-8-22 11:27
    这个,在TED上有个相关的视频,大童和幼童的磨耳朵上有很大不同。

    我也赞同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磨耳朵。英 ...

    同意。我给我们家一岁多的小朋友讲英文故事时,如果能用肢体手势来解释的就用肢体手势解释,效果挺好的,小朋友记得很牢,下次在其他书或生活中碰到立即就会强烈表示他知道与之前的是一个意思。
  • fanxingliu

    2013-8-22 13:31: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anxingliu 于 2013-8-22 13:33 编辑

    我们家读经是每天读十分钟,而且美其名曰:陪妈妈读。然后奖励看英语动画片,一开始孩子为了不读经,一天不看电视。后来慢慢读的多了,一天一次或者两次。妈妈每天读半小时。主要是为了养成习惯,然后坚持,这个坚持或许是五年八年的,不是一两年。

    英语方面,原来是看动画片,听音频。后来担心孩子眼睛。改成讲原版绘本,听绘本音频和儿歌。孩子更容易接受。每晚睡前不到一小时,一半中文绘本,一半英文绘本。动画片是泛听,绘本是精听。然后按部就班,至少也要坚持个五年八年的吧。
    这样下来,总的所谓的学习时间也就是一个小时。远远达不到疯狂的程度。



  • RubyAtCuisine

    2013-8-22 11:27:12 使用道具

    这个,在TED上有个相关的视频,大童和幼童的磨耳朵上有很大不同。

    我也赞同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磨耳朵。英语的母语式教学里就有一项:要求老师“手舞足蹈”,肢体语言要丰富,于是虽然不能用汉语解释,但孩子还是能很快领会到老师的意思并且学会使用它。
  • dorcas.steward

    2013-8-22 11:22:01 使用道具

    老师是不是也出国了很久?感觉跟国外育儿的理念很一致啊
  • nzq

    2013-4-2 08:54:10 使用道具

    萧老师讲得透彻易懂,收益了。谢谢!
  • 晗曦妈妈

    2013-4-1 09:58:59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选择材料选择略高于孩子水平的比较合适。
  • nickygao

    2013-4-1 08:59:23 使用道具

    孩子在学校学的弟子规,三字经等都是肓读,多谢指教
  • aixinjin

    2013-3-29 09:27:52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xlphaha

    2013-3-29 08:58:46 使用道具

    很有启发。
  • hyq_5188

    2013-3-17 20:54:03 使用道具

    啊。。。我在给孩子盲读呢
  • lamb20

    2013-3-16 11:04:43 使用道具

    这个简单说就是有效输入和无效输入吧。
  • Youyoubaby2012

    2013-3-15 23:02:02 使用道具

    这么经典的文章不热,顶起来。
  • jack123

    2013-3-2 18:47:40 使用道具

    有道理,赞同!
  • nzq

    2013-3-2 08:34:07 使用道具

    我家小孩中班,现在读古诗时,会问是什么意思?原来不会问的。是不是理解后的输入会更有效?
  • lmjcle

    2013-1-28 14:03:06 使用道具

    不错,道理讲得清晰明了
  • 大米小米学英语-

    2013-1-8 22:33:08 使用道具

    太赞同LZ的说法了,真心喜欢智慧人的闪光的语言和逻辑
  • bear75171

    2013-1-8 22:14:38 使用道具

    看书、讲解、听音频,听不懂再看书,然后在听。几个循环往复,孩子就没问题了。之后还要时不常地朗读看过且听懂的书。所以赞同老师的观点:不能盲听。
  • lucyzhang168

    2013-1-8 16:04:51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siaosun

    2013-1-8 14:32:10 使用道具

    受教了,谢谢老师
  • 朵囡宝贝

    2013-1-8 09:47:44 使用道具

    前几天买了些绘本,先给孩子试听了,开始他说听懂的不多,然后再继续听,他说越来越多了,SAM AND THE FIREFLY里面的FIREFLY他从来没接触过,后来他说应该是萤火虫吧,我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里面有火又有飞,我是猜的,听过几遍后我才拿出书来给他看,他已经很迫切的想看书了,因为他还有没有听懂的,看了书后他就更加明白了,然后继续再磨耳朵,感觉这样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家一个单词都不认识,因为没学拼音,自己又没什么好的计划让他能延续下去能自己认字读,所以一直还在听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