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iu 于 2011-5-1 10:48 编辑
1《为成长记录》
这些天,总有一种倾诉的冲动。
其实我来这里,不光是为了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和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的母亲的一种自我成长的需要。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这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时光匆匆,何其速也!
我的孩子,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说实话,没有期望是绝对不可能的。确实,我有过很大的希望。因为我自身的性格决定了我绝对不可能没有期望,我自己就是渴望优秀的人。
和孩子相处已历十年。十年啊,十年中发生了那么多的琐琐碎碎!十年,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十年,孩子从稚嫩走向理性……回顾和孩子相伴的十年,我作为母亲,总是遗憾多多,“还可以做得更好”,是我心头的叹息。
有时候,我的脑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念头,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这样对待孩子,如果可以再拥有一个孩子,相信他或她会比现在的他更幸福。然而,生命是不可逆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重来,只能是如果。
然而,聊以自慰的是,这样的一个我,这样的一个母亲,却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为孩子记录成长日记。
记录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使我时时观照,时时反思;记录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使回忆不再空白,使童年不再永逝。
记录,使浮躁的我变为沉静;记录,使功利的我变为淡然。最最重要的是,记录,使我确认,我应该去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我。我适应孩子,跟着他的节奏,幸福快乐自然流淌,反之,时时处处要孩子来适应我,牵强、别扭、压抑、充斥内心。
记录中,我的育儿观慢慢清晰,不指望他多少优秀,不指望长大有多少作为,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而又神采飞扬,用龙应台的话说,让他成为像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所以,首先,我深刻地认识到,育儿,首先就是立人。人都做不好,成功、幸福就是空中楼阁。如何立人?不做空洞的说教。因为,价值观、人生观不是靠说教就能形成的。“孩子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内心对我们教导的情感的反应。价值观不可以直接传授。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语。
所以,我要言传身教。
其次,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力的范畴很大,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这方面,不仅仅是言传身教就能达成,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科学的理作为引领。对于孩子,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我坚定地认为,智慧成就智慧。
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剖析表象后面的孩子的实质,我已经做了将近10年。“十年磨一剑”,“十年辛苦非寻常”!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人的视野是狭隘的。“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分享育儿的经验,理念在交流中提升,思想在碰撞中明晰。
于是开始发帖,希望和尺码相同之人共进!
录诗抒怀:
身为母亲责无贷,
时时处处细用心。
十年辛苦不寻常,
字字看来皆是真。